唐代教坊曲,后轉(zhuǎn)作詞調(diào)。
據(jù)傳《生查子》的“查”字本是“楂”字,省筆寫成“查”字。
《歷代詩馀》云:“查本楂梨之楂?!?br> 清·毛先舒《填詞名解》云:“查,古槎字;詞名采海客事?!薄掇o源》注:木筏。本作“楂”,通“槎”。
清·徐釚《詞苑叢談》云:“査,古槎字,張騫乘槎事也。
張騫乘槎就是南朝梁代宗懔《荊楚歲時記》記載的張騫乘槎遇仙的事,詞調(diào)名取義就是張騫乘槎到天河的傳說。
《荊楚歲時記》記載,漢武帝派遣張騫等出使西域,尋黃河源頭,乘槎經(jīng)一個月來到一處,只見城墻像州府,室內(nèi)一女子在織布,又見一男子牽著牛在河邊飲水。 張騫問道:“這是什么地方?”那人回答說:“你可以去問嚴(yán)君平。”又贈給他一塊支機(jī)石讓他回去。張騫到蜀后找到嚴(yán)君平詢問,嚴(yán)君平對張騫說:“某年某月, 一客星侵犯牛郎織女星?!?br> 不說生查子這個詞牌是否出自這里,但《荊楚歲時記》記載的這個典故明顯本身就有錯誤,嚴(yán)君平是西漢末期的隱士(公元前86年~公元10年),而張騫則是漢武帝時期的探險家(約公元前164~前114年),讓張騫去問嚴(yán)君平這個大BUG,就算是神話故事也離譜了點吧。
另有“??统碎丁钡墓适?,晉·張華《博物志》記載:“舊說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猶睹日月星辰,后忽忽不覺晝夜。至一處,遙望宮中多 織婦,一丈夫牽牛飲之,因還。后至蜀,問嚴(yán)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嬆暝?,正此人到天河時也?!泵菜七@個更靠譜點。
舊時 傳說,銀河和海相通,近代有個住在海中小沙洲上的人,每年八月份有木筏,去來準(zhǔn)時不誤期,這個人有好奇心,在木筏上蓋了個小閣樓,多帶些糧食,乘木筏去。 在十幾天之內(nèi)還看得到星斗日月,以后就飄飄忽忽,也覺不出日夜。再過十多天,忽然來到一個地方,有城墻的模樣,住房很整齊,遠(yuǎn)看宮中有許多織布的婦女,只 見一男子牽著牛停在水邊飲牛,這牽牛人見到這個生人就吃驚地問:‘你怎么會到這里的?’這人把來的情況加以說明,問他這是什么地方。牽牛人回答說:‘你回 到蜀都訪問嚴(yán)君平就知道了。’這人竟不上岸,就如期而還,后來到了蜀地問嚴(yán)君平,君平說:‘某年某月某日、有客星侵犯牽牛星座?!瘯r間上一計算,這日期正 好是這個人到銀河的時間。
《白香詞譜》:顧查“生”本可讀“星”;《詩經(jīng)·小雅》:“不如友生”;傳,“協(xié)桑經(jīng)切,音星?!笔恰吧椤?,即“星槎”也。
?。ā皡f(xié)桑經(jīng)切”什么意思我搞不清楚,有沒有童鞋解下惑。)
所謂“星槎”,新華字典的釋義為“往來于天河的木筏”,也就是古代UFO。
《拾遺記》:“堯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若星月。常浮繞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復(fù)始,名曰貫月查,亦謂掛星槎”。
“生查”我們知道是啥意思了,那“子”呢?
我們知道很多詞牌名都以“子”結(jié)尾,生查子、更漏子、采桑子、天仙子等等,是有什么特殊的涵義還是只是一個附加詞,湊滿三個字?
《白香詞譜》云:隋唐以來,曲多稱“子”。
康熙《御定詞譜》在討論《甘州曲》一名《甘州子》時,曾有過這樣的解釋:“甘州曲,唐教坊曲名……舊譜泥于《甘州曲》、《甘州子》兩名小異而另列之,不 知曲子二字互為省文,并無分別也?!币簿褪钦f“子”為曲名。并且在以“子”結(jié)尾的詞牌中可以看出,“子”不僅是曲名,而且大部分是短小的曲子名,并且很多 都來自教坊舊曲。比如,《教坊記》有“采桑”、“朝天”、“更漏長”等曲名,經(jīng)過添加或置換,分別成為“采桑子”、“朝天子”、“更漏子”。
說到短小的曲子名,我們就插播下另一表述短小曲子名的“令”。
1、清·朱彝尊《詞綜·發(fā)凡》:“宋人編詞,長者曰慢,短者曰令”,也就是按字?jǐn)?shù)多寡來歸類。
2、我們知道,早期的詞是秦樓楚館、花間柳巷宴飲歌舞時不可或缺的娛樂項目,而它與這些場合所盛行的酒令又有著密切關(guān)系,詞中“小令”的名稱就來源于唐代的酒令。
《唐宋詞通論》:“詞曲稱令,蓋出于唐人宴席間所行的酒令?!墩f文》:‘令,發(fā)號也?!隇槁闪睢>葡g行令,就是酒令,犯令者須受罰。唐時宴飲常 于席上設(shè)‘席糾’,或‘膚使’,以掌酒令,有歌舞伎任其事,稱酒妓或酒令妓女。酒令妓女以其所擅長的歌舞用于行令,于是,歌與令兩者合一,出現(xiàn)了由酒令演 變而來的歌令這一名稱。這些為席糾所用的歌令、令章,就是唐五代流行的曲子和曲子詞?!?br>
回到正題,“生查子”是人們艷羨乘槎上天這一古代神話,于是詠入詩篇,播之樂府,至五代遂取以入詞耳。
不過也有另一種說法。
任二北《教坊記箋訂》引宋·曾慥《類說》說:“唐明皇呼人為‘查’,言士大夫如‘仙查’,隨流變化,升天入地,能處清濁也?!~牌名《生查子》的‘查’,就是用這個含義。”
敦煌曲子詞《云謠集》錄有二首《生查子》,其一:“三尺龍泉劍,匣里無人見,一張虎雁弓,百只金花劍。 為國竭忠貞,苦處曾征戰(zhàn),先望立功勛,后見君王面。”其二:“一樹澗生松,迥向長林起。勁枝接青霄,秀氣遮天地。 郁郁覆云霞,直擁高峰際。金殿選忠良,合赴君王意?!边@兩首詞都是吟詠建立功勛的意思。唐詞多緣題而賦,故任二北的說法更接近調(diào)名本意。
《生查子》早期只是賦予某種含義的樂曲,后來才被人依拍作詞而成了詞調(diào),據(jù)傳最早依教坊曲《生查子》填詞的是唐·韓偓《生查子》:“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 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時復(fù)見殘燈,和煙墜金穗?!?br> 雖然眾多詞家都認(rèn)為《生查子》始于韓偓,但任二北在《教坊記箋訂》云:“《生查子》乃五言八句仄韻之聲詩。今傳辭雖以韓握之作為早,但中唐間韋應(yīng)物已有 其調(diào)。東坡詞《生查子》‘三度別君來’一首,并以詩體見于東坡續(xù)集中,自注:‘效韋蘇州’是其證。”可惜現(xiàn)今的《全唐詩》,并沒有發(fā)現(xiàn)韋應(yīng)物的《生查 子》,大概已經(jīng)丟失,所以詞家都以韓偓詞為正體。
宋·朱淑真《生查子》有“遙想楚云深” 句,故后人更名《楚云深》;
宋·韓淲《生查子》因詞中有“煙蕊梅溪渡”,故名《梅溪渡》;
宋·賀鑄《生查子·西津海鶻舟》有“揮金陌上郎,化石山頭婦”句,故名《陌上郎》。賀鑄“揮金陌上郎”句用的是《秋胡行》的典故。據(jù)劉向《烈女傳》載: 魯秋胡娶妻的第五日就離家到陳地為官,五年后才回來。回家途中,見路旁有美婦人采桑,甚悅,便下車對那美婦人說道:‘力田不如逢豐年,力桑不如見國卿。吾 有金,愿以與夫人?!菋D人回答道:‘采桑力作,紡績織紝,以供衣食,奉二親,吾不愿金?!锖鷼w至家,把金奉給了母親,讓人喚妻子回來,妻至,原來就是 那采桑的美婦人。婦人知道秋胡行徑有污,離家往東而去,自投于河而死?!边@里的“陌上郎”是指秋胡,賀鑄以其比喻對愛情不忠的丈夫。
還有很多別名,就不一一列舉了。
雖然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較為膾炙人口(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也有人說是朱淑真所作),但我卻更喜歡五代·牛希濟(jì)的那首。《綠羅裙》一名便源于此詞。
生查子
<五代·牛希濟(jì)>
春山煙欲收,天澹星稀小。
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附:
詞牌格律
格律一:
格律對照例詞,宋·晏幾道《生查子·墜雨已辭云》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墜雨已辭云,流水難歸浦。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遺恨幾時休?心抵秋蓮苦!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忍淚不能歌,試托哀弦語。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弦語愿相逢,知有相逢否?
格律二:
格律對照例詞,宋·歐陽修(一作朱淑真)《生查子·去年元夜時》
中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韻)。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中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韻)。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格律三:
格律對照例詞,唐·韓偓《生查子·侍女動妝奩》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韻)。
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韻)。
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韻)。
時復(fù)見殘燈,和煙墜金穗。
(說明:詞牌格律與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保罕硎揪洌活D號“、”:表示逗。)

請繼續(xù)關(guān)注更多精彩!
點擊右上角的分享按鈕,可將此文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古風(fēng)遺韻:詩詞歌賦愛好者的園地——分享詩詞創(chuàng)作的樂趣。(微信號:gfyy_9411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