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7年,一場名為黑死病的大瘟疫隨著十字軍從中亞來到歐洲。這場大瘟疫的元兇是烈性傳染病鼠疫,它從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島的港口城市墨西拿開始,蔓延到西歐、北歐、波羅的海地區(qū)直到俄羅斯,在6年時間里席卷了整個歐洲,奪走了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瘟疫所到之處,一座座房屋被寫上“P”字(“P”代表“pest”,由拉丁文“pestis”演變而來,意為“鼠疫”),以告示路人迅速躲開。隨著貼上“P”標簽的房屋的增多,每天都有大量尸體被運到城外,行走的人會突然倒地死亡……
為了避免傳染,許多病人還沒確定死亡就被匆匆掩埋。垂死的病人試圖逃離墓穴,常常受傷流血,然后掙扎死去。數(shù)天后,墓穴被打開,人們看到尸體新鮮、姿勢改變、并沾有血跡時,便相信是吸血鬼所為。自此,吸血鬼開始走入現(xiàn)實世界。此前,吸血鬼只是一個嗜血的形象,存在于傳說與想象之中。 傳說的開端
流傳最廣的傳說認為,最早的吸血鬼是該隱。該隱為亞當與夏娃的長子,出于嫉妒殺死了弟弟。上帝施以的懲罰是:該隱唯有吸食活人鮮血才能維持生命,且永世不變。該隱由此被貼上了記號,成為第一個吸血鬼。
另一種傳說是,巴比倫食嬰鬼利利圖(Lilitu)——在基督教里就是莉莉絲(Lilith)——據(jù)說是亞當?shù)牡谝蝗纹拮樱虿粷M男人主導一切而被貶下界,成為妖魔的女王,被眾多巫師供奉,是第一個吸血鬼。 還有一個關(guān)鍵人物是猶大。一說,猶大出賣耶穌而得到的那袋銀幣中棲息著一只惡魔。惡魔殺死了試圖懲罰猶大的天使,吸干了天使的血,攝取了天使的美貌與不死的生命,變成了第一個吸血鬼。但同時也受到了詛咒:他必須每日吸食鮮血。不過這種說法因為減輕了對猶大的懲罰,不太受歡迎。另有一說,猶大出賣了耶穌后悔不已,遂上吊自殺,為了懲罰他,上帝令其死后變成吸血鬼,永遠無法見到陽光。 中世紀的吸血鬼傳說很大程度上是教會恐嚇的結(jié)果。教會聲明,凡是自殺的、不潔的、異教的人死后都會變成吸血鬼。從14世紀到18世紀,在東歐,除了長相與猶大類似的人會被認為是吸血鬼的后代外,許多人都被認為注定會成為吸血鬼。嬰兒出生時便長有牙齒的或長有一字眉(左右眉毛長到一起)的,會立刻被定性為吸血鬼。瞳孔顏色過深、過淺者,酒鬼,自殺者,被開除教籍者,暴斃者,巫師,過早夭折的孩童和所有死后沒有進行基督教葬禮的人,未嫁就死者(至少在羅馬尼亞如此)則被視為準吸血鬼,死后可能化身為鬼。 在實際生活中,吸血鬼的“出現(xiàn)”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早。盡管從斯拉夫人(Slavic)在波西米亞定居開始,即公元6世紀起,就有相當數(shù)量的墳墓被認為是吸血鬼的墓穴。但到了11世紀,才開始有零星的現(xiàn)實世界的吸血鬼傳言出現(xiàn)。有人說看見沒有腐爛并占有血跡的尸體離開墳墓,之后就會有離奇的死亡事件發(fā)生。為了使它們不再作怪,人們便用木劍刺穿它,再用火將其燒毀。 這類零散的傳言在幾個世紀中流行,但并沒有造成大規(guī)模的恐慌,只是吸血鬼的形象逐漸豐滿起來而已。直至瘟疫大暴發(fā),大批的人離奇死亡時,人們才開始對吸血鬼惶恐不已。在16世紀到17世紀間,僅英國就暴發(fā)過17次大瘟疫,人們挖開一些墳墓,有時看到那些尸體就好像活的一樣:它們的頭發(fā)和指甲變長了,長出了胡子,有些眼睛睜開了,嘴唇收縮,牙齒外露。對那個時期的大部分農(nóng)夫來說,這些看似活的尸體是令人膽寒的。當然,現(xiàn)代科學會解釋為這是典型的身體脫水后的皮膚收縮現(xiàn)象。 到了17世紀,有關(guān)吸血鬼的傳聞在波西米亞、波蘭、匈牙利及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qū)愈傳愈烈。1694年,法國《優(yōu)雅信使》雜志的10月號為吸血鬼事件開辟了專刊。當時,各國對吸血鬼并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到了18世紀,法語的vampir演變成了英語的vampire(吸血鬼),“吸血鬼”終于有了統(tǒng)一的說法。 現(xiàn)實世界的人形“吸血鬼”
“吸血鬼”是否真的存在于世?答案是肯定的,現(xiàn)實中的“吸血鬼”大多是節(jié)肢動物,還有一種哺乳動物——脊索動物門的翼手目動物——吸血蝙蝠。這也是吸血鬼可以變?yōu)轵鸬膫髡f的來源。只是人形吸血鬼并不存在,似乎血本身的功效總會引起一些人的幻想。
1404年出生的吉爾·德·萊斯(Gilles de Rais)就認為血是煉金術(shù)的必要媒介。在百年戰(zhàn)爭中,法國元帥德·萊斯與圣女貞德(Joan of Arc)并肩作戰(zhàn)。貞德死后,他隱居于法國馬什庫勒和蒂福日的領(lǐng)地的城堡里,開始研究煉金術(shù)。他堅信血的重要作用,讓兩個仆人誘拐、綁架兒童,自己將他們蹂躪折磨后殺害。據(jù)他自己供認,共140多名兒童被他所害。而據(jù)史料記載,在德·萊斯的領(lǐng)地附近,當時總共有300多名兒童不知去向。一個民族英雄,就這樣變?yōu)橐粋€嗜血的魔鬼,聲名狼藉的“藍胡子”就是以他為原型。 大多數(shù)人對血有一種盲目崇拜,而堅信血的神奇力量能滿足自己的欲望。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伯爵夫人。17世紀初,匈牙利的伊麗莎白·巴托里伯爵夫人在短短幾年內(nèi)虐待殺害了600多名少女。在喀爾巴阡山脈中的賽伊特城堡里,她喝著少女的血、泡在血中沐浴,以期獲得永遠的青春美麗。 作為人類歷史上早期吸血鬼的代表,不管是德·萊斯,還是巴托里伯爵夫人,他們都是癡迷于血本身。這種嗜血行為,就是造成恐慌的根源。其他的許多吸血鬼,則完全是某些疾病的受害者,病痛的各式癥狀,使他們被人看成吸血鬼。 狂犬病的癥狀和吸血鬼就非常類似。在18世紀貧困的巴爾干地區(qū)發(fā)病率很高,讓吸血鬼的傳說愈演愈烈。直到1885年,法國的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研制出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與吸血鬼病毒的距離才開始拉遠。另一種相對罕見的疾病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 漢諾威皇朝的第三任君主喬治三世(King George III)50歲后,開始行為古怪,先后有過5次精神錯亂,最后死去。人們對他的突然變化感到非常驚駭。實際上,喬治三世服用的藥物導致體內(nèi)的砒霜含量過高,因而引發(fā)了卟啉癥。 卟啉癥(porphyin)是一種血紅素生物合成異常癥。卟啉會破壞血紅素的生成,多數(shù)這類病人都有嚴重的貧血,看起來非常蒼白。輸血后,癥狀卻會有所減輕。因此,這種病癥被學界認為是幫助塑造了現(xiàn)代吸血鬼的形象。 吸血鬼文化興起
在18世紀前,對于吸血鬼還是以恐懼為主。到了19世紀中期,許多傳說和現(xiàn)象已經(jīng)由科學給出了大概解釋,人們對關(guān)于吸血鬼的迷信話題逐漸失去了興趣,關(guān)于吸血鬼的傳說卻在西方的文學藝術(shù)中復活,與哥特文化迅速結(jié)合、發(fā)展,人們對吸血鬼的態(tài)度逐漸轉(zhuǎn)變?yōu)槌绨荨?br>
最早的吸血鬼文學作品為一篇名為“Vampire”的短篇小說。作者為拜倫的秘書兼私人醫(yī)生約翰·威廉·波里道利(John William Polidori)。他將拜倫設(shè)想好的情節(jié)寫成了小說,發(fā)表在1819年的《新月刊》上(小說卻被署上了拜倫的名字)。小說引起了轟動,多次再版,并在幾十年中被大仲馬等人多次改編。由此,吸血鬼文學拉開了序幕。 ![]() ↑吸血鬼路易(《夜訪吸血鬼》劇照)
他們擁有永不逝去的驚人美貌,談吐高雅,身著華貴禮服,夜夜穿梭于上流社會的晚宴。安妮·賴斯(Anne Rice)通過《吸血鬼編年史》(The Vampire Chronicles)系列,賦予了吸血鬼完全不同于之前傳說的形象。從1969年的《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開始,直到最后一部《血頌》(Blood Canticle),《吸血鬼編年史》系列從6000年前的古埃及講到20世紀的舊金山,是一套吸血鬼的編年史,徹底改變了吸血鬼的形象——它從恐怖與可怕的怪物變成了高貴、美麗的完美生物。 在狂風暴雨肆虐的黑夜,隱約會從狂野傳來一兩聲野獸的嚎叫,一道閃電劃破天空,照亮了空無一人的古堡,陣陣陰風吹過,伴隨著一群巨大蝙蝠,伯爵出現(xiàn)。這是經(jīng)典吸血鬼小說、電影的場景。德庫拉形象的來源是愛爾蘭的布萊姆·斯托克(Bram Stoker)的小說《德庫拉》(Dracula)——在當時被認為是“19世紀最美的小說”。以殘暴的弗拉德四世——弗拉德·采佩什(Vlad Tepse,瓦拉幾亞公國的總督,因殘忍殺死數(shù)以萬計的人而被認為是歷史上最邪惡的人之一)為原型,斯托克創(chuàng)作出經(jīng)典的吸血鬼伯爵形象。 ![]() ↑電影里的德庫拉伯爵
小說出版后,主人公德庫拉伯爵大受歡迎,成為后續(xù)許多吸血鬼文學的主角。德庫拉也逐漸成了吸血鬼的代稱。以這幾部作品為開端,繁衍出了無數(shù)的吸血鬼書籍、電影和電視創(chuàng)作,吸血鬼與哥特文化開始密不可分。哥特(Gothic)原指西歐日耳曼民族,到了18世紀,開始表示一種建筑、藝術(shù)、文化形式,“哥特復興”將中古世紀的黑色陰暗故事挖掘出來,形成一種恐怖與神秘色彩的混合文體。而吸血鬼,逐漸成為哥特文學中的典型,甚至成為哥特文化的代表。吸血鬼與哥特文化一樣,成為備受追捧的時尚。 現(xiàn)世吸血鬼情結(jié)任何事物一旦成為風尚為人追捧,就會有極端出現(xiàn)。吸血鬼這樣特殊的“地下”文化,更加容易引來麻煩。 20世紀40年代,殺害了6個人(殺手聲稱是8個人)的連環(huán)殺人犯約翰·喬治·海格(John George Haigh)喝下每個受害者的血后,把尸體扔入硫酸池。2001年7月,德國臭名昭著的“撒旦教”的一對“吸血鬼”夫婦,為了飲血殺了他們的一位友人。2008年11月,俄羅斯奧倫堡州加提鎮(zhèn)的一名30歲的男人,把一位女性朋友打暈后,切開她的胳膊吸取鮮血…… 小說、電影、電視中的吸血鬼情節(jié)一次次在現(xiàn)實中上演,現(xiàn)實吸血鬼犯罪反過來又成為文學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靈感來源,被寫回作品中去。吸血鬼形象不斷被豐滿強化,吸血鬼似的哥特文化受到質(zhì)疑與譴責。不管如何,吸血鬼的傳說已延續(xù)千年,也許還將繼續(xù)延續(xù)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