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宦禍熾烈,著名的反派大太監(jiān)就有王振、曹吉祥、汪直、劉瑾、魏忠賢、崔呈秀等輩,可謂人人善于弄權(quán),個個只手遮天。
劉瑾早在明孝宗朱佑樘在位時就已入宮作了太監(jiān),他主要的任務是服侍太子朱厚照的日常起居。后來,明孝宗駕崩,太子朱厚照繼位成了明武宗,劉瑾也跟著主子雞犬升天,成了權(quán)傾朝野的顯赫人物。明武宗是個驕奢淫逸的荒謬帝王,劉瑾將他哄得舒舒服服,整日沉溺于聲色犬馬中不問政事,狡黠的劉瑾背著他專橫跋扈,可謂壞事做絕。當時,劉瑾的名頭響亮,提他大名可治小兒夜哭。坊間熱議道:“大明有兩個皇帝,一個是坐在金鑾殿上的明武宗朱厚照;另一個是站在朱厚照身后的掌印大太監(jiān)劉瑾。
俗話說:一朝權(quán)在手,便把令來行。劉瑾大權(quán)在握,于是肆無忌憚把持朝政、搜羅黨羽、作奸犯科,敲詐勒索,無惡不作。一些趨炎附勢的朝臣紛紛依附劉瑾,爭權(quán)奪利,迫害忠良,導致大明政治黑暗,朝堂之上權(quán)斗激烈。
一貫耿介清廉的朝臣楊一清,早已痛恨巨閹劉瑾擅作威福、禍亂朝綱,他決心放手一搏,為國為民除害。他巧妙利用太監(jiān)們相互嫉恨所產(chǎn)生的矛盾,暗自慫恿另一位位高權(quán)重的大太監(jiān)張永上表彈劾劉瑾,并一一列出了劉瑾犯有十七條不可饒恕的罪狀。一直被蒙在鼓里的武宗見到張永遞上的彈劾狀后勃然大怒,于是親自率領(lǐng)錦衣衛(wèi)抄了劉瑾的家。望著從劉府查抄出來的巨量財寶,明武宗朱厚照驚呆了!這其中果然有玉璽、盔甲、弓弩、刀茅等違禁物品,私藏玉璽、武器,這在當時可是重罪。明史記載:劉府私藏的財寶數(shù)量大得嚇人,其中黃金5.78萬兩,銀元寶158.36萬兩,各類奇珍異寶兩斗,據(jù)后世學者估算,其總價值相當于大明150多年的財政收入。劉瑾到底貪了多少錢?歷來有爭論,各種史籍給出的數(shù)字也有出入。有說金3360公斤,銀725萬公斤的;王世貞、郎瑛說金205·78萬兩,銀2·59億兩;《二十二史札記》說金250萬兩,銀5000余萬兩;明史說得較為含糊:金銀累數(shù)百萬。不論真實的數(shù)字到底多少,劉瑾富可敵國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劉瑾走紅這么多年,可一直沒閑著,他如同一臺高效率的“抽水機”日夜不停運轉(zhuǎn),將各種金銀珠寶、房契地契、古董珍玩一股腦吸進自家倉庫,這廝幾乎什么錢都敢要,一旦開足馬力,根本停不下來。
這還了得!朱厚照怒了,想不到自己最親信之人是個兩面三刀、富可敵國的貪鄙之徒。隨著案件的深入,朱厚照驚覺劉瑾不僅貪得無厭,而且圖謀不軌,一直有極具野心、覬覦高位的非分之想,于是他下令將劉瑾凌遲處死。
在中華漫長五千余年的封建史上,有一種令人聞風喪膽、不寒而栗的酷刑曰“凌遲”,又稱“寸磔”。說白了就是將犯人身上的皮肉一刀一刀割下來,最后堆成一座“小小肉山”的意思,也就是俗稱的“千刀萬剮”。這種極度殘忍血腥的刑罰,意在讓重犯欲求速死而不得,在飽嘗折磨、痛徹心肺中慢慢氣絕斃命,最終達到極大的震懾、警示效力。明朝文獻居然詳細記載了那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大太監(jiān)劉瑾被凌遲處死的全過程,讓時隔這么多年的我等讀來依舊有魂飛魄喪、須發(fā)倒豎之感。
一般情況下,愈是罪大惡極之人,被剮的刀數(shù)愈多。劉瑾數(shù)罪并罰,被判凌遲3357刀,而且先從不重要的部位割起,分三日割完。行刑那日,覌者如堵,北京城沸騰了。中國人喜歡圍觀是有傳統(tǒng)的,即便是這鮮血淋漓的場景也能當熱鬧看。
隨著監(jiān)斬官一聲令下,兇神惡煞的劊子手大踏步向前,剝?nèi)㈣砩弦路?,見慣大場面的劉瑾此刻臉色煞白,身子不停顫抖,似乎被嚇尿了。劊子手持利刃,叫聲得罪,然后從劉瑾胸部動手,技法嫻熟地剜下十塊肉來。劉瑾痛入骨髓,慘叫數(shù)聲,昏死過去,劊子手又是吆喝又是潑水,待他蘇醒后,再割十刀。如此反反復復,第一天捱過去了。
明代文獻寫道,第一天割了357刀,劉瑾雖然痛極幾度暈厥,但似無大礙,被押解回牢簡單處理包扎后后,居然唏里呼嚕吞了兩大碗粥。第二天,在連割數(shù)十刀后,劉瑾終于熬不住了,他哀嚎連連,終于一命嗚呼。劉瑾雖沒有捱到第三日,按大明律例,即便犯人死去也要割夠刀數(shù),劊子手依然在劉瑾身上割足3357刀。一代權(quán)閹,以這種匪夷所思、殘忍血腥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方式結(jié)束了自己罪惡的一生,亦屬咎由自取。歷史文獻如此翔實記錄下對犯人執(zhí)行死刑全過程極為罕見,可見,這在當時是一件極具轟動效應的大事件。
劉瑾死后,圍觀的人們、特別是深受其害的人家紛紛用一文錢買下劉瑾身上割下的一片肉條,拿回家煮熟吃下,以發(fā)泄壓抑已久的心頭之憤。
明朝自洪武帝朱元璋起對敢于貪贓枉法者施以酷刑,卻依然沒有嚇住一顆顆貪婪之心。劉瑾事敗被誅,之后,魏忠賢等巨閹傳承其衣缽,為禍日久。大明的錦繡江山就在這些“國妖”與碩鼠們的不斷啃噬中,漸漸油盡燈枯,靠人力已無法挽回。
題圖引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