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眼又名肉刺,為中心有倒圓錐狀角質(zhì)栓嵌入真皮,角質(zhì)栓尖端刺激真皮乳頭部的神經(jīng)末梢,從而在站立或行走時引起疼痛。雞眼多與局部長期機械性摩擦、壓迫、足部畸形骨刺有關(guān)。不少成年人深受其痛,有時還影響美觀。 1.取穴 常用穴:阿是穴(即雞眼) 2.操作 艾灸采用艾炷灸或艾條灸,任選—法。 艾炷灸法:將艾炷(其底座略小于雞眼)直接置于阿是穴,點燃其尖端(如本文附圖),燒至局部有灼痛時,用鑷子夾掉,再放1炷,連灸5~7壯.每天1次; 艾條灸法:將燃著之艾條在雞眼上行雀啄灸,以病人略感灼痛、局部紅潤為度,每次約灸20分鐘,每天1次。上述方法.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2~3天。 3.效果 共治343例,痊愈336例,有效7例,總有效率100%。其中艾炷灸之307例,全部獲愈;艾條灸者,經(jīng)6個月隨訪,有5例復發(fā)。 4.注意事項 (1)艾灸前先用溫水(約40℃)浸泡患足30~45分鐘,使皮膚軟化。然后以75%酒精棉球消毒皮膚,用消毒刀片削去老皮,注意不要削痛、出血。 (2)艾條灸法可由病人自行操作,但效果較艾灶灸為差。 ——摘自張仁醫(yī)師《針灸保健防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