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自古就有“書畫同源”一說,善畫者往往善書,善書者也能提筆作畫,明清以降,書畫兼善者越來越多,一流的畫家往往也是一流的書法家。上海中國畫院不少畫家也是如此,善畫亦善書。原上海中國畫院院長程十發(fā)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程十發(fā)于繪畫用功甚勤,于書法也精于錘煉。他得力于秦漢散隸,善將草、篆、隸融為一體,作品別開生面,奇譎瑰麗,天真浪漫,每每與繪畫相得益彰,以至于有不少書畫愛好者喜其書法勝于繪畫。 行楷龔自珍詩 程十發(fā) 18×22cm 1975年 行楷龔自珍詩 局部 作為畫家的程十發(fā),平日多以作畫為主,因而相較于以書法為主的職業(yè)書法家,自然是少了幾分功力,同時又多了些許氣韻。他的楷書主要取法于漢隸,波磔有明顯的隸意,用筆綿密流動,氣息高古。行楷作品《龔自珍詩》,結(jié)體方整端麗,行筆富于起伏頓挫,橫畫露鋒起筆,回鋒收筆,圭角明顯。整體觀之,雖點畫略有不工,卻瘦勁神通,風姿綽約,意境空靈簡遠,清新自然。 行草陸游詩 程十發(fā) 18×22cm 1975年 行草陸游詩 局部 程十發(fā)行草書作品充滿了繪畫意味,與其繪畫作品風格相得益彰、趣味相投,故而常常被業(yè)內(nèi)人士稱之為“畫家書法”?!爱嫾視ā钡奶攸c在于,得書法用筆之精髓而又不囿于法規(guī),別有一番新意。不過度恪守書法的提按頓挫,用筆多樣豐富,常常打破“八法”的規(guī)范,對字形加以夸張和變形。行草書《陸游詩》即為程十發(fā)“畫家書法”的代表作品,細瘦剛健與豐腴圓潤的線條遍布字里行間,極富繪畫的觀賞性。字體通篇以行草為主,摻以楷、隸、草諸體,從而顯示出一種奇特的結(jié)字方法和強烈的視覺效果。 行草七言聯(lián) 程十發(fā) 111×22cm×2 1987年 而在程十發(fā)的諸多行草作品中,我們也時常能看到他學習懷素、傅山草書的身影,用筆圓潤連綿,筆意不斷,欹側(cè)成趣,意境古拙,天真自然! 總的來看,程十發(fā)善于將繪畫的造型理論引入書法,強調(diào)書法中的疏密關(guān)系和造勢特點,進而創(chuàng)造出具有繪畫視覺效果的藝術(shù)形式,同時顯示出其書法作品奇譎、清麗的藝術(shù)趣味,瀟灑縱逸而又綺麗多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