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膿腫的中醫(yī)療法 1、肛門熱毒型 癥狀:局部以紅腫熱痛,坐臥不安,受壓或咳嗽時癥狀加劇,潰破后液黃濁,稠而帶臭味,常伴有全身不適,惡寒發(fā)熱,口渴冷飲,便秘尿赤,舌質紅,苔黃,脈細數(shù)。 治療:此期以清熱解毒,涼血祛窟,軟堅散結為主,發(fā)熱盛者給針刺合谷、曲池、大椎等穴位,局部外徽三黃膏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每日換藥一次,用硝硼散30 g每日熱水坐浴2次,疼痛盛者給元胡止痛片,便秘者口服清寧膠囊每晚2粒,囑患者多飲水。 2、濕熱下注型 癥狀:以肛門墜脹疼痛、紅腫較重、食欲不振,渴不多飲,大便燥結或澹瀉,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 治療:以清熱解毒利濕為主給予清淡無刺激性的飲食,如綠豆粥、青菜等。便秘者多吃水果,塘瀉者少吃粗纖維素蔬菜,肛門墜脹者肛內納人三黃栓一枚,清熱通便。 3、氣滯血擠型 癥狀:以肛門腫痛、隆起、堅硬如石、大便排出困難,有里急后重、舌紫痕。 治療:此型應活血化痕消腫止痛,以三黃膏外敷,三黃栓納人肛內一枚每日一次,重點做好情志護理,因情志不暢,氣滯則血癖病情加重。此外使病室溫濕度適宜,協(xié)助患者料理生活。 特別提醒:由于患者的身體情況以及病情、病因都有所不同,因此患者在治療過程應仔細詢問醫(yī)生自己是屬于哪種類型,這樣才能有利于對癥下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