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煙壺鑒賞(圖)

中國民間精品鼻煙壺鑒賞
這是2007年9月紐約佳士Meriem珍藏的中國鼻煙壺,中國鼻煙壺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結(jié)晶,玲瓏之態(tài)讓人愛不釋手,如今鼻煙壺的投資和集藏又將迎來歷史性的黃金時刻。

瑪瑙鼻煙壺
鼻煙壺是隨著鼻煙的逐步流行而出現(xiàn)的便攜盛器,早在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后,即將原產(chǎn)在美洲的煙草帶到了歐洲,吸聞鼻煙也于16世紀盛行歐洲。明朝萬歷九年,意大利教士利馬竇來中國傳教,開始把鼻煙壺帶到中國,當作提神醒腦活血防疫藥品,治療風寒、頭痛和鼻塞等癥。鼻煙輸入中國后,開始只在上層社會中流行,后來一般的市民、商賈中也有人染上了聞鼻煙的習慣。
早期歐洲用裝飾精美的金屬小盒盛裝鼻煙,由于在使用時鼻煙極易撒出并且香味極易散失,我國煙民便用裝藥的小藥瓶取而代之。及至雍正、乾隆時期,由于達官顯貴們爭奇斗勝、夸豪顯富,各種精美絕倫的鼻煙壺便應(yīng)運而生,并且成為人們顯示身份和饋贈親友的時髦物品。制作鼻煙壺的材質(zhì)非常多,有料質(zhì)、瓷質(zhì)、玉質(zhì)、內(nèi)畫等很多種。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乾隆年間的粉彩雕瓷博古圖鼻煙壺堪稱陶瓷材質(zhì)鼻煙壺中的精品。此煙壺呈扁形,瓷蓋,下連竹勺。壺通體刻回紋地,上雕爐、瓶、靈芝、茶壺、圍棋、鼎等紋飾,俗稱“博古圖”,施紅、綠、紫、藍、黑等色,足底雙框方欄內(nèi)紅彩篆書“乾隆年制”四字款。
中國鼻煙壺的起源,據(jù)清趙之謙《勇盧閑話》載:“鼻煙來自大西洋。萬歷九年,利瑪竇汛海入廣東,旋至京師。獻方物,始通中國。國人多服鼻煙,短衣數(shù)重,裹為小囊藏鼻煙?!钡拇_,鼻煙是1581年被意大利人利瑪竇帶進中國的。之后作為商品運至廣州等地進行貿(mào)易。但由于歐洲運來的鼻煙很貴,幾乎與白銀等價,加之皇帝與士大夫們的反對,幾次下令禁止,所以吸聞鼻煙在明末并未廣泛流行。后來鼻煙傳到福建,又由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員、商人、傳教士經(jīng)由菲律賓傳入日本,在日本種植,后來日本的煙葉經(jīng)由朝鮮流傳到中國東北,滿族、蒙古族很快興起吸聞鼻煙。同時,俄國商人也將鼻煙、鼻煙盒帶入中國的東北和內(nèi)蒙古,隨后,鼻煙在中國漸漸流行起來。
 藏在故宮里的鼻煙壺
鼻煙,是將煙草碾成粉末,然后摻入薄荷、冰片、麝香等多種名貴中藥材的物品。它有助消化、解疲憊、抗缺氧、提神、醒腦、明目等功效。至今,在青藏高原,少數(shù)藏族同胞仍有吸聞鼻煙的嗜好。據(jù)記載,早在明晚期,歐洲人就把鼻煙輸入中國。因為鼻煙有一定的醫(yī)用功效,所以在清初,上至皇室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吸聞鼻煙幾乎成為一種時尚。有了鼻煙,隨之便有了鼻煙壺。

鼻煙壺造型各式各樣,小巧玲瓏,它以藝術(shù)完美和工藝精巧著稱,既便于收藏,又便于把玩,鼻煙壺很受藏家愛好者們的青睞。

由于王公貴族對鼻煙壺的喜愛,不僅數(shù)量大增,而且品種和工藝質(zhì)地均進入全新的境界,產(chǎn)品制作細致規(guī)整,選材精良,不惜工本,金、銀、石、玉、翡翠、珊瑚、瑪瑙、象牙、水晶、玻璃、瓷器、骨雕、牛角等等,應(yīng)有盡有。這種以珍貴材料制成的小瓶,很快就成為眾人炫耀身份與財富的象征,成為受人喜愛的饋贈禮品。據(jù)記載,皇帝每年贈予賓客、賞賜大臣及其他屬下的精美鼻煙壺數(shù)以千計。

在各類鼻煙壺中,以玻璃、瓷質(zhì)、瑪瑙制的最為普遍,多在民間使用。

玻璃煙壺,俗稱“料壺",有單色玻璃仿白玉煙壺、仿翡翠煙壺,有金星玻璃、描金玻璃,有單彩套料、多彩套料。常見的套料煙壺品種繁多,最佳的應(yīng)屬于多彩套料鼻煙壺。清末是玻璃內(nèi)畫鼻煙壺的興盛期。像聞名匠師周樂元、葉仲山、馬少宣等人,創(chuàng)作了大量精美的作品。繪畫有寫意,有山水、有人物。像書畫那樣有題字、題詩并有落款和印章的內(nèi)畫鼻煙壺,更為人們爭相收藏。

白地套紅料雙龍紋鼻煙壺 清中期 高6.6厘米 估 價:RMB 12000~18000 成交價:RMB 38500
扁圓形鼻煙壺,紅白兩色雙套,口部雕蕉葉紋,壺身雕云龍與海水龍兩組圖案,底刻“怡水”款。略有微傷。
瓷質(zhì)鼻煙壺,是鼻煙壺存世量較大的一類,造型和紋飾多仿當時的瓷器品種,造型多樣,有長、短、圓、扁等外形,千姿百態(tài)。鼻煙壺的紋飾也是多種多樣。青花彩,清新素雅;粉彩,絢麗多姿;淺絳彩,淡雅柔和。乾隆、嘉慶時有暗花飾瓷煙壺,還有透雕瓷煙壺和堆貼瓷煙壺。當然,造型別致和有精細雕琢的煙壺,傳世極少,頗為稀罕。裝飾圖案有山水、人物、花鳥、草蟲、歷史典故、仕女等……風格秀麗、栩栩如生??梢哉f,件件都精細,只要不殘,小巧可愛的瓷鼻煙壺,都可當作珍貴的文玩來保存。

清康熙青花加紫攜杖出行圖鼻煙壺8.7cm
瑪瑙質(zhì)地鼻煙壺,它色澤豐富多彩,以俏色、巧雕,或以天然紋理而著稱。"千種瑪瑙萬種玉"。常見的以紅、白、綠、黃、黑煙壺較多,其次為藻草瑪瑙,通常也叫水草瑪瑙、纏絲瑪瑙、俏色瑪瑙。最珍貴的要數(shù)“水上飄"瑪瑙鼻煙壺,就是把瑪瑙削磨到如紙一般的薄,透亮,然后加蓋,放在水里,煙壺能飄浮在水面上,不下沉,俗稱“水上飄"。其次為俏色,俏色是利用瑪瑙質(zhì)地的自然分層,由工藝大師巧妙地安排,憑著巧奪天工的技藝琢制出來的鼻煙壺,使其各部位自然呈現(xiàn)不同顏色,更富有情趣,又稱為“巧做",俏色或巧雕,多見于動物和小鳥之類,形象生動、逼真。

用藻草瑪瑙打磨制作的綠色鼻煙壺,壺體飽滿,油脂滑潤,綠色裹體,就像海底世界一般,百看不厭。

纏絲瑪瑙,是由黃、白或藍、黑等色自然組成,色調(diào)分明、艷麗,花紋自然流暢,奇妙的自然紋理,有的如同天上的朵朵白云,冉冉升起,有的像地上的梯田,層層分開。

清早期一套完整的鼻煙壺,壺蓋以壺而配,有瑪瑙、珊瑚、碧璽、,大都用銀包制。壺蓋下面配的是根細銀絲,或鐵絲,是用它來攪拌壺內(nèi)結(jié)固住的鼻煙。清晚期,內(nèi)裝是由銀、鐵、象牙、竹、木等配制的各種小勺。

象牙鼻煙壺
現(xiàn)在市場上的仿品很多,有水晶、玻璃內(nèi)畫鼻煙壺,還有銅胎、瓷胎鼻煙壺,要辨別也不難。古今的差別比較大,新做的煙壺蓋大都是用海綿、塑料泡沫和膠粘一小木勺,就露出原形,更不要說從繪畫風格到銅胎、瓷質(zhì)的差別了。收藏具有保值與升值的潛能。近年來,北京翰海、天津藍天、香港蘇富比的拍賣會上,每年都有一二件鼻煙壺拍出上百萬元的價格。

鼻煙,顧名思義就是以鼻子吸食的煙草。它是以優(yōu)質(zhì)的煙草,碾成極細的粉末,然后再配兌香料和各種名貴的麝香等藥材,經(jīng)過精細的加工,陳化數(shù)年后方可以使用。

鼻煙大約是在18世紀后半期由廣州傳入的。據(jù)現(xiàn)有的史料記載,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進京獻方物,貢品之中即有此類獨特稀有的鼻煙。有了鼻煙,自然就會有盛放的容器。早期盛放鼻煙的容器是歐洲傳教士進獻的玻璃容器及金屬的鼻煙盒。由于鼻煙質(zhì)輕易揮發(fā),故此所需容器要嚴密不透空氣。以上兩種容器多為國外制作,因價高物少,且不宜攜帶,所以當時的人就利用裝“平安散”等藥物的小瓷瓶來盛放鼻煙。這種小藥瓶多為斂口,口徑較小,口部以軟木塞封閉。有的還裝有細小的骨勺,可以方便從瓶中舀出鼻煙。這就是中國式鼻煙壺的雛形。

隨著鼻煙壺在中國的流行,它被皇宮貴族及平民百姓所接受。日益增大的消費群體使得鼻煙的需求量不斷擴大,同時對盛放鼻煙的容器的需求也相應(yīng)增多,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本土鼻煙壺就產(chǎn)生了。清初由于統(tǒng)治者自身使用鼻煙以及用于賞賜他人,所以需要一種專門的容器來盛放鼻煙,因此最遲在康熙時即下令由清宮造辦處設(shè)計、制作鼻煙壺。從此鼻煙壺作為一種獨立的器類出現(xiàn),為人們所珍愛。

民國玻璃內(nèi)畫山水束腰鼻煙壺清嘉慶雕瓷夔龍捧壽紋鼻煙壺。鼻煙壺的時代風格中國鼻煙壺從其產(chǎn)生直至現(xiàn)在的幾百年里,一直不斷從其他藝術(shù)中汲取長處,并融合不同時期出現(xiàn)的新藝術(shù),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時代風格。正是基于此點,我們即可把握關(guān)鍵,根據(jù)不同的時代風格予以劃分、推定鼻煙壺的制作年代。

康熙瓷質(zhì)鼻煙壺瓷器中有青花、釉里紅、青花釉里紅等。造型多為直筒式,胎質(zhì)細膩,釉面晶瑩亮麗,個別有泛青現(xiàn)象。裝飾圖案以山水人物、纏枝蓮紋為主。銅胎畫琺瑯鼻煙壺銅胎畫琺瑯為此時創(chuàng)造,亦為康熙時期主要制品,無民窯制品,多呈扁壺式。裝飾圖案多為開光畫、卷枝花,色彩以寶石、紅、綠、白等色為主。在銅胎畫琺瑯鼻煙壺中鑲嵌匏器的銅胎畫琺瑯鼻煙壺是其他朝代沒有的特殊品種。玻璃鼻煙壺只見記載未見實物。

清道光白釉印章紋鼻煙壺清乾隆銅胎畫琺瑯西洋仕女圖鼻煙壺雍正瓷質(zhì)鼻煙壺此期瓷胎鼻煙壺制品相對較少,有青花、粉彩、青花夾紫、仿哥釉等品種,造型上有直筒式、扁壺式等形態(tài)。胎體堅細潔白,釉面呈青白色,有橘皮紋。紋飾以纏枝蓮、寶相花、嬰戲、仕女圖等為主,畫面布局疏朗。青花裝飾技法有淡描、雙勾填色、暈染等。銅胎畫琺瑯鼻煙壺畫琺瑯煙壺有銅胎和玻璃胎的。造型較前朝有較多變化,出現(xiàn)多棱壺式、竹節(jié)式、魚簍式、瓜形等造型。裝飾題材以傳統(tǒng)花卉米,如紅地白梅、黑地梅花、牡丹、纏枝花卉等。

乾隆瓷質(zhì)鼻煙壺瓷質(zhì)鼻煙壺在官窯和民窯中均有大量燒造,造型多沿用當時流行的各種瓶型,故有“大瓶小樣”之說,此外特別的是出現(xiàn)了雙聯(lián)鼻煙壺,胎體仍潔白但已不如前朝。釉面潔白光亮,個別器物上仍有橘皮紋。紋飾多為纏枝朵蓮、山水人物、吉祥圖案。在構(gòu)圖上流行滿工、講究對稱。青花器習用重筆點染以仿永宣“鐵銹斑”的效果,在纏枝蓮等題材上使用較多;山水題材多用暈染法。粉彩器多有描金開光,題材多民間風俗故事。折枝花卉、西番蓮、御題詩文等,色彩艷麗,顏色粉質(zhì)感較強。 民國琥珀色玻璃內(nèi)畫鼻煙壺銅胎畫琺瑯鼻煙壺造型多為扁壺式。釉彩以明黃、粉紅、翠綠、白等色為主,層次分明。制作精細、裝飾上講究繁縟風格,較富裝飾效果。題材有西洋仕女人物、花卉風景。掐絲琺瑯彩畫為此時僅有的品種,且制作的較少,題材為開光畫西洋人物或吉祥圖案。玻璃畫琺瑯則以開光彩繪或金地彩繪為主,紋飾多為傳統(tǒng)花卉,如牡丹、蘭花,還有折枝花、吉祥圖案等。構(gòu)圖嚴謹,講究對稱。

玻璃鼻煙壺乾隆朝為清代玻璃技藝發(fā)展的高潮期,此時玻璃制器的種類豐富,有單色玻璃、復色玻璃、金星玻璃、套料玻璃、描金玻璃等。其中以單色仿寶石玻璃制作最佳,多通體光素,個別碾磨有夔紋、鋪茍等。套色玻璃品種繁多,以多彩套料制品為佳,紋飾繁縟,造型多樣。此期出現(xiàn)的特別品種有描金玻璃,造型有葫蘆瓶式及圓肩瓶式,紋飾以各種花卉、山水風景、萬代葫蘆為主。

玉石類鼻煙壺制作鼻煙壺的品種有白玉、青玉、碧玉、皮子玉等。造形上除了有傳統(tǒng)的壺形外,多有仿古的造型及各類仿生造型。另外使用玉石天然形狀、俏色巧做,留皮子玉煙壺為此期一大特點。紋飾有仿古夔龍紋、乳釘紋、螭龍紋、鋪茍紋、萬代葫蘆、瓜果等吉祥圖案,紋飾布局多呈對稱式、琢磨工藝精湛。瓷質(zhì)鼻煙壺有青花、粉彩、斗彩、墨彩、青花加彩、雕塑等品種。

青花鼻煙壺沿襲前代制式,多仿瓷器造型。釉色較前代暗淡,有的呈“蕎麥地”。裝飾多通體構(gòu)圖,紋飾變成粗獷,題材有山水人物、靈芝螭龍、纏枝蓮等。此時漿胎煨瓷漸多,釉面有淡褐色開片。粉彩鼻煙壺造型多樣,有荷包形、扁壺形、梅瓶等形式,裝飾上習用隨形開光及描金,紋飾有纏枝蓮、折枝花卉、花鳥人物山水、詩詞等制作精美,裝飾繁縟。雕瓷制品較為豐富,題材有龍鳳、獅子戲球、山水人物、春宮圖等,在施彩上或僅施羊色粉彩釉,或是多種彩釉并用。在粉彩煙壺的口部多施有烏金釉。

銅胎畫琺瑯鼻煙壺一般為扁壺式、梅瓶,裝飾手法以開光畫西洋人物、山水風景、花鳥等傳統(tǒng)題材。但燒制工藝、釉彩及構(gòu)圖均較前代遜色。

玻璃畫法琺瑯鼻煙壺少見。,玻璃鼻煙壺 以單色半透明玻璃制品較多,造型豐富,有扁壺式、溜肩瓶式、肖形竹節(jié)式、魚形式等品種。

仿寶石玻璃中,新出有透明地紅斑金星玻璃器。套色玻璃出現(xiàn)了色地套色,以及兼色玻璃鼻煙壺。水晶瑪瑙鼻煙壺此時選材已大不如以前,造型有帶鋪茍的扁壺式、葫蘆、隨形,裝飾較為簡單。瓷質(zhì)鼻煙壺此期瓷質(zhì)鼻煙壺成為主流,而且以民窯制品為多。主要品種有青花、粉彩、釉里紅、青花釉里紅、紅彩、墨彩、斗彩、五彩、爐鈞釉、哥釉等。

還有雕瓷及紫砂加彩鼻煙壺,造型上除了傳統(tǒng)的造型外還有直頸瓶式、柱狀瓶式、仿動物、人物造型等,此外還有貼塑凸起的雙耳及鏤空底圈足的扁壺式,其裝飾方式多為開光繪風景人物、花草蟲魚、歷史人物、吉祥圖案等。在構(gòu)圖上天地多留白,布局疏朗。青花鼻煙壺除了有白釉,還有豆青及暗青釉。
粉彩鼻煙壺常繪蟈蟈、蝗蟲及折枝草蟲,還有以極細的筆觸繪制的山水、人物均是此期突出的特點。繼乾隆朝出現(xiàn)雙聯(lián)瓶后,此時又制作出三聯(lián)瓶及折疊式多聯(lián)瓶。道光時較流行雕瓷,模印的也不少見,釉色以黃釉、綠釉、褐釉為主。造型以長頸瓶式直頸扁腹式為主。紋飾多為云龍、八仙過海、山水樓閣、松鶴延年等。紫砂加彩鼻煙壺為此期僅見的品種。
瑪瑙鼻煙壺也是較流行的種類,造型以扁壺式最為常見。俏色巧做或以天然圖案為主的瑪瑙最為流行。留皮色巧做圖案以馬上封侯、松下老人、風雨歸舟及蟈蟈圖最具代表性。此時畫琺瑯鼻煙壺不再燒造,玉質(zhì)鼻煙壺也進一步減少,玻璃鼻煙壺衰落。套料玻璃稍多些,但燒造工藝,琢磨技巧、裝飾圖案均較從前遜色。
由于太平天國運動的發(fā)展,各種工藝品的制作均受其影響,日漸衰落,因此,此期雖有瓷、玉、玻璃、象牙、竹木、雕漆等多種品種,但只有瓷質(zhì)煙壺的生產(chǎn)量較大。胎體粗松厚重,釉面灰暗,裝飾題材多為民俗故事、吉祥圖案、明清小說內(nèi)容。造型以柱狀瓶式為多。此時新出現(xiàn)的品種有墨地赭彩鼻煙壺。瓷質(zhì)鼻煙壺瓷質(zhì)鼻煙壺有青花、粉彩、釉里紅、青花央紫、雕瓷等品種。胎體粗松厚重、釉面較白青花類。造型有扁四方形,墩式、火鍋式等,脫離了標準的扁壺式造型。紋飾多為民間故事典故,如五子登科、漁翁得利。粉彩器紋飾多為漁家樂、戲曲故事、滿裝人物,等前朝所不見的。多署有“乾隆年制”款。青花夾紫類鼻煙壺紋飾基本為戲曲故事,如西游記、白蛇傳、封神榜等。
玻璃鼻煙壺玻璃鼻煙壺的制作較道光時略有提高,在玻璃鼻煙壺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了內(nèi)畫鼻煙壺,使用的材料有水晶及玻璃,紋飾豐富多彩。
鼻煙壺的收藏 中國鼻煙壺的種類繁多,使用的質(zhì)地也是多種多樣,因此收藏者可各取所好,選擇適宜的項目進行收藏。在選擇收藏的鼻煙壺時,除了需要講究鼻煙壺的質(zhì)地外,還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1、造型。應(yīng)該選擇造型優(yōu)美、形體勻稱的鼻煙壺。瓶類鼻煙壺以柳葉瓶、梅瓶、帶鋪茍式扁瓶、葫蘆瓶等為佳,仿生類鼻煙壺則要求造型生動、逼真。
2、完整。鼻煙壺要完美無缺損、崩缺、褪色等弊病。原裝的鼻煙壺均帶有銅鎏金、寶石或料器的蓋及細長的骨(角)勺,因此收藏的煙壺最好要有原裝的配件。此外在選購中還需注意,玉器寶石類鼻煙壺是否有過修整,內(nèi)畫鼻煙壺是否為后畫等。
3、雕工或畫工,應(yīng)選擇紋飾清晰、繪畫或雕刻精細的。紋飾應(yīng)保持完整,沒有磨損。
鼻煙壺的保養(yǎng) 由于制作鼻煙壺的材料多有不同,因此應(yīng)根據(jù)其質(zhì)地特性采取不同的保養(yǎng)措施。瓷器類鼻煙壺對于釉下彩及顏色釉類鼻煙壺類來說,周圍環(huán)境對其影響不大,只須防止磕碰即可。而彩繪或釉上彩類鼻煙壺,則忌酸、堿及硬物摩擦,因此在清洗時應(yīng)選用中性洗滌劑,存放時稍稍注意即可。玉石類鼻煙壺玉石類鼻煙壺,質(zhì)地堅硬,對環(huán)境的要求不太高,亦不易腐蝕,在日常保養(yǎng)中注意忌油脂、油煙污染。翡翠鼻煙壺不怕水,易在溫性氣候下保存,忌日曬、油脂、汗液及堿,在佩戴后應(yīng)及時予以清潔。珊瑚等鼻煙壺珊瑚、琥珀等質(zhì)地易發(fā)生變化的材質(zhì),遇酸會發(fā)生反應(yīng),忌油煙、蒸汽及高溫,亦不宜接觸香水、酒精和食鹽。在保養(yǎng)和清洗中注意洗滌劑的選擇,清潔時使用柔軟的絲絨布,不宜以汗手觸摸。竹木漆類鼻煙壺由于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均會對其產(chǎn)生影響,因此此類鼻煙壺宜封閉收藏,以隔絕水、光及塵土等因素對其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