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這是老子宇宙論?;斐芍镆簿褪腔煦纭O忍斓厣?,也就是在天地開辟開辟之前就存在。大,就是大爆炸。逝、遠就是膨脹。反,就是返,就是星系陷塌,就是回歸成能量。 《周易參同契》有兩點與老子一致。 第一,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周易參同契》說,“自開辟以來,日月不虧明。金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保?8)“金性不敗朽,故為萬物寶。術(shù)士服食之,壽命得長久”(29)?!敖鹬厝绫境酢保?5)?!澳餍?,金石不朽”(69)。金不是指黃金,而是指信息。金不失其重,金性不敗朽。就是《老子》的“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在丹道家看來,信息先天地而生,是天地之母,為天地所本,它獨立存在,任何時候都不改變。它可能在不同的時間,在不同的程序上,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時態(tài)勢,它不停地發(fā)生作用,但不殆敗,不失其重,不奪其光。由于條件限制,它可能暫時不發(fā)生作用,但并不等于信息改變 第二,返還。 《老子》說,“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周而復始,這是自然規(guī)律。 返還是丹道家的手段,也是他們的目的。目的是長生,是返老還童。要白發(fā)又黑,落齒重生,老頭子變成小伙子,老太婆變成大姑娘,即“發(fā)白皆變黑,齒落生舊所。老翁復丁壯,老嫗成姹女”(30)。 |
|
來自: johnney908 > 《道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