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段的結(jié)局
叔段逃到共地以后,結(jié)局如何?《左傳》沒有明確交待?!豆騻鳌泛汀豆攘簜鳌穮s都說叔段被莊公殺掉了?!吨駮o(jì)年》有“鄭莊公殺公子圣”的記載,有人認(rèn)為“公子圣”就是叔段。但古書上并沒有叔段又名圣的證據(jù),如果傳抄、傳刻錯(cuò)誤,那么“圣”與“段”無論在讀音上和字形上都沒有相似之處,所以叔段與公子圣不大可能是一個(gè)人。 叔段沒有被殺,在《史記•衛(wèi)康叔世家》上是有旁證的: “十三年(衛(wèi)桓公十三年,相當(dāng)于魯隱公元年,鄭莊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鄭伯弟段攻其兄,不勝,亡,而州吁求與之友。十六年(魯隱公四年),州吁收聚衛(wèi)亡人以襲殺桓公,州吁自立為衛(wèi)君。為鄭伯弟段欲伐鄭?!?/SPAN> 衛(wèi)公子州吁和叔段是同樣的人物,他也有篡奪君位的野心,所以叔段失敗逃亡在外以后,他訪求叔段與他作了朋友。過了三年,州吁殺了衛(wèi)桓公,自立為衛(wèi)君,又想伐鄭,幫助叔段篡位。但不久州吁就被衛(wèi)大夫石碏(音確)殺掉,立了衛(wèi)宣公。 可見,叔段逃奔在外,與衛(wèi)國(guó)的州吁做了朋友,三年后,州吁還想伐鄭幫助他回國(guó)篡位。 此外,《左傳》上也有叔段沒死的旁證: 魯隱公十一年(公元前712),也就是叔段失敗逃亡10年以后,鄭、齊、魯三國(guó)攻滅了許國(guó)(今河南許昌市一帶),許國(guó)被鄭國(guó)兼并。鄭莊公在與許大夫百里的談話中說: “寡人有弟,不能和協(xié),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況能久有許乎?” 可見直到叔段逃亡十年以后,他還沒有死,而是“糊其口于四方”,到處流浪,看來他是在外面終老一生了。 “春秋三傳”的解讀 我們?cè)陂_頭就說過,《春秋》有個(gè)書法的問題,就是用簡(jiǎn)短的文字表達(dá)作者的歷史觀點(diǎn),道德取向,《三字經(jīng)》稱之為“寓褒貶,別善惡”。對(duì)于鄭莊公打敗叔段這件事,《春秋》寫作“鄭伯克段于鄢”?!洞呵铩窞槭裁催@樣寫?其中包含著什么“微言大義”?所謂的“春秋三傳”,各有不同的解讀。 《左傳》說: “書曰:‘鄭伯克段于鄢?!尾坏?,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SPAN> 意思是:《春秋》為什么寫“克段”而不寫“克弟”?因?yàn)槭宥蔚男袨椴慌渥鞯艿?。為什么鄭莊公打敗叔段稱為“克”?因?yàn)楹孟駜蓚€(gè)君主之間的戰(zhàn)爭(zhēng),勢(shì)均力敵,所以鄭莊公取勝稱為“克”。為什么稱“鄭伯”而不稱“兄”?因?yàn)猷嵡f公對(duì)弟弟沒有盡到教育的責(zé)任,不配作哥哥?!爸^之鄭志”,是說事情的結(jié)局符合鄭莊公的意志。鄭莊公居心要除掉叔段,眼見叔段在罪惡的道路上愈陷愈深而不加過問,以做為最后除掉叔段的理由。另外,叔段打敗后,逃奔在外,為什么不寫“出奔”?這是因?yàn)椋骸俺霰肌庇匈H義,若寫“出奔”,就會(huì)把罪過都推到叔段的身上而開脫了莊公的罪過;所以史官在下筆時(shí)處于兩難的境地,索性就不這樣寫了?!安谎猿霰?,難之也?!本褪沁@個(gè)意思。 我在本書的《序篇》中說過:《左傳》并不是解釋《春秋》的書,《春秋》和《左傳》原來各為一書,并不相干。后來有人把《左傳》和《春秋》拉在了一起,闡發(fā)《春秋》書法的那些話是后人附加的,并不是《左傳》的原文。這部分文字的作者是誰,我們不知道。有人認(rèn)為是西漢末年幫助王莽改制的劉歆,僅僅是一種猜想,并無實(shí)據(jù)??傊?,不管作者是誰,它表現(xiàn)了對(duì)《春秋》書法的一種解讀方式,一種歷史觀點(diǎn),如此而已。 我們?cè)賮砜础豆騻鳌返慕庾x: “克之者可?殺之也。殺之則曷(何)為謂之克?大鄭伯之惡也。曷(何)為大鄭伯之惡?母欲立之,已殺之,如勿與而已矣。段者何?鄭伯之弟也。何以不稱弟,當(dāng)國(guó)也。其弟何?當(dāng)國(guó)也?!?/SPAN> 意思是:為什么要寫“克”?是表示殺了叔段。殺了叔段為什么稱為“克”?是加重鄭伯的罪過。為什么要加重鄭伯的罪過?母親想要立叔段,自己卻殺了他。你不把君位讓給他就算了,還要?dú)⒘怂?,太過分了。段是誰?是鄭伯的弟弟,為什么不寫成“弟”而寫成“段”?這是因?yàn)槎稳缤瑪硣?guó)一樣。 《公梁傳》的解讀是: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何以不言殺?見段之有徒眾也。段,鄭伯弟也?!蔚芏ブ^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賊段而甚鄭伯也。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于殺也。于鄢,遠(yuǎn)也,猶曰取之其母懷中而殺之云爾,甚之也。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SPAN> 意思是:為什么寫“克”?是有能力的意思。有什么能力?殺人的能力。為什么不說是殺?因?yàn)槭宥斡斜?,是交?zhàn)中殺的,不是親手殺的。叔段,是鄭伯的弟弟,但為什么不寫作“弟”,是公子而不寫作“公子”?是為了貶低他。叔段失去了子弟之道,所以要把他看成賊寇,而又認(rèn)為鄭伯太過分了。為什么說鄭伯過分?是因?yàn)樗幮姆e慮地達(dá)到了殺段的目的。為什么寫作“于鄢”?是表示到遠(yuǎn)方去殺人。這和從母親懷里奪過來殺死一樣,都太過分了。那么,鄭伯應(yīng)該怎么辦?對(duì)賊寇不要窮追,要讓他逃跑了,這才合乎親親(親愛親人)的原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