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德國工人階級政黨簡史(一)1844-1895

 映山紅516 2015-03-17



相較于英法美等國,德國的工業(yè)化起步遲,四分五裂的諸侯國和強大的封建貴族都阻礙了德國資產階級的發(fā)展。




1806年,素以軍事專制聞名的德意志邦國普魯士在耶拿會戰(zhàn)中慘敗于拿破侖領導的法國軍隊,老舊封建邦國的腐朽無能在新生的資產階級國家面前暴露無遺。此役被黑格爾稱之為“歷史的完結”,即指封建制度的徹底失敗。戰(zhàn)后,普魯士開始推行一系列改革,廢除農奴制,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確立現代教育制度。在普魯士的推動下,1834年成立逐步涵蓋各邦的德意志關稅同盟,鐵路交通迅速發(fā)展。這大大促進了德國工業(yè)化進程,紡織、冶金、煤炭等部門的發(fā)展尤其迅猛。


由于自上而下的政治經濟改革的不徹底性,大量封建殘余得以保留,德國工人受到工廠主、包買商和容克地主的多重剝削。來自英法等先進國家的工業(yè)品沖擊著本國產品,資本家把損失轉嫁給工人,加劇了工人的貧困。同時,歐洲蓬勃興起的民主主義革命和工人階級運動鼓舞著德國革命者。1844年爆發(fā)了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年輕的德國工人階級第一次登上歷史舞臺。這場起義與英國憲章運動、法國里昂絲織工人起義并稱為歐洲三大工人運動。


1848年法國爆發(fā)二月革命,巴黎人民推翻了代表大銀行家、大資本家利益的奧爾良王朝(七月王朝),掀起了席卷全歐的革命風潮。




德國爆發(fā)三月革命,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被迫同意召開立憲會議,宣布將成立自由派政府。5月,來自各邦的代表在法蘭克福召開議會,卻因政體、領土、統(tǒng)一方案等問題爭執(zhí)不休,會議一直開到次年4月,被人譏為“學者的議會”。最終,由于資產階級內部的重重矛盾,普魯士得以借機聯合奧地利鎮(zhèn)壓立憲議會,革命最終失敗。


此后,腓特烈·威廉四世實施了極為有限的政治改革,在下議院推行選舉資格基于納稅額的“民主選舉”,資產階級得到了部分政治權利。在相對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德國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工人階級隊伍迅速擴大,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工人團體,但這些組織基本把持在資產階級手中,向工人宣傳教育和儲蓄是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出路,工人運動陷入低潮。




1861年,威廉一世登基,次年任命出生容克貴族家庭的保守派奧托·馮·俾斯麥為首相。



(圖為斐迪南·拉薩爾


此時議會中的資產階級自由派已形成一定勢力,與掌握政府權力的容克貴族斗爭不斷。俾斯麥對外進行統(tǒng)一戰(zhàn)爭以轉移矛盾,對內在政治上放寬對工人階級的限制以打擊資產階級。


1863年,斐迪南·拉薩爾組織建立了全德工人聯合會,這是德國第一個工人政黨(也有人認為之后的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才是)。這標志著德國工人運動從單純經濟斗爭轉向政治斗爭,并且擺脫了資產階級的領導,走上獨立發(fā)展的道路,但是其局限性也十分嚴重:主要組織原則是主席個人獨裁,不講黨內民主;綱領僅限于爭取普選權和合法的議會活動,反對階級斗爭;贊同在普魯士領導下,通過王朝戰(zhàn)爭實現全德統(tǒng)一。

拉薩爾在歷史觀上是唯心主義的,夸大領袖個人的作用,無視群眾的力量,否認階級斗爭是歷史發(fā)展的動力;路線上是機會主義、改良主義的,寄希望于普魯士國王與容克貴族政府的開明統(tǒng)治,為了對抗資產階級不惜與之結盟,不惜放棄社會主義革命乃至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


同年,拉薩爾拋出了所謂“工資鐵律”的觀點,即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的貧困是由“鐵的工資規(guī)律”造成的,這個規(guī)律使工人平均工資停留在工人維持生存、繁衍后代的基本生存水平上下波動。要解放工人,只有通過“普遍的、直接的選舉”,在普魯士國家的幫助下建立合作社,使工人獲得全部的勞動所得。拉薩爾根本無視國家的階級性,幻想容克貴族政府能夠成為工人利益的維護者,以至于否認工人政治斗爭、經濟斗爭的意義,徹底淪為普魯士專制政府的幫兇。


僑居英國的馬克思、恩格斯對拉薩爾的錯誤思想進行了猛烈批判。




馬克思指出,對于當時的德國來說,首要任務是推翻專制制度,無產階級應該聯合資產階級進行民主斗爭;工人不應該放棄各種斗爭手段,包括合法的和非法的,并且能夠通過勝利的斗爭提高自己的待遇。


馬克思、恩格斯無法說服拉薩爾而最終與之決裂。同時,一批德國社會主義者在馬克思、恩格斯的影響下成長起來。1869年,奧古斯特·倍倍爾和威廉·李卜克內西建立德國社會民主工黨。工黨主張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推翻容克貴族的統(tǒng)治,實現德國統(tǒng)一。工黨積極領導工人的政治斗爭和經濟斗爭,并且堅持國際主義,旗幟鮮明地譴責普法戰(zhàn)爭,聲援巴黎公社,在工人階級中的影響迅速擴大。



面對不斷高漲的工人運動形勢,俾斯麥政府采取了越來越嚴厲的鎮(zhèn)壓措施。為了團結全德工人的力量,(通稱愛森納赫派)和全德工人聯合會(通稱拉薩爾派)決定合并。1875年2月,兩派在小城哥達通過《哥達綱領》,成立了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盡管馬克思、恩格斯一再告誡愛森納赫派警惕拉薩爾主義的危害,重視科學嚴謹的理論和綱領的重要意義,但是由于謀求統(tǒng)一的迫切熱情和理論水平的不足,李卜克內西等領導人沒有堅持原則?!陡邕_綱領》吸收了不少拉薩爾的觀點,如接受“工資鐵律”,主張“依靠國家?guī)椭?,避而不談廢除私有制,沒有強調無產階級專政,總之,充滿改良主義的幻想。


馬克思就此寫了《對德國工人黨綱領的幾點意見》,對綱領做了逐條批判,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在當時公開,只是在個別領導人當中傳閱(15年后的1891年,恩格斯才將其以《哥達綱領批判》的題目發(fā)表)。拉薩爾主義者及其思想也長期遺留在黨內,沒有得到清算,一個非常諷刺的現象就是,直到20世紀初,社會民主黨大會仍然把馬克思和拉薩爾這兩個生前互不相容的對頭的畫像并排懸掛。



盡管如此,統(tǒng)一后的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顯示出了強大的戰(zhàn)斗力。工人運動的興盛令俾斯麥政府十分恐慌,他們采取了兩手政策,一方面于1878年以威廉一世兩次遇刺為借口,通過《反社會黨人非常法》,加強對左翼的鎮(zhèn)壓,宣布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非法;一方面制定社會保障措施,改善工人生活水平,緩和階級矛盾,德國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有勞工立法的國家。




“非常法”的白色恐怖嚇壞了黨內的一部分人。


流亡瑞士蘇黎世的黨刊《社會民主黨人》編輯赫希爾博格、施拉姆、伯恩斯坦三人宣揚投降主義路線,鼓吹放棄階級斗爭,放棄革命,建“全面的”黨,走“合作的、改良的”道路。馬克思、恩格斯對“蘇黎世三人團”的右傾路線進行了嚴厲批評,建議將他們開除出黨,維護黨的純潔。1880年黨的秘密會議決定撤銷三人的黨刊編輯職務。


同時,以福爾馬爾為代表的黨內另一部分人主張建立秘密組織發(fā)動暴動,反對合法斗爭。福爾馬爾本人兩度被捕。李卜克內西和倍倍爾在馬克思、恩格斯的指導下克服了左傾路線,采取合法斗爭與秘密斗爭相結合的策略,使黨在這一時期依舊蓬勃發(fā)展,一躍成為德國最大的黨派,并且積極參與第二國際的建立。


1888年,威廉二世登基,迫于工人階級有力的反抗運動,不得不在1890年解除“非常法”,向工人階級妥協。


同年,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改名“德國社會民主黨”。在1890年、1893年和1897年三次帝國議會選舉中,社民黨分別占有19.7%、23.3%和27.2%的議席!1892年,社民黨在埃爾福特召開黨大會,通過了由倍倍爾、伯恩斯坦、考茨基起草的《埃爾福特綱領》。綱領強調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和反資本主義的政治斗爭,認為當下的主要斗爭方式是合法的政治參與、提高勞動者生活水平,而不是暴力革命。這部綱領成為了第二國際各國政黨綱領的藍本。不過,綱領沒有按照恩格斯的意見明確無產階級專政。


到1895年恩格斯病逝的時候,社民黨已長年穩(wěn)居議會第一大黨。在社會主義者的不懈斗爭下,德國的社會保障和工人待遇不斷改善。




但一場大危機已經在醞釀之中。對海外殖民持謹慎態(tài)度的俾斯麥于1890年下臺后,威廉二世積極推行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政策,以“大日耳曼主義”、“陽光下的地盤”等口號煽動國民的民族主義情緒,并且在政治、經濟上向人民群眾示好,改善工人生活水平,擴大人民的民主權利,得到了相當多數底層群眾的擁護。到世紀之交,德國的工業(yè)產值已超越英法躍居世界第二,國內資產階級急切地要求開拓國外市場。威廉二世,幾乎將德國的容克貴族、資產階級、市民、工人全部“聯合”了起來。相反,由于國際國內工人革命的低潮和恩格斯的逝世,黨內機會主義、改良主義思想重新抬頭,民族主義在工人隊伍中甚至在黨內嚴重泛濫。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