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湖帆山水作品賞析 來源:中國文化報 上傳時間:2014-05-28
山水(國畫) 1935年 吳湖帆 中華藝術宮藏
此幅畫面構圖的大方向取對角線方式,上方兩山間繚繞著云靄,山下有茅舍在霧氣中忽隱忽現(xiàn),遠方的山淺淺地連成一線,近處的楊柳隨風擺動著枝條,河上的一葉扁舟劃過,仿佛載著觀者的心一同漂向遠方。整幅畫構圖新穎,立意巧妙,初觀畫作給人一種清淡、縹緲的蒼茫感。 全畫以小青綠著色,艷而不俗,色調(diào)柔和明潤。在畫法上,色墨淡雅,用筆精細,法度周密,渾厚而灑脫。畫中有取法古人的多種勾皴點染的運用、在水墨和設色的處理上干濕互用,使虛實關系渾然一體,將意境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具有“縝麗豐潤,蒼翠華潤,氣韻縹緲,云氣蒸騰”等特有的“吳家樣”。 此畫之所以處處流露著傳統(tǒng)繪畫的影子以及畫家對于古人的敬畏之情,是因為吳湖帆對于習古的重視以及不為一家一派所囿。他學畫從“四王”正統(tǒng)派入手,進而上溯“明四家”、元代諸賢及兩宋名家。他把傳統(tǒng)山水的青綠、水墨、淺絳幾種畫風相互調(diào)和,創(chuàng)造出一種水墨烘染與青綠設色熔鑄于一體的新古典山水畫。從他的山水畫中似乎處處都能尋見前人的影子,講究筆筆有來歷,但不留斧鑿痕跡。他的山水畫風格的總體特征正是“集古而大成”的正統(tǒng)面貌。 吳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后更多萬,又名倩、倩庵,字遹駿、東莊,別署丑簃,書畫署名湖帆。江蘇蘇州人。作為海派山水畫的知名畫家,吳湖帆早在20世紀30年代后期,便與趙叔孺、吳待秋、馮超然合稱“海上四大家”,又與吳子深、吳待秋、馮超然合稱“三吳一馮”,與張大千則為“南吳北張”。其畫風以秀麗、清雋著稱,是東南畫壇公認的領袖人物。 |
|
來自: 老樟xy67896789 > 《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