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鹵制豬頭肉】】調(diào)料

 CHL紅龍的快樂 2015-02-24

鹵制豬頭肉




 

 
醬豬頭肉的做法

 
菜系及功效:私家菜 氣血雙補食譜 補虛養(yǎng)身食譜 健脾開胃食譜 工藝:鹵醬豬頭肉的制作材料:
主料:豬頭10000克

調(diào)料:   鹽15克、醬油25克、料酒25克、大蔥10克、姜10克、
              八角5克、花椒3克、桂皮3克、丁香3克。


醬豬頭肉的特色:咸香,松爛,色艷。醬豬頭肉的做法:
 
1.火燎好豬頭肉,在涼水中浸泡后,刮凈皮上的污穢和耳內(nèi)眼窩內(nèi)的毛,由豬下頦割出豬舌,將豬頭順劈成兩半,取出腦子,再把舌頭用開水燙一下,刮去舌面的皮,一同與豬頭用清水洗凈。

2.鍋內(nèi)放入清水10千克,用旺火將水燒開,下入豬頭、舌頭、腦子,湯開時撇出浮沫,煮90分鐘取出豬頭,豬頭腦子,并除去頭上大小骨頭。

3.將湯盛出,以鐵箅子墊在鍋底,把豬頭肉擺在鍋內(nèi)的四周,再把舌頭,腦子擺在頭肉的里面,中間留一空心,從中間倒入原湯,加入精鹽、醬油、料酒、肉料袋(即大蔥、姜、大料、花椒、桂皮、丁香)。

4.用慢火煮,腦子熟了可先取出;豬頭和豬舌煮2-3小時撈出即可。

 豬頭把毛扒干凈~ 不建議用松香   松香處理過的菜肴對人體健康又危害  最好放在火上直接燒  把有毛的地方燒糊  然后用鋼絲球洗掉  這樣即可以去毛 又可以增加香味   接著就是做鹵水了   先炒糖色   鍋里放一點底油  放多少糖要看你的豬頭肉多少  糖融化后起第二次泡沫的時候放水   其實光這樣的顏色還不夠 現(xiàn)在市場上面賣相  顏色特別好的鹵菜  一般在鹵水里面都放了紅曲米   一種和大米一樣的紅色植物顆粒  你去賣調(diào)味品的地方問  一般都有賣的  抓一點紅曲米  用紗布包好  放鹵水里面煮  起上色作用  記住別直接扔鹵水里面  接著就是調(diào)鹵水的味道了  一般家常用的話  放八角  桂皮  成皮  香葉  姜 ~~~別放蒜瓣   放一點干辣椒  去腥  增加點辣味  就行了  如果想增加點味道  可以放香果 草果 丁香之類的    你也可以直接去調(diào)味品那里買一包他搭配好的干貨調(diào)料  回來看里面缺少什么再自己加  那樣比較省事    火源的話如果條件允許  最好是用砂鍋 放一星煤爐子上面慢慢熬  沒有的話就放在煤氣上面  燒開之后小伙慢熬   至于煮到什么程度就看你自己的需要了  用筷子插一下豬頭肉厚的地方  能捅穿就是熟了   

熱心問友 2010-07-19

 

 

 

 

 

 

 

 

 

 

 

 

 

 

 

 

 

 

 

 

 

 

 

 

 
宿遷豬頭肉的做法

【原料】 
豬頭一個(約2500克)。 精鹽30克、茴香7.5克、桂皮7.5克、醬油40克、甜面醬50克。 

【制法】 
豬頭泡入水中洗凈,鑷去細毛,割下雙耳,去掉豬眼圈、嘴唇、耳圈、鼻子、臉劈成兩塊,下巴劈成3塊,再放入水中浸泡,漂去血水。下水鍋煮半小時,撈出洗凈切成塊。取鍋上火放油,下甜面醬炒成甜醬色,加入鹵汁,放入肉塊、茴香、桂皮、醬油、精鹽及清水,先用旺火燒沸,再用炆火煮約3小時至肉酥爛即成。 

【特點】 
肥肉酥爛,精肉鮮香,味純而嫩,香氣芬芳。

豬頭肉:
豬頭肉的美味,慨而言之有四:
一是肥。吃豬頭肉大半是圖它肥,但這種肥有別于其他肉類之肥,是肥中夾瘦、肥而不膩。
二是糯。我至今弄不懂,東西南北各家老店老湯鹵制的豬頭肉,火候怎么都控制得那么一致??偰軐⑷庵蟮盟侄粻€、酥糯爽口。
三是香。豬頭肉的香,是誘人的,將豬頭肉切片裝入盆后再澆上小磨麻油、灑些香菜等,那四溢的香氣,總引得食欲倍增。
四是脆。豬頭肉的脆是因為豬耳朵中含有脆骨,且脆骨又包在肉中,因此,豬頭肉的脆是糯而藏脆,別有風(fēng)味。

“黃狗豬頭肉”是江蘇宿遷的一款傳統(tǒng)名菜,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此菜因其有色澤紅潤、香味濃郁、肥而不膩、爛而不糜、味純而嫩等特點,故備受當(dāng)?shù)厝说南矏邸?br>提起這宿遷的“黃狗豬頭肉”,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哩。
相傳,清乾隆皇帝一生曾六下江南,其中有五次留宿宿遷。一次,乾隆皇帝到宿遷時,先沒有驚動當(dāng)?shù)氐墓賳T,而只是和幾個貼身侍衛(wèi)喬裝打扮,到宿遷城里明察暗訪。乾隆一行在城中溜達閑逛,不知不覺就到了晌午,皇上這時才感覺肚子有點餓了。
這時他們來到宿遷的東大街,只覺得隨著輕風(fēng)飄來一陣陣香味,于是順著香味一路趕去。只見在不遠處有一家賣豬頭肉的小酒館。在宮里吃慣了山珍海味的乾隆皇帝,一看賣的是豬頭肉,簡直不相信豬頭肉會有這么香。他將信將疑地要了一份豬頭肉,品嘗后才知此店的豬頭肉真的不錯,當(dāng)時他就擊桌贊嘆道:“好吃,好吃,真乃好菜”隨之吩咐侍衛(wèi)叫來店家,問道:“姓什名誰?”店家答道:“客官,小人姓黃名三,人稱黃狗?!鼻〈笮?,說:“黃狗,好難聽的名字,不過你黃狗的豬頭肉倒好吃?!?br>待乾隆皇帝走后,黃三才聽人說起剛才稱贊他豬頭肉好吃的客官乃當(dāng)今圣上,于是精明的黃三喜不自禁,忙把乾隆爺吃剩的那碗肉湯留了下來,以陳兌新,并把酒館的招牌改成“黃狗豬頭肉館”,黃狗豬頭肉從此便聲名大振,生意興隆,世代相傳。

 

下面就講講黃狗豬頭肉的制法。
原料:豬頭1個約9000克 宿遷甜油250克 八角、桂皮、香葉、丁香、姜片、蒜仁、蔥花、精鹽、料酒、味精、鮮湯、香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將豬頭治凈劈開,除去頭骨和淋巴肉,切下耳圈、眼圈、豬嘴和豬鼻另作它用,取凈肉切成大塊后,放入清水中泡去血水,再放入沸水鍋中焯約10分鐘,撈出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
2凈鍋上火,放入色拉油燒熱,投入姜片、蒜仁爆香后,摻入鮮湯并下入豬頭肉塊,接著倒入甜油和料酒,燒沸后打去浮沫,放入包有八角、桂皮、香葉、丁香的香料袋,蓋上鍋蓋用旺火燒約15分鐘,隨后調(diào)入精鹽和糖色,轉(zhuǎn)小火燜約2小時至湯濃肉爛時,最后調(diào)入味精,淋入香油,撒上蔥花,即成。 

福云樓肉食店開業(yè)于1896年,是北京著名的"老字號"之一。素以風(fēng)味獨特的醬豬頭肉、醬肘花、熏雞、烤驢肉等肉制品而聞名。

制法:
(1)醬豬頭肉的作法與醬肉、醬肘花基本相同。要用新鮮的豬頭(冷凍者次之,老母豬、老公豬的頭一律不用),要挖凈眼毛、耳根毛,除凈污物、肉棗等雜物,劈為兩爿,刷洗干凈,入清水鍋中煮沸,換湯再煮,以去除異味。
(2)煮時要根據(jù)豬頭的份量加上適量的食鹽、醬油、花椒、大料、茴香、桂皮、蔥、姜等調(diào)料(香料可裝紗袋內(nèi)),待煮至六七成熟時,撈出并乘熱去骨,即成豬頭坯子。
(3)將拆骨的豬頭坯子碼放在另一鍋內(nèi),中間需留"湯眼",放入煮肉老湯,兌適量清水,使咸淡適度,再加上上述調(diào)料,加鍋蓋醬制。
(4)醬制豬頭肉的火候十分重要。開始要用大火煮制90分鐘左右,然后逐步撤火,在湯回頭時加入適量料酒,再改用文火煨制到熟爛。出鍋時,動作要快速、準確,否則會把肉搞碎。醬制時間一般為4小時左右。
(5)出鍋時要把豬耳朵和拱嘴壓在下邊,使之呈不規(guī)則的方塊狀。撈完肉后,湯內(nèi)加適量味精,并乘熱將豬頭肉刷上一層醬汁即成。

特點:外形美觀,色澤褐紅光亮,味道濃香,富含膠質(zhì)蛋白,肥而不膩。 

 豬頭肉怎么做才好吃

1:美食原料 
雄性豬頭1個(約4000克),常用調(diào)料適量。 
美食做法 
1、將豬頭治凈后劈開,割除耳圈、眼角、淋巴結(jié)塊、鼻肉軟骨及雜物。豬腦另作它用。將剔去骨的豬頭肉切成5塊,放入清水中,反復(fù)刮洗,去盡雜物血污后,放清水鍋中焯水20分鐘,再撈出洗凈; 
2、將焯水洗凈的豬頭肉放清水鍋中連同頭骨一起煮開,撇去浮沫,煮至五成熟。撈出稍涼,改棋子塊,湯倒入盆內(nèi)澄清待用; 
3、另取凈鍋上火,加白糖炒成糖色,盛入碗內(nèi)待用。接著將澄清的原湯放入鍋中,放入豬頭肉,加糖色、醬油、白糖、精鹽、紹酒調(diào)好色。用紗布袋裝入八角、花椒、小茴香、丁香、桂皮、蔥姜,扎好放入鍋中,小火將豬頭肉燜至酥爛,除去浮油,然后大火稠濃湯汁即成。 
美食特色 
色澤紅潤,香糯濃醇,咸甜適度,肥而不膩。 
2:鹵豬頭肉 
原料: 豬頭1個,蔥段250克,姜片250克 豆蔻5克 沙姜10克,甘草5克,花椒10克,陳皮10克,丁香5克,桂皮10克,精鹽25克,麻油20克,白糖75克,紹酒100克,大料10克,草果10克,小茴香10克,醬油100克。 
制法: (1)將豬頭鑷凈毛茬,洗凈,剔去頭骨,劈成兩半,放入冷水鍋內(nèi)煮約30分鐘,取出用冷水洗凈。 
(2)鍋內(nèi)放上竹墊,注入清水,加入精鹽、醬油、白糖、紹酒、蔥段、姜片,用潔凈紗布袋把花椒、大料、桂皮、草果、沙姜、丁香、豆莞、甘草、小茴香裝起,扎好口,放入鍋內(nèi)燒沸,改用小火熬約40分鐘。待各種香料充分出味后,放入煮過、洗凈的豬頭肉,燒沸,改用小火煮約3小時,待豬頭肉熟爛,撈起冷卻。 
(3)將鹵好的豬頭肉取出,抹上麻油,以保持油潤,食用時切片裝盤,澆上少許鹵汁即成。 
特點: 肉色紅潤,質(zhì)地軟嫩,鹵味濃郁,醉香味美。 
3:白豬頭肉 
白豬頭肉是長治一帶群眾喜食的一種具有獨特風(fēng)味的鹵肉制品。據(jù)說,古時潞安府(今長治市)東街香角巷孫家上一輩人,在外地學(xué)制臘肉和豬頭肉的手藝,有一次,在鹵豬頭肉時卻忘了放醬油,當(dāng)師傅發(fā)覺時,肉已煮成八成熟。師傅讓他立即撈出來用涼水沖泡,想找一個補救的辦法。如果再放上醬油鹵制,時間短了上不了色,時間長了肉就會脫骨并化成肉糜。他們坐在那里一天一夜也沒能想出一個好辦法。第二天一大早,師徒倆發(fā)現(xiàn)浸泡后的豬頭肉,色澤潔白,肉質(zhì)脆軟,表皮起光發(fā)亮,香味撲鼻。切成片,用蒜泥拌食,感到清香可口,肉味獨特。后來,孫家就在長治街頭做起了鹵"白豬頭肉"的營生,一二代一代傳了下來?,F(xiàn)在,年已七旬的孫老師傅,用祖?zhèn)髅胤禁u制的白豬肉聞名上黨地區(qū)。在1960年山西省晉東南地區(qū)財貿(mào)技術(shù)比武大會上,他精心制作的白豬頭肉,奪得了"頭蹄、下水鹵制品"項目中的第一名。加工白豬頭肉首先是要選好豬頭,然后將松香用火化開,將豬頭刷上松香,待松香冷卻后,即可將松香剝?nèi)?,放在冷水中浸泡,最后將豬頭各處的細毛用烙鐵燒紅燙掉。洗凈后將豬頭從中一破兩半,并割去耳根洗凈。將放有老湯的鹵鍋上火,放入豬頭,不加任何調(diào)料,煮兩小時即可。將浮油撇去,撈出豬頭,放入冷水中浸泡成白色即成。食用時,將干凈濕布鋪在案板上,取豬頭肉,用魚肚刀將肉片成象包裝紙一樣薄的云彩片,片越大、越薄越好。將片好的白豬頭肉,放入小盆內(nèi),放適量的精鹽、黃瓜片、韭菜段、姜蒜汁(姜、蒜泥、醋)和香油拌勻盛入盤內(nèi)即可食用。其特點是:肉白質(zhì)脆,片薄如紙,辛辣爽口。 
4:豬頭肉特點:外形美觀,色澤褐紅光亮,味道濃香,富含膠質(zhì)蛋白,肥而不膩。 
制法: 
1.醬豬頭肉的作法與醬肉、醬肘花基本相同。要用新鮮的豬頭(冷凍者次之,老母豬、老公豬的頭一律不用),要挖凈眼毛、耳根毛,除凈污物、肉棗等雜物,劈為兩片,刷洗干凈,入清水鍋中煮沸,換湯再煮,以去除異味。 
2.煮時要根據(jù)豬頭的份量加上適量的食鹽、醬油、花椒、大料、茴香、桂皮、蔥、姜等調(diào)料(香料可裝紗袋內(nèi)),待煮至六七成熟時,撈出并乘熱去骨,即成豬頭坯子。 
3.將拆骨的豬頭坯子碼放在另一鍋內(nèi),中間需留"湯眼",放入煮肉老湯,兌適量清水,使咸淡適度,再加上上述調(diào)料,加鍋蓋醬制。 
4.醬制豬頭肉的火候十分重要。開始要用大火煮制90分鐘左右,然后逐步撤火,在湯回頭時加入適量料酒,再改用文火煨制到熟爛。出鍋時,動作要快速、準確,否則會把肉搞碎。醬制時間一般為4小時左右。 
5.出鍋時要把豬耳朵和拱嘴壓在下邊,使之呈不規(guī)則的方塊狀。撈完肉后,湯內(nèi)加適量味精,并乘熱將豬頭肉刷上一層醬汁即成。 
5:制作方法: 1.原料整理:選用京東八縣一帶的豬。這種豬個頭不大,重50千克左右,皮薄肉嫩,沒有大膘。醬豬頭肉選用鮮豬頭,用松香去毛,再放進開水中去掉松香,然后將豬頭下頦的肉皮挑開,打開牙板骨,將骨頭劈開,泡在清水中過一夜,刮洗干凈后,用開水燙洗,去掉小毛和毛根。 2.輔料:大料、桂皮、小茴香和紹興黃酒。 3.制作:先將選好洗凈的豬頭肉坯,放置在燒開的老湯鍋內(nèi),旺火煮至七成熟取出脫坯,清掉煮湯中和沫子,再把豬骨頭鋪在鍋底,把煮好的肉碼在上面,放入裝有新佐料的紗布袋,添足水,旺火煮1.5小時,慢火煮1小時,燜0.5小時,最后把剩下的少量醬汁均勻地擦在醬豬頭肉的皮上,使之光潔透亮。 產(chǎn)品特點:色鮮味美,熟爛不碎,皮有彈性,夾在烙餅里吃,味道厚,不肥不膩,皮和肉兩味俱佳,老幼皆宜。冷盤下酒,旅游野炊,均自適宜。 
6:【菜名】 宿遷豬頭肉 
【所屬菜系】 江蘇菜 
【特點】 肥肉酥爛,精肉鮮香,味純而嫩,香氣芬芳。 
【原料】 
豬頭一個(約2500克)。 精鹽30克、茴香7.5克、桂皮7.5克、醬油40克、甜面醬50克。 
【制作過程】 
豬頭泡入水中洗凈,鑷去細毛,割下雙耳,去掉豬眼圈、嘴唇、耳圈、鼻子、臉劈成兩塊,下巴劈成3塊,再放入水中浸泡,漂去血水。下水鍋煮半小時,撈出洗凈切成塊。取鍋上火放油,下甜面醬炒成甜醬色,加入鹵汁,放入肉塊、茴香、桂皮、醬油、精鹽及清水,先用旺火燒沸,再用炆火煮約3小時至肉酥爛即成。 
7: 豬頭方肉 
豬頭方肉始產(chǎn)于上海,亦稱"五香豬頭方肉",有近30年歷史,系仿照西式火腿的原理,并利用西式火腿的模型而創(chuàng)造的一個新品種,所不同的是以豬頭肉為原料,成品每只重約3.5千克,價廉物美,改變了豬頭肉的形狀和口味,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豬頭方肉分"紅"、"白"兩個品種,前者在輔料中多加紅醬油,成品呈深紅色,后者則增加鹽的用量,酌量使用白醬油,成品色澤較淡。食用時切成片狀,具有西式產(chǎn)品形狀和風(fēng)味,又便于攜帶和保管,是大有發(fā)展前途的大眾化肉制品。 
原料配方 豬頭肉50千克 蔥130克 姜130克 茴香130克 桂皮100克 丁香15克 白醬油4~5千克 味精30克 白砂糖1.5千克 粗鹽1.5千克 硝酸鈉15克 
制作方法 
1.白燒:將豬頭肉倒入鍋內(nèi),加水至淹沒的平面時為止,加入少量硝和鹽0.5千克,用旺火燒沸,用鏟刀翻動原料,撇去浮油雜質(zhì),用文火燜煮1.5小時,燜至容易拆骨時,取出用冷水沖澆退熱,拆去大骨,去凈小骨、碎骨,擠去眼珠,刮去唇衣,揀出牙床肉,操作時注意保持坯料完整。 
2.紅燒:鍋內(nèi)先墊滿竹篾,防止原料貼底燒焦,如用老湯,不宜加過多。將蔥、姜、桂皮、茴香分裝于2個小麻布袋內(nèi),置于鍋底,再放入坯料,皮向上,肉向下,一層一層放入,每層灑一些鹽,坯料放舀后,加入紹酒、白醬油及去凈雜質(zhì)的白燒肉湯,湯的加入數(shù)量,以掌握低于肉體3厘米為度,蓋好鍋蓋,用旺火燒煮1小時20分鐘左右,不必加以翻動,待坯料酥爛時,加入白砂糖、味精,再用旺火燒煮10分鐘左右,即可出鍋,稍預(yù)冷卻,以待裝模。 
3.裝模:模型為鋁質(zhì)方形合,有蓋。先在模型內(nèi)墊以白布,必須攤平。將坯料攤于工作臺板上,割下鼻肉、耳朵,切成與模型相適當(dāng)?shù)膲K狀,用手撳入,將皮貼于模型四周,互相聯(lián)結(jié),中間撳入鼻肉、耳朵、碎肉,精肉與肥肉搭配務(wù)求均勻,待基本裝滿時,上面復(fù)以整塊坯料,再蓋上白布及模型蓋,壓緊彈簧。裝舀后,先側(cè)放,使其流出內(nèi)部汁液,再壓縮,平放于陰涼通風(fēng)處,經(jīng)過12小時冷卻,開模取出即為成品。 
產(chǎn)品特點 成品長方形,結(jié)實堅硬,長23厘米、寬12厘米、高3厘米,色澤金黃、皮面無毛,肉內(nèi)無骨,味鮮爽口。 
8: 豆渣豬頭 
【特點】 色澤棕紅,汁濃味醇,肉質(zhì)糍糯,豆渣酥香。 
原料:豬頭肉750克、豆渣200克。 姜、蔥各20克、花椒3克、胡椒2克、八角5克、草果3克、料酒25克、醪糟15克、冰糖汁25克、鹽3克、醬油20克、豬油50克、味精1克、清湯500克。 
【制作過程】 
豬頭洗凈,去盡毛、骨渣,入清水鍋用旺火煮五分鐘撈出,用清水沖洗后,改切大菱形塊。姜、蔥拍松,用于凈紗布將姜蔥、花椒、胡椒、八角、草果包好。在大口砂鍋中,放清湯,加料酒、醒糟、冰糖汁、鹽、醬油和香料包,再放入豬頭骨,豬頭骨上放改切好的豬頭肉,用旺火燒開,然后將鍋口用草紙封嚴燒約4小時。磨細的豆渣,上籠蒸10分鐘取出晾冷,用凈布包起,擠去水分。鍋置火上,下豬油燒熱,放入豆渣用微火炒至豆渣酥香起鍋。揭去砂鍋封口草紙,撈豬頭肉裝盤,將燒肉原汁潷入炒鍋中,放入炒好的豆渣和味精,拌勻淋于豬頭肉上即成。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