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印度洋的明珠風(fēng)光無限,空氣極佳,但最終抵不過對年三十晚這頓大餐的誘惑。當?shù)?G網(wǎng)絡(luò)如同國寶象龜般緩慢,依舊努力在微信上向母上大人發(fā)出了點餐指令,鰻鲞、毛蚶、溫蟹、銀絲芥菜、豬油芝麻湯團、八寶飯……蛋餃等我回來做! 大家不要誤會,這幾天泡印度洋給餓殘了,其實每天都吃好飽。但跟條件反射似的,一到過年,舌尖就自然升騰起這些佳肴的美味,加速著唾液腺的分泌。 和大多數(shù)上海尋常人家一樣,這些菜式都是99.9%會出現(xiàn)的年夜飯菜單上的“大眾情人”款,但卻百吃不厭。70/75后上海小囡,從小吃到大。那個年代,還是有些稀罕的食材,大人們總要等到過年,才舍得做來吃。 盡管按現(xiàn)代養(yǎng)生標準看,這些食材有著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風(fēng)險,但不可否認,它們組成了上海灘最好次的年夜飯——不在五星級的酒店餐廳,而是在屋里廂的圓臺面高豆。 灶頭的火還旺著鍋,掌勺的姆媽忙碌著,不時有“小細作”前來偷吃,得到大人嗔怪幾句后便端菜上桌……年三十晚上在外面吃年夜飯的人,自求多福吧。這頓一年中最重要的飯,怎能假他人之手? 上菜啦 鰻鲞 其實就是鰻魚干尸,但鮮香無比,眉毛也要落光的。被剖開洗凈的東海青鰻,抹上鹽,用竹篾撐開,一定要西北風(fēng)陰陰地吹上幾口,才能集聚起體內(nèi)的高濃度蛋白質(zhì)分子。 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濕,風(fēng)多少天,是不是青鰻,用多少鹽,都是各家姆媽的功夫。 最好的部位是肚檔,隔水一蒸,魚肉變軟,撕成小片裝盆。好的鰻魚是腥中帶鮮,帶香,吃到最后還有回甜,不蘸醋更好吃。 以前,誰家屋檐下要晾出這么一具干尸,可是相當有面子的。少說說,一條正宗東海青鰻也要百來軟妹幣了。如今可好,小菜場里都有代工的,齊刷刷的“干尸簾”,挺震撼的。 “瘋”貨 外國有瘋牛病,其實天朝的禽類早就“瘋”了,還有天蓬元帥。 此瘋非彼風(fēng),實為腌貨?;灸耆粋€月前,它們就跟鰻魚一起,組成了壯觀的“干尸門簾”,為主人家扎臺型。這些都屬時鮮貨,一開春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毛蚶/溫蟹 上海的寧波人多,姆媽家里就是,所以從小喜歡吃蝦兵蟹將。格毛蚶溫蟹哦,真是頂頂贊的美味了。 上海人非常喜歡吃毛蚶,用得最多的調(diào)料是紅乳腐鹵和姜末拌醋,紅乳腐鹵里要加少許糖,而醋里,則要有少許醬油,味道煞是鮮美。今年的溫蟹已經(jīng)熗得差不多入味了,但是毛蚶還沒著落,捉急呀! 蔥油海蜇 年夜飯臺面上的必備,而且價格更貴的海蜇頭都沒有海蜇皮好吃。浸泡去泥沙,切成細絲,可以拌白蘿卜絲,也可以直接澆蔥油,裝盤后綴幾片松花皮蛋,配醋醬碟,簡簡單單就讓人忍不住多夾兩筷,下老酒也是極好不過的。 四季烤麩 沒有香菇、金針菜、黑木耳和花生米這四味配料,就不是正宗的。且口味充分滿足了上海人嗜甜的天性,深受喜愛。此外,這是個討口彩的吉利菜,烤麩,“靠夫”。但要是像陳赤赤或汪山夆醬紫的,那就只有 靠!不要夫了。 銀絲芥菜 這個芥菜其實就是做咸菜雪里蕻的,平時吃的都是腌制后的,這個是直接拿新鮮的做。 加上冬筍絲和香菇絲,好吃難吃,最終看汁水的酸甜調(diào)配依以及火候控制,不然就不脆爽了。過泡飯,可以吃完一碗又一碗。。。。。 熏/爆魚 如果一個上海人說要請吃BAO魚,千萬不要一廂情愿以為是“阿爸摟你ABALONE”的鮑魚。 上海人說的是爆魚,學(xué)名為熏魚。自己家里做,通常用的是立春前的大烏青。各方面都要全面超過青魚,且沒有絲毫泥腥。中段去頭去尾,片成一公分厚的秋褲狀薄片,抹上料腌制待入味收干。 開席前大半天,大油鍋一起炸成金黃,立刻將其放入事先調(diào)好的料汁中,活生生的冰火兩重天啊。 又是一個顯姆媽功力的菜,雖然所有的BAO魚看上去都是黑黑的,但ONLY只要一口就知道有沒有秘方!趁熱吃,魚肉外面一層還是脆的咧! 上海色拉 土豆和紅腸切成丁,加豌豆,用蛋黃加色拉油一個方向攪成可以樹起筷子,攪拌均勻就成了兒時的美味。外國人的色拉,真沒有這個好吃呢。 白斬雞/糟雞/醉雞 上海人喜歡吃雞,所以年夜飯里“雞”不可失。精明的姆媽會一雞多吃,大腿肉緊,放在缽斗里醉或糟,慢慢入味。身上栗子肉多,用來白斬蘸醬油,有濃濃的雞香。 龍蝦片 嘴里吃了一陣冷菜后,龍蝦片的熱乎和鮮美,宣告著宴席進入熱炒模式。小朋友也該讓干貨填肚子了。 粉粉的龍蝦片當年可是年夜飯的一支獨秀。因為氽(念teng,上海人不說油炸,說龍蝦天婦羅,有人懂嗎?)龍蝦片相當費油的,平時家里難得做一次。過年就不考慮這些,小朋友的愿望大人總要滿足的咯。 口味最好的龍蝦片,還屬原來上海蝦片廠產(chǎn)的“鴿牌”龍蝦片,人家還得過國家銀獎。原廠就在小南門附近,后來銷聲匿跡了,現(xiàn)在即便有,估計也不是原來的口味了。 每次看姆媽氽龍蝦片,感覺好簡單,總要自告奮勇往油鍋里扔龍蝦片,結(jié)果就是把龍蝦片搞成發(fā)育不良,發(fā)僵忒了。只有上海姆媽才懂,要“冷油小火”,龍蝦片才會松松脆脆,一片接一片,根本聽不下來啊。 炒蝦仁 永遠不變的過年大菜,如果過年沒有這道菜,年夜飯似乎就不那么完整。蝦仁和青豆、筍丁是絕配,活色生香。這個蝦仁可不是冰凍的那種,而是用條蝦手剝?nèi)ソ畹?。今年打算換成大個頭的老虎蝦炒一個純的,什么都不放,吃個爽! 芹菜魷魚 魷魚是自己泡發(fā)的,然后縱橫切成格子,下鍋煸炒就卷起來,每個格子里都有帶有芹菜香氣的汁水。它的姐妹款是咸菜目魚,兩者總有其一。 紅燒蹄髈 上桌的一剎那,很是壯觀的。如果有紅燒肉了,蹄髈就會去燒湯,這個都是姆媽統(tǒng)籌搭配好的。 塔菜冬筍 吉利菜,塌菜在上海話中有“脫苦菜”的意思,成為為數(shù)不多的全素菜之一,偶爾會加入幾片年糕。 全家福 最經(jīng)典的年夜飯大菜,底湯是雞湯,姆媽會放幾片火腿和咸肉吊鮮頭。里面的食材多得不可思議:肉圓、肉皮、冬筍、熏魚、菠菜、百葉包、線粉……雖然每家人放的東西多少會有些不同,但有樣?xùn)|西一定會有——那就是蛋餃。 蛋餃是上海人過年必吃的,取它長得像元寶的好彩頭——這個風(fēng)俗在張愛玲的《半生緣》里都有提到過。 看懂這張圖的,基本是小時候做過蛋餃的好小囡,也是偷吃過蛋皮和豬油渣的“饞老胚”! 正宗的上海蛋餃出自灶批間的大鐵勺。通常小年夜是做蛋餃的最佳時機,就算有煤氣,但姆媽總會借來一只煤餅爐子,小凳子一座,做起來很順手。風(fēng)門要關(guān)很小,爐口只見一點暗紅。 鐵勺被燒熱后夾起豬油把內(nèi)面潤一潤,吃透油后,就不用擔(dān)心粘底。平平一調(diào)羹蛋液,剛好一張蛋皮的大小。隨著滋滋聲響,輕柔地轉(zhuǎn)動手腕,讓蛋液鋪滿勺底。 不用等蛋液完全凝固,即可放入適量肉糜。邊上的蛋液總是最先凝固,用筷頭輕輕撬起邊,小心挑起,慢慢掀起對面半張,直到完全蓋住肉糜。順勢側(cè)一下鐵勺,讓尚末凝固的蛋液流到蛋餃邊上,加固合攏面,用筷頭輕壓確保凝固即可。 小時候,我都要跟表妹爭著做蛋餃的機會,純粹因為太好玩了。后來我倆PK,看誰能不用筷子,直接顛勺,把蛋餃拋棄反面著陸。這絕活,現(xiàn)在更是爐火純青了! 豬油八寶飯 吃完那么多咸的,這道隆重的甜品多讓舌頭驚喜啊。外面賣的八寶飯,還有拗成魚兒造型的,但終究覺得不如自家姆媽里做的好吃。主要是輸在配料上,種類不夠多,份量不夠多。 小時候過年姆媽還用赤豆做豆沙,現(xiàn)在年紀大了,也省卻了一些步驟。除了糯米飯,放的東西林林總總加起來超過8種。有豆沙、黑洋酥、蜜棗、紅絲、綠絲、糖冬瓜、核桃、松子、瓜子和豬油。 把這些材料將其一層層鋪滿普通的飯碗,倒扣過來,就是一個挺括美味的八寶飯啦。 吃到糖冬瓜和豬油最爽了,一個甜,一個油,完全把豬油八寶飯的精華給囊括了。 春卷 上海人心思細,甜點心怕膩,必是要來點咸的。雖然這個時候,肚子已經(jīng)快要爆炸了,但看到這么一盤黃橙橙,香噴噴,油光光的春卷上來,黃芽菜肉絲冬筍香菇的餡兒,咬開就有湯水流出,搭配外皮脆脆,蘸點米醋辣醬啥的,總能再接再厲,又吃下不少,胃囊的肌肉到了最嚴重挑戰(zhàn)的時刻,逼近爆肚臨界點! 水果羹 以前沒有上果盤的習(xí)慣,上海人就把罐頭水果或者新鮮的蘋果、梨和桔子什么的,切成小塊,加西米、酒釀或者小圓子,用藕粉做成水果羹。酸酸甜甜,果香撲鼻,甜而不膩,既解油水又爽口。 來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水果羹,為舊年里最后一頓飯,精彩收尾,打著飽嗝,滿足地邁入正月! 豬油黑洋酥湯團 大年初一的早飯,必定是豬油黑洋酥湯團啦。立冬時買好核桃黑芝麻,用老里八早的原始絞肉機搖碎。認識這貨的,瞬間要暴露年齡了哦~ 在黑黑白白的粉末中,捏入上好的豬油,加綿白糖,使其化零為整。雖說豬油膩,但不放,餡兒的流動感就差。 具體表現(xiàn)為,咬一口如同吃個包子,又黑又香的芝麻流,不會滿溢而出挑逗眼睛,更帶不出豬油和黑芝麻混合后特有的香氣。超市的半成品,基本屬于餡兒流動性不佳也不香的,不要被外面包裝圖給騙了。 雖說會膩,但寧可少吃幾個,也一定要是阿拉姆媽手捏的豬油黑芝麻餡。今年創(chuàng)新一下,豬油減半,加黃油。其實你們要說,不是一樣罪惡?但似乎更香濃,不信你們試試。用安佳黃油,湯頭里放酒釀和糖桂花,老規(guī)矩! 還真是必須吃飽了,才有力氣活去2015年(減肥)!! 塞舌爾攻略被催得緊,會盡快先出一批干貨。 眾親吃好玩好休息好,金羊年跟董小姐一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