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如鏡,讀歷史能夠讓起我們找到很多問題的最初真相,從而發(fā)現(xiàn)本質的答案。金融領域更是如此。但是,在我們國家的現(xiàn)行教育體制中,很少有以史為鏡的習慣。
我?guī)迦A、北大、人大、中財四所高校的金融系、政治經(jīng)濟系博士、碩士研究生時,奇怪的發(fā)現(xiàn),他們之中竟很少有人了解世界金融發(fā)展歷史。對此,我只能讓這些高學歷的才子們去補課。在我教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體系中,一切只能從了解歷史開始。
下面就讓我們從歷史的角度看看股份制公司和股票交易市場的真實來歷吧。
15世紀末,世界地理大發(fā)現(xiàn)(哥倫布新大陸探險)給歐洲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業(yè)繁榮,也為歐洲一個叫做荷蘭小國的崛起提供了成就商業(yè)帝國的歷史性機遇。
1581年7月26日,來自荷蘭各起義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鄭重宣布:廢除西班牙國王對荷蘭各省的統(tǒng)治權。
1588年,荷蘭七省份聯(lián)合起來,宣布成立荷蘭聯(lián)省共和國。這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商人主宰的聯(lián)省國家。很多歷史學家對此評價: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賦予商人階層(包括雛形的金融家)充分的政治權利”的國家。
這個國家當時已經(jīng)有大大小小數(shù)十家歐洲著名的商業(yè)企業(yè),他們的基本業(yè)務都是從事在當時利潤頗豐的遠洋貿易!
1602年,充滿雄心壯志的共和國大議長奧登巴恩維爾特在一次家宴中流露出對當時荷蘭像一盤散沙結構的大量中小遠洋貿易公司各自為戰(zhàn)(相互競爭)情況的擔憂,在座的馮納德爾(他的門客之一,職業(yè)賭徒)遂馬上提出:可以成立一家國家主持的超大型合作公司,對整個荷蘭的遠洋貿易領域企業(yè)和資源進行整合。
這個建議讓奧登巴恩維爾特興奮異常,但是當時國家財政實力不強(民富國窮),資金的匱乏讓這個聰明的建議難以實施。馮納德爾遂和他的另外三個伙伴(均為職業(yè)賭徒)提議由他們協(xié)助進行融資,但希望屆時能夠成為這家國控公司的最重要股東之一,并入主董事會。奧登巴恩維爾特對此欣然同意。并授權這家公司擁有東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麥哲倫海峽的所有貿易壟斷權(作價10萬盾)。
經(jīng)過初步設計,這家公司被命名為東印度公司,建設的起始預算資金需要650萬盾。馮納德爾等人分文皆無!怎么能夠空手套到650萬盾的巨款呢?
傳統(tǒng)的融資方式是找人拆借或者投資入股,而這兩種方式東印度公司都難以實施。
如果去找別人拆借,借錢給你的人可能承擔的最大風險就是損失所有的資金,而東印度公司則不會有任何損失(本來就分文皆無)。據(jù)此,很難有人會冒這樣大的風險借錢給這家新創(chuàng)企業(yè)!
如果找找別人投資入股,也由于公司所有資金都是投資方投入,而馮納德爾等人代表的原東印度公司股東沒錢入股。則東印度公司最終很可能變成投資入股方控制的企業(yè),自然投資入股方也將控制整個董事會,而馮納德爾及其同伴則可能什么利益也得不到。
這時候,東印度公司面臨的局面就仿佛中國老祖宗所說的商業(yè)典型情況:客大欺店!東印度這家公司這家小店,難以不被投資方這個大客人所欺侮。
怎么樣才能夠拿到必要的資金,而公司又完全被自己控制呢?這個難題困擾著東印度公司的創(chuàng)建者們。
靈感:人類從進入現(xiàn)代社會開始就面臨永遠擺脫不了的內憂和外患(另文詳談),所以依靠人類的這個弱點,東印度公司完全可以把客大欺店變成店大欺客。
方式:馮納德爾等人意識到:1、荷蘭數(shù)十萬國民手中都有存款;2、不勞而獲幾乎是每個人心里的潛在欲望;3、650萬盾變成1萬份,則每份只有650盾;4、西至南美洲南端麥哲倫海峽的所有貿易壟斷權在國民心中具有無比的誘惑力...根據(jù)找到的這些資源關系,他們編制了世界上第一套股份制公司的章程。(之前世界上經(jīng)商基本上采用有限責任公司模式,東印度公司這是世界上股份制公司的起點。)
在該章程中,每個荷蘭國民只要花50盾,就可以購買一股東印股公司的股票,成為這家國有企業(yè)的股東。在3年以后,東印度公司可以給每個股東分紅達到150盾。口號:讓東印度公司給你們去賺取全世界的超額財富吧。你只要曬著太陽,聞著花香就有一輩子花不完的錢。
這套股份制公司的資料一出來,整個荷蘭掀起了如股東印度公司的狂潮,人人皆想入股,參與經(jīng)商。直至今天,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市場的門廳正中,還懸掛則一幅巨幅油畫,其內容是當年阿姆斯特丹市市長的女仆興奮的拿著全部積蓄去東印度公司購買股票的場景。
東印度公司很快成立了,馮納德爾及其同伴沒有掏一分錢,而控制了整個公司的董事會。每一個掏錢的人都沒有資格(相對650萬的整數(shù),每個投資人都是小股東)進入董事會。
店大欺客的局面被塑造得很完美。
而更關鍵的是:一種全新的商業(yè)模式——股份制公司,在這個世界上出現(xiàn)了。既東印度公司之后,這種方式被人涂抹上無數(shù)的華麗詞藻,大量企業(yè)采用這種方式達到店大欺客的目的,加上學術領域用經(jīng)濟/金融數(shù)學公式對股份制公司進行解釋,股份制公司最開始的本來面目,后人已經(jīng)完全看不到了。
東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迅速合并了荷蘭的14家最重要貿易公司,避免了過度的商業(yè)競爭。在荷蘭當時的國家議會授權下,東印度公司成立了位于阿姆斯特丹、澤蘭省的密德堡市、恩克華生市(Enkhuizen)、德夫特市(Delft)、荷恩市(Hoorn)、鹿特丹市(Rotterdam)六處的辦公室,其董事會由七十多人組成,但真正握有實權的只有十七人,被稱為十七紳士(Heren
XVII),分別是阿姆斯特丹八人(馮納德爾及其同伴)、澤蘭省4人,其他地區(qū)各一人。
下一篇: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企業(yè):東印度公司真的會在三年后,按照每股(當初50盾/股)分紅150盾的原則對股東進行分紅嗎?如果不這樣做,他們會設計什么樣的方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