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開始接觸單反的時候,因為資金問題,并沒有給我的350D配佳能鏡頭,而是買了當時價格還比較便宜的Takumar,從此便一發(fā)不可收拾,開始了手動鏡頭的發(fā)燒歷程。。。作為學生黨,資金一直有限,沒有機會嘗試每個心儀的鏡頭,更是不敢觸碰電影鏡頭和中畫大畫器材,只能是多看資料,多找樣片,多蹭牛頭。。。
當初G2的七種武器把我深深的拉下了水,第一次意識到手動鏡頭的世界這么寬廣,從此也漸漸失去了對自動原廠頭的興趣。。。再加上我又是個沉迷的天文攝影愛好者,對器材的光學素質(zhì)要求比較高,對年代非常久遠的手動鏡頭也是興趣一般,最后我所燒的,大都還是30年內(nèi)生產(chǎn)的,光學素質(zhì)能和現(xiàn)代鏡頭比肩的手動鏡頭。到頭來,手里剩下的135手動鏡頭不多不少,剛好七只,雖然沒有實現(xiàn)當時愿望中的德系2家,日系5家每家一只的配置,但這七只鏡頭每只的個性也都是可圈可點的,也算是可以作為一個告一段落的標志吧。
原帖鏈接:收拾心情,停止燒器材,盤點一下手里剩下的手動頭(FD, Nikkor, R, OM雜燴)
下面就按照焦距順序開始盤點吧,首先是超廣角 Samyang 14mm f/2.8
14mm超廣角在我手中使用率非常的低,但是需要的時候卻不能沒有。14mm的夸張視角經(jīng)常會把很多不需要的東西引入畫面,透視變形也經(jīng)常制造出想象不到的效果,很多時候出去是不是要帶它還是很讓人糾結(jié)的事情。最初購買這個鏡頭是為了拍攝星野,對于天文風光,14mm并沒有日常感覺的那么廣,動輒180度的銀河它也只能收入一半多一點而已。三陽這只超廣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倍率色差和慧差控制的非常好,甚至好過佳能原廠的14L II,很是對得起它的價格。不過它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明顯的畸變,銳度不夠出眾,色彩比較平淡,邊角個體差異大,不過對于2000多的身價,它已經(jīng)無可挑剔了。這個焦段范圍中我一直憧憬著蔡司新出的D15/2.8,光是從現(xiàn)有的測試和樣片中就能看出它的里程碑式的素質(zhì),但是無奈接近10倍于三陽的價格,我只能是流流口水了。
廣角 Nikon Nikkor AF-S 28mm f/1.4
廣角鏡頭的焦段選擇,我一直比較鐘情于28mm,比35mm沖擊力稍高,又沒有24mm那么夸張,最主要是配合標頭使用非常舒服。這個焦段可選擇的鏡頭很多,各家的28/2鏡頭,柯尼卡AR28/1.8,賓得大公主,還有佳能EF28/1.8都算是素質(zhì)不錯的,但是與尼康這只百變妖相比,還是都要略遜一些吧。和現(xiàn)代的佳能24L II,尼康24G,還有適馬35/1.4這些1.4廣角比,這顆28全開不算是很銳的,還有一點點紫邊,但是它中焦鏡頭一般的景散和非常好的全開慧差控制讓我一接觸它,就再也沒有別的想法了。記得尼康官網(wǎng)上28/1.4的樣片中,就有一張全開光圈拍攝的流星雨,邊緣星點只有輕微的變形,這對于大光圈廣角鏡頭是極其難得的,多數(shù)1.4廣角鏡頭全開光圈,邊緣的星點都是一片一片的"小燕子"了。這只鏡頭的另一個特點是非常舒服的反差和色調(diào),和我之前用過的幾個手動Nikkor不同,這只鏡頭并沒有夸張的高反差和濃艷的紅色,在弱光下拍出的片子非常舒服。28/1.4停產(chǎn)后價格一路走高,感謝新的1.4廣角鏡頭的沖擊,現(xiàn)在價格也變得日趨合理了,我這只是后期黃綠色鍍膜的版本,不知道前期紫綠鍍膜的28/1.4是不是有不同的表現(xiàn)。
標頭 Canon FD 55mm f/1.2 SSC Aspherical
根據(jù)資深Zeno的大話佳能L頭一貼,這只1975年上市的1.2標頭,是135單反鏡頭中第一個使用非球面的,也是佳能的三只1.2非球面標頭的鼻祖。標頭是我最常用也最喜歡的焦段,此前也一直在尋覓全開素質(zhì)更好的大光圈標頭,因為價格因素,過萬的萊卡R50E60和尼康Noct58/1.2是首先被排除的,在尋尋覓覓中,機緣巧合的用一個非常合理的價格找到了這只55/1.2Asph。之前就知道,要能使用這個最后一片鏡片固定,使用移動鏡組的老FD標王,磨板是必須的,本以為要經(jīng)過一番糾結(jié),不過磨板的決心基本是看到這只鏡頭的一瞬間就下定了。因為一直有機會用朋友手中的EF50/1.2L,自己后來也因為好奇收入了NewFD50/1.2L,我對佳能門內(nèi)的這幾只1.2非球面標頭的表現(xiàn)算是體會比較多。毫無疑問,EF50/1.2L是我見過虛化最柔和的135標頭了,色彩濃郁,銳度也可以接受。55/1.2Asph的虛化則是比較古樸,有明顯的二線性,全開銳度略好于EF50/1.2L,反差明顯低一些,鏡片也因為年代和鑭系玻璃鏡片的緣故有些發(fā)黃,但是這些所營造出來的效果,還是非常吸引我的,尤其是在弱光環(huán)境中。而我對于佳能FD鏡頭的認識也是從這只鏡頭開始改觀,很多FD時代頂級鏡頭的光學素質(zhì),在今天仍然是頂級。
中焦 Canon NewFD 85mm f/1.2 L
擁有這樣一只大眼睛,是我這個器材控,光圈控所不可抗拒的誘惑?;仡^翻翻自己私藏的人像照,最喜歡的照片,大都出自這只85之手。135中焦鏡頭中光圈做到1.2的只有蔡司和佳能這兩家,蔡司的那個傳奇1.2我是不太有機會享有的,而通過看壇子中的幾個毒梟的測評,佳能的這個85也是可圈可點的,和蔡司Planar85/1.2算是各有輸贏。和1.2標頭相同,這只85/1.2也是有FD,NewFD和EF三個版本,EF版本和前兩版FD版本的光學結(jié)構(gòu)也是略有變化。拿EF85/1.2L II比較過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和1.2標頭間的差別不同,這兩只85的表現(xiàn)非常接近,唯一區(qū)別可能是景散上,NewFD這只似乎更加柔和。以我的體會,佳能的85/1.2算是充分展現(xiàn)了佳能鏡頭的風格吧,高分辨率,低反差,豐富的過渡,清淡的色彩。這只85如此清淡,以至于我剛?cè)胧趾笸耆珱]法適應,經(jīng)常懷疑是不是沒有裝遮光罩。但是用它拍過越來越多的人像后,便能深刻體會這種風格的魅力和后期的優(yōu)勢了。賓得85/1.4杯子的色彩,美能達/索尼85/1.4的柔和焦外都是讓人過目不忘的,但是來自佳能這只85/1.2的誘惑,還總是源源不絕,無法逃開。
微距 Leica R Apo-Macro-Elemarit 100mm f/2.8
百微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又愛又恨的焦段,它可以是萬金油,可以風光,人像,小品,微距,但是除了微距以外,其他方面又總是差那么一些。拍攝微距,沒有50微的背景立體感,也沒有200微的長工作距離,它是這么中庸,以至于這只百微我是好幾次動念頭要出。但是一旦拿出來把玩,便又忍不下心留了下來。萊卡的APO頭對于我等追求極致素質(zhì)的器材男來說,是一個神奇的標志,萊卡的APO標準是很嚴格,它的APO頭不僅僅有頂級的色差校正,還有非常好的全開分辨率,慧差控制和銳度。雖然現(xiàn)在百微已經(jīng)不是萊卡的APO性能標桿,但是它的素質(zhì)還是不容質(zhì)疑的,也是我手中所有鏡頭里唯一一個可以全開拍星野不用在意成像質(zhì)量的鏡頭。它1:2的微距有時候會被人詬病,但是對我來說,這已經(jīng)足夠了。即使是和后來的福倫達125,蔡司MP100/2,佳能100L比,R100還是在銳度和邊緣一致性還有色差控制上略有優(yōu)勢,無論什么時候,都完全不用為它的表現(xiàn)擔心。
長焦 Canon NewFD 80-200mm f/4 L
外出旅游拍風光,總還是不能缺少一只長焦鏡頭,但是輕便的旅游長焦卻不是很好選,尤其是在手動鏡頭范疇中。各家的180和200定焦都有不錯的選擇,但是恰巧是這個低調(diào)的80-200/4L走入了我的視野。翻一翻佳能FD時代的海報,會發(fā)現(xiàn),雖然所有長焦L頭都使用了UD鏡片,但是使用螢石的,只有4只,這只80-200便是其中之一。這只鏡頭使用了推拉變焦,但重心位置安排比較合理,不會在攜帶的過程中因為自重變焦,習慣使用后,發(fā)現(xiàn)這種推拉變焦旋轉(zhuǎn)對焦的方式還是非常方便快捷的,手始終不用改變位置。它的最大光圈就是最佳光圈,全開素質(zhì)絲毫不弱于它的后代小小白,比f4下的180/2,228L都要明顯的銳,基本沒有可見像差。而在200mm端的1:3微距也非常實用,基本上使我的百微再也不會出現(xiàn)在旅游裝備的清單中了。比小小白還要短小的身材也讓它變成了我最優(yōu)選的旅游鏡頭。
長焦 Olympus Zuiko 180mm f/2
對于器材愛好者,一只大口徑長焦,即使用的機會有限,也還是極具毒性的。作為一個佳能用戶,雖然基本沒怎么買過EF鏡頭,但是唯獨對于218L和220L,眼光無法移開。個人感覺328還有它以上的長焦大炮大都還是有特定需求才需要的,而一個220等級的長焦,使用機會還是很多的。在各家的這個等級的鏡頭中,實力最強的應該是LCN三家,無奈價格都高高在上,之前有過考慮愛占能180/2.3和瑪米亞228的念頭,但還是對于f2無法放下,最后機緣巧合的碰到了這只OM180/2。在各家220中,這個OM180是重量最輕的,1.9kg,然后1.6m的最近對焦距離也是極其實用。試過外出掃街大半天,沒有腳架,基本還是可以承受的(以前試過NFD328L手持外出,一小時后就不行了)。這只鏡頭全開就有非常好的銳度了,整個像場畫質(zhì)非常均勻,全開在極端環(huán)境有一點點紫邊,反差也不是很高,但是仍然算得上是牛頭等級。收縮到f2.8反差會明顯提高,f4左右就是最佳光圈了。這只鏡頭到手還不是很久,也還沒有更多的心得,不過光是隨便出門掃街,就已經(jīng)感覺到它的力量了。
原帖鏈接:收拾心情,停止燒器材,盤點一下手里剩下的手動頭(FD, Nikkor, R, OM雜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