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室外自然光三種形態(tài) 室外自然光照明有白天和晚上兩種情況。白天又有晴天和陰天兩種情況。下面先講晴天日景的光線照明規(guī)律??捎米鰯z像用的自然光源是太陽。太陽光在晴天是以三種形態(tài)出現的:太陽直射光、天空散射光和地面環(huán)境反射光。 A.太陽直射光 這是最亮的光源,光線性質屬于硬光。由于大氣的影響,一天之內的太陽光不斷地改變著自己的色溫和強度:早晚色溫較低,中午色溫較高。大氣層本是無色透明 的,因為其中含有水蒸氣、塵埃等微小顆粒,具有反光和擴散光線的作用。早晚太陽光途徑大氣層路程較長,藍色短波光線損失較多,被大氣層阻擋,太陽光投射光中紅色長波光線較多,故色溫較低。相反,中午陽光途徑大氣層路程較短,短波光線損失較少故色溫較高。 直射陽光照射在物體上,能形成明顯的受光面、背光面和清晰的投影。 B.天空散射光 是間接來自太陽光的光源。太陽光經過大氣層一部分透過大氣層,呈直射狀態(tài)照明大地,另一部分被大氣層擴散、反射形成散射性質的天空散射光。晴天天空光呈現藍色,色溫極高,這是因為空氣中的介質(微粒)對短波光(藍光)擴散較多的結果。 天空光的強度比太陽直射光弱得多,所以只能在陰影或背光面看到它的蹤跡。因為強度較弱且為散射的軟光,故照明物體上不產生投影。但天空光的強度隨天空云層 而變化,其規(guī)律是天越藍越暗,如果天空有白云其亮度就會增加,如果半晴半陰,(俗稱假陰天)天空光就會很亮。在外景拍攝太陽直射光做主光,天空光即為副光,兩者之間的亮度比形成光比。越是晴天無云光比越大。除此之外,光比還受環(huán)境光的影響。 C.地面環(huán)境反射光 也是間接來自太陽光光源。大地一切被照明的物體、景物都具有吸收和反射光線的特性,我們把地面景物反射光叫環(huán)境反射光。其強弱由反射物表面反光率決定。雪 地、沙丘、水面、淺色建筑等反射光就強一些,綠草地、深色建筑物、暗色路面反射光就弱些。環(huán)境反射光一般來講強于天空光、弱于太陽直射光,故一般在被攝對象背光面出現。 環(huán)境反射光色溫(光色成分)由反光面色彩決定。在紅磚墻附近呈紅色,在綠草地的環(huán)境則呈綠色,在沙漠環(huán)境里則**…… 環(huán)境光性質也有直射和散射之分,大部分具有軟光性質,但水面或一些金屬、玻璃等光滑表面的反射光具有直射光性質,而且亮度極高,僅次于太陽直射光。 晴天外景所有景物都處在這三種光線照明之中,真實再現自然光的這三種形態(tài)是自然光效用光法的基本原則。因此,做為一個電視攝像工作人員,對自然光三種形態(tài)的把握和再現具有重要意義。 2.室外自然光照明規(guī)律 光線照明規(guī)律,是指光線在照明時,光源和被攝對象之間形成的具體關系。各種不同的光源,在照明時和被照明對象之間,有一個規(guī)律性的模式,結構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是不變的。為了很好地用光造型,掌握光線照明變化規(guī)律是很重要的。 室外自然光主要指太陽光。直射光為太陽直接發(fā)出的光,天空光是經過大氣層過濾散射形成的光。直射光和天空光合起來稱晝光。大地萬物實際上被這兩種光線所照射。由于晴天和陰天光線性質不同,我們把室外自然光分成晴天自然光和陰天自然光(均指日景)兩種,以下分別加以分析: (1)晴天室外自然光 晴天的光源是太陽,它是發(fā)光體,在所有光源之中它是最亮的(據說激光比太陽光還亮,但能量很小)。日光是直射光(集射光)其性質屬于硬光。太陽光在一天之 內,隨著和地面的角度不同以及穿過大氣層的路途不同,其強度和色溫在不斷變化之中。掌握這個規(guī)律對攝像工作者有重要意義,一天之內太陽光的變化,根據太陽和地面的角度,我們大致上分四個時刻分別敘述。 第一時刻:0-15度左右。稱為日出、日落時刻。這一時刻自然光的照明特征是: ①太陽光色溫低,天空光色溫高。景物光線冷暖相間。由于太陽經過大氣層路程較長,波長較短的蘭光被大氣層擴散,只有波長較長的紅光透射過來。故這時的太陽 呈現橙紅色,色溫大約在2500K-3500K左右,相當于鎢絲燈的色溫。如果加用5600K的濾色鏡,并以白光調白平衡,畫面將偏橙紅色,有明顯的早晚氣氛。天空光色溫高,受光面偏暖,背景面偏冷,畫面色彩多變,寒暖對比明顯,景物色彩豐富多彩。 ②光線投射角度低,景物投影長,垂直面受光強水平面受光弱。并且具有很強很明顯的空氣透視效果。其長長的投影往往是構圖的有利因素; ③有時天空出現彩霞,被太陽逆光照射呈現出形狀各異的媚人景像。這時太陽往往是被攝對象,容易拍出有意境的畫面; ④光線柔和光比小,色溫冷暖相間,是拍抒情畫面的最好時刻; ⑤這一時刻的特點是時間比較短促,光線變化較快(亮度和色溫)不易掌握。一般只能拍一、二個氣氛鏡頭。這一時刻,由于具有以上一些特點,所以被稱為效果光時刻,也有人稱為攝影的黃金時刻。 第二時刻:15°--60°左右。 這一時刻的光線特點是光源的光譜成分比較穩(wěn)定,亮度也變化不大,反差正常,持續(xù)的時間較長,稱為正常照明時刻。這一時刻是拍電影和電視最出鏡頭數量的時 刻。其次這一時刻,景物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照度差別不大明顯,光比適中大約在1:4-1:8之間,色溫大約在5500K-5600K左右。 第三時刻:60-90度左右。 這一時刻稱為頂光時刻,太陽光頂頭照射,在南方的夏季幾乎和地面垂直,太陽光強烈反差較大。這一時間為頂光照明,一般不適合拍攝人物中近景。因為頂光照明,演員面孔會被歪曲變形。一些遠景鏡頭亦可以此刻進行拍攝。 第四時刻:0度以下,這一時刻被稱為曙暮光時刻(或稱黎明或黃昏時刻)這一時刻的光線照明特征是: ①太陽未出或已落,地面所有影物靠天空照明。天空是最亮部分,既是光源又是拍攝對象。這時天空和地面影物形成具大的反差。其亮度范圍大大超過膠片或攝像機 的曝光容度。拍攝時如果按天空曝光,地面景物將呈現剪影狀態(tài)(沒有層次)。若重點表現景物用較低的角度把景物疊在天空上,輪廓鮮明。 ②此時刻是拍攝夜景畫面的理想時刻。拍帶天空的夜景場面常在此刻拍攝。人物主光應高于或等于天空亮度,用人工光進行補助??傻玫胶玫囊咕靶Ч?/div> ③這一時刻天空亮度變化極快,當天空亮度達不到攝像機或膠片最低亮度值時,只能拍攝不帶天空的夜景畫面。不然天空將是一片死黑。這一時刻,太陽出處或落處(即早東、晚西)天空較亮,所以應該考慮到拍攝的角度。 晴天的天空,是由大氣層微粒散射太陽光形成的散射光源,陽光透過大氣層,其中波長較短的蘭光損失較多,所以呈現蘭色。如果太陽光做為主光天空光即為副 光。它照明被攝對象陰影部分,故陰影部分偏蘭色。主光和付光的反差程度和天空亮度有關,蘭天時,亮度較低,反差大,有薄云時,亮度高,反差小。 晴天陽光照明,物體所形成投影,其方向永遠和光源方向相反,投影長度和太陽的高度成反比。大面積的投影,會形成無陽光直射的陰影區(qū)只受天空照明,亮度一般低于陽光區(qū)2-3擋。陰影下的光線是散射光,在陰影區(qū)拍攝由于周圍環(huán)境光的影響也會形成較小的明暗反差。 (2)陰天自然光 ①光源:陰天的光源就是天空,其色溫和天空的云層的厚薄有關。陰天的天空光是散射光,它均勻地照明大地的一切對象,明暗反差弱。光線柔和而平淡,天空亮度很大和地面亮度相比形成很大的亮度間隔,陰天拍攝,應盡量避開天空,或少帶天空。(天空經常為背景) ②景物:一切景物都是在從上方投射而來的天光所照明。陰天下的景物之間主要靠自身的形色及運動的不同而相互區(qū)分。 ③相同反光率的各個對象,水平面的亮度將高于垂直面亮度。 ④未被天空所照明的部位也會形成陰影。 3.室內自然光照明規(guī)律 室內自然光是由門窗射入的光線。也分晴天和陰天兩種情況。 (1)晴天室內自然光 晴天室內自然光可能有兩種光源,即①從門窗投入的直射陽光;②由天空、環(huán)境反射光源射入室內。當陽光直接射入室內時,太陽成了主要光源,陽光不能直接射入內時,主要光源為天空。除在陽光直接投射的地方為集射光照明外,其他皆為散射光所照明,室內在晴天時光線結構特征是: ①投射到室內的直射陽光的亮度,將隨著室內物體的反光率而不同(如墻面、擺設)一般為最高亮度,并和其他亮度形成巨大的光比。 ②門窗是室內的光源,又是被攝對象。室內亮度的大小,決定于門窗的大小、數量、方位、室內墻壁陳設的反光率,門窗外景物的亮度為次高亮度,因此畫面里帶上門窗時要進行亮度平衡; ③相對于門窗的墻壁較亮; ④和門窗同一方向的墻壁是背光面,尤其是墻角亮度最低; ⑤室內照度隨門窗距離不同而變化; ⑥室內自然光色溫較高。 (2)陰天室內自然光 陰天時室內自然光主要是沒有直射光射入,室內景物均為散射光照明,色溫較高和室外相近。 光線比較穩(wěn)定。 ①門窗是光源,常常又是拍攝對象,亮度最高,尤其透過窗戶看天空時,亮度最高。 ②室內的亮度分布和晴天時相近,只是普遍亮度偏低。 ③室內雖沒有直射陽光射入,但亮度間隔仍然很大。 ④室內景物亮度隨同門窗距離不同而變。 利用室內自然光拍攝,最好避開門窗或少帶門窗。非帶不可時應采取措施,或降低窗戶亮度或提高室內景物亮度,以求得亮度平穩(wěn)。加人工光時也應注意進行色溫平衡。 4.夜景畫面光線照明特征: 夜景自然光為月、星辰,不能用于影視攝影,主要靠各種人工光和現場光照明。夜景畫面照明特征是: ①普遍照度低; ②色溫偏高,經常有冷暖兩種光照明。 ③天空呈暗蘭色; 在畫面中有光源的情況有以下特點: A、光源是最亮的,為第一級亮度,夜景光源常作為被攝對象拍入影視畫面。光源的色溫將影響被攝體的色彩再現。月光效果偏蘭、燈光(家用燈泡)火光偏黃紅、熒光燈偏蘭綠; B、人工光照明范圍是有限的,常形成明亮的光區(qū),有多少光源就有多少光區(qū)。亮度隨光源距離的變化而發(fā)生顯著變化; C、光源未照明的區(qū)域為最暗,陰影中的對象最暗,有照明死角;。 D、明暗反差極大,周圍反射光微弱。 光線照明結構特征是客觀存在的,它是固定不變的。它是真實再現光線效果,用光造型的生活依據。 |
|
來自: 文化龍鄉(xiāng) > 《攝像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