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年畫
春節(jié)又要到了,發(fā)一組“楊柳青”年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來儀 是書兩個娃娃在戲逗禽鳥。鳳凰是傳說中的瑞禽,鳳凰來儀則有跡象如意之兆。 3、子魚臥蓮 娃娃游于蓮池,摸得一尾金魚,而用口咬魚鰭,繼續(xù)摸魚。 4、玩蟈蟈
![]() ![]() ![]() ![]()
清明節(jié)期間,踏青、掃墓、放風箏、采柳枝、打秋千、賞桃花、下圍棋、斗草、蹴鞠、投壺和放生、浴佛舍義飯等。 年畫《登云近月》 年畫《慶賞元宵》 年畫《掰瓜露子》 夏:女人采桑養(yǎng)蠶、繅絲、紡紗、織布、制扇子、打繩索、上壽、私塾、狀元游街、貨郎、麥收、筒車、戽斗、龍骨水車車水抗旱、祈雨、捕撈、賽龍舟、采蓮少年、兒童捉蟹等。 中國-50年代 文革時期 宣傳畫 年畫作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cef5250101gkrm.html
秋:乞巧節(jié)、中秋節(jié)賞月、講古 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登高游玩,賞菊、賦詩等。 秋收、垛垛、打場、脫粒、入倉等。 冬:碾米、磨面、飼養(yǎng)馬、牛、豬。
趕山會
十月開始印制年畫:描繪抄紙、繪稿、雕刻畫版、印畫、托裱、手繪全過程。 購買年貨、做新衣、辭灶王、寫對聯(lián)、制辦年、培雪獅、貼年畫門神。 鬧新春:照田蠶、請家堂、發(fā)紙馬、吃餃子、大拜年、剪彩勝。 全村各族代表集會設宴籌集資財鬧新春??纯?、演百戲:有角抵、緣竿、蹬壇、弄甌、跑馬、走索、玩飛刀、耍龍燈、舞獅子。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張彩燈、放焰火、吃“元宵”。各村串演民間雜耍;夜間看燈會、猜燈謎、玩燈等。 農(nóng)民走親訪友,互相祝福,充滿了歡歡樂樂、喜氣洋洋,和諧共處的年味。
門神(紙·木版彩印),湖南省隆回縣灘頭鎮(zhèn)(現(xiàn)代)。 平度年畫(木版彩?。度A容道》
天津楊柳青年畫 天津楊柳青年畫
楊家埠木版年畫 門神(紙·木版彩?。兾魇▲P翔縣肖里村(現(xiàn)代)。 年畫介紹: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于古代的“門神畫”,漢族民間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漢族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nóng)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時張貼,裝飾環(huán)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傳統(tǒng)民間年畫多用木板水印制作。舊年畫因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稱謂。整張大的叫“宮尖”,一紙三開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細致的叫“畫宮尖”、“畫三才”。顏色上用金粉描畫的叫“金宮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產(chǎn)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產(chǎn)品叫“秋版”。 年畫的種類
從種類上看,年畫大致可分為六大類:
(一)門神類
新年貼在門上的年畫叫門畫,它是年畫的最早的形式?!伴T神”是門畫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個類別。
(二)吉慶類
這類年畫直接表達了百姓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常見的有:《天官賜?!?、《連年有余》、《富貴滿堂》、《加官進祿》等。吉慶類年畫最受百姓喜愛。
(三)風情類
表現(xiàn)民間生活的年畫,是民間藝術家對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多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晚清以后還出現(xiàn)了時事、風俗和幽默年畫,如《老鼠嫁女》、《猴搶草帽》等也可歸為此類。
(四)戲出類
表現(xiàn)戲曲故事的年畫。其形式類似于連環(huán)畫、組畫或者文學插圖。它興起于晚清,舉凡著名的戲曲故事,都會在年畫中有所反映。如《群英會》、《盜仙草》、《楊家將》、《西廂記》、《寶蓮燈》等。
(五)符像類
以神像和符為表現(xiàn)形式的一種旨在驅邪納祥的年畫。這類年畫具有較強的宗教內涵,后又被附加了為民眾驅邪祈福的意義。與門畫中的神像不同的是,這類年畫的神像有相應的龕位,有的要接受香火祭拜,有的作為紙馬而須焚燒。符被認為具有辟邪鎮(zhèn)宅的功能,一般以文字和圖案組成,如“同安寶符”、“太極八卦符”等。這類年畫隨著迷信思想的破除而成了歷史的遺跡。
(六)雜畫類
這類包括燈畫(元宵節(jié)用來糊燈籠的紙)、窗畫(過年時糊窗戶用的紙)、拂塵紙(過年時糊掛碗柜、碗架的紙)、桌圍畫(過年時貼在八仙桌側面的紙)、糊墻紙(過年時裱糊墻壁的紙)、布畫(年節(jié)期間吊掛在街上的年畫,俗稱“吊掛”)、花鳥字(用花鳥圖形組成的漢字圖案,是介乎書法和繪畫之間的一種民間年畫)以及月份牌年畫(1914年出現(xiàn)于上海的一種商業(yè)廣告,后成為年畫,因多使用炭筆擦繪,又稱為擦炭畫)等。
年畫的題材:
年畫的題材包羅萬象,總計畫樣,有兩千多種,堪稱一部民間生活百科全書。它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面:
(一)神仙與吉祥物
這是年畫的基本題材。神仙是早期年畫的主要表現(xiàn)內容,它在年畫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吉祥物包括獅、虎、鹿、鶴、鳳凰等瑞獸祥禽,蓮花、牡丹等花卉,搖錢樹、聚寶盆等虛構品,通過隱喻、象征或諧音等手法表示吉利祥瑞的意義,表達辟邪禳災、迎福納祥的主題。
(二)世俗生活
民間藝術家通過自身的觀察與感受,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這類題材在年畫中少于其他題材。世俗生活的題材主要包括人們的生息勞作,節(jié)令風俗,時事趣聞等。
(三)娃娃美人
這種題材在民間年畫中占有很大比例,表達了人們早生貴子、夫妻和美的良好愿望。
(四)故事傳說
這一部分大多取材于歷史事件、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筆記小說以及戲曲等,其中戲曲題材比重最大。這類年畫常見的有《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白蛇傳》、《牛郎織女》等。人們往往通過這類題材增長了知識,并接受了傳統(tǒng)的道德教育。
中國北方流傳于民間的木版年畫。因在天津市西南楊柳青鎮(zhèn)生產(chǎn)而得名。楊柳青年畫(木刻年畫)創(chuàng)始于明朝崇禎年間,盛于清朝雍正、 標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