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桂玉兔 立軸 1946年作
(1354萬港元,2011年4月蘇富比春拍)
這幅畫繪于1946年,立軸畫面上丹桂枝葉茂密,縱橫交錯地覆蓋于畫面上方,一黑一白兩只兔子機敏立耳,鮮活地呈現(xiàn)在畫面的下方。整個繪畫黑白相襯、朱紅點睛,色彩對比強烈。

三余圖 鏡心 丙戌(1946年)作
款識:三余圖。白石老人三余云:畫者工之余,詩者睡之余,壽者劫之余。此白石之三余也。文光先生雅意。八十六歲白石,丙戌。鈐?。糊R白石、悔烏堂、鬼神傳之非人工
齊白石畫魚比畫蝦畫蟹更加寫意,因魚與人的關系較蝦蟹更密切,有著“無常形有常理的特點”易于把握。魚有很多可借喻的因素,如“年年有魚”,鯰魚可喻“長壽有魚”,金魚可喻“金錢有余”等等,其美好且吉祥的文化涵義也是文人墨客喜好之緣由。此幅作品,構圖簡潔,齊白石自題篆書“三余圖”,畫面底部繪三條大小迥異的游魚與自書相呼應。古之“三余”即“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三國志·魏志·王肅傳》),而齊白石謂“三余”則為“畫者工之余,詩者睡之余,壽者劫之余”,將畫畫、寫字、作詩、睡覺日常生活所做的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齊白石畫魚不畫水,而是通過魚的擺動和對魚身、魚尾等墨色的變化和空白的處理使畫面充滿生氣,使人產(chǎn)生魚在游動的虛擬效果。

柳蔭駿馬 立軸 1946年作
《柳蔭駿馬》,上款“秀芳”即東北抗日名將馬占山。此作創(chuàng)作于1946年,正值馬占山調(diào)任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之際。從中不難看出,白石老人贈予抗日名將馬占山的“奔馬”有著雙重美好的含義。一則,“馬”是勝利和驍勇的象征,送給抗日名將,自然實至名歸。二則,受贈人恰好姓“馬”,寓意著畫中這匹勇猛善戰(zhàn)的“千里馬”即為馬占山本人,取其一語雙關之意。

松鷹圖 鏡心 水墨紙本 1946年作
(660萬元,2005年7月中貿(mào)圣佳)
齊白石作畫用筆雄渾健拔,用墨滋潤淋漓,用色濃艷潑辣。其章法多時信手拈來隨意而成。反映在造型方面,有時脫略形跡,離形而以神會求似,以求相反相成之韻趣。
此作品以寫意為主,畫側立松鷹,身體和羽翼用沒骨法,濃濃淡淡見筆見墨。以勁健之墨線勾出鷹喙及爪、眼睛。顯得神采飛揚。加之刻畫精彩的松枝和松針,堪稱杰作。

松壽遐齡 立軸 設色紙本
白石所作《松壽遐齡》松枝糾結盤錯,樹枝上棲息綬帶鳥。松樹參天,松葉舒展而富于變化,墨色明潤。兩只綬帶鳥則純用色彩寫成,靈動而歡快。鳥鳴婉轉而悠揚,仿佛從畫中傳來。色調(diào)艷麗之中不乏穩(wěn)重,赤可流丹,赭有趣味,墨之濃淡適度自然,布局錯落有致,用筆溫火得當,雅逸之中不失謹嚴。此正是該畫成功之要訣。此畫富于強烈的民族氣息和文人情調(diào),寓意長壽、和諧。這種獨特的表現(xiàn)技法,與消極避世、超脫孤寂的古代文人畫創(chuàng)作是截然不同的。在齊白石的作品中,洋溢著健康、歡樂、詼諧、倔強、自足和蓬勃的生命力。

大富貴亦壽考 1946年作
(1200萬元,2011年12月北京保利)
此幅《大富貴亦壽考》為齊白石常選取的壽桃、牡丹題材,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壽桃後的青花龍紋花瓶,這在齊白石的花鳥畫中極為少見。以物象入畫作為祝福的寓意,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畫的門津之一。壽桃,因其諧音“壽”而寓意長壽;瓶即平安是永固的喻性暗示;牡丹則自古即被視為富貴的象征。把三者統(tǒng)一入畫,顯然是非常高的祝福。
此畫構圖簡練,壽桃與花瓶兩組物象前後錯落,前面兩個嬌艷欲滴的大壽桃盛在盤中,其以沒骨法寫出,直接以洋紅和藤黃描繪出桃實飽滿的形體和鮮艷的色澤。壽桃後為青花龍紋花瓶,內(nèi)按牡丹。牡丹以大寫意法為之,用顏色的深淺濃淡表現(xiàn)花瓣的陰陽向背,再以墨筆勾畫出葉片的肥瘦、強弱、曲直和起伏,葉片均以黃色敷之,并以黃色勾畫幾筆花枝,大面積的黃色一方面與牡丹相映襯,一方面與桃實相呼應,且豐富了畫面的色彩?;ㄆ恳孕劢∧氈P畫出,筆法簡單,但表現(xiàn)出了花瓶外形的優(yōu)雅。瓶身繪制龍紋青花圖案,一條騰云而起的祥龍,栩栩如生,生動傳神。此幅乃為白石老人晚年的精品,不僅寓意吉祥,且選取了“龍”這種在老人寫意花鳥畫中不多見的新題材。
此幅作品畫了白石老人從未畫過的“五爪降龍”,龍的布局更經(jīng)過詳密的思考,非隨性落筆,生動傳神。龍的設色更是經(jīng)過了嚴密的考究,若設計畫“金龍”則為“真龍?zhí)熳酉路病币鉃橘澝阑噬?,甚不妥切,而且金色在畫面也不突顯;紅色又嫌俗耐;只有“藍色五爪降龍”,意指平(瓶)民布衣祥龍降世,救苦救難,寓意深刻。

玉 蘭 立軸 紙本 1946年作
款識:草木知春君最先。借山老人白石自白下還京華后制。鈐印:白石、鬼神使之非人工
此畫無年款,從作者題中:“自白下還京華后制”,其中白下指南京白下區(qū),由可知此畫應作于1946年。此年8月,徐悲鴻任北平藝術??茖W校校長,聘齊白石為該校名譽教授。秋,請胡適寫傳記。為朱屺瞻《梅花草堂白石印存》寫序。10月16日,北平美術家協(xié)會成立,徐悲鴻任會長,齊白石任名譽會長。10月,中華全國美術會在南京舉辦齊白石作品展。由南京期間游玄武湖、雞鳴寺、中山陵、明孝陵以及靈谷寺、燕子磯、北極閣等名勝;蔣介石接見齊白石;于右任設宴招待齊白石;張道藩拜齊白石為師。11月初,移展上海。在滬期間會梅蘭芳、符鐵年、朱屺瞻。歲暮,離滬返京。此玉蘭花圖已屬齊白石晚年的自家風貌。畫中筆墨渾厚蒼茫,設色不多,僅以點綴。

櫻 桃 立軸
款識:寫真點點佳人口,言事言情總斷魂。往日情奴白石老人并句。鈐印:齊大
白石老人的畫總有詩意,此作題以二句,便足以令他的詩名與畫名一樣不朽。由櫻桃的顏色而聯(lián)想起佳人的小口,言事言情,令人清魂斷腸,“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這是白居易詠侍妾樊素、小蠻的名句,齊白石活用其典,化為無跡,的是高手。
富貴白頭 立軸 設色紙本 1947年作
款識:富貴白頭。干嘉間諸畫家皆喜以此四字為畫題。丁亥,八十七歲白石老人。鈐?。喊资?、寄萍堂
此幅《富貴白頭》畫牡丹白頭翁,以諧音寓“富貴白頭”的美好祝愿。畫中一只白頭翁臥于巨石之上,眺望遠方。兩株盛開的牡丹占據(jù)畫面的左下角,全畫構圖飽滿。過了“衰年變法”后的白石老人以其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開紅花墨葉一派,名重一時。畫中象征富貴的碩大牡丹極為搶眼,用筆毫不遲疑、結構清晰,色與水的比例調(diào)和幾入化境,使牡丹艷而不俗。白石老人對石頭及花葉細微之處的處理也同樣一絲不茍,筆筆謹守法度,葉脈清晰、墨氣淋漓。整幅作品寓意吉祥、色調(diào)明快、趣味十足,實為難得之佳構。白石老人生來就有的天性使他的畫作永遠都是從生活中來,經(jīng)過其多年的觀察、研究、積累、提煉,始達到“似與不似之間”——即放棄形似,超越對表面形似的模擬而達到形神兼?zhèn)涞淖罡呔辰?,真大師也?/font>

花卉四屏 設色紙本 1947年作
(1840萬元,2012年10月中國嘉德)
四屏之一畫名“雙壽”,畫壽桃一雙,并枝葉蔥蔥。壽桃是白石老人晚年經(jīng)常描繪的題材之一,寄予了老人美好的愿望,象征多壽多福。此屏盡見齊氏畫桃家法,舉凡洋紅寫桃、藤黃綴蒂、濃墨勾筋、淡墨勾緣、敷色變化等等,均可自此幅中得窺一斑。
四屏之二畫名“五?!?,畫金黃佛手五枚,以合“五福臨門”之祥瑞寓意。作品取勢用色似有老缶意趣,但細品慢酌,則全是唯齊白石才有的韻味神情,乃白石藝術成熟期的佳作。
四屏之三畫名“延年”,畫紅、黃秋菊五朵,并籬笆墨葉。此屏可稱白石老人“紅花墨葉派”之典型。觀此屏菊花,構圖上參差錯落,共畫兩黃三紅五朵菊花,并以籬笆兩枝和穿插菊葉勾連上下,極具動態(tài),為齊白石晚期精品。
四屏之四畫名“富貴高壽”,畫牡丹湖石。牡丹乃花中之王,國色天香,雍容華貴,美艷絕倫,一直被中國人視為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征。齊白石亦喜以牡丹入畫。此屏牡丹用筆簡練、老辣,寥寥數(shù)筆卻生機盎然。牡丹之后又以大筆觸寫湖石,以蘊“高壽”之意,其運筆流暢,筆道老辣,痛快淋漓之感頓生。

螽斯紅蓼圖 1947年作
讀《螽斯紅蓼圖》,通篇流露著齊白石特有的稚拙率意。想象老畫家作此畫之情境,他定是先從葉子起筆的,深淺濃淡,揮毫潑墨間完成畫面的大致布局;隨后,紅蓼的進出穿插關系成為畫面靈動的關鍵,它們有的飽滿成熟低垂著穗子、有的輕盈地向上舒展著,各有情態(tài),朝向無一雷同。大面積的墨葉作為畫面的中心,紅蓼以此為輻射源向外發(fā)散,繁而無亂,不容增減。值得一提的是,現(xiàn)實中紅蓼的自然生長并非如此,一般是花穗高于葉子生長在前,葉子簇擁花穗在后,這樣的畫面是白石老人的創(chuàng)造。藝術家打散眼前所見自然,而重構出畫面的秩序關系,我們認為這其間的關系井然有序宛若自然天成,也許這即是“鬼神之工”。
初讀齊白石作品覺得天真松動,再多看幾遍,不禁暗服其老辣。在《螽斯紅蓼圖》中,老畫家以點構成線,用點狀筆觸描畫每一枝蓼穗。由此,白石老人準確地抓住了紅蓼豐滿、多籽的特征,并使得畫面點、線、面地關系靈活而豐富,堪稱神妙。對待自然,有取有舍,齊白石秉持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觀看世相的基本觀念:舍紛擾繁雜、變動不居之形,而取生命本質規(guī)律之理。低垂的紅蓼是秋季的訊號,畫家最后在畫面里增添了一只活物,螽斯振羽饒有生趣,白石老人的用心之處在于他描畫的是一只壯碩且通體黃綠的秋螽,畫面情理統(tǒng)一,自然而然。
《螽斯紅蓼圖》是齊白石盛期佳作,其中筆墨形色已足夠玩味,一方“鬼神使之非人工”的鈐印更為我們了解齊白石的藝術世界的一個新提示。

松鼠葡萄圖 立軸 紙本 1947年作
《松樹葡萄圖》面貌活潑自然、平淡天真。畫家用大墨塊、大篇幅書寫葡萄藤的葉片,藤葉層層疊疊,寬大舒展,墨色濕潤,濃淡相錯;茂密的藤葉中穿插著兩三枯葉,赭石設色,與紫色、藍色的葡萄相呼應,為畫面增添了和諧典雅的風貌。細勁的渴筆勾勒葉筋和藤條,再加上亮晶晶的葡萄珠,充滿了點、線、面巧妙結合而產(chǎn)生的韻律感。兩只貪食的小松鼠縈繞在藤間。松鼠雖小,但是毛發(fā)柔軟,須爪齊備,活靈活現(xiàn),足見白石老人用筆之精微,功力之深厚。

蝦戲圖 立軸 水墨紙本
1947年作
款識:寄萍堂上老人齊白石八十七歲時畫于京華。鈐?。合嫣度艘?br>
這幅《蝦戲圖》是齊白石八十七歲創(chuàng)作的作品,用淡墨畫蝦體,用濃墨點睛,把墨、水與宣紙結合的氣韻效果把握得很好,使蝦看起來通體透明,形象生動。一對濃墨眼睛,腦袋中間用一點焦墨,增加了蝦頭的重量感,在左右點上幾筆淡淡的墨,蝦的頭部在晶瑩剔透中有顯得變化多端。用淡墨側鋒畫蝦一節(jié)一節(jié)的腰部,筆痕明顯,有筆有墨,筆頭包含水分,筆落紙上,自然暈開,蝦的腰部呈現(xiàn)各種異態(tài),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蕩的,也有彎腰爬行的,增添了蝦的透明度和動態(tài)感,讓人覺得它富有彈性和生命氣息。蝦的尾部也是通過三筆淡墨,使蝦表現(xiàn)的既有彈力,又有透明感。蝦的一對前爪,由細而粗,有開有合,形似鉗子,用圓潤而有力度的淡淡的筆墨使蝦顯得更有活力。蝦的觸須用彎曲的淡墨線畫出,富有動感。此外,為表現(xiàn)出那種透視感,用虛實結合,簡略得宜,似柔實剛,似斷實連,直中有曲,疏密有序,用墨有濃有淡,使紙上之蝦極具節(jié)奏感,看似在水中嬉戲游動,觸須也像似動非動。我們從這幅畫中也可追尋,蝦極具有觀賞性,需要很高文化素養(yǎng)的人才能欣賞到它的美。這是一幅表現(xiàn)群蝦相互嬉戲游蕩時的場景,畫作為人內(nèi)心世界的反應,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樂觀、自足、充滿活力和情趣的老人形象。

梅花八哥 1947年作
1947年除夕,白石老人興之所至,欣然展開宣紙,拿起畫筆,繪一枝梅花由上而下,紅梅朵朵,生機勃勃;樹干由下而上,斜向挺立,與梅枝平行呼應;兩只八哥一上一下,相向而語,互訴衷腸。畫面構圖清新,張弛有度,梅枝、樹干成垂直交叉之勢,與落款書法的樸拙自然相得益彰。齊白石畫梅,深受吳昌碩影響,在技法上以凝重的金石筆法畫枝干,以濃艷的洋紅點花卉;在意境上多為緣物寄情,寫物附意。梅花自古即是文人士大夫樂于頌吟的對象,畫家畫梅,也是喜其象征意義。

喜上眉梢 立軸 1948年作
款識:戊子,八十八歲白石。鈐?。喊资?、三百石印富翁
喜鵲登梅寓意吉祥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傳統(tǒng)題材。此畫橫立幾枝點點紅花,梅樹枝梢順風勢向右,下方搖曳。用筆雄渾健拔、真力彌滿,用墨滋潤淋漓,用色濃艷潑辣,其章法信手拈來極為簡括大氣,造型脫略形跡,離形而以神合求似。

多壽多壽 立軸 設色紙本 戊子(1948)年作
款識:多壽多壽。戊子,八十八歲白石一揮并篆多壽多壽四字。鈐?。何崮臧耸恕资?、雕蟲小技家聲、人長壽
齊白石繪畫師從徐渭、八大、石濤、吳昌碩等,形成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開紅花黑葉一派,尤以瓜果蔬菜花鳥蟲魚為工絕,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時。中國素有祝壽的傳統(tǒng)文化,以年高人健為幸福的象征。松、柏、綬帶鳥、靈芝、仙鶴、靈龜、桃子等都被視為長壽的象征,被畫家選為畫題,成為祝壽畫經(jīng)久不衰的主題。作為以賣畫為生的職業(yè)畫家,齊白石也常在畫中表達這層意思,而以壽桃為最多,又常以雙綬帶鳥相配,取多壽之意。此畫用濃洋紅點染桃實,濃酣而又艷麗,用汁綠寫葉片,濃墨勾筋、濃赭石寫干。畫中用墨用色,信手天成,既熱烈又沉著,即濃麗又和諧。桃實仍然施以鮮艷而又飽和的洋紅潑寫,具有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又有著吳昌碩之風。樹干用濃赭石寫出,筆墨上縱橫淋漓,超越奔放,生動活潑。三個桃實之下,兩個赭墨色的綬帶鳥相對呼應。白石老人善于用墨彩干濕濃淡的特點,表現(xiàn)出空間感和對象的質量、重量。白石老人的筆墨縱橫淋漓,超脫奔放,用筆放的開留得住,善于運用墨彩對比表現(xiàn)空間感和對象的質量感。其筆力勁健純熟,大拙大巧,物象造型均為簡潔的構成。

天竺鸚鵡 立軸 設色紙本 1948年作
款識:借山屋后多此種天竺,與北地花圃種者不同。戊子,八十八歲白石。鈐?。耗救?nbsp;
藏?。涸坪iw珍藏印
“八哥解語偏饒舌,鸚鵡能言惹是非?!?白石既對這兩種鳥如此評價,故本幅所題關涉全為天竺在其故鄉(xiāng)與北方之異種,主角則未獲片言提及。只見鸚鵡高踞畫面中央,立于巖石頂端,但頷首閉嘴不語,莫招是非,這也是白石居京埋首創(chuàng)作,不喜逢迎交際的自我寫照!他寫鸚鵡不如八哥、喜鵲或晚年時期鴿子之多,但這能言鳥胖呼呼帶點憨直的神態(tài),其羽毛色彩之豐富,都極適合白石寫花鳥之傳神自然兼設色鮮麗活潑的表現(xiàn)技巧。本幅自不例外,尤以濃墨重筆寫成巨石禿枝相伴,益能反襯出鸚鵡通體色彩之艷麗。下方綴以兩株飾滿紅果的天竺,令全畫更形豐富熱鬧,討人歡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