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受命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名由檢,又稱思宗或莊烈帝。出生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是熹宗朱由校的異母兄弟,他的祖父是明神宗萬歷皇帝。朱由檢的童年不是很幸福,先是因為萬歷帝不喜歡他的父親,即后來的光宗朱常洛,遲遲不愿意立儲、出閣教育。待其皇父即位后,又因為內(nèi)廷權力爭斗,即位僅僅一個月時間,便莫名其妙地一命嗚乎。光宗的兒子、也就是他的哥哥、16歲的由校倉促即位,即天啟皇帝。天啟年間,以太監(jiān)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控制了明朝中樞大部分的文臣武將。他們廣結(jié)朋黨,打擊異己勢力,迫害東林黨人。為了廣樹淫威,他們強化特務機關,如錦衣衛(wèi)和東廠等。舉國上下,政治腐敗、官員昏庸,賄賂公行,財政枯竭。各級官員不惜民力,以搜括為能事。加之這一時期天災不斷,農(nóng)民起義的烽火已經(jīng)燃遍黃河上下、大江南北,兵變接二連三,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22日,朱由檢的兄長熹宗朱由校因病死,因無子嗣可立,按兄終弟及的傳位祖制,作為熹宗惟一幸存的弟弟,他幸運地成為明朝第16代皇帝。此時的大明王朝像許多享國日久的王朝一樣,在腐敗、貪污、賄賂公行以及流民起義的內(nèi)憂和外部強大的壓力下勉強支撐著。可以說,自始至終,巨大的壓力沒有片刻離開過他的肩頭。
不可否認,崇禎是一位意欲有所為的皇帝。即位之初的崇禎皇帝也曾以中興為己任,力挽將傾之大廈。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首先剪除長期把持朝政、氣焰囂張的魏忠賢集團。最初,朱由檢表面上對魏忠賢及客氏優(yōu)遇有加、一如前朝。魏忠賢也在試探新君,九月初,他請求辭去東廠職務、回家養(yǎng)病。朱由檢把他褒揚一番,“溫旨慰留”。但對地方官員請求為魏忠賢建生祠的奏疏,卻不置可否,既不責怪,也不批準。魏忠賢只好主動上疏辭建生祠,朱由檢又把他表揚了一通,既保留了原來的生祠,但不再增建新的生祠,先把魏忠賢集團穩(wěn)住。
朱由檢行動的第一步,是把先帝的奶娘、與魏忠賢沆瀣一氣的客氏非??蜌獾亍罢垺背龌蕦m,以剪除魏忠賢的權力后盾和政治幫手。接著,朱由檢更換了內(nèi)廷前朝的宦官,把自己作藩王時的親信調(diào)入宮中,把內(nèi)廷控制在自己手里。這一舉措,向人們發(fā)出了魏忠賢即將失勢的信號。原來依附于魏忠賢的一些官員開始倒戈。曾為魏忠賢賣命的御史楊維垣首先上疏彈劾魏忠賢的第一幫兇崔呈秀,措詞雖不激烈,也沒有涉及到魏忠賢,但卻是明末破天荒的第一遭,不免引起朝野的矚目,人們都在關注著年輕新君的態(tài)度。朱由檢沉著應對,既不批評楊維垣,也不對崔呈秀過分指責,只是說“不得苛求”。這種態(tài)度顯然是在鼓勵官員們繼續(xù)對其進行彈劾。三天以后,楊維垣再次上書彈劾,說崔呈秀“貪淫橫肆”。崔呈秀一面上疏辯解,一面循例請求罷免。朱由檢先是讓他聽候處置,過幾天下令他回籍守制,以示懲罰。
幾天之后,朱由檢再以“罪狀明悉”為由,罷免了他的一切職務。
看見崔呈秀失勢,見風使舵的官員們便把矛頭直接指向魏忠賢。抨擊最為猛烈的是江蘇海鹽貢生錢嘉徵,他數(shù)列了魏忠賢的十大罪狀:并帝、蔑后、弄兵、無君、無圣、克剝藩封、濫爵、民、掩邊功、通關節(jié)等。魏忠賢得知消息后找到朱由檢,他痛哭流涕,連呼冤枉。
朱由校讓內(nèi)侍官給他誦讀錢嘉徵的奏章,魏忠賢聽得魂飛魄散,請求辭職養(yǎng)病,以圖保全自己的地位與財富。朱由檢批準了他的請求,命他回家“調(diào)養(yǎng)身體”。此后,朱由檢迅速調(diào)整宦官的職權,命令王體乾掌管東廠印、高時明掌管司禮監(jiān)司,改調(diào)寧國公魏良卿為錦衣衛(wèi)指揮使、安東侯魏良棟為指揮同知,控制了內(nèi)廷局勢。在一切準備妥當之后,朱由檢發(fā)布告說,魏忠賢“逞私殖黨,盜弄國柄,擅作威福,難以枚舉”,將他貶謫到中都鳳陽祖陵管事香火,客氏貶至浣衣局。天啟七年11月6日,權傾朝野、不可一世的魏忠賢自縊在阜城的一家客店里。這一天,離熹宗去世不足三個月的時間。崇禎元年,朱由檢下令磔忠賢尸于河間,斬崔呈秀于薊州,又斬客氏尸。
接著,朱由檢對依附魏忠賢集團的文武官員進行了大清洗,有的處死,有的下獄,有的罷官,有的削籍,有的降職等。魏忠賢閹黨集團被徹底鏟除,一時朝野整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