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栽培技術(shù) 白芷種植技術(shù) 日期:2014-12-19 15:07 作者: 來源:種植養(yǎng)殖網(wǎng) 點擊:41 白芷, 別名川白芷。以地下根莖入藥,有祛風散濕、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牙痛,祛風濕,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用于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等癥。也作香料調(diào)味之用。主產(chǎn)四川、浙江 白芷的藥用價值: 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 治頭痛,眉棱骨痛,齒痛,鼻淵,寒濕腹痛,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燥癢,疥癬。 ?、佟侗窘?jīng)》: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頭(頭風)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 ?、凇秳e錄》:療風邪久渴(久渴或疑作'久瀉'),嘔吐,兩脅滿,風痛頭眩,目癢。 ?、邸端幮哉摗罚褐涡母寡掏?,除風邪,主女人血崩及嘔逆,明目、止淚出,療婦人瀝血、腰腹痛;能蝕膿。 ?、堋度杖A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補胎漏滑落,破宿血,補新血,乳癰、發(fā)背、瘰疬、腸風、痔瘺,排膿,瘡痍、疥癬,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 ?、荨兜崮媳静荨罚红钇つw游走之風,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濕疼痛。 ?、蕖毒V目》:治鼻淵、鼻衄、齒痛、眉棱骨痛,大腸風秘,小便出血,婦人血風眩運,翻胃吐食;解砒毒,蛇傷,刀箭金瘡。 白芷形態(tài)特征 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高1-2.5米。根圓柱形,有分枝,黃褐色。莖粗2-5厘米,近圓柱形,中空,常帶紫色,有縱溝紋。莖下部葉羽狀分裂,有長柄,莖中部葉2-3回羽狀分裂,葉柄下部成囊狀膨大的膜質(zhì)鞘;無毛,稀被毛;末回裂片長圓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白色軟骨質(zhì)粗鋸齒,基部沿葉軸下延成翅狀,莖上部葉有顯著膨大的囊狀鞘。復(fù)傘形花序,傘幅18-40-70,花小,無萼齒,花瓣5,白色,先端內(nèi)凹。雙懸果長園形至卵圓形,黃棕色,有時帶紫色。 一、白芷生長習性:白芷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耐旱耐寒。喜水肥,可連作,對土壤要求: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zhì),且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為佳。易澇地不易title="種植,種植技術(shù)"種植。 二、整地與施肥:選地勢高、排水好的田塊,深耕細作。結(jié)合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土雜肥5000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磷酸二氫鉀5公斤。 三、播種:白芷用種子繁殖。播種期有秋播和春播。以秋播者出苗好、粉性足,質(zhì)量好、產(chǎn)量高。秋播一般于9~10份播種。過早易抽苔,影響產(chǎn)量。過遲,苗小易受凍害。春播白芷于清明以前播種。播時,先在整好的畦面上用樓開成淺溝,再將白芷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nèi)、耙平,使土蓋沒種子即可。每畝播種量3公斤。 四、田間管理:白芷出苗較慢,適宜溫度需15--20天左右。因此,白芷播種后常采用農(nóng)作物秸稈覆蓋。并澆水保墑,以利出苗。白芷齊苗后,應(yīng)注意中耕除草。若規(guī)模title="種植,種植技術(shù)"種植應(yīng)于苗前采用藥田除草劑進行土壤處理,可有效防除各種雜草。陰雨天氣注意排水,干旱天氣及時澆水。秋播白芷往往有個別抽苔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后應(yīng)及時拔除,白芷封行后應(yīng)追肥一次,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氫鉀10公斤。春播者于立秋前后追肥。 五、病蟲害防治:葉斑病,可在發(fā)病前用1:1:100的波爾多液噴灑葉片防治。害蟲有黃鳳蝶幼蟲吃食葉片,可用速滅殺丁農(nóng)藥防治 。 蚜蟲、紅蜘蛛,可用抗蚜威和克螨特防治。 六、收獲與加工:秋播白芷于第二年的立秋前后采挖。春播白芷于當年的立冬前后采挖。將挖出的白芷根莖,去凈泥土,用硫酸熏蒸后曬干即可入藥出售。畝產(chǎn)干品500公斤,高者可達700公斤。 七、市場行情運行情況:白芷;全國年需求量400萬公斤。1987年白芷1.6~2元,1988年亦不過2~3元。1989年又由3元而漸跌為2元。1990年2~3元,由于多年價低生產(chǎn)有減。1991年價格漸升為7元。1992年因上市量少,一度猛升為12元。由于價高,生產(chǎn)迅速發(fā)展。1993年初其價由8元又逐漸地跌為2~3元。1994年價為3元,到年底緩升為4元。1995年3月白芷統(tǒng)貨為5元,1996年9月上升為7~8元。1997年繼續(xù)暢銷,10月上升為7.5~8.5元。1998年3月升為8~9元。由于高價刺激,農(nóng)民1997年紛紛title="種植,種植技術(shù)"種植白芷,按畝產(chǎn)量300公斤計算,若收購價超過5元,每畝收入可達1500元左右,種白芷成了一時的熱門,估計1997年白芷種植將比1996年增加30%~40%,這就為白芷產(chǎn)新下滑埋下伏筆。1998年產(chǎn)新后白芷滑至5元左右。1999—2004年,白芷行情一直在3元左右低位徘徊。以至生產(chǎn)嚴重萎縮。2005年,白芷行情出現(xiàn)反彈,升為5—6元。2006年初升為8—10元。2007再升為13--15元。2008--2009年逐漸下跌為2--3.5元。 安徽、河北、浙江等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