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棚西瓜種植的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shù) 日期:2015-01-06 11:19 作者: 來源:中國農(nóng)業(yè)技術(shù)網(wǎng) 點擊:7 現(xiàn)將拱棚西瓜田間管理技術(shù)要點簡單介紹如下: 一、通風排濕 西瓜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5-30℃,加強通風排濕,可促進西瓜雌花分化,抑制西瓜病害的發(fā)生。拱棚西瓜通風時通風口要先小后大,放風位置要逐漸增多,時間逐漸增長,并經(jīng)常變更位置,使西瓜生長一致。光照管理上要勤擦棚膜,使棚膜保持干凈,增加光照強度,以利更多干物質(zhì)的合成和積累。5月中旬外界氣溫穩(wěn)定在15℃以上撤棚。 二、加強中耕 由于西瓜幼苗期適宜的土壤含水量在65%左右(田間鑒別方法是手握土壤成團,松開即散),故此在小拱棚西瓜幼苗期及伸蔓期主要的措施是多次中耕,而不是灌水。若多次補水,勢必造成西瓜因前期地溫低,水分多,根系發(fā)育不良,從而發(fā)生生長不良,甚至漚根死亡的情況。中耕有除草,保墑,透氣,升溫的作用。中耕的方法是:深度應先深后淺(10-20cm)。伸蔓期進行中耕深度宜淺,離瓜壟宜遠,避免傷根。以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結(jié)構(gòu)和孔隙狀況,增強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生長。 三、及時整枝留蔓,加強水肥管理 小拱棚西瓜株距在60cm以上,可采取三蔓整枝,三蔓整枝營養(yǎng)面積大,座果容易,整齊。株距在50cm以下時,采取二蔓整枝。拱棚西瓜提倡灌二水,一蔓水:第一雌花開放前澆水,此期灌水水量要小,漫過即可,以防水量過大,降低地溫影響西瓜生長。二果水:果實長到雞蛋大小時澆水,此時植株生長量大,氣溫高。需水量大,應及時澆足水,標準是灌水后畦內(nèi)土壤含水量達到75%,但注意水不能漫過畦,以防西瓜根系缺氧而死亡。西瓜追肥最佳時期是在西瓜果實坐穩(wěn),有雞蛋大小時,此期追肥應以鉀肥為主,氮磷鉀肥配合使用。每畝施尿素8kg,過磷酸鈣10kg,硫酸鉀10kg,穴施于距根際30cm處,深15-20cm。 四、病蟲害防治 1. 病害:小拱棚西瓜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白粉病、蔓枯病及枯萎病。白粉病可用世高,翠貝或50%硫懸浮劑500倍液防治(注意不要使用粉銹寧);炭疽病可用80%炭疽福美800倍液防治;蔓枯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5%使百克1500倍液防治;如發(fā)現(xiàn)西瓜植株開始白天萎縮,早晚恢復,反復數(shù)日后全株萎蔫枯死。橫切病莖,維管束變褐色。即可認定為西瓜枯萎病,應及時用藥劑灌根,用40%的瑞毒霉400倍液,或80%代森鋅3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4000倍液灌根。 2、生理性病害 卷葉黃化:田間癥狀為葉片邊緣黃化,葉外側(cè)卷曲呈降落傘狀,果肉帶有黃色纖維,田間變形果和扁圓果增多。多發(fā)生在開花座果期。其原因為缺Ca。防治的主要措施是小弓棚西瓜第一雌花開放前及時澆水,輔助措施是雄花開放前噴施0.2%Cacl21次,坐果后再噴施1次。 生理性萎蔫:多發(fā)生在果實膨大期,中午病株葉片萎蔫,夜間恢復,反復3-4天后全株枯萎。防治措施是4月中下旬以后應多次中耕,深度由深到淺,保墑提溫促進根系發(fā)育。5月份以前,田間禁止灌水,防止因灌水后地溫下降引起根系生長受阻。 3、蚜蟲: 防治措施:避開西瓜開花坐果期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噴霧,或用25%撲虱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