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人身心健康的5個秘訣本文導(dǎo)讀:老人的長壽跟身心的健康是少不了的,老人的身心健康更能讓老人生活更加的好,那么如何讓老人身心健康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1.“五?!苯K變寶 一是保老伴。俗話說: “少年夫妻老來伴。”既是伙伴,更是侶伴。既然是伴,就要相保。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疼愛、相互鼓勵、肝膽相照,心相印、情相融、行相隨。保住老伴,就不會形孤影獨,而與幸福共存 二是保老友。工作時并肩戰(zhàn)斗過的同志,特別是在逆境中共生死同患難的戰(zhàn)友,退休后是最有共同語言的。也是最親近、最隨便的老友,要常交往、勤勉勵、多保重。保證有一定數(shù)量的老友敘舊,常談朝氣蓬勃的過去,將會使你年輕,忘掉年老。 三是保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也是余熱生輝的本錢,更是長壽的基礎(chǔ)。保重身體,關(guān)鍵在自己。養(yǎng)生之道、健康之法、長壽之訣、靈妙之藥,有其方,但無其神。自認為感覺輕松、舒適、滿足為佳。 四是保生活。吃飯是第一需要。老年人再為生活奔忙的確是件憾事。因此,要自己安排好自己,要為自己留一點兒“老本”?,F(xiàn)在,有些特困企業(yè)的離退休老人,因領(lǐng)不到退休費使生活無著落。 五是保晚節(jié)。人的一生短暫而平常,但坦蕩磊落的一生總是受人尊敬和和崇拜。人老了,晚節(jié)很重要,它關(guān)系到晚年的幸福,兒女們的尊嚴和自己的身心健康。因而,要保持良好的晚節(jié),要做到麻將不賭、受賄不要、行賄不做、經(jīng)商守法。 2.做“四有”老人 一有高尚的情操。高尚的情操是長期陶冶鍛煉出來的。老年人更需要進一步的陶冶和鍛煉,使自己的生活豐富、充實。如養(yǎng)花、釣魚、練功、健身、書法、繪畫、寫作、吟詩等等,甚至自由自在漫無目的散步都是一種自我充實、一種鍛煉,可以使心情得到調(diào)節(jié)和愉悅。 二有學習的習慣。周總理常說,要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但是知識更新的需要,工作的需要,也是休息和娛樂的需要。何況改革開放的形勢、市場經(jīng)濟的繁榮、民主與法制的各種知識與新聞,更需要我們學習才能適應(yīng)時代、適應(yīng)社會、適應(yīng)生活。 三是有所作為。許多老人唉聲嘆氣:“老了,不中用了!”不得不承認是老了,但我們的心、我們的情還未老,許多老同志擁有爐火純青的一技之長,我們每一個人為社會都還有所作為。 四是有所樂趣。老人精神好,關(guān)鍵在自娛自樂。樂趣還在于我們自己去尋找、去創(chuàng)造。和老伴下下棋、眺跳舞、逛逛公園、和小孫子逗逗樂,就是散散步、練練書畫、種點花草都是樂趣。 3.“三要”做到不會老 一要看得慣。說看得慣,是指要客觀地看待社會的發(fā)展,即使是某些消極影響,也是社會進步中不可避免的。 二要想得開。俗話說: “人比人氣死人?!辈皇遣荒鼙?,而是要想得開。建國前后參加工作,一日之差便有離休與退休之分,同日參加工作職務(wù)相去甚遠,沿海與內(nèi)陸、城市與農(nóng)村貧富差距很大,這些我們應(yīng)該想得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不能太不滿足。只要生活過得去,身體尚好,就要笑口常開。 三要會處事。人老話多、病多、脾氣大,很多人難與老伴、家人、鄰居,甚至原工作單位相處,經(jīng)常吵吵鬧鬧、斤斤計較,不僅難于處事,而且嚴重傷身,實在有害無益。一定要學會正確處事,這也是學習。人雖老,會處事,心情好,病就少,受人尊,不怕老。 4.“二少”做得到 一是少煩惱。煩惱人皆有之,尤其是老年人易自尋煩惱,這是大忌,因此,要學會減少煩惱。 二是少煙酒。戒煙酒不必強求,少煙酒是可以做到的。煙酒因人而異,因人而治,總的說自我感覺良好,感到滿足為適宜。少量喝酒,活活氣血,少量吸點煙,提提精神,感到清爽舒暢,這也是身體健康表現(xiàn)。但切忌貪嗜。 5.“一多”很重要 “一多”,就是要多活動。活動,一是指健身性的運動;二是指社會活動;三是指大腦的活動;四是指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老年人最忌懶惰,最忌長時間泡麻將桌。健身性的運動項目十分多,任選一二項自己喜歡的即可,也可以自編運動項目。社會活動非常必要,既健心又健身,能結(jié)交朋友、開闊視野、增強活力。常動腦,將使你思維敏捷、增長知識、增強記憶力。家庭中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也是理想的鍛煉方式。如做飯、洗碗、掃地、收拾房間、養(yǎng)花種草美化環(huán)境,上街買菜等等,既是一項勞動,也是一種樂趣。返回99健康網(wǎng)首頁>> (責任編輯:王清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