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證指數(shù)歷史平均市盈率一覽表:
滬市大盤市場平均市盈率----滬市上市公司平均股價----后市大勢分析
1994.1.20滬市大盤平均市盈率35.28倍---大盤見所謂777"鐵底"---后照樣無情跌穿
1994.7.29滬市大盤平均市盈率10.65倍----大盤見歷史大底325點---大熊市結(jié)束
1994.9.13滬市大盤平均市盈率33.56倍---大盤見階段頂1052點
1995.2.7滬市大盤平均市盈率18.97倍---大盤見階段頂926點
1996.1.19滬市大盤平均市盈率19.44倍---大盤見歷史大底512點---大牛市開始
1996.12.11平均市盈率47.89倍---大盤見短期階段頂1258點
1996.12.25平均市盈率33.62倍---大盤見歷史大底855點
1997.5.12平均市盈率59.64倍----大盤見階段大頂1510點---大熊市開始
1997.7.8平均市盈率38.17倍---大盤見階段大底1025點
1998.6.4平均市盈率46.27倍---大盤見階段頂1422點
1998.8.18平均市盈率38.83倍----大盤見階段大底1043點
1998.11.17平均市盈率47.04倍---大盤見階段頂1300點
1999.5.17平均市盈率38.09倍----大盤見階段大底1047點---5.19行情爆發(fā)---大牛市開始
1999.6.30平均市盈率63.08倍---大盤見中級調(diào)整頂1756點
1999.12.27平均市盈率48.75倍---大盤見大底1341點---2.14行情1爆發(fā)---大牛市開始
2000.2.17平均市盈率58.42倍----大盤見1770創(chuàng)出1756歷史新高
2000.8.22平均市盈率63,73倍----大盤見2114階段短期的頂
2000,9.25平均市盈率57.37倍----大盤見階段低點1874點
2001.1.11平均市盈率63.01倍----大盤見階段高點2131.98點
2001.2.22平均市盈率56.83倍----大盤見階段低點1893點
2001.6.14平均市盈率66.16倍----大盤見歷史大頂2245點---大牛市結(jié)束---大熊市開始
2002.1.29平均市盈率40.68倍---大盤見階段低點1339點
2002.6.25平均市盈率76.7倍----大盤見階段高點1748點
2003.1.6平均市盈率42.18倍----大盤見階段低點1311點
2003.4.16平均市盈率36.14倍----大盤見階段高點1649點
2003.11.13平均市盈率39.91倍----大盤見階段底1307點
2004.4.7平均市盈率38.81倍----大盤見階段中級頂頂1783點
2005.6.6平均市盈率15.42倍----大盤見歷史大底998點----大牛市開始---大熊市結(jié)束【見底都有這么高的市盈率】
2006.7.5平均市盈率23.31倍----大盤位于1757點【漲得挺快的,一年上漲75%】
2007.2.27平均市盈率35.25倍---大盤位于3049點
2007.5.29平均市盈率36.4倍----大盤見階段高點4335點
2007.6.5平均市盈率31.1倍---大盤階段性大底3404點
2007.10.16滬市大盤平均市盈率47.04倍----大盤位于6124點
2007.11.6滬市大盤平均市盈率44.53倍---大盤位于5536點【持續(xù)了兩年半的大牛市】
——這是轉(zhuǎn)載子網(wǎng)上的,數(shù)據(jù)沒有考證!點位和平均股價是沒有參考意義的!只有估值才是最為重要的參考之一!
——2008年10月份上證指數(shù)市盈率達到了12倍左右。除了1994年,歷史第二低!這個原因可能就是全流通時代,大盤估值中樞的下移!
——由以上的歷史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歷史上A股的估值中樞應(yīng)該在30-40倍之間!市場最高可沖至60至70倍的市盈率!
——未來3年中國股市進入全流通時代,新的股市估值中樞將建立在與前17年完全不同的價值中樞區(qū)間。在股權(quán)分置改革之前,中國股市的高估值是建立在法人股,國有股未流通基礎(chǔ)上,據(jù)專業(yè)研究人員統(tǒng)計,過去17年,滬市最低點平均市盈率是21倍,最高點平均市盈率是51倍,大至在21倍與51倍左右的區(qū)間波動。股市價值中樞基本圍繞36倍這一價值中樞上下波動。
那么,全流通時代的A股估值中樞必然面臨著下移,大概是在多少倍的市盈率呢?考察一下國外成熟市場的情況先!
“考察全球主要資本市場如港、日、新、美、英、法、德等多數(shù)采用成份指數(shù),只有加拿大、臺灣、韓國等次要市場和NASDAQ采用綜合指數(shù)。在中國運行歷史較長的指數(shù)都是綜合指數(shù),采樣范圍包括了整個市場。從這個角度講,拿反映整個市場的綜合指數(shù)和境外反映上市公司精英的成份股指相比,是不合理的。美國最重要的指數(shù)是道瓊斯30種工業(yè)指數(shù)。道瓊斯30種工業(yè)指數(shù)是選擇了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28家公司和在NASDAQ上市的2家公司合計30家在美國最有投資價值、最有實力的上市公司為樣本計算,從而產(chǎn)生的指數(shù)同樣,道瓊斯30種工業(yè)指數(shù)也不可能完全反映美國整個市場13000余家股票總體市盈率水平。香港恒生指數(shù)只選取了33個香港股市中最優(yōu)秀的公司做樣本,并不能準確反映香港主板市場的狀況。香港主板有813家上市公司,其中有比例高達40%的虧損股,因此,不能用這33個精英公司組成的香港恒生成份指數(shù)和國內(nèi)股市綜合指數(shù)進行比較,只有香港市場和大市場的全體或者兩者的成份股才具有可比性。通過比較可以看到,全球主要市場成份指數(shù)算術(shù)平均市盈率大都在15-35倍之間,而和我國未來新發(fā)全流通股票市場具有模擬可比性的恒指、道指、標普500、倫敦金融100指數(shù)算術(shù)平均市盈率分別為30、22、33、25倍,所以我國未來全流通股票平均市盈率超過30倍應(yīng)屬正常。”
——其中,恒指、道指、標普500、倫敦金融100指數(shù)算術(shù)平均市盈率分別為30、22、33、25倍這個我不知道準確與否,如果哪位朋友知道,路過于此,可否提供相關(guān)資料?謝謝!
——如果準確,那么保守估計估值中樞應(yīng)該在25倍-30倍之間!至于最高上升到多少,最低又下行到多少!那要視宏觀經(jīng)濟的運行情況以及人們預(yù)期情緒的反應(yīng)!
——這樣的預(yù)測探討其實挺無聊的,關(guān)鍵還是放在對行業(yè)企業(yè)的研究上!
圖表顯示了過去135年經(jīng)周期性調(diào)整后的標普500指數(shù)市盈率。如圖可見,今日26倍的市盈率遠高于15倍這一長期均值,事實上,僅低于歷史上兩次股市崩盤前數(shù)月的市盈率。2014年08月0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