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位深諳時尚之道的朋友曾講過這么一回事:她不否認自己喜歡愛馬仕的圍巾,但她跟別的跟風消費的人不同的是,她深知愛馬仕的文化精髓,熟知愛馬仕的圖案特點,知道哪個年份出過什么經(jīng)典款型,永遠只選擇適合自己的兩種色系。 她說香港愛馬仕店里擺出來的永遠品種很單調(diào),款型不多,最好的單品很難看得到,如果你不說韓語、日語或英語,便很難享受到抽屜待遇。 這個“抽屜待遇”我特感興趣,原來,最好的都藏在抽屜里了,她們不喜歡那種什么都不懂的有錢人,一進愛馬仕店就說:“什么是最流行的,這個我全要了,還有嗎?”那是不受歡迎的客人,被她們瞧不起。如果你懂行,即使不買,都沒人瞧不起你。 任何一個事物,都是有門檻的,錢不是門檻,而是與之配套的,你的心性有沒有配得起大牌的內(nèi)涵?有沒有自己的品位、堅持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然后再去選擇。并不是別人都說這是大牌,你就要買來作身份的象征。 而她享受到抽屜待遇,不是因為她會英語或是日語,而是因為她熟知愛馬仕的尺寸和絲巾名稱、自己適合的色系,愛馬仕每款都有名稱,而她能準確說出她要的款式在哪一年出過,她還可以在店員面前自如嫻熟地表演絲巾的多種系法,她就這樣通過了資格驗證,順利享受了“抽屜待遇”,找到了一款最適合自己的。 真正好的商品,都希望有知音,而不是暴發(fā)戶式埋單的人。她這樣說,我真的替在歐洲豪購,一擲千金,卻得不到任何尊重的有錢人可惜。 突然想起一位見多識廣的朋友給我講起這么一件事,她先生去瑞士手表店幫國內(nèi)的朋友帶一塊手表,因為趕時間,急匆匆詢問店員,然后準備購買離去,完成受人之托。但是老店員卻不緊不慢地說,別急,你先聽聽我們手表的聲音,看看表的結(jié)構(gòu),坐下來喝一杯咖啡再決定吧。 推開店門,一個噴泉池邊居然有天鵝,這位朋友聰明地這樣總結(jié),想買表,先安靜看看天鵝吧,他們的表只賣給懂得欣賞、了解的人,要遇到知音,不然表會寂寞。 |
|
來自: HXSSMADI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