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原理
陰陽原理
自然命理學(xué)強調(diào)論命必須遵循陰陽的自然規(guī)律,要陰陽分開各自表術(shù)。陰有陰路,陽有陽道,陰陽不同路。如庚金為陽金,以克為功,最喜丁火鍛煉,以成劍戟;而辛金為陰金,以泄為美,則喜壬水掏洗,以成清澈。壬癸雖同為水,癸為雨露之水,壬如江河湖海之水。潤土之力,壬水不如癸水,癸水為天然潤澤,出于自然;去署解炎灌溉之功,癸水則不如壬水力大。丙丁雖同為火,丙如天上太陽,丁為人間爐火。除寒解凍,非丙不可,緞煉頑金,則非丁不能。
五行陰陽相混,必須要去掉一個,否則必起爭斗,尤如正負電源一樣,相混必拼出火花,導(dǎo)致電源斷路。尤其是定用神時,陰陽二神相混,如果無法制去一個,是不能定為用神的,一山藏二虎,如何得安寧?行運亦是如此,當(dāng)真假之神(真用神與假用神)同衰或同旺就是敗運,必然會引發(fā)災(zāi)難。(如原局假神受制,行運真衰假旺亦無妨)
目前多數(shù)論命是沒有分開陰陽論述的,用神是什么五行也不管陰陽都作好運(或壞運)而論,而所得的結(jié)果也時對時錯,其準(zhǔn)確率也大大降低。 五行運動原理 五行是以能量態(tài)布滿天地之間的,天干是能量態(tài)的,沒有什么固定形態(tài),只有依附在有形質(zhì)的地支之上其功能才得以顯現(xiàn)。在一個排好的四柱中,從理論上講,任何一柱之間都可以相互作用,關(guān)鍵點在于組合與氣的流通路線。生克的條件在于是否同氣、通氣。氣的流通路線,主要是看某種五行氣數(shù)的旺衰與柱中的組合來確定其走行的方向、路線。 五行在通常狀態(tài)下要做兩件事情,一是去生其他五行,再者就是受其他五行之生,此兩種情形統(tǒng)稱之為“順”。當(dāng)周圍的環(huán)境(組合)不允許這種五行按正常的“順”的道路運行時,此種五行能量無處宣泄,那么這種五行就要對周圍五行進行“克”。若沒有克的對象,則喜“被克”,此情形稱為“逆”。 如果一種五行周圍組合有生我者,又有我生者,還有我克者,并有克我者之幾種情形,那么這種五行的走行路線應(yīng)當(dāng)是怎樣的呢? 在通常狀態(tài)下遇到這種情形,最先論生,即我去生其他五行,這是大自然最本源之理。我去生其他五行了,所以我之體力、能量消耗最大,此時最需要補充能量,最直接途徑是受生。 當(dāng)四柱中有生我、我生這種組合時,生我與我生這兩種運動狀態(tài)是同時進行的。此時的我不會去克其他五行,即使柱中有“我克”的五行組合,我也不會去克。這便是貪生(受生、我生)忘克的來源。 一般來說,胎、養(yǎng)、長生之類的五行,最喜受生。不具備克其他五行的能力,這類五行最主要是吸收能量,猶如胎兒、嬰兒般,只管吸收母親營養(yǎng),以成長身體,并不會像成年人那樣去競爭、拼搏、戰(zhàn)爭。 同理,冠帶、臨官、帝旺之類的五行,由于其能量比較強,能量強了首先要宣泄出去,而宣泄最直接的渠道是“生”,于是這類旺相的五行最本能就是去生其他五行。如果沒有相生其他五行的組合,那么這些旺相的五行能量得不到及時宣泄,就會本能地去克其他五行,以消耗自身過旺的能量。 死、墓、絕之類的五行,猶如墓年老人,其生扶能力與受生能力都很弱。即這種五行的吸納、受生能力很差,生扶其他五行的能力也很差,同時最怕受到另一種五行的克制。并且也沒有克其他五行的能力。 然而五行之用,各有其固有的特點和本性,在生生克克之間,奧妙無窮。陰生陰,陽生陽,陰主生,陽主克,而壬癸喜辛金之生育,甲木卻喜庚金雕琢,癸水如雨露之潤澤,壬水卻如江河之灌溉,丙火最喜壬水輝映,庚金則喜丁火之鍛煉,辛金喜生樂泄,庚金喜壬水泄其鋒銳,此皆為出于自然。 五行合化原理 天干五合,地支六合,自然命理學(xué)一般不論合化,只論因合而合留或因合而合去的理念。只有日元與月干或時干相合,而且有合化的條件成為“化氣格”或“從化格”時才論合化。 天干合化成功的必要條件是:合化后的五行必須是旺相的、當(dāng)令的、氣數(shù)足的五行,被合化后而變性的天干五行必須是失令的、休囚的、氣數(shù)不足的、無根的(包括地支中余氣、雜氣通根)、無比助的,否則只能論合拌,不論合化。 地支合化成功的必要條件是:合化成功后的五行必須是氣數(shù)足的,五行旺相的。參與合化并且變性的五行必須是衰弱休囚的、不通根通氣的、并且無生扶比助的,否則只能論合拌,不能論合化。 合就是和好,合作,幫助之意。當(dāng)某字受到刑沖克泄時就是受到一種威脅,正處于危險之中,此時恰好又有一字來合他,好比一個人在危難之中得到了他人的幫助,解救一樣,他就不用去逃避,去害怕了,可以安心地留下來,但當(dāng)一個人沒有任何壓力與威脅,而有與自己親善的好友邀約時就會樂意而順從地去。因此自然命理學(xué)認為:凡有克泄刑沖之字遇合為留,凡無刑沖克泄遇合之字為去。所謂去,就是暫時不存在之意,要待歲運再逢合時才回來。 當(dāng)然,合去或合留都有他正反兩方面的意義。如果喜神被合去,就成了英雄無用武之地,好運氣被他人奪走了;如果是忌神被合去,而喜神又得生旺,則喜上加喜,為錦上添花了。歲運最喜被原合去的喜神合回來,合回原局則有喜慶或吉運來臨。大忌原被合去的忌神被合回來,忌神回原局則災(zāi)難來臨。因此,孰吉孰兇還需看原命局與歲運的組合,必須認真推詳。 例:乾造:己巳 甲戌 乙卯 丙子 地支卯戌合乙去戊留,天干甲己合己去甲留。 中和原理
在總結(jié)歸納先賢論命方法時,在觀察大自然五行運動規(guī)律中,我們?nèi)ゴ秩【?,去偽存真,并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命局(又稱四柱八字)中存在著一些基本的規(guī)律,這些基本規(guī)律和原理是進行八字預(yù)測非常重要的定律。
<<三命通會>>云:“夫論五行之用,多則太過,少則不及。其氣其數(shù),有余不足,皆能致兇;抑揚歸中,然后為福?!敝袊糯淼暮诵木褪侵泻推胶?。 所謂“中”,就是適中,既不會不夠,也不過分?!爸小敝v的是陰陽、旺衰是否符合中庸之道。我們通過一個八字在月令坐支及其它干支是否得根氣及與各干支的生克制化為日主評定旺衰,旺一點弱一點都沒有問題,太旺、不及為病,中庸為健康。一個五行十神只要得月令或在地支得一有力之根氣,那么不管偏旺一點還是偏弱一點,即可稱之為“中”,視為健康態(tài)。只有太旺或不及才視為病。這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為亞健康狀態(tài)是一樣的,仍稱健康。亞健康態(tài)就是八字中的偏旺、偏弱態(tài),他們照樣能擔(dān)財官得名利,不影響富貴貧賤。 太旺和不及是五行之氣的兩種特殊體,過盛,則亢;過弱,則死。這兩種情況都不能成為上好的八字。所以日主過旺者宜泄不宜克,旺極者宜生宜扶;過弱者,宜泄宜克,此為顛倒之妙用。這兩種八字不在中庸的范圍內(nèi)自然取用法則不同,至于其它日主旺一點弱一點日元只要稍有根氣和其它五行不偏離二八法則及為中庸。 所謂“和”,就是和諧?!昂汀?/SPAN>講的是十神與日主的關(guān)系,和者吉、戰(zhàn)出兇。其實質(zhì)是講十神與日主的有情無情。雙方有情的,財官親近日主得富貴;雙方無情的,財官排斥日主必貧賤?!昂汀?/SPAN>所包含的內(nèi)容很多,重點包括陰陽、旺衰、吉神兇神、清濁混雜、以及生克制化刑沖合害破。比如兩者力量均等時為和、力量相差懸殊時則成戰(zhàn);比如異性生克有情為和、同性生克無情為不和;比如陰陽同旺無情必戰(zhàn)、陰陽同弱不和必衰;等等。“和”者“宜全則全,宜缺則缺,宜生則生,宜克則克”。“和”是論富貴貧賤、壽夭吉兇的核心,也是論日主與外界各種人事關(guān)系的重器。 中和原則是中國哲學(xué)的一大原則,也是儒家思想的內(nèi)核?!爸泻汀?/SPAN>,就是用“中”的方式,來達到“和”的目的。自然命理學(xué)把中和原則作為論命原理是極有道理的,中和為美,平衡為美是一切事物運動和發(fā)展的穩(wěn)定狀態(tài)。宇宙萬物要求平衡,無論是日月星辰的運動態(tài),還是自然界的生態(tài)活動都是如此,只有這樣才能出現(xiàn)祥和狀態(tài),不然就會發(fā)生大的災(zāi)難。對于命局來說,它要求分析四柱結(jié)構(gòu)組成要素的比例和相互關(guān)系,考察它們是否處于協(xié)調(diào)、和諧、均衡等平衡狀態(tài)中,也就是四柱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多少比例相似,毎一種不至于過多,也不至于過少。一般來說,一個四柱結(jié)構(gòu)能符合中和原則,就是一個具備成功因素的結(jié)構(gòu)。 清純原理 “清純”,包括兩個方面:“清”和“純”。所渭“清”,主要是指四柱結(jié)構(gòu)中各要素的配置比較合理,相互之間能起援助的作用,而不是牽制或破壞作用。所謂“純”,則是指配置要素本身比較單純。由于配置要素比較單純,則結(jié)構(gòu)也隨之單純起來,往往會帶來某種形式上的整齊,或者天干兩干不雜,或者地支成方成局,氣聚一方,這都會造成一股氣勢,一種精神,一番形象,顯然,“純”是“清”的一種補充。<<滴天髓>>說:“一清到底見精神,管取生平富貴真,澄濁求清清得去,時來寒谷也回春”。這是對“清”的高度評價。顯然,“澄濁求清”是四柱結(jié)構(gòu)追求的一個目標(biāo)。 清純而有氣,就會精神貫足;清純而無氣,就會精神枯槁。精神枯槁,邪氣就會進入;邪氣進入,清氣就會散去;清氣散去,命主不是貧窮就是卑賤。 例如正官格,日主衰弱而有印綬,忌財星而財星不出現(xiàn),它的清純就可以知道了。即使有財星,也不可以馬上就看作混濁,必須看命局的情勢。比如財星與官星貼近,官星與印綬貼近,印綬與日主貼近,就會財星生扶官星,官星生扶印綬,印綬生扶日主,印綬的源頭反而更長了,行運再生助印綬,自然富貴。 同樣無財星也不可以馬上便看作清純,也要看命局的情勢?;蛘哂⌒菬o氣,與官星不通;或者印星太旺,日主枯槁衰弱,不受印星的生扶;或者官星貼近日主,印星被遠遠隔開,日主先受官星的克制,印星卻不能化泄官星而生扶日主,如果行運再遇到財星官星,那就不貧窮也夭折了。由此可見清純之理了。 宮位原理 宮位是一個八字整體先后、主次、大小等等最直接表述,掌握了八字的宮位原理,很多信息之象就可以更加生活化、形象化、具體化的推導(dǎo)而出。 年為父母宮,月為兄弟宮,日為夫妻宮,時為子女宮。 年月為天、為大、為尊、為先天為陽、為外界、為精神世界。 日時為地、為小、為卑、為后天為陰、為自己、為現(xiàn)實生活。 年月為思想,日時為行為。 年月為穩(wěn)定,日時為變化。 年為思想,月為靈魂,日為心理,時為行為。 年為根,月為苗,日為花,時為果。 年柱代表1-16歲,月柱代表16-32歲,日柱代表32-48歲,時柱代表48-64歲。 宮位之理,年月為大,官得用就是大官,日時官得用相對與年自然就是小官。年月吉神發(fā)用制兇神早期就有成就且人生平臺高。若年月無吉神發(fā)用日時有吉神發(fā)用,那就說明此人成功相對比較晚,千辛萬苦才可以出頭;兇神在年月無制的災(zāi)禍相對與兇神在日時無制的災(zāi)禍要小,因為年月主靜日時主動;年月克日時就是一個自我約束比較強的人,日時克年月多少都有點抗上,年月為尊為父母領(lǐng)導(dǎo),克自然就是抗了……這就是宮位的妙用,一字差組合變?nèi)P皆變,這是一般僅靠旺衰法論命的大眾所不能企及的。 空亡原理 氣始于子、形始于甲,則甲配子,按順序乙只有配丑,直至癸配酉,為一旬,即甲子旬。至此干形用盡,還剩戌亥兩支。甲子旬中,戌叫空、亥叫亡,統(tǒng)稱空亡。以此類推,用六甲旬推算,甲戌旬中申酉空亡,甲申旬中午未空亡,甲午旬中辰巳空亡,甲辰旬中寅卯空亡,甲寅旬中子丑空亡。 月令昭示節(jié)氣之“氣” 的深淺,以日論月令空亡只能論其字空亡,其“氣” 永遠存在,是不會空亡的。我們在實際預(yù)測中,也不能把當(dāng)月令為空亡時作為空看,只有判斷應(yīng)期時才把空亡的填實之年,月,日,時作為應(yīng)期,所以說要明白它的道理,以便在實際應(yīng)用中不會錯。判斷命局五行的旺衰,無論月支是否空亡,都應(yīng)以月令作為判斷五行旺衰的依據(jù)。 大運出現(xiàn)空亡不論出空,大運管十年,但具體吉兇的作用在流年流月中出現(xiàn);流年是作用大運吉兇的具體事實,所以流年可論為出空。大運雖不出空,但空亡之力還是有的:一是比不空亡的力要弱許多;二是需要處于動態(tài)的作用出空方可與其他干支發(fā)生作用,那時產(chǎn)生巨大的動態(tài)性比不空之力還要大。這就是積蓄力量,待時而發(fā)的原理。 空亡是針對地支論,天干沒有空亡的說法??胀鲋饪仗摕o力,并非沒有。八字中某支空亡,是其特性隱藏起來不發(fā)揮作用,但還是屬于命中的。地支在力量弱時,空亡無力,不起生克作用。地支在力量較強時,空亡有一半、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之力,待出空時力量大。這樣的力量會起到助威作用,對日干的格局起著關(guān)鍵性作用;待出空時,在很多方面比不空時發(fā)揮的力量還強大。<<調(diào)玄經(jīng)>>云:“金空則響,火空則明,水空則清,木空則折,土空則崩”。 八字是由年月日時四個時空組成,各自發(fā)揮著特定的作用,它們是不同的時空點,相互之間又有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缺一不可。如果一個空亡就舍棄不用,不符合自然理法。 六親星定位原理 眾多論命在看六親星方面,都是以偏財作父親星(無偏財看正財),正印作母親星(無正印看偏?。?,正官作丈夫星(無正官看七殺),正財為妻星(無正財看偏財),食神或七殺為兒子,傷官或正官為女兒,比肩為同性手足、劫財為異性手足等一成不變的定性規(guī)律,也不分喜忌,不分陰陽混雜,不問生克制化,一旦定性,一塵不變。這種論法往往誤差很大,有的甚至離題萬丈,準(zhǔn)確率甚低。 自然命理學(xué),看六親星雖然取點相同(定六親星),但決不是永恒不變,必須要看該六親星是喜神或是忌神,如果是喜神當(dāng)然為好,但如果是忌神,你不能說他(她)的親緣關(guān)系永遠都不好甚至一輩子無緣吧。這種情況,就必須要看制去該忌神或泄去該忌神之神了。如制去忌神之神又混雜或為忌神時,還須再尋他神……這就是六親星定位定侓。 總而言之,六親星定位,是依循命理為依據(jù),根椐各六親不同的定義為準(zhǔn)則而進行的。 例:乾造:甲辰 丙子 乙未 丁亥 此造地支子辰半會壬癸水,日時支亥未會甲,干透甲丙丁,水木并旺,丙丁火休囚。故取甲為用神,壬生甲、已土制癸為輔(喜)神。 命局出現(xiàn)一個偏財(未中已土)一個正財(辰中戊土),財星混雜,不能作父星看,又因己土偏財為喜神,戊土正財為忌神,所以必須要把戊土忌神制去才能得到己土喜神。甲木是制去戊土之神,所以甲木作父親星看。 命局中有壬癸正偏印星,同樣道理,必須要把癸水忌神制住才能得壬水母星,原局未中己土制子中癸水,故己土作母親星看。 動靜內(nèi)外原理 <<皇極經(jīng)世>>云:靜則隨方而定,動則依數(shù)而行。蓋動者,機之先見者也。 按照命理動靜理論,原局為靜,歲運為動。歲運有權(quán)生克沖刑原局,而原局沒有權(quán)利生克沖刑歲運。 在大運流年中,相對來說,大運為靜,流年為動。 在天干地支中,原命局天干主天主動,地支主地主靜。 陽干支為動,陰干支為靜。 于十神星論之,梟劫傷殺為動,財官印食為靜。 于五行論之,納音五行為動,干支五行為靜。 原命局中,天干為外,地支為內(nèi)。年月柱為內(nèi),日時柱為外。 天干為外部信息,如社會活動能力、事業(yè)狀況、工資水平、職位高低、財源多少、長相特征、外遇狀況等;地支為內(nèi)部信息,如工作穩(wěn)定程度、偏財大小、婚姻質(zhì)量、外遇關(guān)系、身體狀況、心情好壞、子女情況等。 冬至后出生之人:子、丑、寅、卯、辰、巳為內(nèi), 午、未、申、酉、戌、亥為外。 夏至后出生之人:午、未、申、酉、戌、亥為內(nèi), 子、丑、寅、卯、辰、巳為外。 于大環(huán)境而言,原命局己有的八個字為內(nèi),大運、流年為外。 原命局己有的八個字為內(nèi),原命局中沒有的干支為外。 |
|
來自: 水坤命學(xué)館 > 《待分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