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初到美國,往往會覺得美國的陽光格外明媚,這當然不是因為美國的太陽比中國的明亮,而是人家空氣沒有受到什么污染。其次會發(fā)現(xiàn)美國人特別喜愛陽 光,海濱、草地上擠滿了曬太陽的人們,大街上見不到有人打太陽傘,而在戶外活動,也不像中國人那樣選陰涼的地方,而是在太陽底下進行。美國姑娘們以把皮膚 曬成褐色為美,太陽曬少了,還要專門在室內(nèi)用紫外輻射來照。如果美國化妝品像在中國那樣以“美白”為號召,定然是賣不出去的。 但這種熱愛陽光的文化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后果:皮膚癌稱為美國發(fā)病率最高的癌癥,每年大約有100萬名美國人被診斷得了皮膚癌,近一半的美國人在65 歲時至少已得過一次皮膚癌、90%的皮膚癌是因為皮膚皮膚過度暴露在陽光下引起的,特別是對淺膚色的人影響更大。因此美國皮膚癌基金會有一句著名的口號: “如果你崇拜太陽,祈禱你不得皮膚癌?!?/p> 這就催生了一個龐大的防曬霜市場,光是獲得美國皮膚癌基金會推薦的防曬霜品牌就有60多種。它們的化學成分其實都差不多,包括兩類:有機的成分(例如二苯甲酮-3)能吸收掉紫外線,無機的成分(例如氧化鋅)則是不透明的顆粒,用來反射掉紫外線。 為了吸引消費者,各個品牌的防曬霜往往標榜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質(zhì),比如號稱能防水,能全日防曬,防曬系數(shù)高等等。反正一般的消費者對防曬系數(shù)沒有概 念,覺得越高越好。為此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在1999年作出規(guī)定,防曬霜在標注防曬系數(shù)(SPF)時不能高于30,30以上的標為30+。 不過這個規(guī)定似乎并沒有被嚴格執(zhí)行,我在美國就買到過SPF45的防曬霜。 防曬系數(shù)是根據(jù)防曬霜延緩陽光曬傷的程度測定的。例如,如果一個人暴露在陽光下過了12分鐘皮膚會曬傷,那么涂了SPF10的防曬霜,就能保護皮膚120分鐘后才被曬傷。這是1962年就開始使用的一個標準。但是鎮(zhèn)魂歌標準并不能完全反映防曬的效果。 這是因為陽光中紫外線能對人體產(chǎn)生山海的有兩類,波長短的(波長在290到320納米之間)叫UVB,波長長的(在320到400納米之間)叫 UVA。導致曬傷的是UVB,因此防曬系數(shù)反映的是對UVB的防護效果。但是UVA雖然不引起曬傷,卻能深入到皮膚的深處,是引起皮膚變黑和過早老化的主 要因素,并且和UVB一樣都能導致皮膚癌。而且,UVA對皮膚的損害能持續(xù)很長時間,即使不照陽光也還會繼續(xù)累積。有一項研究表明,用相當于正常陽光輻射 量的UVA照射兩周之后停止照射,過了16個月,還能在皮膚上檢測到紫外線導致的基因突變,而且突變量持續(xù)累積,可到32倍。 在UVA的危害被人們認識到后,市場上各種品牌的防曬霜有都紛紛聲稱能對紫外線提供光譜保護,意思是不僅能抵擋UVB,也能抵擋UVA。但是對UVA的保護效果如何,卻沒有標準,難辨真假。 為此,F(xiàn)DA發(fā)布防曬產(chǎn)品新規(guī)定草案,除了吧防曬系數(shù)的限制提高到SPF50+,主要就是要為UVA的防護制定標準,用1到4星表示對UVA的防護效果的高低。 其實,防曬霜究竟能起到多大的防護作用,是一直有爭議的,有的研究甚至認為,如果防曬霜使用不當,不是每過2小時就涂一次,對皮膚的損傷反而更大。 不過,紫外線能夠?qū)е缕つw癌和皮膚過早老化,卻是沒有疑義的。保護皮膚的最好辦法是躲避和遮擋陽光,使用防曬霜只是最后的選擇。 (來源:科學公園 作者:方舟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