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后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完白山人、笈游道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安徽懷寧人,少敏穎,好刻石。經梁巘介紹至江寧梅镠家,觀秦漢以降金石善本,客梅宅八年,篤志摹習,不舍晝夜,成其印藝及書藝大業(yè)。印藝上探秦漢魏晉,下法梁袞——程邃,且以書入印,剛健婀娜,開印壇皖派,與浙派相頡頏,且對后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功莫大焉。書法精四體,且皆有獨特面目。其弟子包世臣稱:“懷寧布衣篆、隸、分、真、狂草,五體兼工,一點一畫,若奮若搏。蓋自武清以后,間氣所鐘,百年來書學能自樹立者,莫或與參,非一時一州之所得專美也?!备甙恋内w之謙,對鄧氏也極服膺,稱: “國朝人書以山人為第一”。 |
|
來自: 雨林修養(yǎng)館 > 《明清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