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證治 本病部分屬于祖國醫(yī)學“虛勞”, “失眠”’ “心悸”,“虛損’, “腎虛”, “不寐”、“心腎不交”等范疇。古人以神志之內傷痛,大致分為兩類,一為傷營一為傷志。營是有形之物,志是無形情志。胃,大腸、小腸,膀胱為四形臟,故傷腑。五臟皆藏神,傷臟故傷神而傷志。 傷情志即勞傷五臟。五臟雖均可受傷,但以心為主,其次則為脾、腎、肝,肺等。心藏神,思傷脖,怒傷肝,恐傷腎,悲傷肺· 。 此病主要癥狀為失眠、心悸,氣短,頭暈、頭痛,腰酸、腿軟,記憶力減退但在臨床治療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1.心脾兩虛型 失眠,心悸、氣短、善太息,不思飲食為主證,舌苔薄白,脈多細弱。法宜雙補心脾,方用歸脾丸和補心丹同用。 2.腎虛型 男性多見,頭昏,健忘、思想不集中、夢多,宜用杞菊地黃丸合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1)腎陰虛型 腰酸腿欹,頭暈較甚,或有頭痛,夢遺滑精,舌質紅,苔黃或無苔,脈多細數而尺脈偏弱,尤以左脈為顯,法宜育陰安神,方用杞菊地黃丸,朱砂安神丸. (2)腎陰虛火旺 除腰酸腿軟外,則常有夢遺滑精,尿黃,舌凈成色赤, 苔黃,脈細數,法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丸加減或大補陰丸。 (3)腎陽虛型 除失眠、多夢外,腰酸腿軟怕冷,或腰痛,勞則增劇,或陽萎、早泄。法宜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方用金匱腎氣丸。 3.虛煩、心陽不足 即《金匱要略》)所謂“虛勞虛煩,不得眠”為主要癥:法宜養(yǎng)血和肝安神,方用酸棗仁湯或四物安神湯. 4、心陰不足、心火熾盛 證見心煩,舌赤,脈數,口干.方用黃芩黃連阿膠雞子黃湯. 5.血虛傷津型 此乃心肝腎三臟津血虛耗,則火熱上擾,遂致失眠多夢,心煩心悸,口干,舌紅或于,脈多細數,法宜養(yǎng)血安神,方用補心丹,朱砂安神丸。 6.痰溫擾胃型 濕痰上擾,胃中不和,惡心,嘔吐,不欲飲,不眠,苔白膩脈緩。治宜和胃祛痰安神,方用溫膽湯加味或半夏秫米湯。 本病習用丸劑乃因慢性病病程長,變化少,用藥宜守方,治療宜持久,故宜丸劑,久服以求根治。急性病多變化,主證變則方變,宜應變以遂機,急性病宜速決,湯劑靈活力大,故急性病宜用湯劑。 |
|
來自: johnney908 > 《精品文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