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特拉(Petra)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于約旦安曼南250公里處,隱藏在一條連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峽的狹窄的峽谷內(nèi)。古代曾為重要的商路中心,厄多姆國的都城。1812年以來陸續(xù)發(fā)現(xiàn)許多古跡,大都雕刻在一條深谷的巖壁上。為約旦旅游業(yè)的重點城市之一。
![]() 作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紅玫古城佩特拉用其沁入人心的美震撼著世人,佩特拉在希臘語中是“石頭”的意思,又因周圍的巖石基色為粉紅色,在朝霞和夕陽的映照下尤其迷人,世人又稱它為“玫瑰城”。" ![]() 故事的曲線就像被風吹過的波紋一般立體,也許納巴泰人想謹守紅玫古城的秘密,擔心外面世界的紛擾會干預他們的悠閑生活,他們緊緊地守護著佩特拉的一切。而化石上的神奇花紋似乎在向人們講述著兩千多年前有關歷史的故事。" ![]() 到穆斯林入侵時,佩特拉已幾乎是一座空城。此后的十幾個世紀里,佩特拉被外界遺忘,直到1812年瑞典探險家冒險闖入佩特拉,它才被外界發(fā)現(xiàn)。佩特拉整座城市的高大雄偉的殿堂排布在周圍山崖的巖壁上,門檐相間,殿宇重疊,十分壯觀。" ![]() 貝都因人是以氏族部落為基本單位在沙漠曠野過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亞和北非廣闊的沙漠和荒原地帶。在這白云蒼蒼的兩千多年里,貝都因人一直守衛(wèi)著古城,腳下的這片泥土,就是他們深深眷戀的故鄉(xiāng),他們不想改變現(xiàn)狀,也沒有想過改變。" ![]() 紅海商路興起后,佩特拉逐漸衰落,更在363年和551年被兩次地震毀滅了大部分建筑。到7世紀便幕天席地,但這就是他們賴以生活的家園,他們深深眷戀的故土。盡管與世隔絕,盡管荒無人煙、幾乎寸草不生,神秘的納巴泰人的后裔卻一直守護在這里。遠遠看去,貝都因人有一種類似強盜的匪氣,就像電影《加勒比海盜》里化了煙熏妝的杰克船長,也因為這樣的裝扮會讓人從心里產(chǎn)生一種戒備,我想這可能跟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有關。" ![]() 在佩特拉,到處可見兜售貨物的小販,這些生活在紅玫古城的貝都因人生活困乏,僅靠販賣旅游紀念品的一點微薄收入來維持生計。" ![]() 在用當?shù)貛r石雕刻的旅行紀念品中有大量的駱駝圖案,從中可以看出駱駝對貝都因人很重要,而且貝都因人喜歡稱自己“駝民”。來到佩特拉,當然要帶些紀念品,這些巖石雕刻的石牌不僅僅是紀念品,在他的背后一定有很長的故事,無法言盡。" ![]() 感覺就像是在穿越時光隧道,而不遠處光芒四射的地方就是隧道的出口,穿過出口是另一個世界,一個充滿奇跡的世界。興奮,激動,腦海里努力想象與回放電影《印第安納瓊斯與最后的十字軍東征》,傳說中的紅玫古城就在山谷深處,蜿蜒曲折的蛇道似乎也在講述著關于這個謎一般的故事,讓人陷進那段歷史,顛覆了時間,顛覆了距離,忘卻了日出日落、夏暑冬寒。" ![]() 站在“The end of the world”眺望紅玫古城佩特拉,欣賞 Monastery(修道院)神話般超塵脫俗的美。然后等到氣息調(diào)勻,開始回想,如果剛才那兩個小時的旅程沒有堅持,我又怎么能夠看見這如此壯麗的景色。" ![]() 遺跡留給人們文化,也留下了許多值得追憶和思考的歷史。沉浸于佩特拉的景色中,我久久不愿走出。有學者說佩特拉的文明似乎是一夜之間消失在歷史的迷霧中,而這一點,納巴泰文明很像印加文明,來也突然去也突然。據(jù)說印加文明的消失,主要是因為西班牙探險家?guī)サ募膊?。而納巴泰人敗于羅馬人后,一下子無影無蹤,未留下一絲線索,只有一整座石城讓世人觀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