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話說民國名醫(yī) [ 張錫純 ] 09"龍眼肉"治 心脾氣血兩虧(心怔忡、便血、崩漏) 如果吃龍眼肉是當(dāng)零食干吃,容易上火,古代是蒸熟或用開水泡熟 才吃的才不上火。 挑選龍眼肉時(shí)深色的比較好https://www.youu ube.com/watch?v=_5RLnIKMS1o 歸脾丸中就有龍眼肉 脾 是 統(tǒng)血 功能 是 固攝 身體中的液體(血,精,尿,涕) 多夢是心血不足的表現(xiàn) 容易被下嚇是 心氣虛的表現(xiàn)(治療 心氣虛 用 補(bǔ)益心氣茶:炙甘草 10克 小麥15-30克 大棗 5枚 蓮子 10克 泡水喝 代茶飲, 補(bǔ)益清心茶:炙甘草 10克 小麥15-30克 大棗 5枚 蓮子芯 3克 泡水喝 代茶飲)
玉靈膏 龍眼肉一兩,西洋參一錢,用鍋蒸熟成膏狀(蒸三小時(shí)候后打成糊,再放時(shí)鍋里大火收成膏狀即可,忌銅鐵器,會降低本品藥效),每日早,晚一勺(出自清代 王孟英 食療大家 《隨息居飲食譜》中列出所有食物的藥性)
看手指甲上的縱紋 只在成人手上出現(xiàn),小孩不會有的。當(dāng)成人手指甲上出現(xiàn)縱紋時(shí),一定要提高警惕,這說明身體氣血兩虧、出現(xiàn)了透支,是肌體衰老的象征。
話說民國名醫(yī) [ 張錫純 ] 07"山萸肉"補(bǔ)心肝腎三臟之陰https://www.youu ube.com/watch?v=rX-vJ1bBAXQ
山萸肉 9克 炒酸棗仁(也叫炒棗仁)搗碎6克成粉末 山萸肉熬水沖服炒棗仁 ,這是每日的量一兩37.8克一副,10副藥見效 生氣傷肝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