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按:入手了康泰時1.4/85鏡頭之后,才深刻感受到蔡司的魅力。從前讀書的時候,能有一架鳳凰205相機用都覺得鏡頭成像真好,后來有了佳能的普及型鏡頭,覺得佳能鏡頭的成像就是非常棒的?,F(xiàn)在,我已經(jīng)看不上日本鏡頭了。雖然那些古老的德系鏡頭使用起來沒有現(xiàn)代日系鏡頭那么方便──不能自動對焦,小光圈下不能實現(xiàn)光圈優(yōu)先,其它檔的功能也無法實現(xiàn)。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頂級光學的代表還是在德國。 鏡頭選擇:康泰時手動篇 上帝武裝 康泰時(Contax)最早作為久負盛名的德國相機品牌,在全世界享有盛名。其由蔡司設(shè)計的鏡頭是膠卷時代的王者。CY口全名叫Contax/Yoshica接口(康泰時/亞西卡接口),是康泰時和日本相機廠商亞西卡共同制定的接口標準,適用于康泰時早期的CY口膠卷相機,比如167MT。 CY口的康泰時鏡頭群規(guī)模龐大,每一顆鏡頭背后都有一個傳奇的故事,天塞(Tessar)、迪斯塔根(Distagon)、普蘭納(Plannar,又名高斯)、松納(Sonnar)這些由100年前的天才數(shù)學家們徒手計算出來的的光學結(jié)構(gòu),更是成為后來者的楷模。尼康佳能無不從抄襲這些近乎完美的結(jié)構(gòu)開始一點一點發(fā)展壯大(當然,還有一位不能不提的“徠卡”)。正因為如此,每一顆鏡頭都被賦予了迥異的個性,在不同的焦段上各霸一方。傳說中蔡司最早所在的東德附近,盛產(chǎn)號稱世界上最純凈的玻璃,最好的玻璃配最好的結(jié)構(gòu),讓每一束光線盡情地在其中折射變向,毫無保留地貫通前后。 近乎完美的光學設(shè)計,輔以德國精良的機械技術(shù),使每顆康泰時CY口蔡司頭成為收藏級工業(yè)品。康泰時CY口蔡司鏡頭全金屬結(jié)構(gòu),無論扁到餅干頭Tessar 45/2.8、胖到人像皇Planar 85/1.4、長到小鋼炮Vario-Sonnar 80-200/2.8,無不給人厚實穩(wěn)重的感覺。通身烏黑的烤漆與鮮紅、純白、翠綠和金黃的印字相映襯,穩(wěn)重之下又不失活潑。內(nèi)外兩層銅制高精度的羅口金屬套桶,甚至在不使用黃油潤滑的情況下就可以保證內(nèi)外的緊密相貼和柔暢轉(zhuǎn)動,使得對焦的手感溫柔又不失硬朗、輕巧又不失粘度。銅制結(jié)構(gòu)的硬度還保證了鏡頭的壽命,使其經(jīng)久耐用,哪怕歷經(jīng)數(shù)代仍不失當年風采。光圈環(huán)方面,其特有的彈珠結(jié)構(gòu)避免了一般的彈簧片結(jié)構(gòu)老化后所帶來的“沙啞”聲,讓其永葆清脆。 故事到這里還沒完,讓無數(shù)色友們?yōu)橹畠A倒的除了上面的兩項以外,其印在鏡頭正面的紅色的T*標志可謂是鍍膜領(lǐng)域里的標桿。蔡司專利的T*多層反射鍍膜,對射入鏡頭的光線進行最優(yōu)化的篩選,去除對成像有影響的雜色。且不說鍍膜到底對成像有何印象,光看一眼鏡片在照明下的絢麗反光就會讓人幻覺眼前的不是玻璃,而是水晶。 由于機身技術(shù)的進步,也分為AE和MM兩種,后者相比前者加入了自動測光功能,具體表現(xiàn)在接口部分的形狀有些細微不同,并且光圈撥桿的構(gòu)造也有些區(qū)別。不過最容易辨識的一點,大部分的全黑接口的CY口是AE;銀色接口是MM。這兩個區(qū)別,再加上前面所說到的產(chǎn)地的變換,使得同一各型號的鏡頭,有了AEG、MMG、AEJ和MMJ四種。 從品質(zhì)的角度來說,四者的順序為MMG>MMJ>AEJ>AEG。而具體考慮到實際情況,無論是AEJ還是AEG,普遍年代久遠,成色較差。而且接口是黑漆,劃痕非常明顯;MMG雖好但是稀少并且價格極其昂貴;所以剩下MMJ才是合理的選購對象。可惜京瓷也跟不上數(shù)碼化的腳步,終于在2005年宣布放棄康泰時品牌,停止生產(chǎn)旗下所有康泰時的產(chǎn)品。消息一出,讓無數(shù)蔡司迷唏噓不已。 可是康泰時CY口蔡司鏡頭卻并沒有因為京瓷的停產(chǎn)而銷聲匿跡,反而隨著數(shù)碼單反的普及而頑強地生存下來?,F(xiàn)在只要使用一個CY-EOS轉(zhuǎn)接環(huán),康泰時CY卡口的蔡司鏡頭可以輕松地用在佳能的各款單反上。尤其是隨著全幅單反平民化的呼聲越來越高的今天,為全幅而生的康泰時CY口蔡司鏡頭相比眾多數(shù)碼鏡頭來說又橫生出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優(yōu)勢。這里要提一下的是,喜歡蔡司的佳能用戶應(yīng)該是最幸運的,囿于接口口徑大小以及法蘭深度的限制,康泰時CY口蔡司鏡頭只能轉(zhuǎn)接到佳能的機器上,而其他品牌均不可以。其他品牌的用戶如要嘗“蔡司味”,那只能購買昂貴的由蔡司和確善能共同生產(chǎn)的各自接口鏡頭,尼康的用戶可以選購蔡司ZF口鏡頭;賓得是ZK口;索尼是阿爾法口。所以,同樣是蔡司的光學結(jié)構(gòu)、蔡司的鍍膜,雖然停產(chǎn),但仍然活躍在二手市場的CY口蔡司鏡頭,無非是最實惠的選擇。 雖然京瓷已經(jīng)在2005年結(jié)束了單反照相機事業(yè),但是其遺有數(shù)量龐大的YC口手動鏡頭,這些鏡頭素質(zhì)非凡,無論是在膠片單反相機上,還是轉(zhuǎn)接到數(shù)碼機上,都具有相當?shù)镊攘Α?/span> 康泰時YC口的鏡頭水極深,以功能分類,有MM型和AE型兩種,以產(chǎn)地分類,又分為德產(chǎn)和日產(chǎn),還有以鍍膜顏色分類,前后期號碼的差別,紀念版和普通版的差別,往往使得初涉康泰時的色友們眼花繚亂,而不同種類鏡頭價格的巨大差異,更令人無從下手。如果對YC口鏡頭歷史不夠了解,這里推薦幾篇文章,相信諸位閱讀后就會有入康泰時之門的想法甚至沖動了。 言歸正傳,當各位對康泰時的YC口鏡頭有所了解后,我們來討論鏡頭的選擇和搭配。 第一章 全變焦配置 相比日本廠家,康泰時 YC口的變焦鏡頭并不算多,這并不是說蔡司公司不擅于設(shè)計變焦鏡頭,恰恰相反,由于蔡司對于變焦鏡頭的設(shè)計是非常嚴謹?shù)?,因而使得其變焦鏡頭幾乎支支是可以獨霸一方的角色,而且,他們都有一個非常統(tǒng)一的名字——Vario-Sonnar。這其中的Vario,就是變化的意思,意味著這支鏡頭是變焦鏡頭,這種人性化的命名方式,更是為蔡司使用者津津樂道。 首先來說說標準變焦,Contax前后一共生產(chǎn)過5支標準變焦鏡頭,他們分別是: Vario-Sonnar T* 28-85/3.3-4 Vario-Sonnar T* 28-70/3.5-4.5 Vario-Sonnar T* 35-70/3.4 Vario-Sonnar T* 35-135/3.3-4.5 Vario-Sonnar T* 40-80/3.5 這其中VS40-80是比較老的鏡頭,在90年代初期就已經(jīng)停產(chǎn),市場上存量很小,雖然有人說這支鏡頭有濃厚的德味,但是考慮到成色,價格和焦段均不是很合適,這里就不做推薦。 其余4支,都延續(xù)到最后期的生產(chǎn),這其中最值得推薦是VS28-85,這支鏡頭市場上存量大,焦段覆蓋廣角到中焦,價格適中,而且全是后期的MM鏡頭,在功能上沒有任何損失,充分具備一鏡走天涯的基本條件。最重要的是,這支鏡頭的成像質(zhì)量在世界上所有的135標準變焦鏡頭中獨占鰲頭,在哈蘇實驗室的測試中,其得到了4.0的高分,位列標準變焦鏡頭首位。雖然這支鏡頭的濾鏡口徑達到了變態(tài)的82,雖然有些蔡司使用者宣稱此鏡色彩稍淡,蔡司味不濃,但作為便捷性位先的標準變焦鏡頭,還有比VS28-85更出色的嗎?順便提一下,康泰時當年給VS28-85的定價是154000日元,按照日元/20=人民幣零售價的規(guī)律,這支鏡頭市值7700元人民幣,而現(xiàn)在可以以其一半的價格將其請回家,實在是超值。 對某些荷包不鼓的人來說,VS28-85二手近4千元人民幣的價格似乎還稍貴,沒關(guān)系,蔡司早已為你準備好了廉價的選擇,這就是VS28-70,VS28-70是康泰時最后期的鏡頭,1997年才開始生產(chǎn),這支鏡頭價格不貴,體積小巧,濾鏡口徑只有很普通的67,而且是康泰時 YC唯一一支使用旋轉(zhuǎn)變焦環(huán)變焦的鏡頭,在使用上非常方便。配合下文介紹的VS80-200,足以構(gòu)成蔡司變焦的小資搭配,走南闖北都游刃有余。 康泰時的長焦變焦種類不多,一共只有三款,但是每一款都很有來頭,他們分別是: Vario-Sonnar T* 80-200/4 Vario-Sonnar T* 100-300/4.5-5.6 Vario-Sonnar T* 70-210/3.5 首先推出的是小巧的80-200/4,這款鏡頭由于指標接近佳能著名的EF70-200/ 4L而被親切的稱為蔡司小小白,但實際上,VS80-200在1996年就已經(jīng)被推向市場,整整比佳能的小小白早三年。VS80-200雖然鏡筒是全金屬,但是重量只有區(qū)區(qū)680克,這對于輕便為上的驢友們而言是非??少F的,更令人興奮的是,其濾鏡口徑只有55,和許多蔡司的輕量級定焦一致,充分體貼用戶們的荷包。盡管蔡司沒有在這支鏡頭上下猛料用上超低色散鏡片(主要是考慮到成本問題),但其在200段全開光圈的解析力表現(xiàn)依然可圈可點,通常的說法僅僅是色彩略有不足,一旦收縮光圈后,飽和度就能大大提升。除了價格,重量上的優(yōu)勢,VS80-200的最近對焦距離全程均為1米,可以充當小微距使用(適馬近兩年主推的XHM最近對焦距離也只有0.95米,考慮到10年前蔡司就能做到如此近的對焦距離,實屬不易)。 小資搭配推薦: * Vario-Sonnar T* 28-70/3.5-4.5 + Vario-Sonnar T* 80-200/4 (價格大致在5.5千元人民幣) 標準段加強: * Vario-Sonnar 28-85/3.3-4 + Vario-Sonnar T* 80-200/4 (價格大致在6.5千元人民幣) 如果覺得VS80-200過于小巧,則可以考慮Vario-Sonnar T* 100-300/4.5-5.6,這支鏡頭價格和體積都較VS80-200提高了一個檔次(價格6.5K,重量925克),最長焦段也提升至誘人的300毫米。千萬不要把這支鏡頭和日系那些規(guī)格接近的70-300狗頭長焦作對比,因為在它平靜的外表下面,蔡司破天荒地使用了3片異常色散鏡片;由于蔡司有超強的設(shè)計功力,使用異常色散鏡片是極為吝嗇的,而VS100-300一下子擁有3片,其實力當然在這個規(guī)格的鏡頭中鶴立雞群。此鏡的唯一不足在于鏡身太長而沒有配備腳架環(huán),導(dǎo)致使用時有些頭重腳輕。 長焦加強搭配: * Vario-Sonnar 28-85/3.3-4 + Vario-Sonnar T* 100-300/4.5-5.6 (價格大致在1萬元人民幣) 如果覺得VS100-300光圈大小不過癮,那蔡司依然為你準備了骨灰級的兵器。那就是傳說中的VS70-210,此鏡僅僅在80年代在德國生產(chǎn),是蔡司大躍進時期的產(chǎn)物,其龐大的身軀,重量高達1145克,價格在當時更是天價。由于銷路不佳,康泰時在1989年就將其停產(chǎn)。然此鏡因光圈大,成像極具立體感,且具有1:2微距的獨門絕技,加上傳奇的身世,在蔡司燒友中擁有絕佳的口碑。配合VS28-85, 即使在數(shù)碼橫流的今天,亦可天下無敵。 高像質(zhì)高價格配置 * Vario-Sonnar 28-85/3.3-4 + Vario-Sonnar T* 70-200/3.5 (價格大致在1.3萬元人民幣) YC口的變焦鏡頭,不可不談VS35-135,這支鏡頭是蔡司唯一的一支大變焦比鏡頭,集大、重、貴、猛于一身。我雖然沒用過這枚鏡頭,但是蔡友們對此鏡頭往往用到了最高級別的褒揚,比如超乎想象的微細節(jié),蔡司味很重,全焦段達到或超過定焦水準等等,甚至有傳言說:蔡司工程師們都認為這是他們制造的最好的變焦鏡頭。此鏡雖然最近對焦距離頗遠,但是其在35段可以進入微距模式,增強了功能上的靈活性。 一鏡走天涯配置: * Vario-Sonnar T* 35-135/3.3-4.5 (價格大致在6千元人民幣) VS30-70由于其焦段范圍小,不適合作為變焦鏡頭搭配中的一員,不過我會在下文的定變結(jié)合篇推薦它。 談完了變焦,我們進入本文的重點——定焦。通常攝影界的說法是,康泰時系統(tǒng)的變焦雖然牛,但是其精華卻在定焦。如果玩康泰時手動系統(tǒng)而不入一兩只定焦的話,實在是一件頗為遺憾的事情。 從價格上來分類,蔡司的價格分為低價,中價,高價三類。 第二章 全定焦配置低價類 共8支: Distagon 28/2.8 Tessar 45/2.8 Planar 50/1.4 Planar 50/1.7 Sonnar 85/2.8 Sonnar 100/3.5 Sonnar 135/2.8 作為對自己產(chǎn)品極為負責的廠商,蔡司的低價頭絕對是低價不低質(zhì),D28/2.8, P50/1.4和S135/2.8的搭配被稱為窮人的勞斯萊斯。在這些低價鏡頭中,D28/2.8,T45/2.8,P50/1.4尤其值得推薦。 D28/2.8是蔡司第一批推出的YC口鏡頭,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不過在這二十多年的歷史中,超過D28/2.8成像水平的單反廣角鏡頭卻鳳毛麟角,在哈蘇試驗室做的MTF測試中,D28/2.8以4.3的超高分位列135單反廣角鏡頭之首,如此的低價高質(zhì),只有蔡司才能提供。要說D28/2.8有什么缺點的話,就是它有個更有蔡司味的哥哥D28/2,導(dǎo)致其被發(fā)燒友們所冷落。 作為一支標準鏡頭,P50/1.4從出世之初到停產(chǎn)后,一直好評不斷,其標頭中的標頭地位無可動搖。即使是佳能那支EF50/1.4,因其色彩和標準ISO還原完全一致而被佳能認為是標頭中的標準,但和蔡司相比,總?cè)狈π懸獾奈兜馈?/span>P50/1.4實力平均,大光圈時在保持相當分辨率的前提下焦外柔和,反差適中,小光圈時銳度極高,解析力驚人,是一支典型的蔡司風格鏡頭。 P50/1.7是P50/1.4的小弟弟,價格約便宜了800元人民幣,但是P50/1.7絕對不是蔡司的“小痰盂”,在做工上,P50/1.7依然保持了蔡司的高水準;在光學結(jié)構(gòu)上,P50/1.7堅持了7片6組的改進型Planar結(jié)構(gòu),而非日系50/1.8的6片4組結(jié)構(gòu);在成像上,P50/1.7分辨率甚至超過了1.4的大哥。不足之處僅僅是色彩偏淡,最近對焦距離稍大。 窮人的勞斯萊斯搭配中的最后一支鏡頭是S135/2.8,平心而論,此鏡除了價格便宜,最近對焦距離稍遠外,幾乎沒有缺點。作為Sonnar鏡頭,S135焦外柔和,而焦內(nèi)也足夠銳利(大部分人覺得Sonnar不銳是因為受了關(guān)于S180流言的影響,其實Sonnar可以做到很銳,S135是一例,G系列的S90又是一例)。 定焦鏡頭低價配置: * Distagon28/2.8 + Planar50/1.7 + Sonnar135/2.8 (價格大致在5K) * Distagon28/2.8 + Planar50/1.4 + Sonnar135/2.8 (價格大致在6K) 進入21世紀以后,“小即為美”的鏡頭設(shè)計風格開始重新流行,包括賓得、尼康、確善能都推出了又薄又輕的餅干頭。然而這些餅干頭在壓縮體積,重量的同時,卻沒有壓縮價格,令人頗為遺憾。事實上,這些餅干頭80%都沿用了蔡司于上世紀初采用的Tessar設(shè)計思路。作為蔡司百年天塞的嫡系繼承者,T45在各方面的表現(xiàn)并不比后誕生幾十年的晚輩遜色,精心的光學設(shè)計和T*鍍膜進一步加強了天塞結(jié)構(gòu)通透的優(yōu)勢,90克的重量和不到2000元的價格使得T45如此的平易近人,把玩性遠遠超過比它貴幾倍的牛鏡。T45還有一支百年紀念版,光學結(jié)構(gòu)和標準版完全一致,只是被賦予了華麗的金色外觀,把玩性上更上一層樓。只是如此精致的器材,拿到野外拍片卻總有些舍不得。 如此小巧的T45,不配一款秀氣的中長焦鏡頭實在是一大遺憾。幸運的是,蔡司生產(chǎn)了S85,S85體積小巧,完全不同于那些威猛的85毫米大眼睛;且價格合理,成像優(yōu)異(有流言傳G90就是脫胎于這款S85)。尤其需要指出的是,S85是最容易買到MMG規(guī)格的一款鏡頭,而且由于S85受重視程度不高,MMG鏡頭的價格相對平易,對于想一親MMG頭芳澤的燒友來說不啻是一種福音。 定焦鏡頭小巧配置: * Distagon28/2.8 + Tessar45/2.8 + Sonnar85/2.8 (價格大致在5.5千元人民幣) 第三章 全定焦配置中價類 中價類定焦鏡頭是康泰時手動系統(tǒng)精華中的精華,大家所津津樂道的幾只鏡頭均來源于此,常見的共11支。 Distagon18/4 Distagon25/2.8 Distagon28/2 Distagon35/1.4 Makro-Plannar60/2.8 Planar85/1.4 Planar100/2 Makro-Planar100/2.8 Sonnar180/2.8 Tele-Tessar300/4 Mirotar500/8 這11支鏡頭中,最著名的是D25,D35,P85和S180,恰好這4支鏡頭在焦段上也極為互補,這里就作為一套配置逐一推薦。 D25的光學設(shè)計最早可追溯到30年以前,也正因為如此,其常常被詬病為大光圈邊緣分辨率不夠高,無浮動設(shè)計導(dǎo)致近攝成像劣化明顯等等,這些缺點擺在其他廠商身上肯定就是狗頭的代名詞。但是蔡司就是蔡司,D25的中心分辨率還是保持了相當?shù)乃疁?,加?/span>D25無可比擬的色彩優(yōu)勢,一旦使用得當,可以拍出非常具有韻味的片子,而縮小光圈后邊緣分辨率的提升又使其成為風光利器(D25的色彩在拍攝風光時具有絕對優(yōu)勢)。日本資深器材評論家將它評論為“老手的最愛”,在蔡友圈子中,D25更是被褒揚為最具蔡司味道的4支鏡頭之一。 論綜合實力,D35也許是最平均的蔡司鏡頭。大口徑非球面鏡片不但代表了高貴的身價,而且保證了光圈全開時的邊角解析力。浮動鏡組結(jié)構(gòu)則成就了近攝成像的出色。出眾的暗部細節(jié)和柔和的焦外使得其成為沙龍攝影的??汀n愃?/span>“只為此鏡入蔡家”,“D35將成為我最后一支YC口鏡頭”的評論,是對D35最好的注解。 P85雖然不一定是這個規(guī)格中最優(yōu)秀的鏡頭,但一定是這個規(guī)格中最著名的鏡頭。便宜的價格,出色的MTF,優(yōu)秀的做工手感導(dǎo)致幾乎所有蔡友人手一支,配上RX以上級別的機器在外觀上可謂完美。AEG, MMG, MMJ,藍膜,紫紅膜等等差異又使其被傳奇的光環(huán)所籠罩。大光圈反差較低,小光圈時分辨率驚人,P85是蔡司制造的一支典型的一鏡多用的鏡頭,無論是拍攝人像,還是風光小品,都不會讓人遺憾。 S180的身世也許是最傳奇的,這支源自奧林匹亞索那的后裔,身上流淌著貴族的血液。然而反差偏低的問題多年來卻使其遭受著“狗頭”的惡名。平心而論,S180雖然反差一般(無論怎么收光圈,反差都沒有明顯的提高),但是分辨率并不遜色(筆者和佳能的EF200/2.8L II對比過,最大光圈分辨率不相上下,用好S180,上三腳架是關(guān)鍵),經(jīng)得起放大。S180色彩出眾,焦外柔和,亦是四支最具蔡味的鏡頭之一。 定焦鏡頭標準配置: * Distagon25/2.8 + Distagon35/1.4 + Planar85/1.4 + Sonnar180/2.8 (價格大致在18K) 四支鏡頭的定焦配置略顯繁雜,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兩支定焦鏡頭的組合足以保打天下。蔡司F2組合中的D28/2和P100/2則為這樣的色友提供了這樣的便捷,而且,這兩支鏡頭素質(zhì)極高,均為其所在焦段中的佼佼者。 前文提到的D35在弱光下具有異常出色的表現(xiàn),可是其依然拿不到蔡司弱光之王的名號。D28/2.8雖然MTF極佳,但依然被人忽視。這其中的最大緣由,就是蔡司生產(chǎn)了這支神奇的D28/2。無論何時何地,D28/2都能在分辨率,細節(jié)上有著一流的表現(xiàn),特別在弱光的條件下,D28/2所提供的韻味讓人回味無窮,難以抗拒。 P100/2是蔡司較后期開發(fā)的鏡頭,其最大的特點是全開光圈成像優(yōu)異,無論在什么光圈下都能提供令人極為放心的成像質(zhì)量,P100明銳度好,紫邊控制出色,適合在數(shù)碼單反上使用,除了色彩略素以外,幾乎就沒啥大缺點。(趙嘉在其《兵書十二卷》中將P100/2列為頂級135鏡頭之一) D28/2和P100/2組合需要注意的是,這兩支鏡頭都比較吃光,逆光使用時需要更高的技巧,最好都加上遮光罩。 定焦鏡頭精簡精品配置: * Distagon28/2 + Planar100/2 (價格大致在14K) 最后的一個組合是個人拍腦瓜想出來的,畢竟這個組合的焦段間隔極大,也許只有美國的先鋒派攝影師會采用,這個組合的成員分別是D18, MP100(MP60)和TT300(M500)。 D18是蔡司中最讓人矛盾的鏡頭,位列4支最有蔡司味的鏡頭之一,喜歡它的人則將其列為蔡司的上上之選,但討厭它的人直接將其罵為大狗頭,讓人摸不著頭腦。不過就16-9網(wǎng)站所作的測試開看,D18的解析力并不差。另有小道消息稱,由于此頭有浮動機制,而二手有些鏡頭在修理時沒有調(diào)整過浮動,導(dǎo)致成像劣化。 作為公認的牛鏡,MP100的實力不容置疑,無論是遠攝,還是微距模式,MP100都能呈現(xiàn)豐富的細節(jié)和出眾的層次,此外,它還擁有極為出色的手感,讓人在操作時信心十足。在強手如林的百微家族中,MP100和萊卡的R100并稱為兩個不可取代的杰作。MP100用途廣泛,亦可以客串人像鏡和風光鏡,在前兩個配置中分別取代P85和P100的位置。 如果說MP100還有一個與之比肩的R100,MP60以及其前身S-Planar60則將R60拋在身后,這不單是因為MP60可以達到1:1的微距,更因為MP60可以精確記錄最細微的細節(jié)和最微妙的光線。在標準微距這個規(guī)格上,二十多年前設(shè)計的MP60仍然是不可戰(zhàn)勝的王者。 TT300和M500都位于不常用的超長焦段,一般人很少會購買,但是它們亦分別擁有獨特的魅力。TT300的魅力在于僅僅用5枚鏡片就完成了超長焦的構(gòu)架,使得成像通透。而M500,也許是這個價位上最優(yōu)秀的反射鏡頭。 定焦鏡頭極端焦段配置: * Distagon18/4 + Makro-Planar100/2.8 (或者Makro-Planar60/2.8) + Tele-Tessar300/4 (或者Mirotar500/8) 第四章 全定焦配置高價類 蔡司善于用普通材質(zhì)制作出效果超凡的鏡頭,但是當蔡司使用了高級材質(zhì)高級工藝之時,不可一世的鏡皇們就此誕生。以下鏡頭均為蔡司喪心病狂之作,只要手頭有閑錢,拿下后絕對不會讓最苛刻的眼球失望。 Distagon15/3.5 F-Distagon16/2.8 Distagon21/2.8 PC-Distagon35/2.8 Planar55/1.2 Planar85/1.2 Planar135/2 APO-Sonnar200/2 APO-Tele-Tessar300/2.8 這九支鏡頭中F-D16,PC-D35,P135/2三支相對便宜,平均成交價均低于15K人民幣,屬于普通發(fā)燒友們尚能一親芳澤的鏡頭。 F-D16是蔡司YC系統(tǒng)中唯一的一支魚眼鏡頭,相比其他日系的魚眼來說,這支全德制的鏡頭絕對屬于高質(zhì)高價的范疇,F-D16全開光圈即有突出的表現(xiàn),抗眩光非常出色,影調(diào)濃郁(賭王評)。適合有閑錢的燒友把玩。 PC-D35則是蔡司YC系統(tǒng)中唯一的移軸鏡頭,和所有的移軸鏡頭相似,PC-D35像場極大,使得其邊緣成像極其出色。相對于其他廠商的移軸頭,全德制的PC-D35價格并不顯得很貴,喜歡移軸的朋友千萬不要忘了將其拿下。 P135/2是這些高價鏡頭中規(guī)格最普通的,價格也是最便宜的,95新以上AEG只要1萬人民幣出頭。P135沒有最頂尖的分辨率,但是擁有最通透的成像和最柔和的焦外,層次亦德味十足,可惜網(wǎng)上褒評不多,知者寥寥。 定焦鏡頭高價配置(多功能型): * F-Distagon16/2.8 + PC-Distagon35/3.5 + Planar135/2 (價格大致在3.8萬元人民幣) 若要最優(yōu)異的像質(zhì),蔡司并不缺乏,只是對荷包的要求實在太高。 D21的大名相信路人皆知,這支以邊緣成像超群的廣角鏡頭在數(shù)碼時代價格被一再炒高(相對于其最平易時的價格幾乎翻了三番),從一支中價類鏡頭變成了高價類鏡頭。憑心而論,D21有著吃光較嚴重,色彩較淡的缺點。但是作為135單反的廣角邊緣成像王,D21足以憑一招打遍天下無敵手。 P55/1.2是蔡司制造的最昂貴的標頭之一,這支僅以紀念版發(fā)售的鏡頭更多時候出現(xiàn)在收藏家的干燥箱中而郁郁不得志(號稱全球僅200支),造成其成像風格變得難以考證。蔡司在這款鏡頭中采用了APO的設(shè)計,足以說明其實力。 P85/1.2有著和P55/1.2類似的身世,不過由于市面上二手貨多,價格比P55/1.2平易了很多(依然非常貴),采用7群8枚的復(fù)雜高斯結(jié)構(gòu), 其中有4枚高折射率玻璃, 并擁有浮動式鏡片矯正近攝時的像差與變形。1.2的成像就幾乎超過了同門P85/1.4光圈全開的表現(xiàn)。 APO-Sonnar200/2體積龐大,價格昂貴,作為長焦手動鏡頭使用不便。但是單就成像來說,AS200非常完美。按照"鏡頭性價比 = 鏡頭價格 / 鏡頭重量"的公式計算,AS200比P55/1.2, P85/1.2合算的多。 定焦鏡頭高價配置(高價高燒型): * Distagon21/2.8 + Planar55/1.2 + Planar85/1.2 + APO-Sonnar200/2 (價格超過100K) 第五章 混搭 混搭是現(xiàn)今時尚界最流行的詞匯之一,不同風格的裝飾混合搭配,使得帥哥美女們更為青春靚麗;蔡司的MF鏡頭作為攝影器材中的藝術(shù)品,在引入混搭概念后,同樣魅力十足。 * 不同價位鏡頭的混搭: 這是最常用的混搭方式,使用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在常用焦段上投入更多資金購買更優(yōu)質(zhì)的鏡頭。 輕便之選 (推薦人:Luft) 成員:D25/2.8、P50/1.4、S100/3.5、T200/4 特點:都很小巧,都是55的濾鏡,而且四種結(jié)構(gòu)一樣一支。 超輕便之選 (推薦人:cycle999) 成員:D28/2+S85/2.8 特點:兩鏡走天涯,都是55的濾鏡,適合掃街 蔡司一鏡到四鏡的理想進階之路: (推薦人: cycle999) 一鏡:D35/1.4; 兩鏡:D28/2(D35/1.4),P100/2(P85/1.4,MP100/2.8); 三鏡:D28/2(D25/2.8,D35/1.4),SP60/2.8,P100/2(P135/2); 四鏡:D28/2(D25/2.8,D35/1.4),SP60/2.8,P100/2,S180/2.8(VS100-300) 特點:涵蓋絕大部分蔡司名鏡,且素質(zhì)均佳,不會使人后悔。 焦段涵蓋最合理的配置(推薦人:Luft) 成員:D21/2.8,D35/1.4,SP(MP)60/2.8, P100/2, S180/2.8 特點:焦段間隙小,其焦段比均為1.7左右,且均為實打?qū)嵉呐gR。 * 定變混搭: 這是最有用的混搭,集變焦的便捷性,定焦的素質(zhì)和可玩性于一身。 帶標準變焦的搭配1 (推薦人,上帝武裝) 成員:D21/2.8 + VS28-85 + MP100 + S180/2.8 特點:帶有標準變焦,適合旅游,且支支是響當當?shù)呐n^。 帶標準變焦的搭配2 (推薦人,上帝武裝) 成員:D25/2.8 + VS35-70 + s135/2.8 特點:小巧精致,方便快捷,焦段覆蓋合理。 帶長焦變焦的搭配1 (推薦人,上帝武裝) 成員:D35/1.4 + SP60(mp60) + VS100-300 特點:長焦火力強大,廣角和中焦亦名副其實,濾鏡皆為67。 帶長焦變焦的搭配2 (推薦人,上帝武裝) 成員:D25/2.8 + P50/1.4 + VS80-200 特點:中規(guī)中矩,實力平均,殺人于無形,濾鏡皆為55。 * 與Contax G系統(tǒng)混搭: G系統(tǒng)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自動對焦旁軸系統(tǒng),雖然在使用便捷上引起攝影界較大的爭論,但是其鏡頭的素質(zhì)卻無人敢于詬病,這里蔡司資深bigric給出了兩套G系統(tǒng)和YC系統(tǒng)混搭的組合。(推薦人bigric) 三鏡:sp60/2.8, vs100-300, g35 四鏡:sp60/2.8, vs100-300, g35, g21 特點:引入了G系統(tǒng)優(yōu)秀的旁軸廣角,結(jié)合YC系統(tǒng)出色的微距和長焦,構(gòu)成了一組素質(zhì)出眾,可玩性極強的蔡司中隊。 * 數(shù)碼相機轉(zhuǎn)接的混搭: 進入數(shù)碼時代,由于康泰時這批停產(chǎn)的YC口鏡頭可以通過轉(zhuǎn)接環(huán)轉(zhuǎn)接到佳能的數(shù)碼單反上,引起了眾人的興趣,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YC口的鏡頭素質(zhì)高,有些甚至超前設(shè)計。轉(zhuǎn)接數(shù)碼時,個人推薦后期的MMJ鏡頭,相對而言這批鏡頭鍍膜改進最大,最適合數(shù)碼單反發(fā)揮。以下推薦的4支鏡頭特別適合數(shù)碼單反的轉(zhuǎn)接(尤其是全副數(shù)碼)。 * D21/2.8: 大名鼎鼎,超牛的邊角成像使得全副廣角不再是噩夢。 * D35/1.4:其綜合素質(zhì)保證了一貫的優(yōu)異表現(xiàn)。 * P100/2: 中后期設(shè)計的鏡頭,幾無紫邊,非常通透,任何光圈都有出色的分辨率。 * MP100/2.8: 中后期設(shè)計的鏡頭,在數(shù)碼,膠片上都沒有明顯弱點。 (原載色影無忌網(wǎng)站) 附:到二○一二年三月十八日,我已經(jīng)擁有了康泰時的三枚1.4鏡頭,分別是35、50和85毫米。此外還有T45和D25兩支輕巧的鏡頭。 1.蔡司 T* Planar 50/1.42.蔡司 Distagon 35/1.4: 3.蔡司 Planar 85/1.4 AEG 4.蔡司 Distagon 28/2 5.蔡司 Planar 100/2 6.蔡司 Planar 135/2 7.蔡司 Distagon 21/2.8 8.蔡司 Makro-Planar 100/2.8 AEG 微距 9.蔡司 S-Planar 60/2.8微距 10.蔡司 Distagon 25/2.8 MMG 11.蔡司 Tessar 45/2.8 100周年紀念版 12.蔡司 T* Sonnar 180/2.8 MMG 13.蔡司 T* PC-Distagon 35/2.8 移軸 14.蔡司 T* Planar 85/1.2 15.蔡司 T* Planar 55/1.2 16.蔡司 T* Apo Sonnar 200/2 17.蔡司 T* F-Distagon 16/2.8 魚眼鏡頭 18.蔡司 Mirotar 500/8 19.蔡司 Distagon 28/2.8 20.蔡司 Distagon 35/2.8 21.蔡司 Tessar 2.8/45 T* 22.蔡司 planar 1.7/50 T* 23.蔡司 sonnar 85/2.8 T* 24.蔡司 sonnar 100/3.5 T* 25.蔡司 Makro-Planar 60/2.8C 26.蔡司 Sonnar 135/2.8 27.蔡司Contax Distagon 15mm/3.5T* 28.蔡司 Distagon T* 18mm/f4 29.蔡司Contax Tele-Tessar 300mm F4 附:蔡司contax系列鏡頭大全圖 1.蔡司 T* Planar 50/1.4
鏡頭簡介、規(guī)格以及購買咨詢,點擊圖片進入 玩家A(casinoking): Planar 50/1.4是許多入門者的首選,價格低廉,俺是千把元淘得。有人稱這是人類造出的最好標頭,其實是指雙高斯的光學結(jié)構(gòu),不過確實很棒,全開光圈結(jié)像很實,分辨率很高,在f1.4級別標頭中只有Olympus OM50/1.4(編號一百一十后的)能與之匹敵。f1.4時焦點前后出現(xiàn)的光滲成像很迷人,焦外很美,點狀光斑呈二線性虛化,配合構(gòu)圖很有特色,色彩飽和,層次豐富,加上蔡司的色彩,拍出的片子非常耐看,f2.8后的成像接近完美。 別以為P50/1.4的超高性價比就認為是免費午餐,那就大錯特錯了,這僅僅才開始,體驗蔡司單靠一枚P50/1.4是遠遠不夠的,蔡司的水很深,越往后越深入,就只能付出巨額的代價
玩家A(casinoking): 關(guān)于135單反的35mm f/1.4鏡頭,很多資深攝影用家一致認定Leica Summilux-R 35/1.4、Carl Zeiss T* Distagon 35/1.4、Canon EF 35/1.4L USM為世間三大頂級鏡頭,其特點是:R35/1.4以高分辨率著稱、D35/1.4以完美焦外聞名、而EF35/1.4L以AF鏡頭及優(yōu)良成像揚名。 俺求這枚頂級鏡頭足足用了八個月時間(MMJ),而求到第二枚AEG也花了近五個月,這二枚的成色很新很新,除卡口處能見上過機身痕跡,外觀鏡片與新品無異。本想一枚收藏一枚用,但架不住好友的勸說,把MMJ讓與了他。 Distagon 35/1.4不愧為頂級鏡頭,第一片玻璃平得如鏡面,這是蔡司YC鏡中唯一一枚內(nèi)含非球面鏡片和浮動鏡組的鏡頭,也是蔡司首次將非球面鏡片應(yīng)用于攝影鏡頭的嘗試,結(jié)果大獲成功,奠定了這枚鏡頭的頂尖地位。 Distagon 35/1.4在設(shè)計上完美地兼顧了分辨率與反差的平衡,全開光圈就有良好的分辨率,焦外成像極其柔美,即便收小光圈,焦外依然柔和。豐富的層次,飽和的色彩,濃郁的影調(diào),你可以把最好的形容詞用在她身上。用過這支鏡頭的色友,如不考慮自動對焦,相信不會再摸EF35/1.4L的。 Distagon 35/1.4的最早期產(chǎn)品(如俺這枚586****的AEG)與后期產(chǎn)品風格迥異,俺曾仔細比較過,AEG的分辨率更高,邊緣成像更好些,影調(diào)也更濃郁,解像的層次極其豐富、濃烈,帶有一種強烈的懷舊色彩;而MMJ則表現(xiàn)出反差更大,通透度略高,分辨率稍低與焦外稍硬的特點。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估計是那片非球面鏡片使然,據(jù)說最早期AEG的那片非球面鏡片是手工精密研磨制作,而后期的則是玻璃模鑄精加工規(guī)模生產(chǎn)。實拍中也能明顯感到成像風格的區(qū)別(呵呵,歡迎擁有MMJ鏡的色友與俺這枚586****作PK印證),俺喜歡這種濃烈懷舊風格,所以肯把日產(chǎn)D35/1.4 MMJ出讓,這也是俺鐘情于Made in Germany的蔡司的原因。 對于D35/1.4,能找到最早58*****的AEG最好,而MMG則是最后期的德產(chǎn)鏡頭,集濃郁與通透于一身,非常不錯,但產(chǎn)量很少,比較難找價錢很貴,這兩類如不好找,尋常的AEG或MMJ也非常不錯。
鏡頭簡介、規(guī)格以及購買咨詢,點擊圖片進入 玩家A(casinoking): 這是俺接觸的第一只蔡司鏡頭,全開光圈的結(jié)像很實,并不像有人反映的那樣發(fā)虛。俺估計是焦點沒對到吧,不妨拍一斜面看看焦點成像。 關(guān)于P85/1.4的品質(zhì),存在“藍玉”一說,據(jù)說是鏡片中含有微量的鑭系過渡元素,綜合T*鍍膜的影響,從特定的角度能看到泛出幽幽的藍光,同時這類過渡元素有助于改善像差,能夠拍出超越普通P85/1.4鏡頭的成像質(zhì)量,直逼人像鏡王中王Planar 85/1.2紀念版。雖說有點夸張,但也說明“藍玉”P85/1.4在蔡味心目中的地位?!八{玉”隱藏在58-60打頭的鏡頭中,俺起初也不了解,后來無意中發(fā)現(xiàn)俺的P85正在這個號段,便對著日光燈各個角度察看,果真有幽幽藍光出現(xiàn),結(jié)合這枚鏡頭f1.4和f2的表現(xiàn),很可能也是一枚“藍玉”鏡頭,呵呵。俺用這枚P85/1.4和佳能EF85/1.2L、蔡司P85/1.2紀念版測過,近拍分辨率在各檔光圈均差別不大。 關(guān)于普通P85/1.4的表現(xiàn),有妖鏡一說,大光圈下的各檔表現(xiàn)迥異,f1.4柔柔的軟軟的,類似柔焦鏡頭的特點,拍MM很討好,f2柔中帶銳,f2.8起成像很銳,f5.6則有刀削般銳利。全開光圈下的焦外略帶二線性,背景近且雜亂時焦外感覺不佳,收小光圈時焦外柔也很美,分辨率高,色調(diào)濃郁厚實,直迫EF85/1.2L(俺覺得佳能85L具有很厚實的影調(diào),德派風格),暖暖的調(diào)子,相當不錯的人像鏡,性價比很高,其成像風格更可作一鏡多用。
鏡頭簡介、規(guī)格以及購買咨詢,點擊圖片進入
玩家A(casinoking): 普遍認為,蔡司三枚f1.4鏡頭的全開光圈都有成像偏軟的缺點,這顯然與市場定位有一定關(guān)系,畢竟P50/1.4、P85/1.4屬大眾化鏡頭,價格比較親和,目的是讓攝影人感受蔡司鏡頭的魅力。 體驗蔡司的更多精妙,單靠三枚f1.4或一批廉價f2.8鏡頭還遠遠不夠,進一步發(fā)燒時,蔡司的四枚f2鏡頭是絕不能放過的。蔡司的f2鏡頭款款都凝聚精華精心設(shè)計,成本高昂產(chǎn)量稀少,價格不菲,屬于蔡司頂級專業(yè)鏡頭,而D28與P135更是很早就停產(chǎn),極富傳奇色彩。收藏f2鏡頭,不僅僅是榮耀,而且還能品味蔡司的神奇之處。 還是先從Distagon 28/2談起。這枚鏡頭外觀更像中焦鏡頭,分量不輕,全開光圈已有不俗的表現(xiàn);D28/2的神奇之處是低反差光線下?lián)碛袠O高的解析力,能輕松把眼睛都不容易分清的細節(jié)層次分辨出來,清晨黃昏或者陰霾天氣,D28/2的表現(xiàn)力非凡。 總是贊美Distagon 25/2.8的暗部表現(xiàn)力,但D28/2更強,更能突顯“黑中有黑白中有白”的再現(xiàn)能力。與D35/1.4相比,D28/2的邊緣成像更好,只是焦外略顯硬些,二鏡風格可作互補。D28/2的成像銳利,色彩濃郁,暗部層次過渡再現(xiàn)極為豐富,即便在大光比下,亮部與暗部都交代得很好。
玩家A(casinoking): 玩過徠卡R鏡的人,總會贊嘆徠卡鏡頭各檔光圈下的一致性成像優(yōu)秀表現(xiàn)。其實蔡司的Planar 100/2也是具有這種優(yōu)秀表現(xiàn)的鏡頭。 這枚人像鏡頭改善了P85/1.4全開光圈偏軟的問題,全開光圈就擁有突出的表現(xiàn),呈高分辨率高反差的特點,如果拍MM,必須注意掩飾好臉上的瑕疵。P100/2屬偏離蔡司特點的鏡頭,影調(diào)整體趨淡,清麗之中保持幾分濃郁,焦外成像略有些硬朗。俺玩過幾枚徠卡鏡頭,感覺P100/2有些接近徠卡的風格
玩家A(casinoking): 僅僅五片玻璃就構(gòu)成了最長焦距的Planar雙高斯改良光學結(jié)構(gòu),顯示了蔡司精密準確的鏡頭裝配調(diào)校工藝。對照Sonnar結(jié)構(gòu),P135/2更為接近這種結(jié)構(gòu),因而成像帶有Sonnar的特點。這枚鏡頭的一些鏡片玻璃不再存世,更為P135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P135/2是一枚很特別的鏡頭,兼有Planar與Sonnar的成像風格。全開光圈的表現(xiàn)很接近Sonnar 180/2.8,柔中帶銳,暖暖柔柔的,夢幻般的焦外,極適合拍漂亮MM;收小一檔后便類似P100/2的特點,成像銳利,更漂亮的焦外成像。P135/2的發(fā)色華貴,恰到好處的黃調(diào)彰顯貴族般色彩,焦外柔美,層次豐富,分辨率很高。蔡司的中焦鏡頭極少作APO設(shè)計,P135的邊緣成像也存在一些色散。 影印自然,感悟人生,記錄現(xiàn)實,思考未來。 回復(fù)引用管理
sentanyone
第1樓發(fā)表于:2009-7-13 17:51:11查看資料站內(nèi)短信123.115.252.243收藏本貼 7.蔡司 Distagon 21/2.8
鏡頭簡介、規(guī)格以及購買咨詢,點擊圖片進入 玩家A(casinoking): 在蔡司f2.8群體中,也有幾枚久負盛名、爐火純青的頂級鏡頭,俺也將其收至麾下...... 蔡司的廣角鏡頭制作功夫獨到,可謂鶴立雞群,舉世無雙,就連大名鼎鼎的廣角造鏡大師施奈德也只能望其項背。在21mm鏡頭(視場角90度左右,120相機則為35mm焦距)中,如G口的Biogon 21/2.8、YC口的Distagon 21/2.8、C645的Distagon 35/3.5均是絕對的王者。 蔡司Distagon 21/2.8,被譽為超廣角之王,135單反超廣鏡頭中無出其右,無論全開光圈的表現(xiàn)還是中央與邊緣的成像,其優(yōu)秀程度都令人吃驚。用過D21的,相信不會對135單反的其他廣角鏡頭成像再有什么期待了。D21其實也是一枚準APO鏡頭,只不過沒標在鏡身。用在數(shù)碼成像上,除極高的分辨率與優(yōu)秀的反差表現(xiàn)外,對影響成像最為頭疼的紫邊問題也有非凡的控制能力。D21的近攝不錯,影像通透,焦外略硬,德味略淡,比較典型日蔡風格。俺覺得D21在數(shù)碼上的表現(xiàn)比在膠片上更加出色,尤其在全畫幅數(shù)碼機身,或許因為這一點,D21的二手價格比停產(chǎn)前狂漲二倍左右,目前成色佳的都要20K的高價。D21的唯一缺點是抗眩光能力稍差,尤其在強烈陽光射入畫面時要留心,這點比不上B21,但82mm大口徑的優(yōu)點是漸暈(暗邊)控制出色,這點比B21強上不少。
玩家A(casinoking): 這是一枚強悍的頂級100mm微距鏡頭,微距比率1:1,當年問世即令所有同焦段微距鏡頭為之俯首稱臣。徠卡則以其為假想敵全力打造了APO級百微——Leica APO-Macro-Elmarit-R 100/2.8作抗衡,但微距比率僅止步于1:2。 蔡司MP100與徠卡R100雄居100mm微距鏡頭之巔,成像理想完美,不僅微距的解析力纖細毫發(fā)細致入微,而且人像拍攝也超凡卓絕嫵媚多姿,實為人像微距珠連璧合之鏡。二鏡的細微差別體現(xiàn)在風格上,MP100側(cè)重寫意強調(diào)整體氛圍,而R100側(cè)重寫實注重主體刻畫。 蔡百微的最大特點是焦點處綿密無縫的過渡,演繹了極精彩豐富的層次再現(xiàn),換句話說,就算沒能把焦點對準,同樣可以獲得精彩不凡的圖片。此外,AEG的蔡百微更是把色彩濃郁與細致發(fā)揮到極致,充分展示蔡司T*膜帶來的空氣感與立體感,當然,AEJ的蔡百微也非常強,僅僅德味稍弱些。
玩家A(casinoking): 蔡司精心打造的又一支頂級微距鏡頭,碩大的鏡身.10米以內(nèi)成像罕有敵手,號稱1:10影像之王,另一款60微距王者徠卡Macro-Elmarit-R 60/2.8無法與之匹敵。 S-Planar 60/2.8 AEG是德產(chǎn),而Makro-Planar 60/2.8 AEJ與Makro-Planar 60/2.8C MMJ則是日產(chǎn),帶C的微距放大倍率僅1:2,顯得小巧玲瓏。 SP60的風格類似Makro-Planar 100/2.8,成像更為細膩自然很有質(zhì)感,解析力強,在分辨率與反差之間更側(cè)重于反差與銳度,焦外成像依然柔美,色彩與影調(diào)略為趨淡,層次過渡自然豐富,是翻拍與小品題材的強大利器,1:1微距時比MP100容易控制。
玩家A(casinoking): 蔡司的f2.8鏡頭中還有一些很值得把玩,而且相對便宜卻很有特色,俺也沒有放過。比如Distagon 25/2.8,焦段有點奇特,介乎24mm與28mm焦距之間,對角視場角約80度,這個視角更有張力但又不過份夸張,容易安排畫面元素,人文、風光、小品等均能派上用場。 D25/2.8的中央?yún)^(qū)域擁有很高的分辨率,但延伸至邊緣的分辨率下降很快,近拍更加明顯,這也是常為用家報怨之處,俺起初也為此出掉AEG的D25。然而,這枚鏡頭卻受到許多日本玩蔡司名家的大力推崇,幾乎是必備的裝備。有人問日本攝影名家赤誠耕一有關(guān)最值得推薦的蔡司鏡頭時,他給出了25/2.8,35/1.4,85/1.4的答案。 對于D25,俺一直耿耿于懷,忍不住淘回了一枚MMG的D25/2.8,一番把玩,感覺色彩非常出眾,而且近拍的邊緣分辨率有所改善,影像通透出色,黃調(diào)比AEG的D25淡了很多,而且不乏濃重德味,保持了AEG對暗部細節(jié)的出色解析力,讓人品味了黑中有黑白中有白的德頭風格。如善用大光圈近拍,能拍出很有立體感、空氣感的片子。俺覺得選擇D25以MMG(即最后期的德產(chǎn)MM鏡)最理想。
玩家A(casinoking): 一百年前,卡爾蔡司天才的光學設(shè)計師魯?shù)婪虿┦浚―r. Paul Rudolph),結(jié)合當時Otto Schott最新研制高折射率的玻璃,在三片式柯克鏡頭基礎(chǔ)上設(shè)計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鏡頭——采用四片光學元件的非對稱結(jié)構(gòu)Tessar鏡頭。這枚鏡頭面世后,其卓越的高解像力受到廣泛的關(guān)注,獲得了“照相機的鷹眼”的美譽。Tessar在希臘語是Tessares——就是四的意思。 這枚鏡頭很小巧很輕便,價格也親和(鈦色的100周年紀念版要貴很多,而且濾鏡口徑是46mm而不是普通版的49mm),有人說,玩蔡司不能不玩這枚,俺也是受忽悠才進的,用的不多。有人喜歡拿來拍風光,特點是成像銳利反差很大。
玩家A(casinoking): 蔡司T* Sonnar 180/2.8的設(shè)計源于1936年柏林奧運會面世的奧林匹克松納鏡頭。與徠卡不同的是,蔡司中長焦鏡頭對使用低色散鏡片極之吝惜,或者說蔡司制訂的APO復(fù)消色散標準很高(不像佳能、尼康、適馬、騰龍......等鏡頭這么稀松就標UD、ED、Apo、LD......)。只要看看,蔡司的135mm焦距以上中長焦望遠鏡頭中,僅APO-Sonnar 200/2、Tele-ApoTessar 300/2.8二枚是APO復(fù)消色散鏡頭,就連使用了低色散鏡片的Distagon 21/2.8超廣王和Vario-Sonnar 100-300/4.5-5.6二枚也無法在蔡司的Apo榜上題名。 蔡司T* Sonnar 180/2.8有早期AEG胖胖鏡及后期瘦身版的AEG、MMG、MMJ等多種版本。AEG版?zhèn)€體差異比較明顯,MMJ是日產(chǎn)的,風格更為現(xiàn)代而德味少些,MMG是最后期的德產(chǎn)版本,保留德味的同時更為通透,保有量少,價錢最貴??偟姆从常笃谑萆戆嬖诒3衷酗L格上還略為提高了分辨率。S180/2.8總體給人感覺是柔柔的軟軟的,色彩溫馨,焦外特別迷人,而評論這枚鏡頭時總是褒貶不一,狂熱者認為蔡司把這種柔和風格與完美焦外有機地結(jié)合取得良好平衡、其特點能充分表現(xiàn)了歐洲中世紀與古老德意志風格特點;指責的則不滿其松松的、軟軟的、肉肉的成像,覺得反差不夠銳度不足。 奧林匹克松納的各款風格迥異,許多狂熱的蔡迷為此反復(fù)進出,不厭其煩地進行對比以追求完美的S180鏡。說實在,S180拍人像尤其是漂亮MM的效果的確非常棒。俺選擇的是MMG的Sonnar 180/2.8。
影印自然,感悟人生,記錄現(xiàn)實,思考未來。 回復(fù)引用管理
sentanyone
第2樓發(fā)表于:2009-7-13 17:54:13查看資料站內(nèi)短信123.115.252.243收藏本貼 13.蔡司T* PC-Distagon 35/2.8 移軸
這是蔡司唯一一支移軸鏡頭。據(jù)說蔡司還曾研制有PC-Apo-Distagon 25mm F3.5與一枚中焦移軸傾斜鏡頭,但均中途夭折胎死腹中,實在令人扼腕嘆息。此外,SP100/4 Bellow也具備移軸傾斜功能,只是無法手持使用。 PC-D35/2.8真是不玩不知道,一玩嚇一跳!這絕對是一支做工精湛的完美之鏡。色彩表現(xiàn)自不必多言,典型的蔡司色彩而且純正美麗,極為濃郁厚重,在分辨率與色散控制表現(xiàn)上更體現(xiàn)了蔡司廣角設(shè)計的獨門絕技。俺玩過的移軸鏡頭中,還找不到能與PC-D35比肩的廣角移軸鏡頭,就算Schneider的移軸鏡也無法相比。作正常拍攝時,根本不存在色散,而作最大移軸時,PC-D35的邊緣色散只是相當輕微,如換成其他移軸鏡,早就散得不成樣了。更令人稱道是在同樣光線下,PC-D35能再現(xiàn)更多的亮部及暗部細節(jié),達到黑中有黑白中有白的理想成像效果?;蛟S有人會說,35mm鏡頭的視場角小,不適宜拍建筑,但移軸鏡頭的超大像場特點,PC-D35的復(fù)蓋角與常規(guī)的24mm鏡頭基本等同,即是能拍出83度范圍的圖片,更主要是35mm焦距鏡頭再現(xiàn)的影像很接近人眼視覺效果,顯得很自然,船頭效應(yīng)很弱,非常適合建筑攝影。 要玩通YC鏡,這支PC-D35/2.8是不能少的,而且用過后,居然能忘掉諸如佳能、賓德、尼康等日產(chǎn)移軸鏡頭,因為PC Distagon 35/2.8的表現(xiàn)實在太出色了!
玩家A(casinoking): 談起蔡司鏡頭,絕對少不了二支限量版的f1.2頂級鏡頭。 Planar 85/1.2有AEG的50年周年紀念版及MMG的60周年紀念版二枚,是蔡司為contax高級會員專門打造的頂級鏡頭,集合了蔡司最頂尖的造鏡技術(shù)及最好玻璃材料與工藝,限量發(fā)售。 玩過佳能EF85/1.2L的都贊嘆其超高品質(zhì)的成像,然而與P85/1.2相比,仍有距離。盡管都被稱為世上僅有的二支f1.2的人像鏡王,但EF85/1.2L是靠AF揚名。俺比較過,EF85/1.2L的全開光圈吃光,實際通光量估計比f1.4略多一點,而P85/1.2就不會,這得益于77mm的口徑。Planar 85/1.2的成像表現(xiàn)達到理想境界,無法用言詞來形容表達,這是一支值得把玩一輩子的神鏡。
玩家A(casinoking): 對于標準鏡頭,各廠家都有出產(chǎn)超高品質(zhì)的頂級鏡頭,比如徠卡Noctilux 50/1.0、佳能EF50/1.0L、尼康Noct 58/1.2......等,而蔡司T* Planar 55/1.2 100周年紀念版,卻被譽為標王之王,足見其超凡的表現(xiàn)。 16.蔡司T* ApoSonnar 200/2
迷人的大眼睛,仿佛能把魂魄吸進去:
玩家A(casinoking): 蔡司T* F-Distagon 16/2.8極為罕見,不僅成像難逢對手,價錢也非常牛,Contax停產(chǎn)時報價高達47萬日元。 這支魚眼鏡頭秉承蔡司廣角一貫的優(yōu)秀特點,全開光圈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非常突出,成像銳利,色彩濃郁,分辨率及紫邊控制表現(xiàn)直迫超廣角之王——Distagon 21/2.8。數(shù)字時代,魚眼鏡頭不僅可以體驗獨特的180度的魚眼變形效果,而且還可通過魚眼 Capture NX(或其他校正軟件)達到14、15mm超廣角鏡頭極富沖擊力的圖片效果。 如推薦超廣角,蔡司T* F-D16/2.8 T* D21/2.8堪稱完美絕配的解決方案。
玩家A(casinoking): 俺用過俄產(chǎn)500/8折反、佳能FD改EOS口500/8折反和尼康500/8折反,感覺蔡司T* Mirotar 500/8折反的表現(xiàn)最突出,精密細致的做工,優(yōu)異的成像和蔡司濃郁色彩,稱得上是500/8規(guī)格折反鏡頭之王。
影印自然,感悟人生,記錄現(xiàn)實,思考未來。 回復(fù)引用管理
sentanyone
第3樓發(fā)表于:2009-7-13 17:57:00查看資料站內(nèi)短信123.115.252.243收藏本貼 19.蔡司 Distagon 28/2.8
D28/2.8這是一個嚴重被低估了的鏡頭! 當我用過萊卡的28再用它(即使是膠片看幻燈對比),我忍不住驚呼:這個鏡頭真TMD太超值了?。?!除了視角比25/2.8稍微小幾度,在幻燈上看色彩也非常濃厚漂亮,鏡頭成像更是非常銳利,邊角表現(xiàn)好于D25,但是不及D35/2.8(這個鏡頭又是一個非常超值的好頭)。如果要吹毛求疵的話,D28的色彩雖然非常飽和,但是某些情況下反差略略比D25大一點(D25反差不太大),似乎某些情況下過渡上略遜。性價比最好的是D28/2.8!性價比最不好的無疑是28/2,25/2.8因為其焦段和特色,用戶也很多,而且,它是蔡司超廣里最便宜的了。 玩家B: 我買的成色近乎完美,價格也不是特貴的東西,所以放心玩了比較長時間,銳度高,色彩濃,全開光圈就很好用,雞蛋里面挑骨頭,這個鏡頭參數(shù)有點太完美,從性能到色彩都沒有明顯缺陷.....
玩家A: 玩家B: 玩家C:
玩家A: 玩家B: 由于原本空氣接觸面就少,再加上多層鍍膜技術(shù),T45號稱不會漏過最最細微的一絲光線. 到了2002年,天塞百年誕辰的時候,蔡司再次推出T45的百年紀念版選用鈦金屬材料,配以更為嚴格的玻璃選材和最新的鍍膜技術(shù),而價格幾乎與普通版相當!看起來蔡司是把它當作送給執(zhí)著的蔡司迷的禮物
玩家A: 玩家B: 玩家C:
玩家A: 玩家B:
玩家A: 玩家B:
影印自然,感悟人生,記錄現(xiàn)實,思考未來。 回復(fù)引用管理
sentanyone
第4樓發(fā)表于:2009-7-13 17:59:50查看資料站內(nèi)短信123.115.252.243收藏本貼 25.蔡司 Makro-Planar 60/2.8C
S-Planar 60/2.8 AEG是德產(chǎn),而Makro-Planar 60/2.8 AEJ與Makro-Planar 60/2.8C MMJ則是日產(chǎn),帶C的微距放大倍率僅1:2,顯得小巧玲瓏。 SP60的風格類似Makro-Planar 100/2.8,成像更為細膩自然很有質(zhì)感,解析力強,在分辨率與反差之間更側(cè)重于反差與銳度,焦外成像依然柔美,色彩與影調(diào)略為趨淡,層次過渡自然豐富,是翻拍與小品題材的強大利器,1:1微距時比MP100容易控制。 玩家B:
玩家A: 玩家B: 加上近攝接圈, 微距拍攝效果很好。1.6-3米的對焦行程非常長,有利于精細對焦,手感一流。這是一只SONNAR結(jié)構(gòu)的鏡頭, 優(yōu)點是加接圈或皮腔有很好的成像, 因此最佳表現(xiàn)攝距與其它鏡頭不一樣, 宜用于大頭人像或自然(微距)攝影. 最大放大比率為1:8左右。
玩家A: 玩家B: 這顆超廣角鏡的塊頭不小,握起來十分的有重量感... 提到他的成像,每回帶他出門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畢竟這東西比我擁有的任何一只機絲都還貴重,所以他安居防潮箱里的機會多很多..... 28.蔡司 Distagon T* 18mm/f4
玩家A: 所以偶還是要補上一句話:“如果你覺得D18有辱蔡司大名,那么非常抱歉,你沒有用好它。當然,如果你了解了D18,你也會忍不住去使用它,風景拍攝毫無疑問D18是超廣高性價比之選,它的變形控制可要好于ZF21。 玩家B:
玩家A: 玩家B: 玩家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