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大唐女冠詩-半娼式戀情

 高山仙人掌 2014-10-25

當(dāng)一種命運成為歷史中的慣性,就形成了“類型”之說。自古以來,有一類女人,她們的命運多少是一樣的。那就是有才、有貌,卻沒有好下場。

    女子有貌,稱美女;女子有才,稱佳人。自古美女配英雄,才子配佳人。但,美女多為禍水,死于非命;佳人多數(shù)薄命,碰到的盡是無情才子,死于憂郁。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魚玄機(jī)

    除了講究舍情去欲的修任道派外,道教與釋教不同,并不要求道徒“出家”。象符糸派,還允許道士們?nèi)匀煌沂彝鶃?;有的還是夫婦連同子女一起住觀修道。特別是唐代,世俗風(fēng)氣較為自由,不尚禮法,男女“大防“,也較寬松,道觀中即使有些清規(guī)戒律,也不過條文而已。其實要比閨閨女子自由得多。既然是“方外”,那么放縱談情說愛,世俗、禮教對她們也就缺乏約束力。這些女冠們既心懷這種希冀,則平時被壓抑的戀情欲念就如同阻遏不住的江河流水,她們開始熱烈地追求真正的、專一的愛情,主動而不假掩飾地向所愛剖白心中的思戀。

     可是,在世俗眼中.在男性社會里,大多數(shù)人只不過把她們看作登進(jìn)的階梯。情性的宣泄,風(fēng)月中的伴侶,詩酒場中的朋友,甚至只是爭艷獵奇、逢場作戲的玩物。即使有一、二相知之交,也往往怯于“女冠半娼”的惡謚而顧惜“名節(jié)”,不敢交往,或因礙于家庭及輿論的壓力,因而不敢同她們結(jié)為長久夫妻。大多數(shù)女冠在人道前后都經(jīng)歷過這種熱烈的追求和憧憬的破滅。當(dāng)她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只不過供人宣泄情欲或暫為“風(fēng)塵知己”的時候,才悲傷痛苦而不無醒悟地發(fā)出“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的慨嘆!女冠魚玄機(jī)在《寄李億員外》(一作《贈鄰女》)中的名句,一千多年來一直震撼著無數(shù)青年女子的心。

    可是.當(dāng)她們有這種“醒悟”的時候。往往也就是她們戀情變態(tài)的時候:既然男人們可以三妻四妾,可以眠花宿柳,可以玩弄女性,女人又為什么一定要自我束縛呢?于足放縱情欲,恣意迫歡,甚至過著一種多偶相戀,亦道亦娼的生活。我們不妨仿照“外道內(nèi)儒”,也給她們一個稱謂,即“外道內(nèi)娼”。


《贈所思》    崔仲容

所居幸接鄰,相見不相親。一似云間月,何殊鏡里人。
丹誠空有夢,腸斷不禁春。愿作梁間燕,無由變此身。

【注】光練丹求道,寂寞難耐,卻檔不住春情蕩漾。徘徊映歌扇,似月云中見,相見不相親,不如不相見
保持一種朦朧美(想見不如懷念)

    暗戀,說出來沒有結(jié)果,還不如放在心里,自己體會那種美妙的感覺。
【相逢行·李白】相見不相親,不如不相見。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 
              胡為守空閨,孤眠愁錦衾。 錦衾與羅幃,纏綿會有時。
              春風(fēng)正澹蕩,暮雨來何遲。 愿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
   李白同志這種風(fēng)流才子,最懂得“到手是最差的,得不到是最好的”這個道理。但這首詩意境很高。
大唐女冠詩-半娼式戀情
    當(dāng)然.女冠們從禁欲主義中解放出來,從對專一愛情的熱烈追求,到“半娼式”的放蕩生活,是一個漸變的發(fā)屜過程,曲折反映。“太平廣記"卷68引《靈怪集》載織女下凡會郭翰的故事,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太原郭翰,武后時曾任御史等職,《新唐書》有傳。《靈懌集》載:
    郭翰盛暑乘月臥庭中,仰視空中,見一少女冉冉而下,對翰微笑口:“吾天上織女也,久無主對,而佳期阻曠,幽態(tài)盈懷。上帝賜命游人間,仰慕清風(fēng),愿托神契?!碑?dāng)晚即與郭翰“攜手升堂,解衣共臥”,至天將破曉時才辭去。此后織女每天晚上都來,兩情切切。一次,郭翰開玩笑地問她:“牛郎在哪里?你怎敢獨自離開?”織女回答說:“男女之事,自會有變化,關(guān)他什么事?再說天河隔絕,他也沒法知道;即使知道,也不必多慮?!逼呦δ翘?,織女沒有來,過了五天才又下來找郭翰。郭翰知她七夕陪伴牛郎去了,又戲謔地問她:“你同牛郎相見快樂嗎?為什么這么遲才來?”織女回答說:“天上哪比,人間快樂?,人間五日,天上一夕,所以來遲。”大約經(jīng)過了一年多.織女悲戚地告訴郭翰說;“壽命有程.便可永訣?!?。后致詩郭翰,“全唐詩》卷863收錄之織女《贈郭翰二首》,即從《太平廣記》錄存:

卷863_30 【贈郭翰二首】 織女

河漢雖云闊,三秋尚有期。情人終已矣,良會更何時。
朱閣臨清溪,瓊宮銜紫房。佳情期在此,只是斷人腸。

卷863_31 【附:郭翰酬織女】 織女

人世將天上,由來不可期。誰知一回顧,更作兩相思。
贈枕猶香澤,啼衣尚淚痕。玉顏霄漢里,空有往來魂。 


     揭開仙話的面紗,只將“織女”作一女冠看(譬如說是陪侍某人道貴主的宮女),在一個適當(dāng)?shù)臅r機(jī)(譬如說貴主有事暫時返回宮廷,留宮女看守道觀),她抑制不住搖蕩的情欲,惜織女之名與郭翰成就一段良會。后來所謂“帝命有程”,則可以理解為宮女也白道觀入宮去,那么就jj好“永訣”了。故事寫郭翰遇仙(或女冠),不管是實事或是虛構(gòu),都是基下種現(xiàn)實的生恬?!疤焐夏谋热碎g快樂”,正反映了無數(shù)女冠在道觀中觀中情與性兩方面的壓抑感。所以,一旦有了機(jī)會,她們便不惜冒著種種危險而主動、熱烈地去追求心中的真愛。這種蔑視和沖破道規(guī)戒律,大膽剖露心中愛情并熱烈去追求獲取真愛,在“全唐詩"卷863中的許多“女仙”詩中都有反映。據(jù)載一位姓任的書生隱居嵩山讀書,夜有一女子開簾人,主動求歡,并為詩書案上。嵩山女《書任生案》詩云:   
 
 
   葛洪還有婦.王母亦有夫。
    神仙盡是匹.君意合何如?


不僅表現(xiàn)嵩山女大膽求偶的心情,而且指出作為道教神仙頭子的葛洪、王母以及其他神仙都有配偶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護(hù),這就更足以說叫她實在只是嵩山道觀中的一位女冠。又如吳彩奄之主動追求書生文簫,也應(yīng)看作女冠的思凡?!度圃姟份d吳彩鸞《歌》小序云;“鐘陵西山館,中秋游女甚盛。_太和(827——835)末,有書生文蕭,睹一蛛甚妙,相盼不去,復(fù)為山歌。歌罷,穿大松徑,捫山險上升(按道觀堂在深山),生躡其蹤,蛛相引至絕頂(按道觀常在山頂)。忽風(fēng)雨,有仙童持天判云(按當(dāng)是觀主使人宣布):‘吳彩鸞私欲,謫為民妻一紀(jì)?!伺c生下山,歸松陵。”昊彩鸞之《歌》云:

    若能相伴陟仙壇.應(yīng)得文蕭篤彩耷。
    自有繡榻井甲賬,瑤臺不怕雪霜來。


    “瑤臺”、“紫府”,向為道教中人喻作道觀之所,李義山《無題》云“紫府仙人號寶燈”,“更在瑤臺十二層”可證。這個私奔的女冠看來連是很幸運的,乘中秋游賞,私自離觀下山,向書生文簫表露愛慕之心,終于同心愛的人結(jié)為夫妻。

    可惜這種“有情人終成眷屬”是極個別的。大多數(shù)女冠囿干官規(guī)觀禁,或因沒有機(jī)會,即使遇見書生主動追求,也只能寄“雙飛”于他時。書生孫玄照作《琴中歌》贈女冠王仙仙云:
  
  相如曾作鳳兮吟,昔被文君會此音。
    今日孤鸞還獨語,痛哉仙子不彈翠。

求凰之意甚明。王仙仙答詩云;

    鴛鴦相見不相隨,籠里籠前整羽衣。
    但得他時人放去,水中長作一雙飛。

   “籠里”、“籠前”、“羽衣”等等,都有雙關(guān)義:“籠”比戒律森嚴(yán)的道觀,“羽衣”借代女冠以自比。只苦他時人不“放去”,水中又何能“長作一雙飛”呢?

    追求授挫,愛情破滅,相思悔恨,幡然醒悟。中唐女道士李冶人道后“交游文士,徽泄風(fēng)聲”。(《唐才子傳》)

【偶居】李冶

心遠(yuǎn)浮云知不還,心云并在有無間。
狂風(fēng)何事相搖蕩,吹向南山復(fù)北山
。

    我們不知道她為什么入觀為女冠,但讀她的《相思怨》和《感興》詩,可知其為戀情相思所苦。《相思怨》云:

    人道海水洋.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羊上高接.接虛月華滿。
    彈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鐘惺《名媛詩歸》評曰:“直語能轉(zhuǎn),便生出情來。此全從靈氣排宕耳?!彼^“情”、“靈氣”正說明李冶是一個感情豐富、富有藝術(shù)才華的女子,本不應(yīng)是個“道姑”。她的《感興》詩云:

    朝云暮雨鎮(zhèn)相隨.去雁來人有返期。
    玉枕只知長下淚,銀燈空照不眠時。
    仰看照月翻含意.俯眄流流波寄詞。
    卻憶初聞且
樓曲.教人寂寞復(fù)相思。


   《唐才子傳》說她“交游文士”,當(dāng)為可信.看她“彈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卻憶初聞鳳樓曲,教人寂寞復(fù)相思”,正是“交游文士”之證。李冶人道后,至少有一位戀人曾為她彈湊《鳳樓曲》,所以憶及“初聞”之時,喚起愛情的美好回憶,如今“人去音存”,如何不寂寞相思呢?而“鳳樓曲》用蕭史、弄玉事,更顯示其愛意想思的情韻。

    據(jù)《太平廣記*、《唐詩紀(jì)事》等載:李冶六歲時作《薔薇詩》,有“經(jīng)時不駕(嫁)卻,心緒亂縱橫”句.其父悉日:“此女聰黠非常,恐為失行婦人?!保?strong>他的父親看看情況不妙,怕是難以管教了,在她十一歲時,干脆將她送入玉真觀修行了事。)這當(dāng)是后來文人附會之辭。但可推論李冶入道前或有“失行”之事,為夫所棄,后來才人道。
    
    其“八至"詩似可證明這一點:

    至近至遠(yuǎn)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素至疏夫妻。


    前三句是賓,這最末一句才是一篇主意。李冶能感悟到夫妻關(guān)系既是“至親”,又是“至疏”,可謂一大“醒悟”,一次思想的“飛躍”?;蛟S因其如此,方始人道。有了這種感悟的女子,才不留戀家庭生活的夫妻恩愛。她們需要溫存,情愛,但不相信人間有專一的愛情存在。這種“醒悟”和“飛躍”是付出了巨大的慘痛的代價,是心中無限苦痛和悲憤的宣泄和升華??墒钦沁@成為她發(fā)生變態(tài)戀情的思想基礎(chǔ)。當(dāng)然,也有可能是人道以后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如《相思怨》和《感興》所抒寫的情愫,由于愛的幻滅,李冶才有“至親至疏夫妻”的幡然醒悟。

      魚玄機(jī)誤殺綠翹,也是由于性愛不送引起的一種變態(tài)反映。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簽》中對女冠說得較為委婉。他說:“唐公豐多自請出家,與二教人蝶近?!^“蝶近”,即狎呢,不正當(dāng)?shù)挠H近。這就是說,某些女冠不僅與文士大夫交游往來,發(fā)生戀情,而且也與男道友(甚至僧人)相狎,駱賓王詩有《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可證。詩云(節(jié)錄):    

    一心一意無窮已.投膝投膠非足擬。
    只將蓋澀當(dāng)風(fēng)流,持此相憐保終始。
    相憐相念倍相親.一生一代一雙人
,
  只言柱下留期館,好欲將心學(xué)松巍。
  此時空林難獨守,此日馴離那可久。
  梅花扣雪柳如絲,年去年來不自持。
  初言別在寒偏在,何悟春來喜主思…

    男女道士之間的戀愛是很正常的。只是女冠們也經(jīng)?!疤邸?,李義山所謂“別耐羈雌”。正由于她們在愛情上過于放縱,所以胡震亨才用“蹀近”一詞。下面他舉例說;

    商隱同時如文安、潯陽、平恩、邵陽、水嘉、水安、艾昌,安康諸公主皆丐為女道士,筑觀    于外,史即不言他丑.頗著微詞。

     此外,清人程夢星、姚培謙、馮浩、紀(jì)曉嵐等也均以為唐時女冠“或近娼妓“。徐逢源則說:“宣州支冠出入豪門,與士大夫相接者甚多。”而張采田則以為唐時“女冠又兼官妓者甚多”。

       韓愈《華山女》詩描寫釋、道講經(jīng)斗勝的情況,先是講佛勝,后來華山女“洗妝拭面著冠帔,白咽紅頰長眉青”,即化妝裨漂漂亮亮的,然后升座講說,引得許多豪家少年“來繞百匝腳不?!?,“觀中人滿坐觀外”。其實是以色相引誘年輕聽眾。這也就是蘇雪林所說的“半娼式”。

    這里我們還可以舉一舉李冶與士大夫們謔浪的情況。據(jù)高仲武“中興間氣集"孫毓修校文云:有一次,她跟多位名士在烏程開元寺聚會,名詩人劉長卿也在坐。而李冶竟就在席上當(dāng)眾引晉代詩人陶淵明的《飲酒詩》調(diào)侃他說“山氣日夕佳”(暗喻他患有疝氣)。難得的是,劉長卿非但不生氣,還很有風(fēng)度的同樣引用陶淵明的詩《讀山海經(jīng)》中的詩句“眾鳥欣有托”回應(yīng)。舉座大笑,論者兩美之(認(rèn)為引用得都很好)。一名詩人女道冠竟然在聚會上拿男人的生殖器來開玩笑,這可是超級的黃色笑話。由此可見李冶放蕩不羈的性格和她與當(dāng)時著名文人的密切關(guān)系。此事歷朝文人都很不以為然,詬病者很多。但劉長卿卻很欣賞她,稱她為“女中詩豪”。

  唐代作家高仲武在《中興間氣集》中亦評價李冶說:“士有百行,女惟四德,季蘭則不然也。形氣既雄,詩意亦蕩,自鮑照(南北朝著名詩人)以下罕有其倫?!焙笕诉€將她的詩與薛濤的詩合編為《薛濤李治詩集》。

  李冶在與文人騷客的聚會上大講黃段子,很是我行我素。一生自由社交,自由談笑,自由創(chuàng)作。

    她的交游應(yīng)該比魚玄機(jī)和薛濤還要廣闊,閑云野鶴般,足跡跨越江浙數(shù)省,在當(dāng)時的名氣肯定比魚、薛二人都要大,甚至傳到了皇帝的耳朵里,并受到了召見。只可惜留下的資料太少了,在后世的名聲反而不及魚、薛二人了。

       這種謔浪說明李冶人道后,在個人情戀上已經(jīng)十分放蕩,性格上也已畸形變態(tài)。她同士大夫如蹀狎,實在是“道”其名而“娼”其實!《唐詩紀(jì)事》、《唐才子傳》還記載李冶同僧皎然情甚相得。皎然贈詩云:

天女來相試.將花欲染衣。
禪心競不起.還捧舊花歸。


   皎然心如磐石,佛心鎮(zhèn)定,微笑從容應(yīng)付,竟然毫無生理反應(yīng),也不生氣。

      《全唐詩》卷82l皎然詩題作“答李季蘭"。這說明李冶曾主動以詩挑逗皎然,所以皎然才答以以”天女來相試”。李冶之作為女冠行為失檢,謔浪縱恣至此,除了因愛情失意,借此宣泄,畸形變態(tài)外,又能作什么解釋呢?

     《全唐詩》存錄李冶詩18首,其中10首或明或暗抒寫她的相思之苦。她“美姿容,神情蕭散,專心翰墨,善彈琴,尤工格律”(《唐才子傳》),分明是一個才女,所以極為當(dāng)時的詩人文土所重。她同魚玄機(jī)一樣,同時多偶,與許多文士有戀情關(guān)系。除上面提到的著名詩人劉長卿、詩僧皎然外,還有越州刺史杜鴻漸、詩人朱放以及文士韓揆之、閻伯鈞、蕭叔子、崔換等名流。

卷805_12 【得閻伯鈞書】李冶

情來對鏡懶梳頭,暮雨蕭蕭庭樹秋。
莫怪闌干垂玉箸,只緣惆悵對銀鉤
。

朱放送了她一首詩:
 
  
古岸新花開一枝,  岸傍花下有分離;
  莫將羅袖拂花落,  便是行人腸斷時
。

     在一個月白風(fēng)清的夜晚,李冶在道觀中,仰望天上的一輪明月,只見銀光灑滿了觀里觀外的觀宇和林木,清風(fēng)習(xí)習(xí),青燈燭光隨風(fēng)搖曳,此情此景,她更加思念在遠(yuǎn)方的情郎朱放,寫下了下面這首《明月夜留別》(《全唐詩》卷805):
 
  離人無語月無聲,  明月有光人有情。
  別后相思人似月,  云間水上到層城。

    試比較《寄朱放》和《送閻二十六赴郯縣》,便可知二人都是李冶情人。《寄朱放》云:

    相思無曉夕.相望經(jīng)年月。
    別后無限情.相逢一時說。

《送閻》詩云.

    離情遍芳草,無處不萋萋。
    歸未重相訪,莫學(xué)阮耶迷。

     這種同時多偶相戀,除了不以賣笑侍夜?fàn)I生外,形式上同娼妓是很相似的,故蘇氏云“半娼式”。而這種性  愛變態(tài)在女冠中絕不足個別的現(xiàn)象。

    在李冶交往的好友之中,寫了《茶經(jīng)》一書,被人們尊為“茶圣”的陸羽(字鴻漸)是很特別的一位。
  有一種說法是,兩人是同窗讀書的青梅竹馬好友。但據(jù)現(xiàn)代詩人兼學(xué)者聞一多先生考證,李冶生于中宗景龍三年(公元709年),而陸羽生于玄宗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3年),就是說,李冶要比陸羽大24歲。所以上述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但兩人是關(guān)系極為密切的好友兼情人卻是真的。李冶有好幾首詩就是描寫他們之間友情的。
  她還曾拜陸羽為師,學(xué)習(xí)茶藝。后來湖州一帶著名的「擂茶」,據(jù)傳即是她留下的絕技。
  有一次李冶生病,遷到燕子湖畔調(diào)養(yǎng)。陸羽得知后趕忙前去探望。后來李冶留下了《湖上臥病喜陸鴻漸至》(《全唐詩》卷805)詩一首:
 
  昔去繁霜月,今來苦霧時。  相逢仍臥病,欲語淚先垂。
  強(qiáng)勸陶家酒,還吟謝客詩。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見面后,“相逢仍臥病,欲語淚先垂”。只這兩句,就可見二人之間密切的關(guān)系了。病了,情人來了,哭了。把個陸羽心疼得不得了,于是,衣不解帶,在床前案后連著服侍了好幾天。等病稍好后,李冶就不顧陸羽的勸阻,“強(qiáng)勸陶家酒”,然后便“偶然成一醉”了,與情郎共醉,還有比這還幸福的事嗎?當(dāng)然就“此外更何之”了。

  等李冶病愈后,陸羽就告辭離去了。以后很長時間都沒有他的消息,她思郎心切,又寫下了傳誦甚廣的《相思怨》(人道海水洋.不抵相思半。。。。)。

  三十歲以后的李冶性格更加開放,頻頻與騷人墨客聚會于開元寺,吟詩論文,談笑風(fēng)生,言語大膽,竟被傳為一時的美談。
 
 特別是她云游到了文人薈萃的廣陵后(今揚州),更是出盡了風(fēng)頭,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學(xué)術(shù)超人”了。

  終于,她的詩名傳到了喜愛文才的唐玄宗那里,皇上叫人找了她寫的幾首詩一看,果然不同凡響,不禁大為贊賞。很想見識一下能寫這樣好詩的是何等樣子的奇女子,于是就下詔讓她進(jìn)京面圣。

  聽到這天大的喜訊,她自然是喜不自禁,但卻又愁從中來。
  因為這時的她,已經(jīng)年過40了。雖然徐娘半老,風(fēng)韻猶存。但去見皇上,還是太老了。昔日的美艷如花,已經(jīng)凋零大半了。很有些“壯士未遇”,“美人遲暮”的感慨。

  于是在赴京城長安前,她寫下了這首感情復(fù)雜的《留別廣陵故人》(《全唐詩》卷805):
 
  無才多病分龍鐘,  不料虛名達(dá)九重。
  仰愧彈冠上華發(fā),  多慚拂鏡理衰容。
  馳心北闕隨芳草,  極目南山望舊峰。
  桂樹不能留野客,  沙鷗出浦謾相逢。
 
  到達(dá)長安后,玄宗召見了她。見到“情詩天后”竟然是個中年婦人,也頗感意外。于是打趣說:“雖年高,亦一俊媼也。”(年紀(jì)雖然大了點,但還是一個漂亮的老太婆呢。)
  玄宗留她在皇宮中住了一個月,賞賜了她很多東西后,才讓她回去了。
  回去后,就沒了消息,不知所終了。
    魚玄機(jī)詩中提到的相好情人比李冶還多,而蜀中女道士薛濤則“歷事十一鎮(zhèn)”,既是道姑,義是官妓,叉是女校書,其于李冶、魚玄機(jī),恣情放蕩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攬草結(jié)同心,將以遺知音。春愁正斷絕,春鳥復(fù)哀吟。
  風(fēng)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不結(jié)同心人,空結(jié)同心草。
   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玉箸垂朝鏡,春風(fēng)知不知。

   《春望》全詩,讓人感受著花謝花落花飛的絕望。無疑,這首詩正是那些日子她凄愴悲涼心境的真實寫照?!?/font>  
  “全唐詩"中錄存的女冠詩比道士詩還要少。卷797卷850收名媛詩107家、詩535首。其中薛濤,魚玄機(jī),李冶、元淳當(dāng)過女冠,四家存詩才158首。又據(jù)詩歌內(nèi)容判斷,崔仲容、葛鴉兒、葛氏女似乎也屬女冠.崔詩3首,葛梅兒 2首,葛氏女1首。六家合計164首。又卷863一卷865所收女仙,神、鬼詩,剔除其迷信成分,其中有一些也應(yīng)屬女冠詩。如戚逍遙、眉娘、以及托名洛川仙女、南溟夫人、云臺五女仙、上元夫人.吳清妻、慈恩塔院女仙、織女、嵩山女、青童、觀梅女仙、吳彩鸞、王氏女、毛女正美、王仙仙、廣利王女、黃陵美人、王氏婦,金車美人等,臺42首。又外編樸遺薜濤2首、李冶2首。總計《全唐詩》錄存女冠詩210首。據(jù)粗略統(tǒng)計,其中抒寫因愛的困擾、相思及與文士發(fā)生戀情的詩竟達(dá)108首,占一半以上。這些詩大多感情真摯,無雕鑿作態(tài),應(yīng)是唐代戀情詩中的珍品。
-----------------------------------------------------------------------------------------------------------------------
唐代詩人崔鶯鶯詩詞2首
--------------------------------------------------------------------------------
《寄詩(一作絕微之)》崔鶯鶯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zhuǎn)千回懶下床。
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注】鶯藏柳岸無人語,惟有墻花滿樹紅。一個“情”字。

《告絕詩》崔鶯鶯

棄置今何道,當(dāng)時且自親。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

【注】出自元稹的《鶯鶯傳》
   意思是說:以前拋棄,現(xiàn)在又何必再說, 當(dāng)時又不珍惜.還是把曾經(jīng)對待(我)的愛,放在眼前人身上吧. 一出《西廂記》戲,賺得多少淚? 
--------------------------------------------------------------------------------
《句》

妾心合君心,一似影隨形。求愛語
梁燕無情困,雙棲語此時。
不覺紅顏去,空嗟白發(fā)生。
無常

桐花落盡春又盡,紫塞征人猶未歸
。

《戲贈》       崔仲容

暫到昆侖未得歸,阮郎何事教人非。
如今身佩上清箓,莫遣落花沾羽衣。

【注】老娘現(xiàn)在修道。老娘這么好的一個姑娘,可直可彎能屈能伸,賣的了萌,耍得了二,扮得了少女,演的了女王,曬的了下限,紅的了臉頰,玩的了小清新,咽得下重口味,斥退過死皮賴臉的無知少年,躲過了不懷好意的搭訕大叔,你講笑話我可以拍桌大笑,你要玩文藝我仰望星空。

《贈歌姬》   崔仲容

水剪雙眸霧剪衣,當(dāng)筵一曲媚春輝。瀟湘夜瑟怨猶在,巫峽曉云愁不稀
皓齒乍分寒玉細(xì),黛眉輕蹙遠(yuǎn)山微。渭城朝雨休重唱,滿眼陽關(guān)客未歸
。
【注】也寫自己。
--------------------------------------------------------------------------------
和潘雍(葛氏女 唐詩)

  九天天遠(yuǎn)瑞煙濃,駕鶴驂鸞意已同。
  從此三山山上月,瓊花開處照春風(fēng)。

【注】仙風(fēng)道骨,頗有《莊子》逍遙游之風(fēng)采。意境高。

懷良人(一云朱滔時河北士人作)(葛鴉兒唐詩)

  蓬鬢荊釵世所稀,布裙猶是嫁時衣。
  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不見歸
。

會仙詩(葛鴉兒唐詩)

  彩鳳搖搖下翠微,煙光漠漠遍芳枝。
  玉窗仙會何人見,唯有春風(fēng)仔細(xì)知。

  煙霞迤邐接蓬萊,宮殿參差曉日開。
  群玉山前人別處,紫鸞飛起望仙臺。

歌(戚逍遙 唐詩)

  笑看滄海欲成塵,王母花前別眾真。
  千歲卻歸天上去,一心珍重世間人
。


卷863_43 【別遙見詩】 妙女

手攀橋柱立,滴淚天河滿。 

卷863_40 【答孫玄照】 王仙仙

鴛鴦相見不相隨,籠里籠前整羽衣。
但得他時人放去,水中長作一雙飛。



卷863_41 【附:孫玄照琴中歌贈王仙仙】 王仙仙

相如曾作鳳兮吟,昔被文君會此音。
今日孤鸞還獨語,痛哉仙子不彈琴。
 

卷863_32 【書任生案】 嵩山女

我本籍上清,謫居游五岳。以君無俗累,來勸神仙學(xué)。
葛洪還有婦,王母亦有夫。神仙盡靈匹,君意合何如。


【注】邀請老兄共赴仙臺,表達(dá)直白,好詩。

卷863_34 【與趙旭叩柱歌】 青童

白云飄飄星漢斜,獨行窈窕浮云車。
仙郎獨邀青童君,結(jié)情羅帳連心花
。
 
【注】也是好詩。
--------------------------------------------------------------------------------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