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定了一個周期圖的情況下。所有的走勢都可以用線段來解釋。就是說。在同周期圖的情況下。一切走勢都可以看做是線段的連接。這些線段沒有盤整的概念。只有上下的概念。簡單的理解。就是一個向上的線段完成后。就是一個向下的線段與它連接。這個向下的線段完成后。就是一個向上的線段與它連接。纏師把這種情況定義為走勢的同級別分解。
所以。研究好線段的問題。基本上就解決了所有的問題。而線段的問題。無外乎一個線段自身的延伸問題。和多個線段的疊加問題。而多個線段的疊加問題又可以歸于高一級別的一個線段延伸。
這就是纏論。就這么簡單。一個線段的延伸。三種形態(tài)。盤整形態(tài)。擴張形態(tài)。趨勢形態(tài)。兩種類型。盤整類型。趨勢類型。
而擴展就是一個最簡單的線段。你完全可以理解為一個趨勢上漲后的盤整回到后中樞。然后一個上漲離開這中樞的走勢。就是一個超強勢的盤整類型。
以上內(nèi)容就是所有的纏論了。遠沒有同學們想想的那么復雜。
天天為擴張擴展而爭論不休。也太可笑了吧。
![[轉(zhuǎn)載]纏論的線段 <wbr> <wbr>4 [轉(zhuǎn)載]纏論的線段 <wbr> <wbr>4](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14/10/0900/45953255_1)
這是大盤的30分鐘周期圖。0到3就是一擴展走勢。三個同級別走勢的疊加。復雜嗎?俺看是你想的復雜了。
當下的走勢。1到4三個5分鐘級別盤整走勢形成了30分鐘級別中樞。0點下來的整個走勢就是一30分鐘級別盤整走勢類型。6點開始一個向下的5分鐘級別走勢正離開這中樞。比較0到1和6點后的走勢??吹奖绸Y明顯。而最后的背馳點在那里。事先我們是不知道的。這樣就要考察6點后走勢的內(nèi)部情況。
![[轉(zhuǎn)載]纏論的線段 <wbr> <wbr>4 [轉(zhuǎn)載]纏論的線段 <wbr> <wbr>4](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14/10/0900/45953255_2)
這還是大盤的30分鐘周期圖。我們來看這6點后的線段是如何延伸的。
6點后。一直到最低點。我們看到保持了一種態(tài)勢。那就是一筆反彈后。后面一筆又創(chuàng)新低。這態(tài)勢不改變。這個向下的5分鐘走勢就是未完成狀態(tài)。而在延伸的過程中。有筆重疊的地方。我們就可以給他畫個中樞。而一個向下的線段如何結(jié)束那?那就是形成一個反向線段。這反向線段必然滿足三個條件。
1 先有一個反向筆走勢。目前從低點一個反向筆走勢還沒有形成。
2 反向筆走勢完成后。一個向下筆走勢不創(chuàng)新低。
3 在反向筆走勢不創(chuàng)新低的基礎(chǔ)上。第三筆走勢創(chuàng)第一筆走勢的新高。
目前看。這三個條件的第一個條件還沒有形成。所以在30分鐘圖上的反轉(zhuǎn)還沒有那。
看走勢。就是這么簡單。這有什么難懂的。
16點開始是一分鐘級別走勢離開最后的5分鐘走勢中樞。在這30分鐘圖上我們一樣可以分析。當然如果想看的更清楚一下。我們就可以看1分鐘圖了。
![[轉(zhuǎn)載]纏論的線段 <wbr> <wbr>4 [轉(zhuǎn)載]纏論的線段 <wbr> <wbr>4](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14/10/0900/45953255_3)
0點就是30分鐘圖的16點。這個1分鐘離開5分鐘中樞的走勢。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同學們注意了。0到1是趨勢。注意看。1到4是什么。 4到5是趨勢。5到8是什么。 8到9是趨勢。 9到12是什么。
學習纏論。明白了一個線段是如何延伸的。大概還需要知道點走勢的連接。上面的1分鐘走勢。就是標準的走勢連接。趨勢后的盤整連接。這個。講纏論的中樞時再仔細講了。
目前的態(tài)勢。9到12這1分鐘中樞的震蕩中。大概從低點走一個向上的1分鐘級別走勢才可以形成30分鐘圖上的一筆走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