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轉(zhuǎn)世現(xiàn)象的科學考證 轉(zhuǎn)世現(xiàn)象是表明靈魂脫離某一肉體后繼續(xù)存在的有力證據(jù)之一。關于轉(zhuǎn)世現(xiàn)象的研究,國外一些學者已經(jīng)做了大量的工作。有關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那些聲稱記得自己前世的人(大多是兒童)的真實性的考察,考察的內(nèi)容主要是依照聲稱自己記得前世的人提供的關于他前世的記憶,驗證他所記憶的內(nèi)容是否與現(xiàn)實情況相符合。如伊安·史蒂文森(Ian Stevenson)曾經(jīng)在數(shù)十年的時間里對世界各地的轉(zhuǎn)世現(xiàn)象進行了考察,搜集案例3000多個,出版了十多部有關著作,于1966年出版的《二十個轉(zhuǎn)世案例》一書[①]在該領域頗具影響。有關轉(zhuǎn)世研究的第二部分內(nèi)容是通過催眠幫助被催眠者回憶起他的前世,這種方法一般多用于對心理癥的治療,如布魯斯·戈德堡(Bruce Goldberg)長期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出版了多部有關論著[②];布萊恩·魏斯(Brain L. Weiss)等研究者也進行了大量的相關探索。 第一節(jié) 兒童自身記憶的轉(zhuǎn)世現(xiàn)象 史蒂文森(1918年—2007年)是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生物化學及精神病學教授,他早在1960年就發(fā)表了論文《前世回憶的證據(jù)》,成為現(xiàn)代西方有關轉(zhuǎn)世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他在《二十個轉(zhuǎn)世案例》一書中記載了他在1961年到1965 年之間在多個國家收集整理的部分案例,其中包括印度案例7個,斯里蘭卡案例3個,巴西案例2個,美國的阿拉斯加東南地區(qū)案例7個,黎巴嫩案例1個,這些案例都經(jīng)過他的認真調(diào)查和驗證。 在他調(diào)查的印度案轉(zhuǎn)世例中,有一個名叫斯娃拉特(Swa- rnalata Mishra)的女孩,她在1948年3月2日出生在一個印度城市番那(Panna),她在4歲時就曾對家人講述她前世的事情。她記得她的前世曾經(jīng)是一個姓氏為帕瑟克(Pathak)的家庭的女主人,這個家庭住在印度的另外一個城市凱特尼(Katni),這個城市位于番那市正南方直線距離大約一百多公里處。這兩個家庭在此之前并無任何接觸,相互根本不認識。在調(diào)查過程中,史蒂文森教授和他在印度的合作者一起在斯娃拉特的引導下很順利地找到了帕瑟克家。按照斯娃拉特的記憶,她的前世名字叫比婭(Biya),曾是這個家庭的母親,曾經(jīng)和她的丈夫生下兩個兒子,她在1939年去世,但調(diào)查時她前世的丈夫和兩個兒子都健在。來到帕瑟克家后,斯娃拉特立即就認出了她前世的丈夫和兒子,很快說出了被領到她面前的她前世的一個兒子的名字,雖然史蒂文森教授為了進一步測試故意否認他是比婭的兒子,但她卻非常肯定,堅信她沒有說錯。斯娃拉特還能毫不遲疑地認出她前世的丈夫以及比婭娘家的親戚。不僅如此,斯娃拉特還說出了她前世的丈夫的一個小秘密,他曾經(jīng)從她的錢盒中拿了1200盧比沒有還,只有比婭的丈夫一個人知道這件事,比婭的丈夫承認的確有這回事。 根據(jù)斯娃拉特的記憶,她1939年去世后還曾經(jīng)轉(zhuǎn)世到孟加拉國的一家庭,但那個女孩只活到九歲就死了,之后才于1948年轉(zhuǎn)生到番那市的這個家庭??梢宰糇C她這次轉(zhuǎn)世經(jīng)歷的是她從小就有的一些天賦,她經(jīng)常用孟加拉語唱孟加拉國的鄉(xiāng)村歌曲,并且會邊唱邊跳孟加拉國的鄉(xiāng)村舞蹈。這些從她出生以來并沒有人教她,她家里也根本沒有人懂孟加拉語, 所以也不知道她唱的是什么。史蒂文森也觀看了她的歌舞,恰好協(xié)助他調(diào)查的一位印度教授懂孟加拉文, 他記錄了歌詞。之后史蒂文森等人來到了孟加拉國斯娃拉特記憶中曾經(jīng)投生的地方,結果證實那的確就是當?shù)卮迕裣矚g的鄉(xiāng)村歌舞。 中國大陸關于轉(zhuǎn)世方面的現(xiàn)代文獻較少,對個案進行認真考證的就更是鳳毛麟角,因而顯得尤為可貴。《東方女性》雜志2002年第7期刊載的《對“二世人”唐江山的特別調(diào)查》一文可以說是這方面文獻中少有的頗有價值的一例。《東方女性》雜志記者朱必松在該文中詳細敘述了他對轉(zhuǎn)世者唐江山的調(diào)查過程。 唐江山,1976年11月21日(農(nóng)歷)出生于海南省東方縣(現(xiàn)為東方市)的感城鎮(zhèn)不磨村,父親叫唐崇進,母親叫林順流。他記得自己3歲時開始有了前世的記憶,6歲時這種記憶變得非常清晰,也就是在這時(1982年),在他的強烈要求下他的父親唐崇進帶他尋訪了他記憶中前世出生和生活過的地方:海南省儋縣(現(xiàn)為儋州市)新英鎮(zhèn)黃玉村。他記憶中他的前世叫陳明道,父親叫陳贊英(1998年去世)。1967年9月的一天,陳明道和同村的其他7個人一同外出買柴油,回來的路上被有宿仇的另外一個村的人襲擊,8個人中只有兩個人幸運逃回,其他6個人都被打死,其中包括陳明道,那年他20歲。他被擊中腦后一刀,左腹一刀,一顆子彈從左后背靠近左腰刀傷處穿過。唐江山在與他的前世的父親相認時,他能說出他以前睡哪個房哪張床,并逐一講出他以前常用的東西,使他的前世父親確信他是死去的兒子轉(zhuǎn)世。他同時還認出他前世的堂弟陳軍助和其他一些朋友,能夠說出他們的名字,并能說出他們曾經(jīng)一起做過的事,使他們也確信他的確是陳明道的轉(zhuǎn)世。他還在人群中認出了一個30多歲的婦女,她是自己前世的戀人,并叫出她的名字謝樹香,他能準確地講出他們以前一起散步和一起玩過的地方,以及一起做過的事情等。 唐江山除了記憶中的前世情況與現(xiàn)實相符外,還有其他一些特征可以支持他與他的前世的聯(lián)系。如他的左腹部有一個出生時就有的大約8厘米長的疤痕,這與他前世所受的刀傷是一致的,這一點進行采訪的記者親自做了驗證。唐江山的面部容貌與他的前世陳明道的照片有較多相似的地方。唐江山轉(zhuǎn)世的東方市和前世所在的儋州市的方言有很大的差別,但他很小開始就會講儋州話,他5歲那年新英鎮(zhèn)有一位婦女到感城鎮(zhèn)不磨村賣小商品,他聽到她說儋州話,便用儋州話與她對話,并請求她帶他去他前世的黃玉村,當然她沒有滿足他的請求。6歲那年他去儋州認前生父親時也講了儋州的本地方言,而在此之前沒人教過他講儋州話。 作為一位接受過多年正規(guī)的科學訓練且年輕有為的精神病醫(yī)師,布萊恩·魏斯起初在學術思想上頗為保守,對無法用正統(tǒng)的科學方法證實的東西一概不信,對研究異常現(xiàn)象的超心理學(parapsychology)等沒有任何關注,認為那是離他很遠的東西。直到1980年遇到一個叫凱瑟琳(Catherine)的病人,他的觀念和職業(yè)生涯發(fā)生了重大的轉(zhuǎn)變[③]。 凱瑟琳是一個27歲的女子,患有嚴重的焦慮癥和恐懼癥,幾乎嚴重到了無法正常生活的地步。魏斯用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對她進行了18個月的治療,但并沒有緩解她的癥狀。在這種情況下,他使用催眠術為她治療。在催眠狀態(tài)下,凱瑟琳獲得了很多關于她前世的記憶,而這些記憶中的經(jīng)歷和她的心理癥有因果聯(lián)系。 作為一個正統(tǒng)的科學家,魏斯在給凱瑟琳實施催眠之前并不是為了要了解她的前世,因為他那時根本就不相信有人還有什么前世,他只是想通過催眠使凱瑟琳回想起更多她童年時的經(jīng)歷,因為她是癥狀一直沒有緩解,所以他覺得一定有一些關鍵的東西她還沒有回憶起來。處于催眠狀態(tài)下的凱瑟琳的確回憶起了更多的她童年時的經(jīng)歷,但這些經(jīng)歷都與她的癥狀無關。這時魏斯只好直接明確地指示她去回憶那個導致她產(chǎn)生心理癥的時間。接下來的結果讓他非常震驚,凱瑟琳的回憶一下子跳到了公元前1863年的古埃及,她和她的孩子都在一場大洪水中溺亡,臨死前她感受了強烈的窒息,她的這個經(jīng)歷可以解釋她對水的恐懼及相伴的窒息癥狀。這種情況給魏斯的觀念造成了強烈的沖擊,但他沒有簡單地拒絕這種事實,而是繼續(xù)深入探究下去。 在后續(xù)的多次催眠中,凱瑟琳先后回憶起了她的多個前世,她曾生活在公元前1568的古希臘,而這時魏斯本人竟然是她的舅舅,并作為老師教她數(shù)學和幾何,他的名字是戴奧真尼斯(Diogenes)。公元1756年她生活在西班牙,那年她56歲,名叫路易莎(Louisa),她此生是一個妓女。公元1483年她是一個丹麥人,這時他是一個男人,在戰(zhàn)爭中失去了兒子。公元1758年她生活在烏克蘭,他的父親被關進了監(jiān)獄。在20世紀初,她曾經(jīng)是個男性軍人,一個德國的飛行員,在對英美的作戰(zhàn)中遭到轟炸,他在爆炸的火海中喪生。她還回憶起在一些年代不很清楚的時期經(jīng)歷過的事情,如她和其他一些人曾因為患上了皮膚?。ㄋ坪跏锹轱L病)而被拋棄在遠離村莊的地方,住在山洞里,靠獵食野獸為生,直到死亡;曾在某一世中在戰(zhàn)場上被割喉而死,曾在南威爾士的海岸抵御西班牙艦隊的進攻等。 催眠狀態(tài)中,凱瑟琳多次經(jīng)歷到自己在死亡時刻從自己的身體里漂浮起來,靈魂處于脫離肉體的狀態(tài),這時在沒有開始回憶下一個肉體生命之前,她多次遇到靈界的導師(Master)向她傳達一些信息,并通過她傳達給布萊恩·魏斯。有個靈界導師告訴她,她共計的地球上轉(zhuǎn)世了86次。 最令布萊恩·魏斯驚奇的是,外來的靈體借凱瑟琳之口說出了魏斯父親的猶太希伯來文名字Avrom以及他的死因是心臟病,還知道他的剛出世二十多天的兒子的死也與心臟病有關,還說出魏斯的女兒的名字也是隨她去世了的祖父取的。凱瑟琳作為他的病人,對他家庭中的這些細節(jié)是根本不知道的,這使他不得不相信凱瑟琳在催眠狀態(tài)中遇到的靈界的導師本身以及他傳遞的信息的真實性。 在經(jīng)過一系列催眠中對前世的經(jīng)歷的回憶后,凱瑟琳的癥狀都消除了,而且沒有復發(fā)。另外,更有趣的是,在最后一次催眠結束的兩個月后,凱瑟琳去拜訪了艾里斯·薩爾茨曼(Iris Saltzman),一位有名的靈媒占星家,專門擅長了解別人的前世的信息。他并不知道凱瑟琳曾經(jīng)在催眠狀態(tài)中獲得了大量的關于前世的信息,但他給她提供的前世的信息卻與她在催眠狀態(tài)中了解到的高度吻合。這種吻合說明,關于她的前世的信息是具有客觀真實性的,絕非是凱瑟琳在催眠狀態(tài)中的任意臆想,也不是薩爾茨曼的隨意想象。 瑞克·布朗(Rick Brown)所做的一個通過催眠回憶前世的案例也很有說服力[④]。接受催眠的人叫布魯斯·凱利(Bruce Kelly),1953年1月19日出生,是一家家具企業(yè)的銷售代表。他的職業(yè)要求他經(jīng)常乘坐飛機旅行,但他一上飛機就感到非??謶郑绕湓陲w機艙門關閉之后;他的另一個問題是怕水,甚至對浴缸里的水也會感到十分恐懼,他可以用淋浴沖背,但卻不敢面對淋浴水流,一旦水面超過他的膝蓋,他就會出現(xiàn)呼吸急促、戰(zhàn)栗、嘔吐、痙攣等強烈的反應;另外他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突發(fā)性的胸部疼痛現(xiàn)象,但醫(yī)院檢查找不到任何原因。為此他尋求催眠師布朗的幫助。 1987年11月他接受了催眠治療,他在催眠狀態(tài)中回憶起自己的前世叫詹姆斯·埃德加·約翰斯頓(James Edward Johnston),是美國潛艇“鯊魚號”(Shark)上的艇員,他還很快回憶起潛水艇的編號是Shark SS-174,隸屬于亞洲艦隊,而且他也很容易地就記起了他遇難的日期是1942年2月11日,這天上午他們遭到了日本軍艦深水炸彈的攻擊,潛水艇嚴重損害并沉沒,船艙內(nèi)很快進滿了水,找不到可以逃出去的出口,艇員全部喪生。這艘潛水艇的長圓柱形的壓力艙的形狀與飛機非常相似,在催眠狀態(tài)中他看到了他的靈魂從他前世的身體中分離出來。到此他的心理癥的原因已經(jīng)非常清楚了。 通過催眠對前世的回憶,凱利的癥狀很快得到了治愈,但他們并沒有就此停步,而是開始驗證這些前世信息的真實性。布朗首先到設在華盛頓特區(qū)的美國海軍基地(U.S. Navy Yard)的美國海軍歷史中心及運作檔案館(U.S. Navy Historical Center and Operational Archives),在那里查閱了大量的資料。 他還去了阿拉巴馬州約翰斯頓出生地,在那里走訪了他童年時的朋友和親戚,同時還通過在當?shù)貓蠹埧菑V告、在一些老年人聚會的地方發(fā)放傳單等多種方法尋找當初認識約翰斯頓的人。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1930年代約翰斯頓和他的未婚母親安妮(Annie)在一個叫“棉紡村”(Profile Cotton Mill Village)的某個公司所屬的村子一起生活,他們租住在這個公司的一間房子里,生活比較艱辛。1936年他的母親突然去世,這使約翰斯頓的性格變得孤僻。1940年他加入美國海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被派往南太平洋,成為“鯊魚號”潛艇的水兵。 通過檔案資料的查閱和對約翰斯頓故鄉(xiāng)的一些人的走訪,凱利在催眠狀態(tài)下提供的各種信息基本上都得到了驗證,如他回憶起名字的戰(zhàn)友沃爾特·皮爾格萊姆(Walter Pilgram)、羅伯特·米勒(Robert Miller)等人的信息都在美國海軍的有關檔案中查到,他前世的姓名、出生證、高中學習記錄等都在有關的檔案中得到了證實。 (更多內(nèi)容見《揭秘靈界生命:神秘現(xiàn)象探索》一書) 參考文獻 [②] Bruce Goldberg, 1982, Past lives, Future Lives: Accounts of Regression and Progression through Hypnosis, North Hollywood: Newcastle Publishing.及 2004. Past Lives, Future Lives Revealed, NJ: New Page Books. [③] Brian L. Weiss, 1988,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New York: A Fireside Book, pp.10-12. [④] Rick Brown, 1991, “The Reincarnation of James, the Submarine Man”, The Journal of Regression Therapy, 5(1):62-71. [⑤] Satwant K. Pasricha, 1990, Claims of reincarn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Cases in India, New Delhi: Harman Publishing Hous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