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9.28是孔子誕辰2565年紀念日。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夏邑,出生于魯國陬(zōu)邑今山東省曲阜市尼山鎮(zhèn)境內(nèi)),東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鬃娱_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也是易學的創(chuàng)始人。 孔子曾帶領(lǐng)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了《六經(jīng)》(《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鬃尤ナ篮螅涞茏蛹捌湓賯鞯茏影芽鬃蛹捌涞茏拥难孕姓Z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了儒家經(jīng)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萬世師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論語選句】
(論語》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nèi)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zhì)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
1、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可與立,未可與權(quán)?!?/span> 【譯文】孔子説:“可以同他一道學習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種成就;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種成就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禮而行;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禮而行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通權(quán)達變?!?/span>
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span> 【譯文】孔子説:“聰明的人不致疑惑,仁德的人經(jīng)常樂觀,勇敢的人無所畏懼。”
3、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譯文】孔子説:“天冷了,才曉得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span>
4、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孔子説:“一國軍隊,可以使它喪失主帥;一個男子漢,卻不能強迫他放棄主張。”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 【譯文】孔子在河邊,歎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呀! 日夜不停地流去。”
6、子絶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譯文】孔子一點也沒有四種毛病———不懸空揣測,不絶對肯定,不拘泥固執(zhí),不唯我獨是。
7、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span> 【譯文】孔子説:“做學問好像[追逐什麼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還生怕丟掉了?!?/span>
8、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span> 【譯文】孔子説:“不居於那個職位,便不考慮它的政務。”
9、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譯文】孔子説:“堅定地相信我們的道,努力學習它,誓死保全它。不進入危險的國家,不居住禍亂的國家。天下太平,就出來工作;不太平,就隱居。政治清明,自己貧賤,是恥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貴,也是恥辱?!?/span>
10、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span> 【譯文】孔子説:“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卻經(jīng)常局促憂愁。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孔子説:“幾個人一塊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爲我所取法的人:我選取那些優(yōu)點而學習,看出那些缺點而改正?!?/span>
12、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span> 【譯文】孔子説:“聰明人樂於水,仁人樂於山。聰明人活動,仁人沉靜。聰明人快樂,仁人長壽。”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span> 【譯文】孔子説:“[對於任何學問和事業(yè),]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爲樂的人。”
1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譯文】孔子説:“人的生存由於正直,不正直的人也可以生存,那是他僥倖地免於禍害。”
1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span> 【譯文】孔子説:“花言巧語,僞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順,這種態(tài)度,左丘明認爲可恥,我也認爲可恥。內(nèi)心藏著怨恨,表面上卻同他要好,這種行爲,左丘明認爲可恥,我也認爲可恥?!?/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