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周易集解》卷十三

 易翁藏書 2014-09-29

 

《周易集解》卷十三

 [唐] 李鼎祚 著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虞翻曰:天貴故"尊",地賤故"卑"。"定"謂成列。

荀爽曰:謂否卦也。否七月,萬物已成,乾坤各得其位定矣。

 

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虞翻曰:乾高貴五,坤卑賤二,列貴賤者,存乎位也。

荀爽曰:謂泰卦也。

侯果曰:天地卑高,義既陳矣;萬物貴賤,位宜差矣。

 

動靜有常,剛?cè)釘嘁印?/FONT>

虞翻曰:斷,分也。乾剛常動,坤柔常靜,分陰分陽,迭用柔剛。

 

方以類聚,

《九家易》曰:謂姤卦,陽爻聚于午也。方,道也。謂陽道施生,萬物各聚其所也。

 

物以群分,

《九家易》曰:謂復(fù)卦,陰爻群于主子也。陰,成故曰物"物"也。至于萬物一成,分散天下也。以周人用,故曰"物以群分"也。

 

吉兇生矣。

虞翻曰:物三稱群,坤方道靜,故"以類聚"。乾物運(yùn)行,故"以群分"。乾生,故"吉";坤殺,故"兇",則"吉兇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虞翻曰:謂日月在天成八卦;震象出庚,兌象見丁,乾象盈甲,巽象伏辛,艮象消丙,坤象喪乙,坎象流戊,離象就已,故"在天成象"也。在地成形,謂震竹巽木,坎水離火,艮山兌澤,乾金坤土。在天為變,在地為化,剛?cè)嵯嗤?,而生變化矣?/FONT>

 

是故剛?cè)嵯嗄Γ素韵嗍帯?/FONT>

虞翻曰:旋轉(zhuǎn)稱摩薄也。乾以二五摩坤,成震、坎、艮。坤以二五摩乾,成巽、離、兌。故"剛?cè)嵯嗄Γ瑒t八卦相蕩"也。

 

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fēng)雨。

虞翻曰:鼓,動。潤,澤也。雷震庭艮,風(fēng)巽雨兌也。

 

日月運(yùn)行,一寒一暑。

虞翻曰:日離月坎,寒乾暑坤也。運(yùn)行往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歲成焉,故"一寒一暑"也。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荀爽曰:男謂乾,初適坤為震;二適坤為坎;三適坤為艮,以成三男也。女謂坤,初適乾為巽;二適乾為離;三適乾為兌,以成三女也。

 

乾知大始,

《九家易》曰:始,謂乾稟元?dú)?,萬物資始也。

 

坤作成物。

荀爽曰:物謂坤任育體,萬物資生。

 

乾以易知,坤以簡能。

虞翻曰:陽見稱易,陰藏為簡,簡,閱也。乾息昭物,天下文明,故"以易知"。坤閱藏物,故"以簡能"矣。

 

易則易知,簡則易從。

虞翻曰:乾懸象著明,故"易知"。坤陰陽動辟,故"易從"不習(xí)無不利,地道光也。

 

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

虞翻曰:陽道成乾,為父,震、坎、艮,為子,本乎天者親上,故"易知則有親"。以陽從陰,至五多功,故"易從則有功矣"。蜀才曰:以其易知,故物親而附之。以其易從故物法而有功也。

 

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

荀爽曰:陰陽相關(guān),雜而不厭,故"可久"也。萬物生息,種類繁滋,故"可大"也。

 

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yè)。

姚信曰:賢人,乾坤也。言乾以日新為德,坤以富有為業(yè)也。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

虞翻曰:易為乾息,簡為坤消,乾坤變通,窮理以盡性,故"天下之理得矣"。

 

天下之理得,而易成位乎其中矣。

荀爽曰:陰位成于五,陰位成于二,五為上中,二為下中,故"易成位乎其中"也。

 

圣人設(shè)卦,

案:圣人謂伏羲也。始作八卦,重為六十四卦矣。

 

觀象,系辭焉,

案:文王觀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象,系屬其辭。

 

而明吉兇。

荀爽曰:因得明吉,因失明兇也。

 

剛?cè)嵯嗤贫兓?/FONT>

虞翻曰:剛推柔生變,柔推剛生化也。

 

是故吉兇者,失得之象也。

虞翻曰:吉則象得,兇則象失也。

 

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荀爽曰:憂虞小疵,故"悔吝"也。虞翻曰:悔則象憂,吝則象虞也。干寶曰"悔亡則虞,有小吝則憂。憂虞未至于失得,悔吝不入于吉兇。事有小大,故辭有急緩,各象其意也。

 

變化者,進(jìn)退之象也。

荀爽曰:春夏為變,秋冬為化。息卦為進(jìn),消卦為退也。

 

剛?cè)嵴?,晝夜之象也?/FONT>

荀爽曰:剛謂乾,柔謂坤。乾為晝,坤為夜。晝以喻君。夜以喻臣也。

 

六爻之動,

陸績曰:天有陰陽二氣,地有剛?cè)岫?,人有仁義二行。六爻之動,法乎此也。

 

三極之道也。

陸績曰:此三才極至之道也。初、四,下極;二、五,中極;三、上,上極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象也。

虞翻曰:君子謂文王。象謂乾二之坤,成坎月離日。日月為象。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位。故"居而安者,易之象也。"舊讀象誤作厚,或作序,非也。

 

所變而玩者,爻之辭也。

虞翻曰:爻者,言乎變者也。謂乾五之坤,坤五動,則觀其變。舊作樂,字之誤。

 

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

虞翻曰:玩,弄也。謂乾五動成大有,以離之目,觀天之象。兌口玩習(xí)所系之辭,故"玩其辭"。

 

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

虞翻曰:謂觀爻動也。以動者尚其變,占事知來,故"玩其占"。

 

是以自天右之,吉無不利。

虞翻曰:謂乾五變之坤成大有,有天地日月之象。文王則庖犧,亦與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天道助順,人道助信,履信思順,故"自天右之,吉無不利"也。

 

彖者,言乎象者也。

虞翻曰:在天成象,八卦以象告。彖說三才,故"言乎象也"。

 

爻者,言乎變者也。

虞翻曰:爻有六畫,所變而玩者,爻之辭也。謂九六變化,故言乎變者也。

 

吉兇者,言乎其失得也。

虞翻曰:得正言吉,失位言兇也。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崔覲曰:系辭著悔吝之言,則異兇咎。有其小病,比于兇咎,若疾病之與小疵。

 

無咎者,善補(bǔ)過也。

虞翻曰:失位為咎,悔變而之正,故"善補(bǔ)過"??鬃釉唬和怂佳a(bǔ)過者也。

 

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

侯果曰:二、五為功,譽(yù)位;三、四為兇,懼位。凡爻得位則貴,失位則賤,故曰"列貴賤者存乎位"矣。

 

齊大小者存乎卦,

王肅曰:齊猶正也。陽卦大,陰卦小,卦列則小大分。故曰"齊小大者存乎卦"也。

 

辯吉兇者存乎辭,

韓康伯曰:辭,爻辭也。即爻者言乎變也。言象,所以明小大。言變,所以明吉兇。故大小之義存乎卦,吉兇之狀存乎爻。至于悔吝、無咎,其例一也。吉兇、悔吝、小疵、無咎,皆生乎變。事有小大,故下歷言五者之差也。

 

憂悔吝者存乎介,

虞翻曰:介,纖也。介如石焉,斷可識也。故"存乎介"。謂識小疵。

 

震無咎者存乎悔。

虞翻曰:震,動也。有不善,未嘗不知之。知之,未嘗復(fù)行。無咎者善補(bǔ)過。故"存乎悔"也。

 

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虞翻曰:陽易,指天。陰險,指地。圣人之情見乎辭,故指所之。

易與天地準(zhǔn),故能彌綸天下之道。

虞翻曰:準(zhǔn),同也。彌,大。綸,絡(luò)。謂易在天下,包絡(luò)萬物,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故"與天地信"也。

 

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荀爽曰:謂陰升之陽,則成天之文也。陽降之陰,則成地之理也。

 

是故知幽明之故。

荀爽曰:謂天上地下不可得睹者也。謂否卦變成既未濟(jì)也。明,謂天地之間,萬物陳列,著于耳目者,謂泰卦變成既濟(jì)也。

 

原始及終,故知死生之說。

《九家易》曰:陰陽交合,物之始也。陰陽分離,物之終也。合則生,離則死。故"原始及終,故知死生之說"矣。交合泰時,春也。分離否時,秋也。

 

精氣為物,游魂為變。

虞翻曰:魂陽物,謂乾坤也。變謂坤鬼。乾純粹精,故主為物。乾流坤體,變成萬物故"游魂為變"也。

 

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

虞翻曰:乾神似天,坤鬼似地。圣人與天地合德,鬼神合吉兇,故"不違"。

鄭玄曰:精氣,謂七八也。游魂,謂九六也。七八,木火之?dāng)?shù)也。九六,金水之?dāng)?shù)。木水用事而物生,故曰"精氣為物"。金水用事而物變,故曰"游魂為變"。精氣謂之神,游魂謂之鬼。木火生物,金水終物。二物變化其情,與天地相似,故無所差違之也。

 

知周乎萬物,

荀爽曰:二篇之冊,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dāng)萬物之?dāng)?shù),故曰"知周乎萬物"也。

 

而道濟(jì)天下,故不過。

《九家易》曰:言乾坤道濟(jì)成天下而不過也。

王凱沖曰:知周道濟(jì),洪纖不遺,亦不過差也。

 

旁行而不流,

《九家易》曰:旁行周合,六十四卦,月主五卦,爻主一日,歲既周而復(fù)始也。

侯果曰:應(yīng)變旁行,周被萬物,而不流淫也。

 

樂天知命,故不憂。

荀爽曰:坤建于亥,乾坤相據(jù),乾立于已。陰陽孤絕,其法宜憂。坤下有伏乾,為樂天。乾下有伏巽,為知命。陰陽合居,故"不憂"。

 

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荀爽曰:安土謂否卦,乾坤相據(jù),故"安土"。敦仁謂泰卦。天氣下降,以生萬物故"敦仁"。生息萬物,故謂之"愛"也。

 

 

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

《九家易》曰:范者,法也。圍者,周也。言乾坤消息,法周天地,而不過于十二辰也。辰,日月所會之宿,謂諏訾、降婁、大梁、實(shí)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星紀(jì)、玄枵之屬是也。

 

曲成萬物而不遺,

荀爽曰:謂二篇之冊,曲萬萬物,無遺失也。

侯果曰:言陰陽二氣,委曲成物,不遺微細(xì)也。

 

通乎晝夜之道而知,

荀爽曰:晝者,謂乾。夜者,坤也。通于乾坤之道,無所不知矣。

 

是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干寶曰:否泰盈虛者,神也。變而周流者,易也。言神之鼓萬物無常方,易之應(yīng)變化無定體也。

 

一陰一陽之謂道。

韓康伯曰:道者何,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由也。

況之曰:道,寂然無體,不可為象。必有之用極,而無之功顯,故至乎。神無方而易無體,而道可見矣。故窮以盡神,因神以明道。陰陽雖殊,無一以待之。在陰為無陰,陰以之生;在陽為無陽,陽以之成。故曰"一陰一陽"也。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虞翻曰:繼,統(tǒng)也。謂乾能統(tǒng)天生物,坤合乾性,養(yǎng)化成之,故"繼之者善,成之者性"也。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侯果曰:仁者見道,謂道有仁。知者見道,謂道有知也。

 

百姓日用而不知,

侯查曰:用道以濟(jì),然不知其力。故君子之道鮮矣。

韓康伯曰:君子體道以為用,仁知則滯于所見,百姓日用而不知。體斯道者,不亦鮮矣乎。故常無欲以觀妙,可以語至而言極矣。

 

顯諸仁,藏諸用,

王凱沖曰:萬物皆成,仁功著也。不見所為,藏諸用也。

 

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

侯果曰:圣人成務(wù),不能無心,故有憂。神道鼓物,寂然無情,故無憂也。

 

盛德大業(yè)至矣哉。

荀爽曰:盛德乾天。大業(yè)者地也。

 

富有之謂大業(yè),日新之謂盛德。

王凱沖曰:物無不備,故曰"富有"。變化不息,故曰"日新"。

 

 

生生之謂易。

荀爽曰:陰陽相易,轉(zhuǎn)相生也。

 

成象之謂乾,

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才既備,以成乾象也。

 

效法之謂坤,

案:爻猶效也。效乾三天之法,而兩地成,坤之象卦也。

 

極數(shù)知來之謂占,

孔穎達(dá)曰:謂窮極蓍策之?dāng)?shù),逆知將來之事,占其吉兇也。

 

通變之謂事,

虞翻曰:事謂變通趨時。以盡利天下之民,謂之事業(yè)也。

 

陰陽不測之謂神。

韓康伯曰: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為言,不可以形詰者也,故"陰陽不測"。嘗試論之曰:原夫兩儀之運(yùn),萬物之動,豈有使之然哉!莫不獨(dú)化于太虛,欻爾而自造矣。造之非我,理自玄應(yīng);化之無主,數(shù)自冥運(yùn)。故不知所以然,而況之神矣。是以明兩儀以太極為始,言變化而稱乎神也。夫唯天之所為者,窮理體化,坐忘遺照。至虛而善應(yīng),則以道為稱。不思玄覽,則以神為名。蓋資道而同乎道,由神而冥于神者也。

 

夫易廣矣,大矣。

虞翻曰:乾象動直,故"大"。坤形動辟,故"廣"也。

 

以言乎遠(yuǎn)則不御,

虞翻曰:御,止也。遠(yuǎn)謂乾。天高不御也。

 

以言乎邇則靜而正,

虞翻曰:地謂坤。坤至靜而德方,故正也。

 

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虞翻曰:謂易廣大悉備,有天地人道焉,故稱備也。

 

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

宋衷曰:乾靜不用事,則清靜專一,含養(yǎng)萬物矣。動而用事,則直道而行,導(dǎo)出萬物矣。一專一直,動靜有時,而物無夭瘁,是以大生也。

 

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

宋衷曰:翕,猶閉也。坤靜不用事,閉藏微伏,應(yīng)育萬物矣。動而用事,則開辟群蟄,敬導(dǎo)沉滯矣。一翕一辟,動靜不失時,而物無災(zāi)害,是以廣生也。

 

廣大配天地,

荀爽曰:陰廣陽大,配天地。

 

變通配四時,

虞翻曰:變通趨時,謂十二月消息也。泰、大壯、夬,配春;乾、姤、遁,配夏;否、觀、剝,配秋;坤、復(fù)、臨,配冬,謂十二月消息相變通,而周于四時也。

 

陰陽之義配日月,

荀爽曰:謂乾舍于離,配日而居;坤舍于坎,配月而居之義是也。

 

易簡之善配至德。

荀爽曰:乾德至健,坤德至順,乾坤易簡相配于天地,故"易簡之善配至德"。

 

子曰:易,其至矣乎。

崔覲曰:夫言子曰:皆是語之別端,此更美易之至極也。

 

夫易,圣人之所以崇德而廣業(yè)也。

虞翻曰:崇德效乾,廣業(yè)法坤也。

 

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也。

虞翻曰:知謂乾,效天崇;禮謂坤,法地卑也。

 

天地設(shè)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虞翻曰:位謂六畫之位,乾坤各三爻,故"天地設(shè)位"。易出乾入坤,上下無常,周流六虛,故"易行乎其中"也。

 

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虞翻曰: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乾為道門,坤為義門。成性,謂成之者性也。陽在道門,陰在義門,其易之門邪。

 

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嘖,而擬諸其形容,

虞翻曰:乾稱圣人,謂庖犧也。嘖,謂初。自上議下稱擬,形容,謂陰,在地成形者也。

 

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虞翻曰:物宜謂陽;遠(yuǎn)取諸物,在天成象故"象其物宜"。象,謂三才八卦在天也,庖犧重為六畫也。

 

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動,

虞翻曰:重言圣人,謂文王也。動,謂六爻矣。

 

而觀其會通,

荀爽曰:謂三百八十四爻,陰陽動移,各有所會,各有所通。

張璠曰:會者,陰陽合會,若蒙九二也。通者,乾坤交通,既濟(jì)是也。

 

以行其典禮,系辭焉以斷其吉兇,

孔穎達(dá)曰:既觀其會通,而行其典禮,以定一爻之通變,而有三百八十四。于此爻下,系屬文辭,以斷其吉兇。若會通典禮,得,則為吉也。若會通典禮失,則為兇矣。

 

是故謂之爻。

孔穎達(dá)曰:謂此會通之事而為爻也。爻者,效也。效諸物之變通,故上章云,爻者言乎變也。

 

言天下之至嘖而不可惡也,

虞翻曰:至嘖無情,陰陽會通,品物流宕,以乾易坤,簡之至也。元善之長,故"不可惡也"。

 

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

虞翻曰:以陽動陰,萬物以生,故"不可亂"。六二之動直以方。動,舊誤作嘖也。

 

擬之而后言,議之而后動,

虞翻曰:以陽擬坤而成震,震為言議,為后動,故"擬之而后言"。議之而后動,安其身而后動,謂當(dāng)時也矣。

 

擬議以成其變化。

虞翻曰:議天成變,擬地成化,天施地生,其益無方也。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孔穎達(dá)曰:上略明擬議而動,故引鶴鳴在陰,取同類相應(yīng)以證之。此中孚九二爻辭也。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

虞翻曰:君子,謂初也。二變五來應(yīng)之,艮為居。初在艮內(nèi)。故"居其室"。震為出言,訟乾為善,故"出言善"。此亦成益卦也。

 

則千里之外應(yīng)之,況其邇者乎。

虞翻曰:謂二變則五來應(yīng)之,體益卦。坤數(shù)十,震為百里。十之,千里也。外謂震巽同聲,同聲者相應(yīng),故"千里之外應(yīng)之"。邇謂坤。坤為順,二變順初,故"況其邇者乎"。此信及遁魚者也。

 

居其室,出其言不善,

虞翻曰:謂初陽動,八陰成坤,坤為不善也。

 

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

虞翻曰:謂初變體剝。弒父弒君,二陽肥遁,則坤違之,而承于五,故"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

 

言出乎身加乎民,

虞翻曰:震為出,為言。坤為身,為民也。

 

行發(fā)乎邇見乎遠(yuǎn)。

虞翻曰:震為行,坤為邇,乾為遠(yuǎn),兌為見,謂二發(fā)應(yīng)五,則千里之外,故行發(fā)邇見遠(yuǎn)也。

 

言行,君子之樞機(jī)。樞機(jī)之發(fā),榮辱之主也。

荀爽曰:艮為門,故曰"樞"。震為動,故曰"機(jī)"也。翟元曰:樞主開閉,機(jī)主發(fā)動,開閉有明暗,發(fā)動有中否,主于榮辱也。

 

 

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虞翻曰:二已變成益,巽四以風(fēng)動天,震初以雷動地。中孚十一月,雷動地中,艮為慎,故"可不慎乎"。

 

同人:先號咷而后笑。

侯果曰:同人九五爻辭也。言九五與六二初未好合,故"先號咷"。而后得同心,故"笑"也。引者喻擬議于事,未有不應(yīng)也。

 

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

虞翻曰:乾為道,故稱君子也。同人反師,震為出。為語,坤為默巽為處,故"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也。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虞翻曰:二人謂夫婦。師震為夫,巽為婦??矠樾?,巽為同。六二震巽俱體師坎,故"二人同心"。巽為利,乾為金,以離斷金,故"其利斷金"。謂夫出婦處,婦默夫語,故"同心"也。

 

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虞翻曰:臭,氣也。蘭,香草。震為言,巽為蘭,離日燥之,故"其臭如蘭"也。

案:六三互巽,巽為臭也。斷金之言,良藥苦口,故香若蘭矣。

 

初六:藉用白茅,無咎。

孔穎達(dá)曰:欲求外物來應(yīng),必須擬議謹(jǐn)慎,則物來應(yīng)之。故引大過初六,藉用白茅無咎之事,以證謹(jǐn)慎之理也。虞翻曰:其初難知,陰又失正,故獨(dú)舉初六。

 

子曰:茍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

虞翻曰:茍,或。錯,置也。頤坤為地,故"茍錯諸地"。今藉以茅,故"無咎"也。

 

夫茅之為物薄,

虞翻曰:陰道柔賤,故"薄"也。

 

而用可重也。

虞翻曰:香潔可貴,故"可重也"。

 

慎斯術(shù)也以往,其無所失矣。

侯果曰:言初六柔而在下,茍能恭慎誠潔,雖置羞于地,神亦享矣。此章明但能重慎卑退,則悔吝無從而生。術(shù),道者也。

 

勞謙,君子有終吉。

孔穎達(dá)曰:欲求外物之應(yīng),非唯謹(jǐn)慎,又須謙以下人,故引謙卦九三爻辭以證之矣。

 

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虞翻曰:坎為勞。五多功。乾為德,德言至。以上之貴,下居三賤。故"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艮為厚,坤為至,故"厚之至也"。

 

語以其功下人者也。

虞翻曰:震為語,五多功,下居三,故"以其功下人者也"。

德言盛,禮言恭。

虞翻曰:謙旁通履。乾為盛德,坤為禮。天道虧盈而益謙。三從上來,同之盛德,故"恭";震為言,故"德言盛,禮言恭"。

 

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虞翻曰:坎為勞,故能"恭"。三得位,故"以存其位者也"。

 

亢龍有悔。

孔穎達(dá)曰:上既以謙德保安,此明無謙則有悔,故引乾之上九"亢龍有悔",證驕亢不謙之義也。

 

子曰:貴而無位,

虞翻曰:天尊,故"貴"。以陽居陰,故"無位"。

 

高而無民,

虞翻曰:在上,故"高"。無陰,故"無民"也。

 

賢人在下位,

虞翻曰:乾稱賢人。下位,謂初也。遁世無悶,故"賢人在下位"而不憂也。

 

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虞翻曰:謂睦我民,故"無輔"。乾盈動傾,故"有悔"。文王居三,紂亢極上,故以為誡也。

 

不出戶庭,無咎。

孔穎達(dá)曰:又明擬議之道,非但謙而不驕,又當(dāng)謹(jǐn)慎周密,故引節(jié)初周密之事以明之也。

 

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

虞翻曰:節(jié)本泰卦。坤為亂;震為生,為言語;坤稱階故"亂之所生,則言語為之階"也。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虞翻曰:泰乾為君;坤為臣,為閉,故稱"密"。乾三之坤五,君臣?xì)з\,故"君不密則失臣"。坤五之乾三,坤體毀壞,故"臣不密則失身。"坤為身也。

 

幾事不密則害成,

虞翻曰:幾,初也。謂二已變成坤,坤為事,故"幾事不密"。初利居貞,不密。初動則體剝,子弒其父,臣弒其君,故"害成"。

 

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虞翻曰:君子謂初。二動,坤為密。故"君子慎密"。體屯盤桓,利居貞,故"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

虞翻曰:為易者,謂文王。否上之二成困,三暴慢。以陰乘陽,二變?nèi)雽m,為萃。五之二奪之,成解??矠楸I。故"為易者其知盜乎"?

 

 

《易》曰:負(fù)且乘,致寇至。

孔穎達(dá)曰:此又明擬議之道,當(dāng)量身而行,不可以小處大,以賤貪貴,故引解六三爻辭以明之矣。

 

負(fù)也者,小人之事也。

虞翻曰:陰稱小人。坤為事。以賤倍貴,違禮悖義,故"小人之事也"。

 

乘也者,君子之器也。

虞翻曰:君子謂五。器,坤也;坤為大車,故"乘君子之器也"。

 

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

虞翻曰:小人謂三。既違禮倍五,復(fù)乘其車。五來之二成坎,坎為盜,思奪之矣。為易者知盜乎?此之謂也。

 

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

虞翻曰:三倍五,上慢乾君,而乘其器。下暴于二,二藏于坤,五來寇三,以離戈兵,故稱"伐之"??矠楸┮?。

 

慢藏悔盜,冶容悔淫。

虞翻曰:坎心為悔,坤為藏,兌為見。藏而見,故"慢藏"。三動成乾為野,坎水為淫;二變藏坤,則五來奪之,故"慢藏悔盜,野容悔淫"。

 

《易》曰:負(fù)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虞翻曰:五來奪三,以離兵伐之,故變寇言戎,以成三惡。二藏坤時,艮手招盜,故"盜之招"。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