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枯礬的功效與作用。枯礬又名煅白礬。取揀凈的白礬,置砂鍋內(nèi)加熱溶化并煅至枯干,取出,為不規(guī)則的結(jié)晶體,大小不一。無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細(xì)密縱棱,有玻璃樣光澤。質(zhì)硬而脆,易砸碎。氣微,味微甜而澀。以色白、透明、質(zhì)硬而脆、無雜質(zhì)者為佳。易溶于水或甘油,不溶于酒精。水溶液顯鋁鹽、鉀鹽與硫酸鹽的各種反應(yīng)。產(chǎn)甘肅、安徽、山西、湖北、浙江等地 枯礬的功效 文章來源:http://www./zydq/201409/6268.html 枯礬又名煅白礬,枯礬的功效有消痰、燥濕、止瀉、止血、解毒、殺蟲,枯礬的作用是治癲癇、十二指腸潰瘍、子宮脫垂等,枯礬的別名有石涅、礬石、羽涅、羽澤、涅石、礬石、理石、白君、明礬、雪礬、云母礬、生礬,枯礬的用藥禁忌有陰虛胃弱,無濕熱者忌服枯礬。 別名:石涅、礬石、羽涅、羽澤、涅石、礬石、理石、白君、明礬、雪礬、云母礬、生礬。 性味:酸澀、寒、有毒。 歸經(jīng):入肺、脾、胃、大腸經(jīng)。 功效:消痰,燥濕,止瀉,止血,解毒,殺蟲。 枯礬的功效與作用 主治:癲癇,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黃疸,黃腫,胃、十二指腸潰瘍,子宮脫垂,白帶,瀉痢,衄血,口舌生瘡,瘡痔疥癬,水、火、蟲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入丸、散,1~5克。外用:研末撒或調(diào)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