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的古法用筆 有關(guān)筆法問題 如何才能寫好完整的字,而不是一些點畫的拼湊呢? 只有不強調(diào)字形,才能寫好完整的字,否則就變成了一堆點畫的僵硬拼湊。雖說道理如此,但具體怎樣才能做到,還是有具體的技巧輔助才能完成。積點畫而成字的 第一步是:將點畫理解為動作而不是形態(tài)。所謂點如高峰墜石,并非將點寫成欹側(cè)之狀,而是說寫點的動作運行迅速而結(jié)束果斷。這種理解已經(jīng)比較細微,我們只需把握基本的動作原理就可以。書法點畫由兩個基本動作衍生開來:橫與豎,另外加上橫豎的交叉。因此,基本動作練習是每次書寫之前都要進行的,這是個永無止境的練習。 第二步是:把字拆解為一堆動作。這個拆解有點費腦筋,并不是每個字都容易拆解的。一般來說拆解動作從行書做起比較方便,而正書的動作太隱晦,草書的動作太簡略,都不適合初學。請注意,各種書體都有自己的正書草書,如篆書有篆書的正書,隸書有隸書的草書一樣。拆解動作的正確與否,要通過書寫來驗證,寫得不順往往是猜錯了。當然,也可能是基本動作不熟練,那重新回到第一步練習基本動作。 第三步,再把拆解開的動作組建組裝起來。組裝的過程要順利,前提是拆解的合理。另外一個是,要多寫,而且是脫離開原帖書寫。我們書寫也要通過盲寫來測試組裝動作是否熟練。當然了,在初期組裝的時候我們會遺漏很多部件,也就是說很多原作的細節(jié)會丟失。這沒有關(guān)系. 最后說一下組裝要點:手腕的位置要保持相對固定,不要輕易移動胳膊,否則這個字就不容易齊整。因為當我們的腕部投射點相對于紙面固定的時候,我們寫字的動作就像卷心菜一樣是圍繞一個圓心的各種弧線。而如果手腕在寫單字的時候位移,這個字就有了多個圓心,那它自然就不能齊整了。如果能得到“整”,那么這個字基本就立住了,也就是說這個字的結(jié)字問題基本解決。哪怕它寫出來是歪歪斜斜,依然給人以視覺上的穩(wěn)定感。相反,如果拼湊點畫而成字,即便是具有幾何意義上的平穩(wěn),卻不能帶給人相應(yīng)的穩(wěn)定感受。 觀漢簡、帛書墨跡,知何為“古法”,何為絞轉(zhuǎn)法,《尹灣漢簡.神鳥傳》、《遂內(nèi)中駒死》等皆如是。其運筆使轉(zhuǎn)為多,加以鋪毫則成《馬王堆帛書.老子》書寫狀。而此法則是從篆書發(fā)展而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