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十一學校校長、國家督學、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學生書目主持人 李希貴 在若干年前,我曾經(jīng)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我不太認同,但是從內(nèi)心又特別愿意認同,他說“計算一下你的生命時光榜,與人打交道和與書打交道的比例是多少。如果與人打交道越多,你就會變得越來越庸俗,如果與書打交道越多,你會變得越來越高尚”。這句話可能若干行業(yè)的人都會認同,但是我想了想我自己,確實把時間進行分配一下,大部分時候無非就是在兩件事上,與人打交道和與書打交道。特別是對于我們很多專家和老師來說,我們從本能上更愿意跟書打交道,這樣會更加容易讓我們站在人類精神的高度去思考和生活。在今天的發(fā)布會上我想以這樣一個題目給各位匯報,就是《讀書,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第一,中學階段是人生最關鍵的讀書時期。 為什么?因為在這一段時光里,中學生有更多的可以專注的時間,他們沒有因為生活和工作而浮躁?,F(xiàn)在我們成年人的社會里大家工作很忙,所以我們有時候往往是以沒有時間為理由拒絕和書接觸。而在這樣一個時間里,因為中學生讀書也許更多的是因為興趣,他不會受到太多專業(yè)的影響。因而這個時間的讀書是為了人的成長的閱讀,而不是為了功利性的閱讀。說實話,現(xiàn)在我們也在讀書,讀了很多書,每天甚至要讀很多本書。但是我們掐頭去尾看那些對我們有用的東西,一部書我們經(jīng)常會說一章比較好。為什么?就是因為我們要用它,要馬上在工作當中借鑒它,所以我們才去讀它,這樣它就已經(jīng)不是為了一個人精神的成長。在這段時光里,因為中學生還缺乏閱歷,所以書籍可以讓他間接的了解社會和人生。 現(xiàn)在我們這個年齡段,我們就不太愿意讀小說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小說那些東西我們都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甚至我們感覺到有些小說寫的東西已經(jīng)遠遠達不到我們的經(jīng)歷那么復雜和豐富。但是一個中學生,他僅僅靠他人生的經(jīng)歷是不夠的,要讓他快速能夠了解自己,了解社會還需要大量間接的經(jīng)驗。所以這個時候的讀書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特別是對于他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正因為如此之重要,那么讀什么書,在什么年齡段讀什么書就顯得特別重要。 但是非常遺憾,我們這個時段卻一直找不到一個非常好的書目,有些書目高大上,但是好多書不是孩子們切實需要的,往往是我們從成年人的視角,甚至是把大學生的一些應該讀的書拿到了中學生那里,把高中生拿給了初中生,把初中生拿給了小學生,孩子們感到這些書不好,因為不切實。這也是我們開發(fā)這樣一個書目的重要原因。朱永新(微博)老師一直非常關心這件事,而且他也特別關注我們十一學校的閱讀教學,所以他把這件事委托給我。他一般不去委托這種事情,但是他委托的事情我就放不下,所以就有了今天這樣一個活動。 第二,中學生基礎閱讀書目的研制理念。 研制一份令各個方面都滿意的書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不同的立足點,不同的理念研制出來的書目肯定也不一樣。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根據(jù)什么來確定這些書籍,而不是那些書籍,而且中學生一定會喜歡來閱讀呢?這個閱讀書目是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朱永新老師主持的一套叢書,就是中國人基礎閱讀書目,這里面就有初中和高中兩個項目。所以除了朱老師個人的影響力,我們也感覺到在這一個系列當中初中生書目、高中生書目是兩個子項目,我們不能拖這套書的后腿,這也是我們的一個動力。在中學生基礎閱讀書目發(fā)布之前,新閱讀研究所(微博)已經(jīng)先后研制并發(fā)布了《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中國幼兒基礎閱讀書目》,這兩個書目的研發(fā)我也參與了一些討論。另外還研發(fā)了《中國企業(yè)家基礎閱讀書目》,這些書目的研制和發(fā)展為中學生書目的研制提供了大量的經(jīng)驗和參考。特別是幼兒書目和小學生書目,為我們這個中學生書目的構建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而且和中學生書目形成了一個層級鮮明的閱讀階梯。 中學生書目研制是從2011年9月份開啟的,到現(xiàn)在整整三年時間,中間是數(shù)易其稿。有一段時間我們甚至感覺到讀不下去了,因為沒有一本書是大家有共同想法的,大家各執(zhí)一詞,很難統(tǒng)一。最終經(jīng)過了22次修改,才形成了今天這樣一個大家看上去還算完整的一個書目。為什么要花費這么長的時間?因為課題組竭力想為全國的中學生提供一份科學、權威、公正、獨立的閱讀書單。這份書單不僅僅有項目和老師們的辛勤付出,同時也集中了莫言老師、錢理群老師等專家的真知灼見。我們推薦中學生閱讀書目的方法是開放式討論,以開放的心態(tài)和開放的思維展開研制,結合中學生自身的年齡和心理發(fā)展特征,推薦適合中學生閱讀、中學生感興趣的好書。在研制的過程中,我們一貫堅持的理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弘揚人類美好的理想追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現(xiàn)在大家也感覺到了,我們正處在一個已經(jīng)小康、追求人生幸福的一個轉型期。在這樣一個時期里,我們到底要到哪里去?我們到底追求什么樣的人生?我們到底追求什么樣的社會價值?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再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候就感到特別自然,我們在編這個書目的時候也特別重視了這一點。選擇的書籍應該是那些體現(xiàn)了人類美好理想與執(zhí)著探索的書籍,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人類永恒的價值追求,潛移默化的陶冶自身,從而因讀書而增加自身的幸福感和責任感,所以我們選擇求真、向善、崇美的書籍。 二是兼顧古今中外的好書。凡是好書均在我們的選擇之列,在充分突出關注本國文化基礎上,也同樣關注異國文國文化,并不因為數(shù)量而限制選擇某一國家的書籍,而且要特別注意選擇我們本土的,能夠影響我們的孩子有中國心的書籍。特別注意防止一種去中國化的傾向,所以這是我們研制這個書目的一個重要特征。 三是兼顧書籍的經(jīng)典性和時代性。 四是兼顧初高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能力和閱讀興趣。有些書很好,但不是這個年齡段可以理解的,他還缺乏認知的能力和閱歷的要求。所以我們就不再在這個地方推薦,我相信下一步大學生的閱讀書目會把這些相關的書籍收錄進去。 五是以書目為本,兼顧相關的讀物,讓閱讀生長為一棵大樹。在推薦導讀中,我們不僅介紹書目中的書籍,同時本著由此及彼的原則,我們又向?qū)W生推薦與此相關的其他內(nèi)容,讓學生了解延伸的內(nèi)容。 六是參考新閱讀研究所研制的其他書目,注重圖書選擇的層級銜接性。小學已經(jīng)選過的書目中,中學的就不再重復推薦。如果我們的讀者發(fā)現(xiàn)很好的,適合初中閱讀的書籍這里沒有的話,很可能在小學里就已經(jīng)推薦過了,可以去查查小學生書目,還有一些已經(jīng)進入到了正在研制書目的視野。我們初中一年級的學生12歲,11歲、12歲、13歲有時候讀的書是差不多的。所以在小學的高年級已經(jīng)讀了,書目已經(jīng)收了,中學生階段就不再收了。 第三,中學生基礎閱讀書目的編制原則。 一是凡是由國家批準的出版機構出版的中文簡體適合中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以及人文、科學書籍,都在這個推薦范圍。 二是推薦書籍的讀者年齡段為12到15歲的初中生和16到18歲的高中生,分別確定基礎閱讀書目為30本,推薦閱讀書目70本。 三是推薦的圖書分為文學類、人文類、科學類三大類。 四是基礎閱讀書目應有一定的經(jīng)典性,2010年以后出版的新的作品一般不納入書目。 五是在30本基礎閱讀書目中,同一個國家的作品只選擇一本代表作。在70本推薦閱讀書目中可以適當放開,但也要兼顧作者面。 六是套書或者叢書不列入基礎書母,但可以列入推薦書目。 七是對同一個作品的不同版本,綜合考慮版本的裝幀、插圖、圖書價格等多種因素,選擇性價比高且口碑好的出版社的版本。 八是翻譯作品考慮譯文質(zhì)量,有多個譯本的經(jīng)典作品,選擇譯文質(zhì)量較高的版本。 九是關注本土原創(chuàng)作品,盡管我們不刻意平衡中外比例,但我們立足于讓孩子具有一顆中國心,反對去中國化的傾向。 十是在選擇版本時,保持推薦的公正性和獨立性,在推薦過程中,不受到任何商業(yè)機構的影響。 第四,中學生基礎閱讀書目的研制過程。 我們的準備階段是從2010年9月份開始,當時朱永新老師召集我們主持討論了中國中學生基礎閱讀書目的若干籌備工作。會議決定讓我來主持這個項目,我們十一學校語文學科主任來具體負責這個項目的研發(fā)。于是我們就成立了中學生基礎閱讀書目的項目組,制定書目編制原則草案和編寫計劃,邀請了顧問團隊,同時制定了經(jīng)費預算。 我們初步推選了一些書目,通過各個方面的專家、學者、老師,包括學生和家長,請每一位項目組的成員推選自己認為適合中學生閱讀的書目50本,要求不局限于自身的學科領域,并且寫出不少于50字的推薦理由,項目組成員共同推薦書籍800部。核心小組將項目組成員推薦的書籍進行統(tǒng)計和整理,然后按照推薦的頻率將書籍排序,將整理好的統(tǒng)計結果發(fā)給每一位項目組的成員。 我們書目的分類確定和圖書的初步篩選。項目組經(jīng)過幾次討論研究,最后延續(xù)了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的分類標準,將書目分為文學類、人文類、科學類三大類。盡管這個分類方法也有互相兼容的地方,但是按照國際慣例,按照一般的習慣,我們感覺到這是最能夠被認可的分類方式。項目組對800余種書籍進行了篩選,確定了書目討論的范圍,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基礎。我們和圖書館合作,開始購買和尋找相關的書籍。 訪談和研制,為了保證書目的質(zhì)量和權威,我們從四個角度進行了廣泛的調(diào)查,獲取了大量的富有建設性的意見,為書目的完善提供了保證。我們通過座談會,個別訪談、短信、電子郵件等各種形式,對書目的初稿和專家進行了深入的咨詢,獲得了像錢理群老師,在座的周國平老師、莫言老師等學者和作家的積極支持。也向?qū)W生征求了意見,我們特別是以十一學校、101中學為基地,搜集了大量的數(shù)據(jù),在網(wǎng)絡上進行了調(diào)查和海選,特別感謝騰訊網(wǎng)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方便,在網(wǎng)絡上進行投票,也得到了網(wǎng)友的積極響應。另外還有隨機調(diào)研,我們把這個書目發(fā)給很多愛書,愛閱讀的人士,包括各個方面的評論家和中學教師隨時交流,不斷采納大家的建議,集思廣益,竭力打造一個權威、科學的書目。 召開專家論證會,經(jīng)過漫長而富有成效的20余次的反復打磨,我們在2014年1月中旬召開了專家論證會,來自學術界、交流界以及中學老師等16位專家對書目征詢意見稿進行了熱烈而嚴格的評審,提出了很多建議,我們根據(jù)有關建議,又對書目進行了微調(diào)。 基本確定之后,我們?yōu)橹袑W生基礎閱讀書目共200本書編寫了閱讀和賞析手冊,包括內(nèi)容簡介、推薦理由和延伸閱讀,為學生提供更為詳實的閱讀指導。當時也確定準備在今年把它最終推出來,原來想在全民讀書日拿出來,最終我們還是沒有把握,想著先推出來再慢慢修訂,就把它拿出來了,所以今天我們還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在這里向各位做匯報。 書目推出之后我們還要不斷的修訂,根據(jù)大家反饋的意見,我們不斷的進行修改。因為說實話,有好多時候即使作者本身也很難說我覺得哪一本書更具有代表性,或者更希望把它拿到閱讀書目里來。在座的周國平老師個人的想法跟大部分其他專家的想法,甚至跟中學生的想法也不一樣。我們到底拿哪一個,非常忐忑。我們跟莫言老師對接就有三四次,開始覺得他這個書不適合中學生,后來有些人說有一些還可以,開始想放進去《紅高粱》,后來他覺得中學生可能不是很喜歡,或者跟學生閱讀的水平有距離。有一些作品我們討論覺得不能代表作家的風格和水平,最后按照專家們的意見確定了另外一個小說,所以這個很復雜。今天我們把它初步拿出來,非常忐忑,我們是一個開放的心態(tài)面對今天這個事,希望得到各位的支持。 當我們的中學生翻開這套書目,我們希望他們能夠進入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就此展開他們的閱讀之旅,從而能夠在每一天遇見更好的自己,我們便會覺得這是人世間最幸福的事情。同時,如果我們的學生家長因為我們的書目而走進了圖書館,走進了書店,借來或者買來了自己心愛的書籍,我們覺得無尚的喜悅。
相關專題: 中國中學生基礎閱讀書目發(fā)布
熱門推薦看過本文的人還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