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七言絕句作法舉隅》 第三十一法: 遐思 相逢常自恨遲遲,難訴平生暗戀癡。 一種情深終不改,天涯海角起遐思。 ... 自縛 相親無奈晚風喧,流水落花奚可言。 一種情絲猶自縛,至今難忘舊時恩。 ... 附《七言絕句作法舉隅》第31法: 以“一種”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如: 唐·白居易《觀游魚》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 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 明·劉績《聽胡琴》 胡弦輕軋語星星,破入甘州便淚零。 一種尊前沈醉客,解聽爭似不曾聽。 …… 學《七言絕句作法舉隅》 第三十二法: 寄遠 燕子銜泥舞早春,雨霏滌得柳條新。 愁情一種難消遣,又寫詩詞寄遠人。 ... 霜月 月色如霜上綺窗,今生恨不影兒雙。 相思一種纏魂夢,漫逐楊花到浦江。
附《七言絕句作法舉隅》第32法: “一種”二字著在第三句三四兩字。如: 明·夏寅《春夜曲》 寶鴨煙消幾縷香,月移花影過長廊。 春情一種無聊賴,自起燒燈照海棠。 … 清·沈受宏《同錢太史泛舟座有女郎湘煙戲題》 酒綠燈青夜語中,家鄉(xiāng)同隔海云東。 傷心一種天涯客,卿是飛花我斷蓬。 …… 學《七言絕句作法舉隅》 第三十三法: 憶別 故園東望路迢遙,湘水蒹葭風雨蕭。 記得與伊南浦別,夕陽醉染半江潮。 ... 古城 柳絲吐翠草蟲鳴,春色如潮醉古城。 還憶舊時攜手路,石階雨巷訴衷情。 ... 附《七言絕句作法舉隅》第33法: 第三句用表“記憶”之字(如“記得”、“長記”、“略記”、“猶記”、“猶憶”、“憶得”、“尚憶”、“還憶”、“偶憶”、“長憶”、“最憶”、“忽憶”、“空憶”、“卻憶”等),而第四句則其所憶之事也。如: 宋·歐陽修《過中渡》 得歸還自欲淹留,中渡橋邊柳拂頭。 記得來時橋上過,斷冰殘雪滿河流。 … 明·歸有光《《初發(fā)白河》 胡風刮地起黃沙,三月長安不見花。 卻憶故鄉(xiāng)風景好,櫻桃初熟正還家。 …… 學《七言絕句作法舉隅》 第三十四法 : 月華 月華如夢滿天霜,風卷芭蕉秋夜長。 莫怪思君愁似水,只緣情重自難忘。 ... 無端 晚煙初起月牙殘,故里山花夢里看。 莫向人前談往事,無端惹得淚輕彈。 ... 附《七言絕句作法舉隅》第34法: 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向”、“莫算”等字作起,而第四句則皆申明其意者也。如: 唐·賈島《贈人斑竹拄杖》 揀得林中最細枝,結根石上長身遲。 莫嫌滴瀝紅斑少,恰是湘妃淚盡時。 … 唐·李商隱《宮詞》 君恩如水向東流,得寵憂移失寵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涼風只在殿西頭。 … 明·王恭《春雁》 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 莫怪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xiāng)。 …… 學《七言絕句作法舉隅》 第三十五法: 深藏 一往情鐘安可忘,心乎愛矣只深藏。 天涯迢遞音塵渺,莫向詩箋訴斷腸。 心乎愛矣只深藏--隰桑(先秦·詩經) 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 凌虛 古渡依然水自波,憑虛懷舊感蹉跎。 只緣滄海曾輕錯,莫怪而今悔恨多。 ... 附《七言絕句作法舉隅》第35法: “莫向”、“莫怪”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而第三句則先說明其意者也。如: 唐·鄭谷《席上贈歌者》 花月樓臺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壺。 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風唱鷓鴣。 … 明·王儒卿《寄吳郎》 舊事巫山一夢中,佳期回首竟成空。 郎心亦是浮萍草,莫怪楊花易逐風 。 …… 學《七言絕句作法舉隅》 第三十六法: 參商 當年青鬢忽霜姿,半世參商恨別離。 不用天涯占卜數,情深自有故人知。 ... 楊枝 好夢人生未可期,春風又染綠楊枝。 不須惆悵傷離別,幸有多情慰我詩。 ... 附《七言絕句作法舉隅》第36法: 第三句用“不須”或“不用”二字作起者。如: 唐·杜牧《題城樓》 鳴軋江樓角一聲,微陽瀲瀲落寒汀。 不用憑欄苦回首,故鄉(xiāng)七十五長亭。 … 宋·陸游《杭頭晚興》 山色蒼寒野色溫,下程初閉驛亭門。 不須更把澆愁酒,行盡天涯慣斷魂。 …… 學《七言絕句作法舉隅》 第三十七法: 天問 紅楓如染雁南翔,惜別依依牽我裳。 此夕冥冥向天問,幾時重聚話思量。 ... 斂眉 底事相逢猶斂眉,人生苦短夢難期。 燈前寂寞向郎說,愿作雙鳧無別離。 ... 附《七言絕句作法舉隅》第37法: 第三句用“問”、“道”、“說”、“語”、“望”、“指”等字,第四句則其所問、所道之語也。如: 唐·朱慶余《近試上張水部閨意》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 元·宋元《討柴》 海樹年深成大材,一時斧伐作薪來。 山人指點長松說,盡是劉郎去后栽。 …… 學《七言絕句作法舉隅》 第三十八法: 驚夢 山遙路遠嘆羈離,一紙魚書寄所思。 驚說夢中郎落水,千呼萬喚總難追。 ... 夢盼 寒山一抹繞輕煙,故國親朋隔遠天。 欲說心中思念苦,幾回夢里盼團圓。 ... 附《七言絕句作法舉隅》第38法: “說”字著在第三句第二字,故所說者不特第四句,即第三句后五字,亦所說之事也。如: 唐·張祜《退宮人》 開元皇帝掌中憐,流落人間二十年。 長說承天門上宴,百官樓下拾金錢。 … 清·朱鳳翔《村外閑吟》 荷鋤時趁月明歸,稚子依依候竹扉。 競說田家風味美,稻花落后鯉魚肥。 …… 學《七言絕句作法舉隅》 第三十九法: 義工 老至猶歌夕照紅,飛花攜夢逐春風。 閑來自笑無他事,網上耕耘作義工。 ... 覓詩 不覺匆匆歲月馳,鬢邊青發(fā)竟成絲。 莫言終日渾無事,時向春風覓小詩。 ... 附《七言絕句作法舉隅》第39法: 第三句末結以“無一事”或“無個事”、“無他事”、“無別事”、“閑無事”、“渾無事”三字,以見其所事者,惟第四句所云云而已。如: 宋·蘇軾《春日》 鳴鳩乳燕寂無聲,日射西窗潑眼明。 午醉醒來無一事,只將春睡賞春晴。 … 元·高明《題青山白云圖》 昨夜山中宿雨晴,白云綠樹最分明。 茅廬早起無他事,去看南溪新水生。 …… 學《七言絕句作法舉隅》 第四十法: 匆匆 顧嘆相逢何太遲,朱顏難得舊時姿。 無端又作匆匆別,水遠山長勞夢思。 顧嘆--回首嘆息?!段倪x·潘岳〈西征賦〉》:丘去魯而顧嘆,季過沛而涕零。 ... 病起 病起憑軒欲探春,夭桃謝盡草如茵。 無端風雨晚來急,滿地楊花輾作塵。 ... 附《七言絕句作法舉隅》第40法: 第三句以“無端”二字作起,所以示于首二句外,忽插入他意也。如: 唐·李商隱《為有》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閨婿,辜負香裘事早朝。 … 宋·張詠《雨夜》 簾幕蕭蕭竹院深,客懷孤寂伴燈吟。 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xiāng)萬里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