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1865-1955),中國近現(xiàn)代國畫大師、學者。原籍安徽歙縣,生于浙江金華。初名懋質(zhì),后改名質(zhì),字樸存,號賓虹。能琴劍,擅詩古文辭治印,兼攻經(jīng)史與圖釋老氏及金石文字之學,學養(yǎng)淵博,著述宏富。 辨識黃賓虹筆下的花卉,可分出這樣幾種類型:一清雅、一充麗、一老健而稚趣等,在時序上也大致如此。黃賓虹花卉極合古法。值得注意的是,黃賓虹于揚州畫界,獨對陳若木懷有特別的敬意,尤稱“沉著古厚”、“極合古法”,言下之意。從他晚年大量的花鳥畫作看,“勾花點葉”,用一種沖淡、清明的筆意統(tǒng)攝古人各異的筆法格調(diào),意筆設(shè)色,與山水同一旨趣,古舒和而非排雄強。 黃賓虹的花鳥畫根基在山水,所以,我們還可以看到,同其山水一樣,他的花鳥也從明人的法度出發(fā)上溯元人,即以明人沈周、陳白陽成熟的寫意花鳥為基本框架,因為明人在“物物有一種生意”即生趣活潑上,在筆墨勾染的手段方法上,比元人更放得開,但比清人淳厚,去古不遠,又不同于近人趙之謙、吳昌碩輩的排恣縱,黃賓虹選擇生趣活潑,即潘天壽所謂的“自自在在”,這確實是黃賓虹的獨到之處。已過古稀之年的黃賓虹,筆墨修養(yǎng)、胸襟氣質(zhì),恂恂然,靄靄然,信手拈來的,自然是“自自在在”且韻屬雅正。【提示:回復數(shù)字2下載當天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