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運河文學(xué)】通州兒歌童謠掇拾(上、下)

 真如書屋如如 2014-09-22
2014-09-22 王梓夫 八通網(wǎng)

【運河文學(xué)】通州兒歌童謠掇拾(上)


  我生長在通州,解放后在教育戰(zhàn)線上工作近50年。離休后閑暇之余,回憶起童年生活,那時做游戲的情景就在腦海里出現(xiàn),瑯瑯的歌謠聲猶在耳際環(huán)繞??傁朊P,但時過境遷,記憶有限。冥思苦想,多方搜求,歷數(shù)載得兒歌童謠70余首供同好者參考。

  通州歷史悠久,地處運河北端,南控蘇杭,西靠帝都,北通塞外,東扼遼東,五方雜處,各方人物匯集,與各地文化交融,這也豐富了通州兒歌童謠。

  兒歌童謠雖有不少是出自成人之手,但也有不少是兒童即興創(chuàng)作。這些空口傳唱、吟、數(shù)的歌謠,是兒童世界喜、怒、哀、思的反映,也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的一些現(xiàn)實與群眾心理。它是民間文學(xué)的一部分,也是一種歷史文化,有著豐富的底蘊和趣味。

  晚年重返童真旅,再讀兒歌童謠,享童稚情趣,回味頗長,積些一孔之見,僅作拋磚之舉,貽笑大方,待得斧正。

  民國初期(1912年以前)的歌謠63首。

  “小耗子”~“催眠曲”是哄逗小兒所唱,幼兒也咿呀學(xué)唱。內(nèi)容風(fēng)趣活潑,唱時帶著詼諧快樂韻味。


小 耗 子

小耗子,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

吱!吱!叫奶奶,奶奶也不來。

嘰里咕嚕滾下來。

小耗子,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

早知下不來,不如不上臺。


“子”讀輕聲兒化韻。燈臺——舊時照明用具,上有油碗,中有把或中束腰高柄,手執(zhí),下有座?!澳獭弊值诙艄?jié)也讀輕聲。


上 廟 臺


小小子,上廟臺兒,撿了一個小錢兒。

又要打油,又要買鹽兒,

又要娶媳婦兒,又要過年兒。


廟臺,廟前與臺基相連的方臺。小錢兒,又小又薄扁圓方孔銅錢。沒人愛用,不好花出。


坐門墩兒


小小子兒,坐門墩兒,哭哭咧咧要媳婦。

要媳婦干嘛?點燈說話兒,吹燈作伴兒,

明兒早兒起來梳小辮兒。


小 禿 子


小禿子兒,哭咧咧,南邊兒打鼓是你爹。

你爹戴著紅纓兒帽,你媽穿著木底兒鞋,

走一步嘎噔噔,繡花褲腿鴨蛋青。


紅纓帽、木底鞋,均是受滿人習(xí)俗影響的穿戴。帽是尖頂坡形,頂上飾以紅穗。鞋是在尖足鞋后跟底下綴一木制底。繡花褲腿在褲腿邊綴一條形繡花飾物。鴨蛋青,指顏色。


拉 大 鋸


拉大鋸,扯大鋸,姥家門口唱大戲。

接閨女,請女婿,小外孫子也要去。

今兒搭棚,明兒掛彩,羊肉包子往上擺,

“不吃!”“不吃!”吃二百。


“家”、“子”讀輕聲。二百,二百個。


我家的閨女


槐樹槐,槐樹槐,槐樹底下搭戲臺。

人家的閨女都來了,我家的閨女還不來。

說著說著就來了,騎著驢,打著傘,

光著屁股挽著纂!


上 南 洼


小小子,上南洼,刨地種西瓜,

先長葉兒,后開花,開完花后結(jié)西瓜。

西瓜甜又大。爹說好,娘說甜,

喜歡的小小子打轉(zhuǎn)轉(zhuǎn)。


催 眠 曲


狼來啦,虎來啦,小貓?zhí)鴫σ瞾砝?。嗷!嗷?/p>

狼來啦,虎來啦,老和尚挎著大鼓也來啦。

狼來啦,虎來啦,咚!咚!小孩睡覺不鬧啦。


水 牛 兒


水牛兒!水牛兒!先出犄角后出頭兒,嗷!嗷!

水牛兒!伸出犄角瞅一瞅,嗷!嗷!

水牛兒!水牛兒!磚頭瓦塊是你舅舅。


水牛即蝸牛,“?!弊x陰平聲。


螞 螂


螞螂、螞螂過過,我跟你一塊樂樂。

螞螂、螞螂落落,我跟你一塊鬧鬧。

螞螂、螞螂過河,東邊大鼓西邊大鑼。


“螂”讀輕聲。螞螂,蜻蜓的土稱?!奥洹弊x(lào)。


月 亮 爺


月亮爺,亮堂堂,騎大馬,扛大槍。

月亮爺,明光光,又喝酒,又燒香。

“堂堂”讀陰平,后音高。


圓不虎(檐蝙蝠)


圓不虎,穿花鞋,你是奶奶,我是爺。

圓不虎,偷人家醬,教人逮住罰三趟。

圓不虎,偷人家鹽,教人逮住罰三年。

圓不虎,不是鳥,灑了芝麻掃帚掃,

狐貍兔子一起跑。


“家”讀輕聲,這首歌謠第一句是平聲韻,二句是仄聲韻,三句是平聲韻,第四句是仄聲韻,唱時要相應(yīng)的高亢——弱——強——低慢。


蓮 花 燈


蓮花燈,蓮花燈,今兒個點了明兒個扔。


蓮花燈,蓮花瓣形燈,農(nóng)歷七月十五晚放燈時,兒童每每拿著玩。


那 孩 子


那(nèi)孩子,不是好的(de),羊肉餡兒包餃子。

你吃皮兒,我吃餡,單打那孩子屁股蛋兒。


黑 大 漢


從南邊來個黑大漢,走一步扇一扇,

阿彌陀佛好熱天。


阿彌陀佛,佛名,密宗教派稱甘露王,又稱接引佛,是凈土宗的主要信仰對象,后成為信佛人口頭誦念的口號,表示祈禱之意。



羊——羊——跳花墻,抓把草喂你娘。

你娘沒在家,就你們老哥兒仨。

老哥仨兒沒襪子,打你嘴巴子。


“你們”、“你”讀(nǐng),“們”讀輕聲。兒童見羊輒唱。第一句聲調(diào)平緩,二句高聲,三句低而有戲謔意味。


快 下 雨


老天爺,快下雨,收了麥子供養(yǎng)你。

我吃面兒,你吃皮兒,剩下麩子喂小驢兒。


供養(yǎng),用物品供祀,俗稱上供。


小 板 凳


小板凳兒,四條腿兒,我給奶奶嗑瓜子兒。

奶奶嫌我臟,我給奶奶做片湯。

奶奶嫌我沒擱油,我給奶奶磕倆頭。


多為小孫女與老奶奶玩時唱。也有幾個小女孩玩時合唱的。


螃 蟹


螃蟹一,爪兒八個兒,兩個剪子,那么大的殼兒。

橫著爬,豎著臥,爬著爬著找沙窩兒。


多為哥、姐、逗弟、妹時所唱,邊比劃邊唱,唱至最后撓小兒腳心。


跟 人 學(xué)


跟人學(xué)(xiáo),變狗毛,跟人走,變老狗。


下 雨 了


下雨了,砸泡了,和尚戴上草帽了。


雨點落入水中砸起水泡,狀如僧帽,雨點大而急時出此景。


炒 豆 兒


小五兒,小六兒,噼里啪啦炒豆兒。


沙 燕 飛


噗噗噔兒吹,沙燕兒飛,臭蟲臭蟲一大堆。


噗噗噔兒,有色玻璃所制,相當(dāng)薄,葫蘆形,下部的底更薄,上有長管,用嘴吹氣呼氣,聲如其名。沙燕,風(fēng)箏的一種形式,尾部叉開似燕尾。兩者均為玩具。“兒”字唱時均要拉長聲唱出。


不離窩兒


紅薯一溜屁,切糕十里地,不離窩兒的面茶。


對三種小吃評價。紅薯只能楦肚兒,一放屁就完。切糕吃下走十里地都不餓。面茶看著糨,其實水多面少,坐在鍋邊老喝也不頂事。


傻 二 小


傻二小,看姥姥。姥姥給件破皮襖。

穿上吧,怕虱子咬,擱下吧,怕賊偷了(liǎo)。

當(dāng)了吧,怕丟了(liǎo)。


回 鄉(xiāng)


山東大褥套,山西騾馱轎,直隸人瞎胡鬧。


直隸——指河北、山西、山東三省部分地區(qū)。歌詞是用形象語言敘述三省出外做工的人回鄉(xiāng)過年情形。山東、山西人吃苦耐勞,生活儉樸,回鄉(xiāng)時都有積攢,而一些直隸人瞎混一年,什么也沒攢下。大褥套——形似褥子,尺余寬,兩邊有兜,可放錢物,搭在騾馬背上可當(dāng)坐墊。騾馱轎——用木桿把轎子橫向綁在兩匹騾子背上,供人乘坐。


外 婆 橋


一雙櫓,五人搖,搖到外婆橋。

橋頭有座廟,廟里一個紅衣人,伸出頭來瞧一瞧。


這一首和下一首都是歌謠形體的謎語,可誘導(dǎo)小孩子們的求知欲。這首謎底是筷子、手、嘴、舌頭。


五 指


大拇哥,二拇弟,鐘鼓樓,華嚴(yán)寺,小妞妞,愛聽?wèi)颉?/p>


鐘鼓樓,“鐘”諧音“中”,即中指。鐘鼓樓俗稱鼓樓,原在城中心。華嚴(yán)寺——“寺”諧音“四”,即無名指。華嚴(yán)寺在現(xiàn)中倉小區(qū)偏西,已毀。



一個毽兒,踢兩半兒。打花鼓兒,繞花線兒。

里踢外拐,八仙過海,九十九個,一百。


串小米兒


拉拉,拉拉尾兒呀!串小米兒呀!

小米兒開呀!豆瓣兒歪呀!

不喝王奶奶茶,不喝王奶奶酒,

單打王奶奶門前走一走。

王奶奶家的大黃狗,咬了我的手。

王奶奶不拉我也不走、走呀!


游戲時,大孩子在前面領(lǐng)頭,依次一個拉一個的后襟,拉成一串,邊慢步前走,邊唱,邊數(shù)。最后句緩慢到走字時而稍停頓,表現(xiàn)出幼兒的無賴嬌憨。

“串小米兒”至下文“過年”,是集體做游戲時所唱,唱時充滿歡樂氣氛,表現(xiàn)出兒童的天真爛漫與無憂?;顒臃绞礁鳟?,活動量大的一般在冬季玩。


蒸 糕


蒸糕,炸糕,莜麥面兒的火燒,

翻過來,掉過去,給你姥姥瞧瞧。


集體玩時,兩人對面雙手互拉,邊唱邊搖,當(dāng)唱至末句時把胳膊交叉,一只手互放到對方脖子后邊,然后邊轉(zhuǎn)邊數(shù)。“你推碾子,我推磨,老頭死了跟誰過”。越轉(zhuǎn)越快,數(shù)的也越快,轉(zhuǎn)到東倒西歪為止。這游戲多是幼童或女孩子玩。


俏 人 家


(唱)上轱轆臺,下轱轆臺,張家小姐倒茶來。茶也香,酒也香,十八駱駝馱衣裳。

馱不動,叫螞螂。螞螂含口水,噴了小姐花褲腿。小姐小姐你別惱,明兒個,后兒個車

來了。

(數(shù))什么車?花轱轆車。什么拉?白馬拉。里邊坐著俏人家,灰鼠皮襖,銀鼠褂,

對子荷包小針兒扎。

(慢唱)親家親家到我家,我家沒有好吃的。韃子餑餑就奶茶,燙你老狗兒小狗牙。


“的”讀輕聲(de)?;ㄩ镛A車,車輪是用木輻連接轂與輪圈的車。這里是指用較大的花轱轆做的轎車。俏人家,這里指長像打扮都好,舉止有風(fēng)度的青年男子。襖,指在身旁開襟,俗稱大襟兒有扣袢的衣裳。褂指對襟有紐袢無袖的上衣,也叫馬褂。對子荷包,是隨身攜帶裝錢物的小袋。對子荷包是用細(xì)絳繩串起成雙的荷包,掛在身旁可盛錢物,又起裝飾作用。小針扎,用小針做的活計,意思是做工精細(xì)。親家,“親”讀(qìng),對兒子岳父母或女兒公婆的稱呼。韃子,即韃靼,我國古代對北方游牧民族統(tǒng)稱。明代指東蒙古人。餑餑,指滿人對甜食糕點的叫法。奶茶用磚茶和奶加少量食鹽煮制的飲料。狗兒,罵人的省略語。對親朋密友用時,表示親熱。老人對晚輩用表示親昵?!肮贰弊x陽平聲調(diào)。


雞蛋殼兒


(唱緩)誰跟我玩兒?打火鐮兒。

火鐮花,賣甜瓜。

甜瓜苦,賣豆腐。豆腐爛,賣雞蛋。

(唱稍快)雞蛋雞蛋殼殼,里頭坐著格格。

格格出去買菜,里頭坐著奶奶。

奶奶燒香磕頭,里頭坐著孫猴兒。

孫猴兒出去告狀,里頭坐著和尚。

和尚出來念經(jīng),里頭坐著先生。

(數(shù))先生算卦,算給蛤蟆。

蛤蟆浮水,算給小鬼。

小鬼推車,推不上坡兒。


殼殼、格格、奶奶第二音節(jié)讀輕聲。格格,清代有爵位的皇家女兒稱號。游戲時集體唱數(shù),一人數(shù)唱,眾人合。第一句領(lǐng)唱。以下各句前半句領(lǐng),后半句合。也可一起唱。


雞 雞 翎


(合)雞雞翎,跑馬城,馬城開,豆瓣來。

(獨)雞雞翎,扛大刀,那兵馬,由我挑。

(問答)你挑誰?就挑你。你過來,他過去。


游戲時,兒童排成相對而立的兩隊,各由領(lǐng)頭孩子出隊獨唱第二句。第三句先由對方隊某孩子提問,領(lǐng)頭人答,答后把問話孩子拉出與本隊某人互換。然后由另隊挑換。遇到某個被換人不愿意換時,就開始互相追打。


雉 雞 翎


(合)雉雞翎,跑馬城,馬城開不開,

(高聲)大刀砍下來。

大刀砍,也不開,大斧砸,還不開。

(獨有力)看我一手打得城門開。

(合慢)大搖大擺進城來。


游戲時拉成一串,頭兩人手拉手當(dāng)城門,大家邊唱邊跺腳,依次用手開鎖進城。


扯轱轆圓


扯!扯!扯轱轆圓,家家門口掛紅線。

紅線舊,甩大袖,一甩甩在門后頭。

門后頭,掛腰刀;腰刀尖,頂破天;

天打雷,狗咬賊;唏哩嘩啦又一回。


游戲時拉成一圈,邊唱邊轉(zhuǎn),唱至最后撒手亂跑,重新組合。第一句聲高而緩,后邊稍快。


下 江 南


說開船就開船,開船下江南。

江南有個大王廟,廟前立著大旗桿。

年年都有跑馬戲,今年跑馬上刀山。

男的搬個朝天凳,女的搬個凳朝天。


大王廟,傳說中管河的水神廟(昔日小街村中就有此廟),運河上航行的船幫有祭大王習(xí)俗。朝天凳,搬起一腿腳心向上。玩耍時男女孩子分別列隊,按句子內(nèi)容即興相應(yīng)表演動作。


打花巴掌


燈花巴掌兒的,正月正,老太太抽煙看花燈。

燒著香兒捻紙捻兒,茉莉茉莉花兒,

玉春棒兒呀,藹康尖兒哎。迎春花兒開呀!

打花巴掌兒的,五月五,老太太抽煙看花鼓。

燒著香兒捻紙捻兒,茉莉茉莉花兒,

玉春棒兒呀,藹康尖兒哎。石榴花兒開呀!

打花巴掌兒的,八月八,老太太抽煙看煙花。

燒著香兒捻紙捻兒,茉莉茉莉花兒,玉春棒兒呀,

藹康尖兒哎。銀桂花兒開呀!


“的”讀輕聲(dai)。“香兒”,“兒”自成音節(jié)。首句是一人領(lǐng)唱,高聲,后邊是合唱,慢速,最后一句重音慢唱。多是女孩子集體唱游,可加雜些即興的舞蹈動作。此歌謠原名十二月忙。


過 年


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寫對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買年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蒸棗花。

二十九,糊香斗。三十兒,耗油兒。

初一,磕頭兒。初二,頂牛兒。


香斗,香爐,插香用。棗花,有棗的糕。頂牛,骨牌的一種玩法(共24張牌)。進了小年,兒童成群結(jié)隊在街上喊著玩,表達了孩童對過年的憧憬。


2014-09-23 王梓夫 八通網(wǎng)


【運河文學(xué)】通州兒歌童謠掇拾(下)

昨日給大家發(fā)了通州兒歌童謠拾掇前半部分,引起了很多老通州人的關(guān)注和懷念,今天把后續(xù)的補發(fā)上來。后半部分自“通州謠”起至下文“拉纖的”是敘述有關(guān)通州的一些往事,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多看兩眼。其中許多童謠都有著豐富的底蘊和趣味,很值得一讀。


通 州 謠


先有通州塔,后有通州城。

有了通州城,就有老榆樹。

通州塔,即燃燈佛舍利塔,過去通州人習(xí)慣稱之為通州塔。通州城,指舊城,明初修,新城在明中期修。老榆樹,原生長在城隍廟后水坑北邊,現(xiàn)新建街中段路西側(cè)。


寶 塔 謠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一層。

玲瓏塔內(nèi)僧念經(jīng)。一個和尚一個磬,一個木魚,一卷經(jīng),

一張桌子四條腿,還有一盞燈。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二層。

玲瓏塔內(nèi)僧念經(jīng)。兩個和尚兩個磬,兩個木魚,兩卷經(jīng),

兩張桌子八條腿,還有兩盞燈。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三層。

玲瓏塔內(nèi)僧念經(jīng)。三個和尚三個磬,三個木魚,三卷經(jīng),

三張桌子十二條腿,還有三盞燈。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四層。

玲瓏塔內(nèi)僧念經(jīng)。四個和尚四個磬,四個木魚,四卷經(jīng),

四張桌子十六條腿,還有四盞燈。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五層。

玲瓏塔內(nèi)僧念經(jīng)。五個和尚五個磬,五個木魚,五卷經(jīng),

五張桌子二十條腿,還有五盞燈。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六層。

玲瓏塔內(nèi)僧念經(jīng)。六個和尚六個磬,六個木魚,六卷經(jīng),

六張桌子二十四條腿,還有六盞燈。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七層。

玲瓏塔內(nèi)僧念經(jīng)。七個和尚七個磬,七個木魚,七卷經(jīng),

七張桌子二十八條腿,還有七盞燈。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八層。

玲瓏塔內(nèi)僧念經(jīng)。八個和尚八個磬,八個木魚,八卷經(jīng),

八張桌子三十二條腿,還有八盞燈。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九層。

玲瓏塔內(nèi)僧念經(jīng)。九個和尚九個磬,九個木魚,九卷經(jīng),

九張桌子三十六條腿,還有九盞燈。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十層。

玲瓏塔內(nèi)僧念經(jīng)。十個和尚十個磬,十個木魚,十卷經(jīng),

十張桌子四十條腿,還有十盞燈。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十一層。

玲瓏塔內(nèi)僧念經(jīng)。十一個和尚十一個磬,十一個木魚,十一卷經(jīng),

十一張桌子四十四條腿,還有十一盞燈。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十二層。

玲瓏塔內(nèi)僧念經(jīng)。十二個和尚十二個磬,十二個木魚,十二卷經(jīng),

十二張桌子四十八條腿,還有十二盞燈。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十三層。

玲瓏塔內(nèi)僧念經(jīng)。十三個和尚十三個磬,十三個木魚,十三卷經(jīng),

十三張桌子五十二條腿,還有十三盞燈。

一陣風(fēng),刮跑了和尚,刮走了木魚,刮走了磬,

刮飛了經(jīng),刮壞了桌子,刮滅了燈。


玲 瓏 塔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十三層。

塔旁有座廟,廟內(nèi)有老僧。

老僧是方丈,徒弟共六名。

一個叫青頭愣,一個叫愣頭青。

一個叫僧三點,一個叫點三僧。

一個叫崩葫蘆把,一個叫把葫蘆崩。

青頭愣會敲磬,愣頭青會捧笙。

僧三點會吹管,點三僧會撞鐘。

崩葫蘆把會說法,把葫蘆崩會念經(jīng)。


說法,講解佛法。


東 西 倉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東大倉,西大倉,東西大倉裝東西。

東倉在舊城南大街南端部位之東,遺址已無可考。西倉在現(xiàn)紅旗機械廠處及通州師范學(xué)校南院處。


打 油 的


打油的,賣醬的,船幫里邊串趟的。

“的”讀輕聲。漕運時在東關(guān)北關(guān)運河上,運糧船幫間串趟賣調(diào)料的小船叫“串趟的”,也叫打油的,所以叫這名,是因這小船是賣油鹽物,又因它細(xì)小輕盈,似一種能在水面飄浮劃行叫水黽的昆蟲。孩子們每見到這昆蟲時也唱這歌謠。把水黽就叫“打油的、賣醬的”。


拉 纖 的


拉纖的,命真壞,風(fēng)吹雨打日頭曬。

光著腳板走爛泥,忍氣受累把纖背。

拉纖的,到通州,河灘號房破席頭。

雞毛小店躲寒天,亂葬崗子看日頭。

“的”讀輕聲。舊時北門外東側(cè)是號房,西側(cè)是小店,店后邊是亂葬崗。流落在通州的拉纖人,干活后在號房破席頭上安身。冬季在條件簡陋的小店忍冬。不幸死去,被人拉到亂葬崗暴尸。號房,漕運時期,由官府在碼頭處建些房屋,供臨時儲糧和勞動者休息用。雞毛小店,舊時供窮苦人住的店,又小又臟,在炕上堆滿拾來的雞毛,供住店人防寒用。亂葬崗,舊時無人認(rèn)領(lǐng)的死者,由地方出面拉去掩埋的地方。多數(shù)是淺挖坑,少埋土,有的尸體甚至臉都露在外面。


小 媳 婦


木底鞋,呱噠噠,我上南邊采梅花,

一朵梅花沒采了,親家親家來到了。

姑娘、姑娘快搟面,爹一碗,媽一碗,

公一碗,婆一碗,還有小姑子一大碗。

案板底下藏一碗,貓來了舔舔碗,

狗來了砸了碗,氣得姑娘直瞪眼。

“沒采了”、“來到了”中的“了”讀(la),“狗來了”的“了”拉長韻調(diào)?!坝H”家的親讀(qing)。姑娘,這里是公婆對兒媳的親切稱謂。這是一首帶有滿族氣息,染有南國韻味,敘詠小媳婦的辛酸無奈、稍帶憤怨的歌謠。

“小媳婦”至下文“接寶貝”是不同人的心底話,是對遭遇的訴說。


獨 一 家


高高山上獨一家,十間房子九間塌;

老頭子出來拄拐棍;老婆子出來雙眼瞎;

兒子出來一只眼;兒媳婦出來是啞巴;

看家的黃狗三條腿;耕地的犁牛沒有尾巴。

以詼諧語言描繪一個殘缺而又孤獨的家庭,讓人備感凄楚。


張 家 老


(數(shù))嘭!嘭!誰呀?張家老??!

你怎么不進來呀?怕狗咬??!

懷里揣著什么呀?大酸棗??!

你怎么不吃呀?怕牙倒??!

胳肢窩夾著什么呀?破皮襖?。?/p>

你怎么不穿呀?怕虱子咬?。?/p>

怎么不叫你老伴拿呀?老伴死了!

你怎么不哭呀?盆呀!罐呀!我的老伴呀!

“家”讀(ɡè)。張家老,即張家老頭之意,含有尊重之意。這首問答句歌謠,語調(diào)低沉,末句答話蒼老無力,拉長聲帶哭腔。


小 白 菜


(唱)小白菜,地里黃呀!

三歲兩歲,沒有娘呀!

跟著爹爹,本不錯呀!

就怕爹爹,娶后娘呀!

娶了后娘,三年整呀!

有了弟弟,比我強呀!

弟弟吃面,我喝湯呀!

弟弟穿新,我無裳呀!

思想起來,好心傷呀!

河里開花,河里落呀!

沒娘孩子,好難過呀!

我想親娘,在夢中呀!

親娘想我,刮黑風(fēng)呀!

白天聽得,蟈蟈叫呀!

夜晚聽著,河水流??!

有心跟著,河水去呀!

又怕一去,不回頭?。?/p>


糖瓜祭灶


糖瓜祭灶,年關(guān)要到,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頭子要頂新氈帽,

老媽子要副新裹腳。

糖瓜祭灶,年關(guān)要到,

閨女要花,小子要炮,

老婆子要新衣裳,

老頭子打饑荒。

饑荒打不了,老婆子還嘟囔。

“老媽子”的“媽”讀上聲,即老婆子或老太太之意。此稱謂帶有輕視之意。“子”讀輕聲。氈帽,用羊毛或其他獸毛搟制的帶雙耳的圓頂帽子。裹腳,舊時婦女裹小腳用的長條布。年關(guān),舊時年底要還債,窮人沒錢,難如過關(guān)。打饑荒,“荒”讀輕聲,向別人借錢。打不了,沒借到錢。


接 寶 貝


二月二,接寶貝兒,寶貝兒不來掉眼淚兒。

寶貝,娘對自己閨女昵稱。農(nóng)歷二月二相傳是龍?zhí)ь^日子,這天慣例婦女不做活計,有已嫁閨女家趕早去接閨女回娘家。這是反映娘想閨女的歌搖。


山 喜 鵲


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

把娘扔在脖子后,把媳婦放在心坎上。

燒餅果子,大麻花兒,不吃不吃買倆仨。

用形象語言具體事例譏諷不孝子?!皨D”讀輕聲。“山喜鵲”至下文“香香屁”是對惡習(xí)陋俗的針砭與諷刺,語言尖刻帶有詼諧意味,有時是數(shù)名兒童吟誦或唱或數(shù),有時在敘事時觸景生情唱起。


董 二 叔


(數(shù))十字街掛出一只羊,

大哥說是狼,二哥說是虎。

從南邊來個董二叔,

打了一個脖兒拐,吐了一口惡唾沫。

那也不是狼,那也不是虎,

那本是駱駝羔子沒長足。

“脖兒拐”,“兒”自成音節(jié)。用巴掌打脖頸后邊連帶旁側(cè)。


草 包


草包虛大漢,能吃不能干,挑倆豬尿泡,累了一身汗。


大 腦 殼


抽大煙,怎那么得,細(xì)脖子細(xì)腿兒大腦殼。


香 香 屁


香香屁,屁屁香,誰買我的屁屁薰衣裳?

老太太買去薰皮襖,大姑娘買去薰嫁妝。

老頭子薰個大跟頭,小小子直嚷臭得慌。

香香屁,屁屁香。

用詼諧有趣的語言譏諷不分場合放屁的小孩子。


討 人 嫌


馬瘦毛長蹄子圓,窮小子說話討人嫌,

有錢的放個出溜屁,崩焦、酥脆杠口兒甜。

“崩焦”,非常焦?!案芸趦骸?,非常適口,常用形容甜香味美食品的味道。

“討人嫌”至下文“羅鍋橋”是少數(shù)幾個較大的孩子在相應(yīng)情況下數(shù)唱,帶有感嘆咒罵之意。


親 眼 見


砂鍋能搗蒜,搗也搗不爛。公雞下個蛋,親眼見。


以上兩首是用形象語言諷刺指斥溜須拍馬者。


往 上 爬


舉人家的旗,借人家的勢,踩著人家腦袋往上爬。


攀 高 枝


攀高枝,眼皮子薄,殺人不見血,過河又拆橋。


以上兩首是揭露勢力眼的無恥和“得志便猖狂”的中山狼本質(zhì)。


魚 找 魚


魚找魚,蝦找蝦,烏龜王八結(jié)親家。

用物以類聚,喻人以群分。



當(dāng)官的錢,順?biāo)YI賣錢,過十年。莊稼錢,萬萬年。

鄙視盤剝,咒貪污受賄者,歌頌勞動。


羅 鍋 橋


人走時氣馬走膘,駱駝單走羅鍋橋。

嘆不得意,走“背”字。

這個時期(基本是清代)歌謠大部分是內(nèi)容風(fēng)趣、活潑,辭句詼諧有趣,敘事簡潔,兒童純真無憂的天性溢于歌詞之外,是抒情的歌唱,但也有痛苦的呻吟,有對社會的不滿與詛咒。這也就是生活現(xiàn)實,正像馬克吐溫所說:“生活是由幸福和痛苦組成的一串念珠?!备柚{反映那時百姓尚能安居樂業(yè),可得溫飽。人們雖有痛苦,但仍能忍受,故歌詞多平和語句,少有激烈言詞,基調(diào)是哀而不傷,怨而不恨,曲調(diào)也以和諧輕快為多。


東 洋 車


東洋車,好買賣,大爺拉著大奶奶。

大奶奶一放屁,崩得大爺二里地。

二里地下雹子,砸了大爺后腦勺子。

東洋車因傳自日本、故名。前有雙把,后有似沙發(fā)坐,又名人力車。兒童唱時,互相戲謔,至最后一句互指對方唱“你的”不唱“大爺”二字。

“東洋車”至下文“招兵”為軍閥混戰(zhàn)時期歌謠。


張 宗 昌


張宗昌,吊兒郎當(dāng),破鞋、破襪子、破軍裝。

下小雨,占民房,嚇得大姑娘小媳婦沒處藏。

民國初期,軍閥混戰(zhàn),今天袁大頭,明天奉軍、聯(lián)軍在輪轉(zhuǎn),“這派兒那派兒都苦害老百性?!睆堊诓能婈犙b備差,軍紀(jì)更壞,詐財、欺人,找借口擾民搶占民房,通州人恨得咬牙。歌謠僅反映一些現(xiàn)象,但也反映了善良民眾的憤怒之情。


招 兵


是我兵,跟我走,不是我兵拿屁崩,

崩兩半兒,換取燈兒。

是我馬,我去拉,不是我馬拿槍扎,

扎不死,拿刀殺。

是我將,跟我上,不是我將當(dāng)和尚,

上不去,投了降。

玩時,某個孩子邊走邊唱,愿和他玩的就跟著走,隨著唱。聚集一定人后,對不愿和他玩的就追打,如果他被打敗,就落荒而逃。


殷 汝 耕


殷汝耕,坐冀東。不下雨,就刮風(fēng)。

占民房,刨石道。地上鉆點子大窟窿。

“殷汝耕”至下文“送信”為日寇侵略時期的歌謠。


五 更 天


五更天,墨墨黑,拖兒帶女到門西。

腳裹千條布,身著百家衣。

手拿太平棍兒,懷揣大色(sh?i)盔。

凍得咧嘴樂,餓得捂肚皮。

盼著出太陽,關(guān)粥解解饑。

關(guān)粥,舊時嚴(yán)冬,窮人到粥廠免費領(lǐng)些粥糊口。門西,當(dāng)時城隍廟、東關(guān)暖廠粥廠門口向西。百家衣,衣服是補滿各處拾撿的破布,這些布來自多家。太平棍,打狗木棍。色盔,一種大碗,因賭博時可用它擲色子用,故得此名。咧嘴樂,凍得臉部抽筋、如樂像,是要凍死象征。每日黎明時分,在風(fēng)雪中待領(lǐng)那聊以度命的稀粥時,孩子們每每率先唱起,先是低吟,和的漸多,一遍一遍地唱,最后猶如一種哀嚎,令人痛心。這首歌謠約在1941年時首先在城隍廟粥廠唱起。那年冬天特別冷。孩子們耐不住饑寒,順著大人們說的些話就編唱起來。一些成年人也湊上幾句。很快就唱出這首《關(guān)粥謠》。沒多少日子,東關(guān)暖廠粥廠也有人唱起,只是詞句略有更變:五更天,墨墨黑,爹娘兒女到門西,身穿百家衣,懷揣大色盔??s著脖,跺著腳,兒子哭,女兒叫,窮人窮命你怨誰?


小 日 本


小日本,喝涼水兒,

喝了涼水兒就踹腿兒。

一踹踹到東京去,

見了爹媽怎么說。

這歌謠表達了大人小孩對日本侵略軍的仇恨。



老天喪母地丁憂,萬里江山盡白頭。

明日太陽來吊孝,家家戶戶淚長流。

這是借雪訴亡國之恨。天地有喪事,江山盡戴白,是國家的頹敗景象?!疤柕跣?,日本國旗是一塊白布,中間染成一圓形紅色,蔑稱“膏藥旗”,是指日本入侵。百姓成了亡國奴,朝不保夕,生活無著,能不淚長流?這是孩子們見到日本人背后唱的歌謠。


送 信


嘭!嘭!郵差送信。

什么信?快信。什么快?刀快。

什么刀?菜刀。什么菜?咸菜。

什么咸?海咸。什么海?大海。

水流千遭歸大海。

這歌謠表達了人們的企望。相信日本侵略者早晚得被打敗要“歸大?!被貣|洋。


張 松 江


張松江,吊兒郎當(dāng),破鞋破襪子破軍裝。

到四鄉(xiāng),去搶糧,碰到(八路)一命亡。

唱到“八”字時,用手比“八”字,而不唱出“八路”。1948年6月間,國民黨通縣縣政府在西倉廣場開會,給被八路軍打死的壯丁隊頭子張松江祭靈。勒令商、學(xué)界都參加,學(xué)生們在臺下紛紛議論這壞蛋的惡報,就你一句、我一句湊出這首歌謠。在城南北均有孩子們唱。

“張松江”至下文“窮”為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的歌謠。


抽 漢 奸


抽漢奸,打漢奸,棒子面,整一千。

“漢奸”,本義是指投靠外敵,出賣國家利益的中國奸賊。這是將陀螺比作賣國求榮的漢奸。抽打漢奸反映人民懲治漢奸的愿望。


更 遭 殃


想中央,盼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

“中央”,國民黨中央軍簡稱。日本侵占北京時期,人們盼政府保護,抗戰(zhàn)勝利了,國民黨中央軍來了,他們張口“老子抗戰(zhàn)八年”,動手打、抓、搶,貪官污吏橫行,人民失望了,明白了,中央軍來了人們更遭殃。


糊 涂


糊涂廟,糊涂神兒,

糊涂奶奶,糊涂人兒。

辦了糊涂事,走了糊涂門兒。

你說逗哏兒不逗哏兒。

人民對國民黨由盼望到失望,以至絕望。但在連環(huán)保甲等制度管制下,又有特務(wù)監(jiān)視,毫無言論自由,人民敢怒,又怎么說呢。兒童們用詼諧語言唱出這首《糊涂》歌?!昂繌R,糊涂神”是咒罵國民黨政府及其貪官污吏。“辦了糊涂事”是指斥他們不顧百姓死活,一味貪、撈、抓、殺?!白吡撕块T”是告誡人們不要再對他們抱有幻想。歌謠言語似乎緩和,但這是對國民黨反動政權(quán)本質(zhì)的揭露。“逗哏兒”,滑稽可笑。這里是反其義而用之。


家 家 窮


家家窮,凈光凈,賣了桌子賣板凳。

連個尿盆兒也不剩。

這是對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內(nèi)百姓悲慘生活的寫照。民國時期歌謠,沒有了往日風(fēng)采,再也沒有抒情的歌唱,由呻吟而變成痛恨??箲?zhàn)勝利了,處于水火之中的老百姓盼來了中央軍,國民黨的大小官員們也來了。但怎么國軍打抗日的“八路”,回城后還要施威作福。官兒們忙著刮地皮、娶小老婆、弄金條。老百姓生活更苦了。兒童唱出“棒子面整一千”,唱出了“家家窮”。沒有“民生”,更談不上“民權(quán)”,“民族”早沒了。人們對國民黨反動派由失望到絕望、直至痛恨。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