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甘草干姜茯苓白術湯

 知止無悔 2014-09-21


    【方藥】甘草  白術各二兩(各6克)干姜 茯苓各四兩(各12克)
    【用法】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現(xiàn)代用法:水煎兩次,溫服)。
    【原文】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裹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姜苓術湯主之。(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第十一·十六)
    【解說】本方主治腎著之證。腎著,由寒濕痹著于腰部所致,因腰為腎之外府而得名。本病證多起于身勞汗出之后,感受寒濕之邪,以腰以下冷痛、沉重為發(fā)病特點。雖“形如水狀”,但并非水氣內(nèi)停之病,故口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其治療,亦不必溫腎,但去其在經(jīng)之寒濕即可。甘姜苓術湯用干姜、甘草溫中散寒,以茯苓、白術健脾除濕,正與本證合拍。本方又名腎著湯,臨床廣泛用于嘔吐、泄瀉、子腫、遺尿、婦女腰冷帶下、寒痹、痿證等病的治療,療效頗佳。

    【運用】

    一、腎著

    楊志一醫(yī)案:劉某某,男,29歲,干部。1958年患輸尿管結石施行手術后,患部(右小腹)經(jīng)常脹悶不舒,腰際亦作牽引酸痛,腰以下冷而沉重,大便秘結,小便頻而混黃,口不渴,食欲睡眠均差,舌苔白膩而粗,脈沉細而澀。小便檢查:蛋白(+++),紅細胞(+++),上皮細胞(+)。一再住院治療,并陸續(xù)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效。1960年12月14日會診,據(jù)上述脈證,認為濕傷腰腎,病名“腎著”,擬甘姜苓術湯。
    炙甘草6克,炮姜6克,云苓9克,白術9克,當歸9克,杜仲9克,每日1劑。連服24劑,腰腹舒適,已無酸脹之感,下肢轉覺溫和而輕快,大便恢復正常,沉澀之脈見起,精神、飲食、睡眠均大有進步,小便檢查已無異常發(fā)現(xiàn)。(江西醫(yī)藥雜志1962;(7):22)
    按語:本案表現(xiàn)符合腎著病特征,故經(jīng)用甘姜苓術湯治療。以其脈來沉細而澀,故加杜仲、當歸以補腎活血。

    二、縮陰 
  
    侯在士醫(yī)案:1974年5月17日診治楊某,男,52歲,覺腰下寒涼,腰以上無病,飲食正常,小便清白,全身倦怠無力,陰莖向內(nèi)回縮1/3以上,已經(jīng)四、五個月不能參加勞動,病人甚感苦惱。曾在各醫(yī)院治療,均未見效,求我醫(yī)治。脈象沉弱無力。據(jù)脈證此病屬少陰,下焦受寒。治用回陽祛寒法。處方:
    甘草20克,干姜15克,茯苓20克,蒼術20克,薏米20克,附子15克,細辛15克
    水煎服,使出微汗。
    5月25日復診說:兩劑藥服后,病已去大半,請再擬方。我遂按原方將附子、細辛各增至20克。又投與兩劑,服后病即痊愈。(遼寧中醫(yī)雜志1980;(5):35)
    按語:(原按)病已四、五個月,下焦陳寒不除,非重用附子、細辛不可。“細辛不過錢”的說法是沒有根據(jù)的。主要是看病證的需要與否,且甘草能“解百藥毒”、“調(diào)和諸藥”,方中有甘草20克,它可以起到減輕細辛、附子等藥的毒性。


    三、寒痹

    侯在士醫(yī)案:1974年7月22日,湯某,男,46歲,患風濕性關節(jié)炎一年有余,病勢逐漸加重,行走困難,膝關節(jié)活動有響聲,疼痛難忍,曾多方治療未效,求治于我。脈象沉緊有力,尺部見弱。治以祛風除濕散寒。處方:
    甘草20克,干姜15克,茯苓20克,蒼術20克,桂枝15克,威靈仙20克,附子10克,細辛10克,
    水煎服,使出微汗。連服4劑而愈。(遼寧中醫(yī)雜志1980;(5>:35)
    按語:腎著湯主治寒濕痹阻之證,對寒性痹證亦應有效。


    四、痿證

    肖鋮(chéng)醫(yī)案:賴某,男,27歲,農(nóng)民,1984年4月11日初診。患者于今晨醒后突感雙下肢無力,不能站立與步履,即由家人背來就診。診見雙下肢欠溫,不能隨意運動。自感腰部重著,并有胸脘痞悶,納呆,大便素溏。舌質(zhì)淡邊有齒痕,苔白膩,脈沉遲。辨證為脾陽虛衰,復感寒濕之痿癥。治擬溫中散寒,健脾利濕。投腎著湯加味:
    甘草9克,干姜12克,茯苓12克,白術12克,桂枝6克,巴戟天10克。
    服2劑后下肢即能站立,守方繼服4劑,諸癥悉瘥。隨訪三年余未發(fā)。(江西中醫(yī)藥1990;(1>:6)

    按語:痿證的發(fā)生,外因多責肺熱傷津、濕熱浸淫,內(nèi)因多責脾胃虛寒、氣血虛弱、肝腎虧虛等。然外感寒濕而致痿者臨床并不鮮見。秦景明的《病因脈治》指明:“風濕痿軟之因,或居處卑濕,或冒風雨,留著經(jīng)絡,則縱緩不收,痿軟之癥作矣?!贝_是獨具慧眼。從上述兩案來看,非獨風濕,且多挾寒邪致痿。蓋因寒性收引凝滯,濕性重濁粘滯,氣血不利,經(jīng)脈弛緩,故驟發(fā)為痿。其發(fā)病多與居處潮濕和驟淋風雨有關。其表現(xiàn)多以下肢痿軟欠溫而兼腰、肢重著為主癥。有關其治療,《張氏醫(yī)通》論治痿厥中指出:“屬脾濕傷腎?!敝饔媚I著湯加萆解,此系寒濕治法。本案即用腎著湯治療,酌加祛濕、溫經(jīng)、通絡之品,以治寒濕痿,收效頗捷。    
   
    五、咳嗽(慢性氣管炎)

    王維澎醫(yī)案:李某,男,45歲。初診日期:1982年4月2日。有氣管炎史十余年。近十日復作,咳嗽、痰稀白量多,咳則汗出,胸悶,不能平臥,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膩,脈沉弦。證屬:肺有寒飲,脾虛生痰上漬于肺,其標在肺,其本在脾,土不生金也。治以健脾溫肺,降氣化痰。擬甘姜苓術湯加味:
    炙甘草9克,干姜12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葶藶子12克,蘇梗9克,杏仁6克。3劑。
    藥后咳嗽大減,飲食增加,可平臥。繼用上方5劑,獲愈。(湖北中醫(yī)雜志1985;(5):38)

    按語: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人詾榉闻K之本病,肺病日久則損及脾氣,即所謂“子盜母氣”。故補土生金是其治也。方中干姜溫肺化飲,溫健脾陽。苓、術健脾利濕;炙甘草益氣和中。加葶藶子“疏肺下氣、消痰”,入杏仁降氣,平肺氣之逆以行痰。增蘇梗行氣寬中,以助肺之宣降、脾之健運.


    六、泄瀉

    王維澎醫(yī)案:李某某,女,30歲。1985年1月6日就診。平素飲食稍有不慎,即作腹瀉。一周前因食生冷,遂致泄瀉。日6-7次,瀉下清稀甚則如水樣便。腹痛不顯,口渴喜熱飲。舌淡苔白膩,脈濡滑。證屬:脾胃虛寒。治以溫中止瀉。方用甘姜苓術湯加味:
    炙甘草12克,干姜15克,茯苓18克,白術15克,車前子(包)15克。3劑。
    1月10日復診:腹瀉減輕,日2-3次,為稀軟便。舌淡苔白,脈濡緩。減干姜量至9克,以防溫燥太過。加神曲9克,以健脾和胃。3劑后,大便成形,日一次。諸證霍然。(湖北中醫(yī)雜志1985;(5):38)
    按語:脾胃虛寒,不能腐熟水谷運化精微,水谷停滯,清濁混雜而下,則泄瀉作矣。方中炙甘草益氣健脾;干姜溫脾陽散胃寒;苓、術補脾利濕。加入車前子以“開支河”,程國彭謂:“凡治瀉,須利小便”,即是此意。


    七、脫肛

    謝自成醫(yī)案:伍某,男,10歲,1984年9月25日診。5月初患痢疾,大便膿血,里急后重,持續(xù)20余天,經(jīng)中西藥治療痊愈,但每次便后肛腸均有外脫。先可自回,后來逐漸加重,外脫日趨嚴重,需以手紙托入。曾以補中益氣法治療60余天,稍有好轉。五天前,因參加跑步活動,脫肛加重,每次須以溫水坐浴十余分鐘,才能手紙托入??滔卤愣嘞′?,日2-3次,納食尚可,小便清長,神疲乏力,四肢欠溫。活動稍甚,即見氣促、頭昏。視其面色淡白少華,舌淡,苔薄白,脈濡細。此乃肺脾腎陽氣不足,虛寒內(nèi)生,攝納失司之故。治以培土為主,佐以斂肺納腎,方選甘姜苓術湯加味。
    黃芪20克,茯苓15克,山藥12克,炙甘草10克,炮干姜10克,土炒白術10克,大棗10克,百合10克,制附片8克,紅參(另煎兌服)8克。
    囑其避免劇烈活動,多靜少動。服藥6劑,癥狀悉減,連服10余劑而愈,隨訪一年未見復發(fā)。(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7;<12):17)
    按語:肺與大腸相表里,肺氣虧虛,失于攝納,亦致脫肛。肺與脾同屬太陰,成子母相應,肺氣(陽)虛,可通過健運脾母而治之,此培土生金之大法也。


 八、遺尿

    謝自成醫(yī)案:謝某,男,12歲,1980年3月15日來診。遺尿2年余。自1977年冬季以來,經(jīng)常晚上尿床,曾服補腎固澀藥和補腎狗肉湯(以枸杞、肉桂、熟地黃等藥燉狗肉)均無效。近月來,尿床次數(shù)更加頻繁。白天尿頻量多,納食不佳,大便溏稀,日1-2次。面觥少華,舌淡苔薄白,脈沉細。此乃脾腎氣虛之故,以燠土勝水,縮泉止遺法治之。方用甘姜苓術湯合縮泉丸加味。
    炮干姜10克,白術10克,山藥10克,茯苓10克,益智仁8克,烏藥8克,炙甘草8克
    囑其于午后限制飲水,連服上方20余劑而康。隨訪一年,未見復發(fā)。(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7;<12>:17)

    按語:腎陽虛虧,水氣內(nèi)盛,膀胱氣化失司,故而遺尿,用甘姜苓術湯為主治療,在于培土以制水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