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宮別稱禹王廟、涂山祠。在安徽懷遠縣東南涂山之頂。史載:“禹會諸侯于涂山”,一般即指此。后人為紀 念大禹治水功績,在此立廟祀。 編輯摘要本詞條內(nèi)容尚未完善,歡迎各位編輯詞條,貢獻自己的專業(yè)知識!
![]() 廟始建于唐之前,具體年代不詳,元大德年間”學正吳文魁《重修禹王廟記》 云:“涂山嚴嚴氣象,禹以神功靈德,廟食此山,其來久矣,唐大臣狄梁公(仁杰),天下正人也,毀諸淫 祀二千七百余所,而禹廟巍然獨存?!睆R原有三進,現(xiàn)尚存二進,院內(nèi)有千年銀杏兩株,大可數(shù)圍,拔地而 起。西北有了望臺,登臨其上,渦、淮波涌,荊、涂翠峰,盡收眼底,西南有啟母石(又名望夫石),正襟 危坐如婦人遠望,傳為禹妻涂山氏望夫所化。西有“圣泉”“靈泉”,清澈澄碧,四季不竭。歷代文人名宦 如狄仁杰、柳宗元、吳文魁、蘇軾、蘇轍、宋濂、鄧石如等,均來此游覽憑吊并留下大量詩文銘刻;蘇軾 《濠州七絕?涂山》詩碑刻,今珍藏廟壁;鄧石如“曠覽平城”摩巖題字,仍清晰可見。 |
|
來自: 侗鄉(xiāng)人1961 > 《(9)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