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屬于老生常談了。我閱讀過若干相關文字,感覺磚家們未能說到點子上。 那么,為什么說男女之間不存在純粹的友誼? 從理論上說,男女之間純粹的友誼應該是存在的——道理很簡單,友誼是人和人之間一種非情色的情感表達方式,這種表達方式既然在同性之間很正常,在異性之間也應該是存在的,因為異性首先是一個人,然后才是男人或者女人;但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純粹友誼卻很罕見。我認為,這很大程度源于男女關系受“非此即彼”的邏輯逼迫所致。 男女交往受如下兩個邏輯的逼迫: 情色邏輯。人們習慣性地認為,一個人和異性結交,一定帶有情色目的,否則你跟異性頻繁交往為了什么?沒有誰有那么崇高,這就定下了男女交往的情色背景和基調,構成了強大的情色邏輯,導致兩性在交往時,只有懷著情色目的,方才是正常的,否則就不正常,從而擠壓了男女之間純粹友誼交往的空間和可能。如此一來,一個人在和異性交往時,只要關系稍微密切,來往稍微頻繁,就擺脫不了情色的嫌疑。在情色邏輯的逼迫下,異性之間的友誼不可能單純——對于男女來說,既然人們已經事先認定男女之間交往是不單純的,那么,與其在和異性發(fā)展純粹的友誼關系時背負情色嫌疑,還不如放棄這種“有名無實”的純粹友誼,選擇有名有實、無名有實的情色關系。 利益邏輯。無論是情色,還是友誼,都反映了兩性交往的利益取向。男女交往的利益邏輯所產生的逼迫效應,則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兩性交往時的情色目的,符合交往利益的最大化。人人都希望有投入就有產出。對兩性關系而言,一個人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和某個異性交往,謀求的卻僅僅是純粹的友誼,這明顯不符合利益最大化的邏輯。要知道,友誼僅僅是投入產出的一部分,不僅要產出友誼,更要產出肉體體驗和快感;只有包含了情色的友誼,才是最美好、最全面、內容最豐富、利益最大化的關系;所以,僅僅追求純粹友誼的男女關系,并不符合男女交往的利益最大化邏輯,因此不會成為男女交往的首選——在交往時,男人女人們很自然就會想到,花了那么多時間、精力乃至金錢和一個異性交往,得到的卻僅僅是友誼,與其這樣,為何不把相同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投入到另一個異性身上,發(fā)展出既有友誼、又有情色的關系呢?其次,在社會情色邏輯逼迫下,一個人和某個異性發(fā)展純粹的友誼,會影響到他(她)和其他異性的交往,不符合自身現實和長遠的利益。通俗地說,雖然你和某個異性之間只是純粹的友誼關系,但別人可不這么看,尤其是你的戀人(配偶)、異性朋友、對你有好感或者你對之有好感的異性,會對你會產生誤解和懷疑,造成你和他們之間交往時的障礙和困擾,從而減損你的利益。 ——通俗地解釋,當你和某個異性過從甚密,即便你強調著你們之間只是純粹的友誼,但人們通常并不相信你,所謂純粹的友誼淪為你說不清、道不明的污點:如果你未婚,那些對你有好感的其他異性或者你喜歡的某個異性會認為你已有所歸屬,望而卻步,失去對你的交往興趣和意愿;如果你正在戀愛或已婚,你的女友或老婆(男友或老公)會認為你不專一,對你的信任度和愛意都會降低。 一對純友誼的男女,其實沒怎么樣,卻很容易惹上一身騷,各種桃色傳聞不脛而走,有鼻子有眼,這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基于情色邏輯和利益邏輯的逼迫,一個人顯然不會選擇和異性發(fā)展“有名無實”的純粹友誼關系,一方面是為了避嫌,更主要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