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前,蘇州人的餐桌上會頻繁現(xiàn)身一道菜——炒螺螄。 多年前,曾聽一位老人戲說,山東人不會吃螺螄,有個山東人到蘇州來,看到螺螄上桌,咬開殼來才吃到肉,把一桌蘇州人都笑壞了。 咬開螺螄殼吃肉,絕對要一副好牙口。但對于蘇州人來說,從小練就了“一嘬一吸”的吃功,對付“罐頭里篤肉”的螺螄,人人信手拈來。 清明前的螺螄最是體肥肉嫩的時候,體內(nèi)孕育的小螺螄還沒有形成硬殼,都呈白色的碎米粒狀,營養(yǎng)豐富口感也糯軟。等清明一過,不僅螺肉瘦老,小螺螄也都背上了硬殼,入口像是吃到小碎石,有“咔嚓咔嚓”的不舒服感覺。 螺螄的價格也是眾多河鮮之中最便宜的,換做20多年前的鄉(xiāng)下,河水還很清澈的時候,村民到河灘頭洗碗,從河埠石條下摸出一碗螺螄來是常有的事。然后放水養(yǎng)著,滴一滴菜油下去,就能把大螺螄體內(nèi)的小螺螄們給引出來。 從市場上買來的螺螄往往有死螺螄,或者是一殼黑泥的空螺螄。如果一鍋紅燒螺螄里混入幾粒臭螺螄,那是最煞風景的。要命的是,從外觀上不太容易看出來,而且洗螺螄又不會像洗青菜那樣一棵棵地洗。不過,人的智慧總是無限的,為了避免死臭螺螄混入,以前菜師館里的大師傅常會用木桶放水養(yǎng)螺螄,爬在桶壁上的螺螄個個都是活的,用這個方法分類,死螺螄就會被徹底清出隊伍。 現(xiàn)在,為了省事,從菜場里買回來的螺螄,大多已經(jīng)剪去“屁股”。省了這道工序,也就少了一道檢查死螺螄的機會,不過,只要放在水里觀察,活螺螄在平靜的水里都會鉆出腦袋來。擔心臭螺螄的話,可以用這種方法挑一遍。 螺螄可以清炒,也可以紅燒,據(jù)面館的師傅說,螺螄吊湯是最鮮的,只是火功太講究,一般家庭燉湯都會選只雞,也不會選螺螄?,F(xiàn)在蘇州人的口味越吃越重,而且河塘里的螺螄泥腥重,所以,把一二只紅辣椒剪碎,就像放蔥姜一樣,一起入油鍋爆炒,使螺螄帶一點微辣,也是相當不錯的滋味。還有人喜歡煮螺螄的時候放一點肉湯進去,據(jù)說,可以增其肥美的味感。但我不喜歡,總覺得清清爽爽的食材,本就不應該肥腴。喜歡肥就直接吃肉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