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58~61字 295.小重山------4體 296.踏莎行------3體 297.宜男草------2體 298.花上月令----1體 399.倚西樓------1體 300.掃地舞------1體 301.接賢賓------2體 302.步蟾宮------5體 303. 恨春遲-----1體 304. 冉冉云-----2體 305. 蝶戀花-----3體 306. 壽山曲-----1體 307. 秋蕊香引---1體 308. 惜瓊花-----1體 309. 朝玉階-----1體 310. 散天花-----1體 311. 荷華媚-----1體 312. 少年心-----1體 313. 七娘子-----3體 314. 一翦梅-----7體 315. 尋 梅-----2體 316. 錦帳春-----4體 317. 唐多令-----3體 318. 攤破采桑子-1體 319. 后庭宴-----1體 320. 綎 紅-----1體 321. 賀熙朝-----2體 322. 撥棹子-----3體 323. 玉堂春-----1體 324. 系裙腰-----3體
※※ 295.小重山 《宋史?樂志》:雙調(diào);李邴詞,名《小沖山》;姜夔詞,名《小重山令》;韓淲詞,有〔點染煙濃柳色新〕句,名《柳色新》。 雙調(diào)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韻
薛昭蘊 此調(diào)以此詞為正體,宋、元詞俱照此填。若趙詞之添字、《梅苑》詞之減字、黃詞之押奉仄韻,皆變體也。按,和凝詞,前段第二句〔群仙初折得、郄詵枝〕,群字平聲;第三句〔曉花擎露妒啼妝〕,曉字仄聲;結(jié)句〔精神出、御陌袖鞭垂〕,御字仄聲;后段第二句〔管弦分響亮、探花期〕,管字仄聲;第三句〔光陰占斷曲江池〕,光字平聲;又,毛滂詞,前段結(jié)句〔玉堂客、于此勸春耕〕,玉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余參所采平韻二詞。
趙長卿 此與薛詞同,惟前后段兩結(jié)句各添一字異。按,張先集,有《感皇恩》詞,〔延壽蕓香七世孫,華軒承大對,見經(jīng)綸。溟魚一息化天津。袍如草,三百騎,從清塵。玉樹瑩風神,同時棠棣萼,一家春。十年身是鳳池人。蓬萊閣,黃閤坐,遲談賓?!痴c此同?!对~律》誤刻《感皇恩》后,不知宋詞《感皇深》體,從無用平韻者,張詞蓋添字《小重山》也,故錄趙詞以證之。
《梅苑》無名氏 此與薛詞同,惟前段第二旬減一字異。按,《梅苑》詞三首,一首〔一枝照水弄精神〕,一首〔依稀丹萼動紅云〕,又元劉景翔詞〔紅香浮玉醉客頹〕,并與此同。前段結(jié)句〔浮〕字,本十一尤韻,按《中原雅音》,〔浮〕字付無切,又吳越間方言,〔浮〕讀作〔無〕,故可借押。
一點斜陽紅欲滴。白鷗飛不盡、楚天碧。漁歌聲斷晚風急。攬?zhí)J花、飛雪滿林濕。 此調(diào)例押平聲韻,此詞押入聲韻,即《樂府指迷》所謂〔平聲字,可以入聲替也〕。
※※ 296.踏莎行 《金詞》注:中呂調(diào);曹冠詞,名《喜朝天》;越長卿詞,名《柳長春》;《鳴鶴余音》詞,名《踏雪行》;曾覿、陳亮詞添字者,名《轉(zhuǎn)調(diào)踏莎行》。 雙調(diào)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韻
晏殊 此調(diào)以此詞為正體,若曾詞、陳詞之添字、攤破句法、轉(zhuǎn)換宮調(diào),皆變體也。按,宋、元人填此調(diào)者,其字句韻悉同,惟每句平仄小異。如前段第一、二句,黃庭堅詞〔臨水夭桃,倚墻繁李〕,臨字平聲,倚字仄聲,繁字平聲;第三句,歐陽修詞〔草熏風暖搖征轡〕,草字仄聲,風字平聲;第四句,歐陽詞〔離愁漸遠漸無窮〕,離字平聲,漸字仄聲;第五句,晏幾道詞〔粉香簾幕陰陰靜〕,粉字仄聲,簾字平聲;后段第一、二句,黃詞〔明日重來,落花如綺〕,明字平聲,落字仄聲,如字平聲;第三句,陳堯佐詞〔畫梁輕拂歌塵轉(zhuǎn)〕,畫字仄聲,輕字平聲;第四句,晏詞〔宿妝曾比杏腮紅〕,宿字仄聲,曾字平聲;第五句,陳詞〔主人恩重珠簾卷〕,主字仄聲,恩字平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至周密詞,后段結(jié)句〔莫聽酒邊供奉曲〕,平仄獨異,此亦偶誤,不必從。
曾覿 此詞前后段第三句減去〔處〕字、〔是〕字,第四句減去〔奈〕字、〔更〕字、〔裊〕字、〔輕〕字,結(jié)句減去〔看〕字、〔斷〕字,即《踏莎行》正體也,轉(zhuǎn)調(diào)者,攤破句法,添入襯字,轉(zhuǎn)換宮調(diào),自成新聲耳。按,趙彥端〔宿雨才收〕詞,正與此同。前段第二、三句〔牡丹將綻,也近寒食〕,近字仄聲;后段第三句〔一月五番價、共歡集〕,月字、五字俱仄聲,番字平聲;第五句〔且莫留半滴〕,莫字、半字俱仄聲;第六句〔一百二十五個好生日〕,一字、好字俱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余參陳詞。汲古閣本,前段第三句脫一字,今從《詞緯》本訂定。
陳亮 此詞見《龍川集》,亦名《轉(zhuǎn)調(diào)踏莎行》。每段上四句,與曾詞同,惟前后段第五句,各減一字異。宋人精于音律,凡遇舊腔,往往隨意增損,自成新聲。如元人度曲,或借宋人詞調(diào),偷聲添字,名為〔過曲〕者,其源實出于此。
※※ 297.宜男草 調(diào)見范成大《石湖詞》。 雙調(diào)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
范成大 此調(diào)前后段兩起句,例作拗句,觀范詞別首及陳三聘和詞〔搖落丹楓素秋后〕、〔綠水粘天凈無浪〕,第五字必仄聲、第六字必平聲可見。兩結(jié)句是上二下六句法,陳詞亦然。陳和詞,前段第三、四句〔個中趣、莫遣人知,容我日日扁舟獨往〕,中字平聲,趣字、上日字、獨字俱仄聲;后段第三、四句〔春近也、梅柳頻看,枝上玉蕊金絲暗長〕,也字、玉字俱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余見下詞。
范成大 此調(diào)前后段第三句俱九字,兩結(jié)句俱七字,與前詞異。 陳和詞,前段第三句〔別夢回、憶得雙柑分我〕,別字仄聲,分字平聲;后段第三、四句〔人去也、縱得相逢似舊,問當日紅顏在否?!骋沧?、問字俱仄聲,當字平聲,日字仄聲。譜內(nèi)據(jù)此,余詳前詞。
※※ 298.花上月令 宋吳文英自度曲。 雙調(diào)五十八字,前段七句四平韻,后段七句三平韻
吳文英 此調(diào)無別詞可校,其句讀平仄當依之。
※※ 299.倚西樓 調(diào)見《苕溪詩話》,因詞有〔西樓蕭瑟有誰知〕句,取以為名。 雙調(diào)五十八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后段四句兩仄韻
韋彥溫 調(diào)近《玉樓春》,惟后段結(jié)句多兩字耳,無別首可校。
※※ 300.掃地舞 唐教坊曲名,一名《掃市舞》。 雙調(diào)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六仄韻、一疊韻
《梅苑》無名氏 此調(diào)無別詞可校,前后段兩起句疊韻,當是定格,填者宜依之。
※※ 301.接賢賓 此調(diào)有兩體,五十九字者始于毛文錫詞,一百十七字者始于柳永詞?!稑氛录纷ⅲ毫昼娚陶{(diào),一名《集賢賓》。 雙調(diào)五十九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七句三平韻
毛文錫 唐詞只此一首,無他作可校。前段起句,坊本作〔五色驄〕,今從《花間集》訂正。
柳永
此即毛詞體,再加一疊,但前段起句不用韻,第二句少一字,前后段第五句減一字,第八句各添一字,兩結(jié)句讀小異耳。按,宋詞無填此調(diào)者,其平仄當依之。《詞律》誤從汲古閣本,其前段第八句脫一字,今從《花草粹編》校正。元曲馬致遠商調(diào)《集賢賓》,與此同,惟前段第二句,亦作五字,前后段第九句,俱作五字,亦因柳詞減字也,因詞俚不錄。
※※ 302.步蟾宮 蔣氏《九宮譜目》,入南呂引子;韓淲詞,名《釣臺詞》;劉擬詞,名《折丹桂》。 雙調(diào)五十九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后段六句三仄韻
黃庭堅 此調(diào)仿自山谷,但宋、元詞,俱宗蔣捷體,惟韓淲集中一詞,則照此填。前段第三句八字,后段第三、四、五句各三字,正與此同。《詞律》疏于考索,謂此詞誤多一字,非也。按,韓詞,前段起句〔三年重到嚴灘路〕,嚴字平聲;第二句〔嘆鬢發(fā)衣冠塵土〕,鬢字、衣字俱平聲;第三句〔倚孤蓬、閑自逐清風〕,閑字平聲;結(jié)句〔見一片、孤鴻歸去〕,孤字平聲;后段起句〔人間何用論今古〕,人字平聲;第二句〔漫贏得、個般情緒〕,贏字、情字俱平聲;第三、四、五句〔雨吹來,云亂處,水東流〕,平仄如一;結(jié)句〔但只有、青山如故〕,只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
楊無咎 此詞前后段第三句俱八字,較黃詞減一字,句讀似更整齊,但宋人無填此者。汲古閣本,此詞前段第三句,脫一〔時〕字,今從《花草粹編》增定。
※
蔣捷 此調(diào)以此詞為正體。前后段第三句,俱七字,較楊詞各減一字,蔣詞三首皆同。有劉儗〔初秋兩兩〕詞、鍾過〔東風又送〕詞,無名氏〔東風捏就〕詞可校。前段起句,鍾詞〔東風又送酴醾信〕,東字平聲,蔣詞別首〔去年云掩冰輪皎〕,云字平聲;第二句,鍾詞〔早吹得、愁成潘鬢〕,吹字平聲;第三句,鍾詞〔花開猶似十年前〕,猶字平聲,劉詞〔祝君壽閱八千秋〕,祝字仄聲;第四句,鍾詞〔人不似、十年前俊〕,人字平聲,不字仄聲;后段起句,鍾詞〔水邊珠翠香成陣〕,珠字平聲;第二句,無名氏詞〔暗蹙損、眉峰雙翠〕,蹙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余參汪、章二詞。
汪存 此與蔣詞同,惟后段第二句減一字異。
※
《全芳備祖》無名氏
此亦與蔣詞同,惟結(jié)句添一襯字異。
303.恨春遲 調(diào)見張先詞集。 雙調(diào)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兩平韻
張先 坊本,此詞前段起句,或作〔好夢才成又斷〕,第二句,或作〔晚起云朵梳鬟〕,今從本集及《花草粹編》訂正。此體只此一詞,無別首宋、元詞可校。
※※ 304.冉冉云 韓淲詞,有〔倚遍欄桿弄花雨〕句,更名《弄花雨》。 雙調(diào)五十九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韻
盧炳 宋詞惟韓淲一首可校,故平仄悉參之。
韓淲 此與盧詞同,惟前段第三句不用韻異?;蛟?,往字改去字即韻,然《澗泉集》原本如此,仍之。
※※ 305.蝶戀花 唐教坊曲,本名《鵲踏枝》,宋晏殊詞改今名?!稑氛录纷ⅲ盒∈{(diào);趙令畤詞注:商調(diào);《太平樂府》注:雙調(diào)。馮延巳詞,有〔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句,名《黃金縷》;趙令畤詞,有〔不卷珠簾,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簾》;司馬槱詞,有〔夜涼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韓淲詞,有〔細雨吹池沼〕句,名《細雨吹池沼》;賀鑄詞,名《鳳棲梧》;李石詞,名《一籮金》;衷元吉詞,名《魚水同歡》;沈會宗詞,名《轉(zhuǎn)調(diào)蝶戀花》。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韻
馮延巳 此詞為《蝶戀花》正體,宋、元人俱如此填。馮詞別首,前段起句〔霜落小園瑤草短〕,霜字平聲,小字仄聲;第二、三句〔瘦葉和風,惆悵芳時換〕,瘦安仄聲,惆字平聲;第四句〔舊恨新愁都不管〕,舊字仄聲,新字平聲;第五句〔卷簾雙鵲驚飛去〕,卷字仄聲,雙字平聲;后段起句〔心若垂楊千萬縷〕,心字平聲,又一首〔淚眼倚樓頻獨語〕,倚字仄聲;第二句〔水闊花飛〕,水字仄聲;第三句,又一首〔齊奏云和曲〕,齊字平聲;第四句〔忽憶當年歌舞伴〕,忽字仄聲,當字平聲;結(jié)句〔晚來雙臉啼痕滿〕,晚字仄聲,雙字平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至杜安世詞,前段起句〔秋日樓臺在空際〕,〔在〕字微拗;李石詞,前段起句〔武陵春色濃如酒〕,平仄全異。宋、元人無如此填者,恐匯參作圖,其體莫辨,附注于此,填者審之。
沈會宗 此詞與馮詞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及換頭句平仄異。《樂府雅詞》名《轉(zhuǎn)調(diào)蝶戀花》,轉(zhuǎn)調(diào)者,移宮換羽,轉(zhuǎn)入別調(diào)也。字句雖同,音律自異,故另分列。按,沈詞別首〔溪上清明〕詞及杜安世〔整頓云鬟〕詞、〔池上新秋〕詞,賀鑄〔桃葉園林〕詞、〔排辦張燈〕詞,張元干〔祥景飛光〕詞及魏氏〔記得來時〕詞,俱與此同,可以參校。沈詞別首,前段起句〔溪上清明初過雨〕,溪字平聲;第二、三句〔春色無多,葉底花如許〕,春字平聲,葉字仄聲;第四句〔輕暖時聞燕雙語〕,輕字平聲;第五句〔等閑飛入誰家去〕,等字仄聲,飛字平聲;杜詞,后段起句〔新翻歸翅云間燕〕,新字、歸字俱平聲;第二句〔金縷衣寬〕,金字平聲;賀詞,第四句〔離索年多故人少〕,離字平聲,魏詞〔淚濕海棠花枝處〕,海字仄聲,花字平聲;沈詞別首,第五句〔綠楊風里黃昏鼓〕,綠字仄聲,風字平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至杜安世〔別浦遲留〕詞與〔任在蘆花〕詞,兩結(jié)句亦拗體者,又與此微異,因字句悉同,注明不另錄。
石孝友 此亦與馮詞同,惟前段平仄韻互協(xié)異。按,此詞〔期〕字、〔伊〕字,在平聲四支部,余皆上聲四寘部、去聲四紙部中字也,即古韻所謂本部三聲協(xié)者。宋詞間用古韻,與《中原音韻》純乎北音者不同。
※※ 306.壽山曲 調(diào)見趙德麟《侯鯖錄》,南唐馮延巳作,因詞中有〔圣壽南山永同〕句,故名。 單調(diào)六十字,十句五平韻
馮延巳 此詞《陽春集》不載,今從《花草粹編》采入。
※※ 307.秋蕊香引 引《樂章集》注:小石調(diào)。 雙調(diào)六十字,前段七句三仄韻,后段八句四仄韻
柳永 此柳永自度曲,無別首可校,其句讀平仄當遵之。
※※ 308.惜瓊花 調(diào)見張先詞集,為吳興守時所賦也。 雙調(diào)六十字,前段七句五仄韻,后段七句四仄韻
張先 《花草粹編》后段第三、四句,〔任輕似葉,計歸得〕,脫〔身〕字、〔何〕字,今從本集校正。
※※ 309.朝玉階 見杜安世《壽域詞》。其調(diào)近《散天花》,然換頭句平仄自不同也。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韻
杜安世 按,《壽域集》杜詞二首,平仄如一,別無宋詞可校。
※※ 310.散天花 唐教坊曲名。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韻
舒亶 此調(diào)與《朝玉階》同,只后段起句平仄異。
※※ 311.荷華媚 調(diào)見東坡詞集,即賦題本意也。 雙調(diào)六十字,前段五句三仄韻,后段六句兩仄韻
蘇軾 此詞兩結(jié)句,俱上一下四句法,填者宜遵之。
※※ 312.少年心 調(diào)見山谷詞。有兩體,一名《添字少年心》。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韻、一協(xié)韻
黃庭堅
此詞兩結(jié),〔嗔〕字、〔人〕字,是以十一真協(xié)十三問,蓋以真、文通用,故震、問亦可通用也。惟〔幸〕字為庚韻之上聲,在二十三梗部,又因古韻真部間通庚青故也,但用韻畢竟太雜,填此調(diào)者,不若只用本部三聲協(xié)為妥。按,黃集又有添字少年心詞,亦平仄韻互協(xié),但前段起句〔心里人人,暫不見,霎時難過〕,后段起句〔見說那廝,如此自大〕,此詞多七字,因詞俚不錄。
※※ 313.七娘子 蔣氏《九宮譜目》,入正宮引子。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韻
毛滂 此調(diào)以此詞為正體。前后段第二句俱八字,宋賀鑄、謝逸、向子諲、王之道、陳亮諸詞,俱如此填。惟賀詞后段結(jié)句〔為誰來為誰還去〕,句法小異;謝詞前段起句〔風剪冰花飛零亂〕,平仄微拗。按,毛詞別首,前段第一句〔月光波影寒相向〕,月字仄聲,波字平聲;第五句〔殷勤冰彩隨人上〕,冰字平聲;陳詞,后段起句〔賣花聲斷藍橋暮〕,賣字仄聲,聲字平聲;王之道詞,第二句〔想一聲、雞唱東城路〕,一字仄聲,雞字平聲;向子諲詞,第三、四句〔門外落花,漫天飛絮〕,落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余參蔡詞及《梅苑》詞。
蔡伸 此與毛詞同,惟前后第二句各減一字異。按,元正宮曲,即宗此體。
※
《梅苑》無名氏 此亦與毛詞同,惟前段起句協(xié)平韻異。或疑〔昏〕字非韻,然《七娘子》調(diào),從無起句不用韻者。按,鄭庠《古音辨》,真、文、元、寒、刪、先,六韻為一部,蓋以六韻為顎音,商聲也。故六韻平、上、去,皆可通用。此詞〔昏〕字,正以十三元與軫吻等韻協(xié)也,惟杏字在二十三梗部,是又因真文之通庚青,即通庚青之三協(xié),亦本古韻耳。
※※ 314.一翦梅 元高拭詞注:南呂宮;周邦彥詞,起句有〔一翦梅花萬樣嬌〕句,取以為名;韓淲詞,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名《臘梅香》;李清照詞,有〔紅藕香殘玉簟秋〕句,名《玉簟秋》。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韻
周邦彥 此調(diào)以周詞、吳詞為正體,若盧詞、張詞、蔣詞之添韻,曹詞、李詞之減字,皆變體也。此詞前后段第二句、第四句、第五句,俱不押韻,宋詞惟周紫芝〔無限江山〕詞與之同。周詞前段第二句,〔兩岸斜陽〕,兩字仄聲,譜內(nèi)據(jù)之,余悉參所采諸詞。
吳文英 此詞前后段第四句押韻,宋、元人俱如此填,惟汪元量詞,前后段起句〔十年舊事漫咨嗟〕,〔玉人勸我酌流霞〕,與此平仄全異,恐非定格,不便參校。 ※又一體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五平韻
盧炳 此詞前后段第五句,俱押韻,宋詞無別首可校。
張炎 此詞前后段第二、三句,第五、六句,俱疊韻,有程垓、劉克莊、劉擬、方岳、歐良、虞集諸詞可校,但劉克莊詞,換頭句〔階銜免得管兵農(nóng)〕,與此平仄全異;又,宋無名氏詞,前后段第二、三句,第五、六句,俱用量字韻者,系獨木橋體,因詞俚不錄。
蔣捷 此詞每句用韻,與第二、三句,第四、五句用疊韻者不同。
※
曹勛
趙長卿 此詞前段結(jié)句七字。按,李清照詞〔雁字來時月滿樓〕,又,《樂府雅詞》〔明日從教一線添〕,皆作七字句,與此同。蓋《一翦梅》之變體也,舊譜謂李詞脫去一字者非。
※※ 315.尋梅 調(diào)見《樂府雅詞》及《梅苑》,蓋詠梅花也,因詞中有〔朝來尋見〕句。取以為名。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韻
沈會宗 此調(diào)只有沈詞二首,故可平可仄,即參后詞。按,《音韻集成》〔五歌部〕:蹉,蹉跎失時也,又去聲。故圖作仄聲,若作平聲歌哿二韻,亦是本部三聲協(xié)。
沈會宗 此與〔今年早覺〕詞同,惟前后兩結(jié)句法異。
※※ 316.錦帳春 調(diào)見《稼軒集》,因詞有〔春色難留〕及〔重簾不卷,翠屏天遠〕句,故名。 雙調(diào)六十字,前段七句四仄韻,后段七句五仄韻
辛棄疾 此調(diào)以辛詞、程詞為正體,若戴詞、丘詞之減字,皆變體也。但宋詞只此四首,故此詞可平可仄,即參后列三詞。
程珌 此與辛詞同,惟前后段第六句,俱不押韻異。汲古閣本,此詞誤刻《錦堂春》,《詞律》猶沿其誤,類列《錦堂春》后,今從《花草粹編》校正。
戴復古 此亦與辛詞同,惟前后段第四、五句,作五字一句,各減去一字異。 ※又一體 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韻
邱崇 此亦與辛詞同,惟前后段第四、五句減去一字,第六句又各減去一字異。
※※ 317.唐多令 《太和正音譜》:越調(diào),亦入高平調(diào)。一作《糖多令》;周密因劉過詞有〔二十年重過南樓〕句,名《南樓令》;張翥詞,有〔花下鈿箜篌〕句,名《箜篌曲》。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韻
劉過 此調(diào)以此詞為正體,宋、元人俱如此填,若吳詞、周詞之添字,皆變體也。按,劉詞別首,首段起句〔解纜蓼花灣〕,解字仄聲;第二句〔好風吹去帆〕,好字仄聲;第四句〔洛浦凌波人去后〕,凌字平聲;周密詞;后段起句〔水調(diào)夜凄清〕,水字仄聲;尹煥詞,第三句〔悵綠陰青子成雙〕,綠字仄聲;第四句〔說著前歡佯不采〕,前字平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余參所采吳詞、周詞。
吳文英 此與劉詞同,惟前段第三句多一襯字異。按,此詞〔也〕字是襯字,《詞統(tǒng)》于〔縱〕字注襯字,非上三下四句法矣。
周密 此亦與劉詞同,惟前后段第三句,各添一字異。
※※ 318.攤破采桑子 調(diào)見《惜香樂府》,即《采桑子令》也,因前后段俱添入和聲,自成一體。 雙調(diào)六十字,前段六句四平韻,后段六句三平韻、一重韻
趙長卿 楚詞押韻句,或用助語詞,漢賦亦多如此,故此詞第四句,當于〔也〕字點句,坊本或于〔妝〕字點句,及〔也、囉〕二字相連點句者非。按,《金詞》高平調(diào)《唐多令》,兩結(jié)句俱有〔也〕字、〔囉〕字,南北曲《水紅花》,結(jié)句亦有〔也〕字、〔囉〕字。又按,《廣韻》〔七歌〕:囉,歌詞也。此詞兩結(jié)〔香〕字重押,其為歌時之和聲無疑。
※※ 319.后庭宴 《庚溪詩話》云:宋宣和中,掘地得石刻唐詞,調(diào)名《后庭宴》。 雙調(diào)六十字,前段五句三仄韻,后段六句四仄韻
《庚溪詩話》無名氏 此詞前段近《踏莎行》,后段字句,又與前段不同?!陡娫挕范樘圃~,然無別首可校。
※※ 320.綎紅 調(diào)見《梅苑》。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韻
《梅苑》無名氏 此調(diào)起結(jié)近《鵲橋仙》詞,然中三句句讀,實與《鵲橋仙》不同。
※※ 321.賀熙朝 調(diào)見《花間集》。 雙調(diào)六十一字,前段七句五仄韻,后段六句四仄韻
歐陽炯 此唐調(diào)也,宋人無填之者,故譜內(nèi)可平可仄,即參下詞。
歐陽炯 此與前詞同,惟前段第二句不押韻異。
※※ 322.撥棹子 唐教坊曲名。 雙調(diào)六十一字,前段五句五仄韻,后段四句四仄韻
尹鶚 此調(diào)以此詞為正體,若黃詞之三聲協(xié)、無名氏詞之攤破句法,皆變體也,但宋元人無填此體者,只有尹詞別首可校。前段第二句〔雙靨媚〕,靨字仄聲;第三句〔冠子鏤金裝翡翠〕,冠字平聲,鏤字仄聲;第四句〔將一朵瓊花堪比〕,瓊字平聲;結(jié)句〔窠窠繡、鸞鳳衣裳香窣地〕,鸞字平聲;后段起句〔銀臺蠟燭滴紅淚〕,銀字平聲,滴字仄聲;第二句〔綠酒勸人教半醉〕,綠酒二字俱仄聲,人字平聲,半字仄聲;結(jié)句〔特地向、寶帳顛狂不肯睡〕,特字、不字俱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此詞之韻,本用六月、九屑,而中有〔力〕字、〔擲〕字,乃十一陌、十三職,按《古今通韻》,月、屑可通陌、職,引古詩〔石上生菖蒲,一寸八九節(jié)。仙人勸我餐,令我好顏色〕為證。又,按吳棫《韻補》,十一陌古通月,故知此詞〔力〕、〔擲〕字亦韻。
黃庭堅 此與尹鶚詞體同,惟前段四句韻,俱用三聲協(xié);又,換頭句仍作三字兩句,第二句八字、添一字,結(jié)句不作上三下七句法異。此詞十灰韻,與十一隊協(xié),亦是本部三聲協(xié)。
《花草粹編》無名氏
※※ 324.玉堂春 調(diào)見《珠玉集》。 雙調(diào)六十一字,前段七句兩仄韻、兩平韻,后段五句兩平韻
晏殊 按,《珠玉詞》晏詞三首,前段第一、二句,俱押仄韻,當是定格,填者遵之。晏詞別首,前段第二句〔御柳暗遮空苑〕,暗字仄聲;后段第二句〔新英遍舊叢〕,遍字仄聲;結(jié)句〔觸處楊花滿袖風〕,獨字仄聲;又一首,前段第二句〔殘雪尚蒙煙草〕,殘字平聲;后段第一句〔憶得往年同伴〕,往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
※※ 325.系裙腰 調(diào)見張先詞集。宋媛魏氏詞,名《芳草渡》。 雙調(diào)六十一字,前段六句四平韻,后段六句三平韻
張先 此詞前后段第三句及換頭句,俱用仄聲字住,不押韻,其第四句俱作四字句,各用一襯字,不獨后段第五句多一〔問〕字為襯字也。按,此調(diào)宋詞甚少,故此詞平仄,即參劉、魏二詞。
劉儗 此與張詞同,惟前后段第三句及換頭句用韻,第四句各減一字異。至后段第三句〔遭逢著〕三字,亦襯字也,減此三字,即與前〔風兒〕句同。
宋媛魏氏 此詞句讀整齊,惟前后段第四句不用韻,與前兩詞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