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王昭君 王昭君14歲入宮做宮女,據說她天生麗質,結果因為不肯行賄畫師,畫師就用印象派手法把她畫成丑女,害得她在宮里一直待到25歲。漢朝人平均壽命也就25歲,唐朝人是29歲,所以當時25歲就算老太太了,還沒見著皇帝。正好皇上貼出一個告示征募志愿者去匈奴和親,王昭君想到那兒當第一夫人也一樣,于是她就志愿去了。送行宴上,皇上一看王昭君眼珠子都掉地下了,驚為天人,宮里怎么有這樣的人?氣得皇上把那畫師毛延壽給宰了,跟呼韓邪說咱換一個成嗎?你以為呼韓邪傻呀,不退不換,就是她。
猛人司馬遷 司馬遷寫事都很準確,劉邦、項羽他們倆干什么,劉邦怎么想的,項羽說了什么,司馬遷都不在場,這事就是他虛構的。但是虛構的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不能瞎編,不能說劉邦能扛鼎,項羽怕老鼠。一定得符合人物的身份,比如秦始皇出巡天下,儀仗隊非常壯觀,劉邦、項羽都在“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的人群當中。但兩個人看到了秦始皇的儀仗之后,說的話是不一樣的。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文武雙全,蓋世無雙,所以他看完就說“彼可取而代之”。不屑一顧,沒什么了不起,老子推翻你,我來代替你。劉邦是亭長,居委會治保主任,他說的是“大丈夫當如是也”,表示太羨慕了,你看人家這一輩子沒有白活,我什么時候能這樣。完全符合兩個人的身份。反觀現在的有些歷史劇,簡直沒法看,就是瞎編的、虛構的,不符合人物的身份。
好漢班超 東漢明帝時班超經營西域,西域與內陸的聯系又開始加強。班超一家子都非常牛,他哥哥班固是史學家,寫《漢書》的;他妹妹班昭是皇帝嬪妃的老師,后來寫《女四書》之一《女誡》,很了不起;他爸爸班彪也是史學家。他自己一開始給官府抄抄寫寫,用的也是筆,后來想大丈夫建功立業(yè)當在疆場,于是投筆從戎,帶了36個人通西域去。
弒父的單于 當年冒頓單于他爸爸頭曼單于不待見他,想把他干掉,他爸爸的辦法是送他到月氏國作人質,剛把他送到月氏國,他爸就出兵攻打月氏,等于逼著月氏王殺掉冒頓。月氏王比較厚道,沒有殺他,放冒頓回去了。他爸爸就給冒頓一塊不怎么樣的封地,因為他寵幸小兒子,想讓小兒子繼位。
|
|
來自: 隨園天一館 > 《百家爭鳴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