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周(1578-1635),初名憲章,字起東(一作啟東),號念臺,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朝末年著名理學家。其學之要,在“誠意”,在“慎獨”,人稱之為“千秋正學”。劉宗周還是一個極富民族氣節(jié)的愛國者。清軍攻陷杭州,宗周先生正進餐,一聽此消息,推食慟哭,自是絕食23日而逝。天下敬仰為“泰山北斗”。后因講學于山陰縣城北蕺山,學者尊稱為蕺山先生。他生于1578年正月二十六日(3月4日),出生后不滿一歲,父親就去世了,因此,自幼隨母依養(yǎng)于外祖父章穎家中。章穎字叔魯,別號南洲,是當時浙東一帶很有名氣的儒者,精通《易》學。年青時期屢試不第,遂以講學為生,與族兄章禮、章煥號稱章氏三杰。他有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故門生之中不乏擢高第、登顯宦的人,如徐階、陶望齡、周應中等著名學者和官僚都出自他的門下。 劉宗周受到外祖父的培育,學問日進。17歲時,又從魯念彬學習制藝。由于他本人的努力,加上先生善于造就,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劉宗周的八股文就做得很好,為以后登第創(chuàng)造了條件?! ?br> 萬歷二十五年(1597),劉宗周考中了舉人,4年以后,考取了進士。但因母親去世,他沒有受官。后來 劉宗周早期雖考取進士卻沒做官經人介紹,他又師從湖州德清學者許孚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