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惆悵者莫過于沈園遺跡。因為有些事情或是悲苦或是壯烈,還不十分難過,唯獨這種啼笑不敢之情,深微幽郁,好像有蟲在心里蛀似的,最難為懷,樹百年后,登石橋,坐石闌上,倚天燈柱,望沈園墻北臨河的蘆荻蕭蕭,猶為悵然……
——知堂
沈家園里花如錦, 半是當(dāng)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 不堪幽夢太匆匆。 這是陸放翁去世前一年多(1208年),八十四歲的時候再到沈園,寫下的憑吊前妻唐婉的最后一首詩。表達(dá)了他對唐琬最深的懷念之后,1210年,這位偉大的詩人追隨著唐琬去到了另一個世界。
【凄情傳千古】
南宋紹興十三年(1143)陸游十九歲時,從山陰到臨安應(yīng)試,就在臨安舅舅唐閎(仲?。┘易≈肌?/span> 唐閎有一個女兒,唐婉,字慕仙,自幼文靜靈秀。她不善言語,卻善解人意,年齡又與陸游相仿,而且,二人小的時候就曾在一起玩耍過??梢哉f兩個人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這次陸游再來唐家暫住,雖然是兵荒馬亂的時代,他們卻也相伴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十九歲的陸游再次見到溫柔嫻靜的表妹,自然為之怦然心動。 紹興十四年(1144)春正月十五,臨安城內(nèi)大張燈火,慶賀元宵佳節(jié)。這一天陸游同表妹一同觀燈,才華出眾的唐婉對詩詞有相當(dāng)?shù)挠行摒B(yǎng),兩個人吟詩作對,情投意合,一種縈繞心腸的情愫在他們心中自然漸漸滋生了。
也就是在紹興十四年(1144),陸游滿二十歲的時候,陸唐兩家結(jié)成了親家。陸游和唐婉的婚姻本是本當(dāng)戶對,親上做親的,這在舊社會來說,也是最為常見,最為理想的。又加上,他們兩個人自幼兩小無猜,興趣相投,心心相印,因此婚后的感情很好,堪稱知己,恰正是情意纏綿,廝抬廝敬,婚姻生活幸福美滿。這從陸游對“菊枕”往事的深情懷念中可見一斑:新婚燕爾,舉案齊眉、兩情相悅之際,兩人一起采集菊花作為枕囊,唐婉親手縫制了一對“菊枕”。為此陸游當(dāng)時寫了一首“菊枕詩”,作為他們夫妻新婚定情之作,并被縫進(jìn)“菊枕”中。這首“菊枕詩”,當(dāng)時廣為人傳誦,可惜卻沒有流傳下來。不過“菊枕”濃情卻永遠(yuǎn)留在了陸游的心中和晚年的詩篇中(詳見后文【情意纏綿菊花枕】)。
“彩云易散琉璃脆,世間好物不堅牢?!笨上Ш镁安婚L,唐婉的才華橫溢以及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以至最后發(fā)展到強迫陸游和她離婚。陸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離,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親懇求,雖經(jīng)種種哀告和百般解釋,都遭到了母親的責(zé)罵和拒絕。懇求無效后,二人并未就此放棄努力,而是萬般無奈之間采取了陽奉陰違的辦法。表面上把唐婉休回家,暗地里卻在外面另租的一所房子,常常私下和她相會,常言道“紙包不住火”,過了沒多久,這個秘密被陸母發(fā)現(xiàn),便尋上門來,幸虧陸游事先得知消息,他倆避開了。不過,這樣的生活實在也無法長期繼續(xù)下去,最后忍痛分離,終歸走到了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的地步。
唐琬就被逐出陸游的家門,原因依古人的說法是“不當(dāng)母夫人意”“二親恐其惰于學(xué),數(shù)譴婦,放翁不敢逆尊者意,與婦訣?!币陨系囊馑际钦f,唐琬在夫家,與婆婆不合,此其一;又因為夫妻兩人太恩愛,公公、婆婆二人認(rèn)為會妨礙陸游的上進(jìn)之心,所以常常責(zé)罵唐琬,而造成二人的分手,此其二。 劉克莊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提到:“放翁少時,二親督教甚嚴(yán)。初婚某氏,伉儷相得,二親恐其惰于學(xué)也,數(shù)遣婦。放翁不敢逆尊者意,與婦訣?!边@也說明為了兒子的仕途前程,陸游父母認(rèn)為唐婉整天的與他花前月下吟詩作對,耽誤了陸游的前程,荒廢了學(xué)業(yè)。于是,導(dǎo)致了“遣婦”悲劇的發(fā)生。 詩詞歌賦與吟詩作對并非古代女子必修必懂的內(nèi)容,而唐婉具有這樣的才學(xué),顯然也是她不受歡迎的原因。她的才學(xué)雖然深得陸游的欣賞,但在婆婆的眼里,這些類似靡靡之音的東西,只會阻礙兒子的前途,對于陸游的仕途之路毫無益處。 婆婆想要的是一個能相夫教子,賢妻良母似的媳婦,而不是唐婉這樣的“才女”。顯然唐婉的才學(xué)也得罪了陸游的母親,同時也成為了自己婚姻悲劇的一個誘因。
再加上唐婉對陸游的濃濃戀情,也受到了婆婆的指責(zé),婆婆認(rèn)為唐婉與陸游一天到晚的花前月下,情意纏綿,足以讓陸游荒廢學(xué)業(yè),阻礙他的前途。還也許因為情太濃,使陸游忽視了對母親的關(guān)愛,而唐婉可能遭到了心理失衡的婆婆的嫉妒。也正是因為情太濃,唐婉不忍陸游左右為難,選擇了離開。更是因為這份割不斷的濃情,讓唐婉過早的抑郁而終。這不能不讓我們想到因“游園驚夢”便抑郁病亡“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的杜麗娘;更不能不讓我們想起《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由此而不能不感懷無數(shù)前人留下的生生不息的血脈精神,滋養(yǎng)著代代后人。 后有研究者認(rèn)為導(dǎo)致唐婉被逐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因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其根據(jù)是陸游自己在晚年的詩作《劍南詩稿》卷十四)。 古代統(tǒng)治階級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定休棄妻子的七種理由叫做“七出”,即: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忌、惡疾。人們可以憑借其中任一條來解除婚姻關(guān)系,做妻子卻沒有離婚的自由和權(quán)利,只能從一而終。顯然,陸游的母親看到他們兩個結(jié)婚有年,雖然唐婉溫柔嫻靜,但身為媳婦的唐婉卻犯了“七出”中的首出“無子”,她沒有為陸家傳宗接代,這個事實讓唐婉失去了婆婆對她的喜愛。無子不單單是婆婆不喜歡的她的原因,也許陸游自己也覺得無子這個事實,讓他沒有充足的理由和自信去說服母親,因此不得不休妻,并接受母親的安排,另娶王氏。在古代不能為家里延續(xù)香火,意味著斷子絕孫,這么大的“罪過”,深愛陸游的唐婉也是不會忍心讓陸游背負(fù)太久吧,于是,只能忍痛離開。
無論何種原因?qū)е玛懱品蛛x,都是后人尋索出來的。但二人被迫離婚并終于勞燕分飛的悲劇結(jié)局確是不肖爭辯的事實。而這一愛情悲劇并未因此匆匆結(jié)束,它為中國文學(xué)史留下了一系列千載傳頌的詩詞名篇。并引得歷代無數(shù)后人感傷憑吊,當(dāng)然更滋養(yǎng)啟發(fā)了無數(shù)后人。 僅從離我們最近的清代舉例來說,曾國藩將《沈園》二絕句收入《十八家詩鈔》。
寺橋春水流如故, 我亦踟廚立晚風(fēng)。 這也是清人詠沈園的詩句。
禹跡寺前春草生, 沈園遺跡欠分明。 偶然拄杖橋頭望, 流水斜陽太有情。 則是周作人先生吟詠沈園的詩句。若論對陸游這個人和他的詩文的鐘愛程度,可能作人先生當(dāng)之無愧應(yīng)排在最前列。他直接借用《老學(xué)庵筆記》行為本身已經(jīng)足以作為力證,我們不用多說。在他的著述中屢屢提及陸游和唐婉的愛情悲劇,并在至少三篇文章中都曾直接引用《沈園》二絕句,或全部,或一或二。他更是多次結(jié)合陸唐情事評述二絕句,或借陸唐情事的“幽怨”抒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情懷,獲得了深刻的個人體悟: “我平常很懷疑心里的‘情’是否可以用了‘言’全表了出來,更不相信隨隨便便地表得出來。……死生之悲哀,愛戀之喜悅,人生最深刻的悲歡甘苦,絕對不能以言語形容,更無論文字,……那么,我們凡人所以可以文字表現(xiàn)者只是某一種情意,……表現(xiàn)出來聊以自慰消遣罷了?!?/span> 知堂老人在日本侵華國難當(dāng)頭的特殊歷史時期所說的“自慰消遣”當(dāng)然與我們今天輕飄飄的用法迥然不同。我猶豫再三,也不愿意將這些與現(xiàn)代心理學(xué),以及心理治療、調(diào)適等做任何形式的嫁接。私人覺得,那太低俗無禮,對不起前人!所以,將本篇移出《陸游身心調(diào)養(yǎng)之道》系列,獨立出來,以陸游先生詞語“山盟雖在,錦書難托”為標(biāo)題。 應(yīng)該說,與唐婉的愛情悲劇在放翁的一生中是永遠(yuǎn)不可磨滅的痛,他有恨,有怨,有無奈,但更多的卻是對唐婉難以割舍的情愛思念。垂暮之年的老人依然常常在沈園幽徑上踽踽獨行,為他的愛情寫下一篇篇不朽的詩章。雖是《釵頭鳳》中說“錦書難托”,可放翁卻用盡平生心力憑借詩歌一“托”再“托”,在放翁八十五年的人生長路上,六十五年都“消磨”在這種悲情追思之間,尤其生命最后的二十年——
山盟雖在 錦書難托
紹興十七年,陸游和唐婉三年明暗相間的婚姻生活最終結(jié)束了。陸游接受母親的安排另娶王氏。后來,唐婉也改嫁了同鄉(xiāng)皇族趙士程。 雖然,兩個人的婚姻生活結(jié)束了,但他們的愛情悲劇卻沒有結(jié)束,我們也可以說是才剛剛開始。
【生離死別《釵頭鳳》】
陸游與唐婉內(nèi)心鐘情于對方的愛戀并沒有因為被迫離分而湮滅。 愛情悲劇發(fā)生后,陸游曾滿懷信心的意圖像岳飛一樣“精忠報國”。他參加了當(dāng)時的考試,并以第一名進(jìn)了復(fù)試,也就是進(jìn)士考試。滿以為這次考試肯定能取得功名,得償所愿,贏得為國出力的機會。不想,結(jié)果卻事與愿違,雖然他的成績再次名列進(jìn)士第一,卻也觸怒了大奸臣秦檜的怨恨,他隨便的捏造了個理由便把陸游除名了。年輕的陸游仕途一開始就遭到了風(fēng)雨,當(dāng)他回到家鄉(xiāng)山陰,看到家鄉(xiāng)風(fēng)景依舊,物是人非,睹物思人,心中更加懷念那份失去的愛情。
紹興二十五年春天(1155),陸游為了排遣愁緒,一個人到禹跡寺南的沈氏園去游覽,他漫步在桃紅柳綠,滿圓春色的禹跡寺宮墻下面,試圖忘卻他那無法挽回的悲劇愛情,忘卻那無能為力的渺茫仕途。恰巧,就在這一天,唐婉同他的丈夫趙士程也來沈園游玩。這時候距離二人分離已近八年。八年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面,更沒有彼此的消息。 唐婉發(fā)現(xiàn)了踽踽獨行的陸游,于是,她便告訴了丈夫,值得欣慰的是趙士程也是一個文雅灑脫的人,叫家童給陸游送去了一份酒菜致意。“趙遣致酒肴,翁悵然久之?!边@時候陸游也看到了他們夫妻倆,看到他們送來的美酒家肴,想到從前的伉儷情深,想到忍痛仳離,想到別后幾年的消息隔絕和人事的變遷,也想到自己的仕途坎坷,遭人排擠。 酒入愁腸更添惆悵哀怨,便提起筆來,在沈園壁上題下了那首千古絕唱《釵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 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fēng)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雖然只有這么寥寥數(shù)語,卻淋漓盡致表達(dá)了陸游內(nèi)心的痛苦。雖說他癡心不改,但是,這樣一片赤誠的心意,又怎么樣才能讓唐婉知道呢?明明相愛,卻又不能去愛;明明不能去愛,卻又割不斷這縷情絲,那是怎樣一種難以名狀的悲哀?。?/span>
數(shù)百年過去了,這首詞讓我們身處事外的人讀了,都不禁為之動容,為之嘆息,更何況唐婉呢!唐婉懷著復(fù)雜的心情讀到墻上這剖肝瀝膽、痛徹肺腑之言,那顆久已封閉壓抑的心無法不重新打開。積蓄多年的柔情,隱忍多年的委屈一下子奔瀉而出。于是,回到家依律賦了一首《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 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fēng)干,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雨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詢問,咽淚妝歡。 瞞!瞞!瞞! 借以訴說了她內(nèi)心永無休止的悲痛。 應(yīng)該說,唐婉所承受的痛苦是她無力完全承擔(dān)的。從昨日的美滿婚姻到如今的兩處相思;從昨日的被迫離異到如今的被迫改嫁。 本已如死灰的心,經(jīng)過沈園邂逅,再也難以平靜,“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弊窇浰扑耐?,怨嘆炎涼的世事,她日臻憔悴,抑郁成疾。如杜麗娘般在秋風(fēng)蕭瑟的時節(jié),悄然魂化一片落葉隨風(fēng)逝去(在史籍上記載:「未幾,怏怏而卒」)。 從這首《釵頭鳳》我們看到了唐婉那“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刻骨相思與深深的幽怨,終至因情而死的誠篤悲壯。正因此,后人為之所發(fā)的唏噓嘆息、吟詠憑吊,永難衰絕!
【情意纏綿菊花枕】
唐婉抑郁離世后,陸游北上抗金,又轉(zhuǎn)川入蜀任職。雖經(jīng)歷幾十年的顛沛風(fēng)雨,依然無法排遣心中的眷戀。
陸游六十三歲的時候,偶然,有人送來菊花縫制枕囊。觸物傷懷,睹物思人,想起了自己與唐婉新婚燕爾一起采集菊花作為枕囊,唐婉親手縫制“菊枕”,自己提筆寫“菊枕詩”的陳年往事。于是,又一次提筆寫下了兩首情詞哀怨的“菊枕詩”:題曰:偶復(fù)來菊縫枕囊,凄然有感?!?/span> 采得菊花做枕囊, 曲屏深幌悶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 燈暗無人說斷腸。
少歲曾題菊枕詩, 殘篇蠹稿鎖蛛絲。 人間萬事消磨盡, 只有清香似舊時。 從這二首《菊枕詩》,我要連帶提到一首放翁78歲開春作的《梅花絕句》: 聞道梅花坼曉風(fēng),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歷代評家都關(guān)注詩中的“天真爛漫”,有的還特別強調(diào)“無所寄托”。我有些不同的看法,認(rèn)為這首詩不但有所寄托,且有非凡的寄托。將這首晚年的《梅花絕句》與《菊枕詩》,尤其是放翁八十一歲時所寫《十二月二日夜夢沈氏園亭》絕句二首和臨終前一年所寫《春游》聯(lián)系起來,會發(fā)現(xiàn),“身千億”的放翁實在就是“沈家園里更傷情”、“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的放翁?。。ㄒ陨显娖獌?nèi)容詳見后文【斷腸幽夢沈園情】)
現(xiàn)世的情愛因唐婉而一去難重溫,但即使生命無多,自己早已將思戀的心魂化為點點滴滴的精髓注入生活中的有請萬物,便似乎實現(xiàn)了一種不會枯涸斷絕的永恒。也就是說“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是瞬息間將心中的思戀包括全副身心全然寄托幻化為“一樹”“千億”“梅花”,通過花的神髓以幽通亡故的唐婉的不知漂游“何方”的神魂。這也才有了三年后的夢游沈園絕句中直接寫出夢醒后的深深失落“香穿客袖梅花在”“只見梅花不見人”。雖不見人,亦難見鬼。但畢竟這份苦苦思戀成就了絕世永恒!一直到湯顯祖讓因情杜麗娘而死,為情“花落重生燈再紅”。
如網(wǎng)友感嘆“也許,就單是這一對‘菊枕’,已經(jīng)足以讓情愛‘一粒粟中藏世界’且‘化身千億’,更不用說恩愛夫妻之間‘有甚于畫眉’的‘閨房記樂’了”。 用菊花作內(nèi)芯的“菊花枕”,古謂能清頭目,去邪穢。放翁在《劍南詩稿》中寫道:“余年二十時,尚作菊枕詩。采菊縫枕囊,余香滿室生?!薄独蠎B(tài)》詩之一寫道:“破榼愁春近,空囷畏日長。頭風(fēng)便菊枕,足痹倚藜床。冉冉殘年逼,悠悠萬事忘。有兒堪晤語,無客亦何妨?!憋L(fēng)燭殘年的老人愁緒滿懷、哀怨幽幽,多少凄然無奈在其中。而今世醫(yī)家、養(yǎng)生家紛紛只引“頭風(fēng)便菊枕,足痹倚藜床?!闭f是“菊枕”治好了放翁的“頭風(fēng)”,那真是僅僅菊花的療效所可以么???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笨峙履恰熬照怼钡目|縷“似舊時”的“清香”才是治療“頭風(fēng)”的良藥吧。
“菊枕”及“菊枕詩”讓我不由自主的聯(lián)想到了賈寶玉送林黛玉的那“舊帕”和題帕三絕,以及黛玉的其他詩稿,以及《芙蓉女兒誄》等等。也許我們真的再沒有機會讀到《紅樓夢》原作的后四十回了,但從中國文化、中國文人的心眼神魂來推想,雪芹后四十回除了悲劇性的歸結(jié)紅樓夢,其“癡”心文眼的精髓當(dāng)是“舊帕”與“題帕三絕”等詩稿誄文喚起的摧人心肝的愛情悲劇的高峰與滾滾少人解得的情“味”浪潮吧。 多言無益。對于我們現(xiàn)代人來說,詩歌中的“菊枕”等舊物是那么的無足道哉!實際上,又實在是那么的奢侈!那么的遙不可及!其“藥療”之功效不說也罷。
【斷腸幽夢沈園情】
放翁余生的后二十幾年是“白日消磨斷腸句”最多的一段時期。
南宋邵熙三年壬子(1192)陸游六十八歲,偶然經(jīng)過沈園,想起了自己多年前在這里曾與唐婉不期而遇,并在壁上題《釵頭鳳》的往事。
而這時沈園已經(jīng)三易其主,觸景生情,感慨萬千,悵然賦詩“詩題: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fù)一到,而園已易主,刻小闋于石,讀之悵然”。
楓葉初丹懈葉黃, 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 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 斷云悠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 回向蒲頜一炷香。
慶元五年,已未(1199),陸游七十五歲,在唐婉逝世近四十周年時,陸游因為對唐婉的深厚情思,鬼使神差又來到他夢魂縈繞之地——沈園。
“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彼煦宦錅I寫下了哀婉動人,數(shù)百年來廣為傳誦的《沈園》二絕句—— 城上斜陽畫角哀, 沈園非復(fù)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 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 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 猶吊遺蹤一泫然。
嘉泰元年,辛酉(1201)陸游七十七歲,游云門,龍瑞,禹祠時看到怡人的風(fēng)景,想到自己的愛情悲劇,感觸良多。 遂賦《禹寺》—— 暮春之初光景奇, 湖平山遠(yuǎn)最相宜。 尚余一恨無人會, 不見蟬聲滿寺時。
開禧元年,乙丑(1205)陸游八十一歲,陸游在夜夢中見到了沈園, 醒來后又作《十二月二日夜夢沈氏園亭》絕句二首—— 路近城南已怕行, 沈家園里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 綠蘸寺橋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 墨痕猶鎖壁間塵。
除了這些廣為傳頌的詩句,《劍南詩稿》里還有一首陸游八十二歲時所作悼念唐婉的絕句,也許因為未曾收入周密的《齊東野語》,流傳不廣。
開禧二年,丙寅(1206)陸游八十二歲,作《城南》懷念唐婉——
城南亭榭鎖閑坊, 孤鶴歸飛只自傷。 塵澤苔侵?jǐn)?shù)行墨, 爾來誰為拂頹墻?
嘉定元年,戊辰(1208),陸游這時已經(jīng)八十四歲了,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一年多。行將就木的他仍然不忘他的愛戀情愁,步履蹣跚的最后一次踏進(jìn)沈園,為唐婉寫下了這最后一首感人肺腑的詩篇《春游》——
沈家園里花如錦, 半是當(dāng)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 不堪幽夢太匆匆。
【不負(fù)王氏不負(fù)卿】
陸游雖然在仕途上有所作為,但由于愛國思想的驅(qū)使他堅持抗金,因而受到投降派的排擠,曾幾度被當(dāng)局所不容,在他七十五歲的時候,被罷官回到了故鄉(xiāng)山陰家里。浪跡天涯數(shù)十年,或許如很多評家所說企圖借此忘卻他那凄婉的愛情??墒钱?dāng)陸游先生回到家,故鄉(xiāng)風(fēng)景依舊,而唐婉早已香消玉殞,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于是就更加的懷念唐婉。
尤其是王氏去世以后,更加讓陸游感到人生中心心相印愛情的重要。于是,懷念唐婉的凄美篇章便接二連三的涌現(xiàn)閃爍于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的星空。我們不能說這是放翁對王氏的不忠,因為他和唐婉的愛情在前,去憑吊唐婉也是合情合理的。
當(dāng)年,唐婉的去世無疑給陸游心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印記,但他的身邊還有一位相夫教子的妻子王氏。人生常常會這樣給你開玩笑,婚姻和愛情往往會出現(xiàn)荒謬的背離,仿佛有情人終成眷屬只不過是人們的一個美好愿望罷了。
總之,陸游心里對唐婉一直懷著深深情意,但他卻也沒有因此冷落身邊的王氏。他和王氏五十多年的婚姻生活雖然稱不上美滿,但也是和諧,親密的。 乾道八年(1172)陸游赴南鄭,曾寫《離家示妻子》流露的就是對王氏和兒女的思念之情。寧宗慶元三年(1197)五月,陸游七十三歲時,比他小兩歲的王氏逝世,陸游寫了《令人王氏壙記》:“嗚呼,令人王氏之暮,中大夫山陰陸某妻蜀郡王氏,享年七十有一,封令人?!贝魏螅懹芜€寫了一首《自傷》也是懷念他的妻子王氏的。 以上可以證明陸游對王氏的感情,而且,大家應(yīng)該注意一件事,作為至情至性、善于養(yǎng)生的放翁的妻子,王氏罕見的活到了七十一歲高壽。這足以證明陸王夫妻生活的和諧。這些也許是在失去唐婉后放翁的一個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寄托吧!
而早在紹興二十五年(1155)十月的時候,臭名昭著的大漢奸秦檜病死之后,而立之年的陸游重新被朝廷召用,一腔報國的熱情有了用武之地,他盡力為政,一直做到寶華閣侍制。這期間他寫了大量憂國憂民的詩篇,事業(yè)的忙碌或許可以平復(fù)排遣凄婉的愛情悲劇帶給他的內(nèi)心煎熬吧。后人也視這種化悲痛為報國的行為為陸游的第二精神支柱。
《訴衷情》
當(dāng)年萬里覓封侯。
“天山”與“滄州”大概是有“實指”也有“虛托”吧。也許放翁根本不需要我們后人隨口便說的什么精神支柱。好好的從生到死做一個人,努力做好一個人當(dāng)做的事。則生而可做放翁,死而猶有情義,死生坦然無間矣。
【千古猶憑吊】
最后,讓我們以被乾隆稱為“江右兩名士”之一的蔣士銓先生的《沈氏園吊放翁》來憑吊陸游和唐婉這段凄情千古的愛情故事吧——
母不宜妻斯出耳, 人間恨事無過此。 孝子長懷琴琵悲, 離妻不抱蘼蕪死。 腸斷春游沈氏園, 一回登眺一凄然。 綠波難駐驚鴻影, 壞壁空留古麝煙。 四十年中心骨痛, 白頭苦作鴛鴦夢。 故劍猶思鏡里鸞, 新墳已葬釵頭鳳。 暮年清淚向誰收? 香炷蒲團(tuán)縷縷愁。 無多亭榭頻更主, 半死梧桐尚感愁。 廣漢姜郎寧悔錯? 瑟瑟暮唱風(fēng)波惡。 紅酥垂手酒猶溫, 柳絮過墻情已薄。 國恥填胸恨未平, 憂時戀主可憐生。 詩人豈似朱翁子? 孝子忠臣定有情。
『若您感興趣此類內(nèi)容或其他內(nèi)容,只需點本篇右上角關(guān)注——
“紫雪齋文化互助公益平臺”
——關(guān)注后,輸入關(guān)鍵詞,比如“千古絕唱”或“陸游”或“心的傳奇”,即可獲得您需要的內(nèi)容』
本公眾號zixuezhai秉承一貫的傳統(tǒng)文化傳習(xí)、社會自助互助、人文關(guān)懷、危難援助等宗旨,倡導(dǎo)基于人間溫情、友愛的日常性自發(fā)、自愿、自主的學(xué)習(xí)交流、人際關(guān)愛等自助與互助之風(fēng)習(xí)。
若喜歡,您可以點本篇右上角關(guān)注“紫雪齋文化互助公益平臺”或掃描二維碼即可。 本公共號五項原則—— 一、中國為根本,人類為根基,宇宙為家園; 二、關(guān)注人、社會和大自然,崇尚天人合一; 三、居仁由義,與人為善,但不作“鄉(xiāng)愿”; 四、支持理想人生,倡德才兼?zhèn)?,質(zhì)樸無華; 五、說真話,但不全說;做實事,但不盡做。 紫雪齋謹(jǐn)致 |
|